第五十回 西太后用計斬權臣 彭玉麟誠心辭皖撫

郭嵩燾和曾國藩兩個,正在講得十分上勁的時候,忽見曾貞幹匆匆而入,見他在座,似露喜色。他便趕忙站起相迎道:“老世叔可是新從安慶來的。小侄在北京時候,聽說老世叔和九世叔兩位克復安慶之信,曾有一封賀稟發去,未知老世叔收到沒有?”

曾貞幹一面連連的答稱收到收到,一面恭恭敬敬的向着曾國藩叫了一聲大哥。

曾國藩含笑的應了一聲,用手一揚,命貞乾和郭嵩燾二人一同坐下。方始問道:“吾弟忽然來此,究爲何事?”

曾貞幹也笑着答道:“兄弟有件緊要事情,專誠來求大哥的。”

曾國藩微現一驚道:“什麼事情?你快說來讓我放心。”

曾貞幹道:“兄弟自從克復安慶之後,方纔知道有謀有勇的將士,委實難得。此次之事,若非九弟同去攻打安慶,單靠兄弟一個人,萬萬沒有這個結果。現在九弟即日就要離皖,前去圍攻金陵。兄弟特來求着大哥,可否去向劉仲良那兒,借他那位門人徐春榮給我一用。”

曾國藩聽說尚未接腔,郭嵩燾卻在一旁插嘴道:“老世叔所說的這位徐公,可是善卜文王卦的那位孝子麼?”

曾貞乾點頭笑答道:“正是此人。筠仙何以知道?”郭嵩燾道:“這位徐公,北京城裡的人衆,因他是位孝子,又有謀略,大家替他取了一個綽號,叫做小徐庶。其實照小侄個人說來,此人勝於元直多多。若以羊叔子、郭汾陽比擬,差堪相似。”

曾國藩一直等到此時,方始接口對着曾貞乾笑道:“現在人材難得,你知道要用人材,難道別人就不要用人材不成。從前爲兄也想調他來到大營,以便研究易理,還是少荃再三阻止。說是仲良爲人長厚,他們師生兩個,又極投機,就是辦到奏調,這位徐公,也未必能來,爲兄方纔打斷此意。吾弟何以忽然想及此人?”

曾貞幹聽說,忽露很失望的樣子道:“武昌克復,便是這位徐公和春霆二人之功居多。”

曾國藩不待曾貞幹往下再說,忙將郭嵩燾一指道:“筠仙之才,何當遜於徐公。他這次本是來此,要想做番事業的。吾弟既需人材幫助,爲兄請筠仙和你同去辦事。”

曾貞幹聽了大喜道:“兄弟剛纔進來的時候,一見筠仙在此,早已打算請他幫忙的。不過這位徐公,我還想借他一用。只要仲良肯賣交情,兄弟將他和筠仙一同請去,豈不是伏龍鳳雛,都在一起了麼。”

郭嵩燾忙不迭的謙遜道:“小侄怎能去和徐公相擬,這真正是以螢火比月光了。”

曾國藩急把他那一隻沒有紋路的手掌,向空一搖道:“筠仙不必太謙,你與這位徐公,確是各有所長。舍弟閱歷尚淺,你去幫他一個忙,我也感激你的。”

郭嵩燾聽得曾國藩如此說法,不好再事推辭,當下便與曾貞幹隨便說了幾句。

曾貞幹知道郭嵩燾是從北京出來的,也以兩宮對於贊襄王大臣忽然正法之事相問。曾國藩便把郭嵩燾方纔所講之話,簡單的述給曾貞幹聽了。曾貞幹不待聽完,已在大怪僧王誤事。

郭嵩燾接口道:“僧王固然有些大言不慚,可是對於國家尚算能夠盡力,不過才具不夠,也難怪他。只有怡親王和端華、肅順三個,鬧得更加不像。老世叔今天才到,自然還有幾天耽擱,且讓小侄閒一閒,慢慢地講給老世叔聽吧。”曾貞幹搖首笑着道:“安慶雖算克復,可是外府州縣,仍在賊手,所以我來求着我們大哥,要調那位徐公。現在我們大哥既請你這位老棣臺前去幫忙,這是最好沒有。以我之意,今天便得連夜動身回去。不過你這位老隸臺,卻是初到,自然要和我們大哥談些離情積愫,我只好再在此地候你兩天。後天一早,你得同我動身。此刻左右沒事,快把京中之事,說給我聽。”郭嵩燾道:“這話很長呢。”

曾國藩岔口道:“不問長短,快請講吧。我因要聽此事,連公事都沒有去辦。”

郭嵩燾聽說,方纔說道:“恭親王爲人,素來忠心。他雖奉了全權議和大臣之命,卻要送走皇上離京後,始肯去向英使議和。誰知這樣一來,自然又耽誤了一兩天。英使阿爾金,生恐巴夏禮遇害,竟把京城攻破,直撲宮庭。首先就把圓明園一火而焚之。

“在那洋人火燒圓明園的當口,咸豐皇上,才離大內未久。現在的西太后,那時還是一位妃子的資格。現今皇上,尚須哺侞。咸豐皇上,因爲只有這點骨血,自然十分重視,平時只命東太后管理。所以東太后的鑾駕,是和咸豐皇上一起走的。西太后稍後一點,只得坐了一輛破車,跟着前進。走到半路之上,她的坐車,實在不能再走。正在進退維谷的當口,忽見肅順騎了一匹快馬,也在追趕咸豐皇上的車駕。西太后一見了肅順,慌忙把他喚住,要他替她設法換輛較能趕路的車子。“哪知那位肅順,自恃咸豐皇上寵任,又在正值危急之秋,一時不甚檢點說話,便氣哄哄的用他手上馬鞭子,向着西太后一指道:‘一個娘兒們,須得識趣。你現在得能坐了這輛破車子,還是靠着皇子的福氣。你可知道留在京中的那班妃子,真在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不幸的直被那班洋鬼子奸死的很多。’肅順說完這話,早又加上一鞭,如飛的向前去了。當時西太后瞧見肅順對她那般無禮,自然記在心上。及到熱河,咸豐皇上既愁和議難成,又急南方的亂事未靖,不久就得重病。所有朝政,全是怡親王和端華肅順三個作主。怡親王原是一個傀儡,端華又自知才具不及肅順,當時的政權,大家雖知躁於怡親王、端華、肅順三個之手,其實是都由肅順一個人作主。”

郭嵩燾說到此地,又望着曾國藩單獨說道:“老先生當時銅官的一敗,所有朝臣,個個都主嚴辦。只有肅順力奏,說是曾某老成持重,素來行軍,抱着一個穩打穩戰的主義,不比他人,還有冒險的舉動。這場戰事,連他竟至失挫,敵軍厲害可知。皇上萬萬不可加罪於他。倘若他一灰心,現在各省的名臣宿將,那一個不是他親手提拔之人,那就不堪設想。皇上如能加恩,曾某一定感激圖報。南方軍事,有他和左宗棠、彭玉麟幾個,聖衷可以毋須躁心。咸豐皇上聽了此奏,方纔未下嚴旨。”

曾貞幹忙說道:“這樣說來,肅總管倒是我們曾氏門中的一個大恩人了。”

曾國藩忽然現出慄慄危懼之色的說道:“肅總管雖是旗人,很懂漢學。從前同何紹基等人與我研究理學的時候,常誇漢人有才,旗人沒用。他的保我,乃是爲公,並非爲私。我只敬他,卻不謝他。”

曾國藩說到這裡,又單對曾貞幹說道:“我們弟兄幾個,若不能夠蕩平發軍,真正對不起大行皇上了。”

曾貞幹也肅然的答道:“爲子盡孝,爲臣盡忠,本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郭嵩燾接口道:“你們曾府上的滿門忠義,舉世全知。溫甫世叔的殉難三河,滿朝臣衆,都在常常提及的。當時咸豐皇上也知道南方軍事,乃是心腹大患,所以忍痛去與英使議和。及至和議成後,恭親王就請聖駕回鑾。現在的東西兩太后,也是主張從速進京。無如皇上一因病體已入膏肓,難以再事勞動;二則回到京裡,眼見宮庭碎破,反覺徒增傷感;三因怡親王、端華、肅順三人,生怕皇上回京,減了他們的政權。有此三個原因,皇上就延至今年七月十六那天便賓天了。當大行皇上彌留之際,東太后爲人長厚,猶未知道怡親王、端華、肅順三人的深謀。西太后因與肅順業已結怨,故在暗中留心肅順的短處。及見皇上勢已無救,急抱着當今皇上,問着大行皇上道:‘佛爺倘若千秋萬歲之後,何人接位。’“大行皇上目視當今皇上道:‘自然是這孩子接位。’西太后自聞此詔,她的心上,方纔一塊石頭落地。

“後來大行皇帝賓天之日,即是現今的同治皇上接位之時,但是兩宮新寡,皇上又在沖齡。怡親王、端華、肅順三人,首將大行皇帝所授他們的遺詔,呈給兩宮去看。兩宮因見詔上寫有贊襄政務王大臣字樣,只好遵照遺詔辦理。一切朝政,全歸怡親王、端華、肅順三人主持,餘外雖然尚有幾位大臣,都是他們三個的心腹,當然是與他們三個一鼻孔出氣的。“東西兩宮,瞧見情形不好,便主張扶了粹宮還京。他們三個,故意遷延,不是說京中的皇宮,未曾修好,不便迴鑾;便是說沿途的伏莽甚多,恐驚車駕。其時西太后已經瞧出怡親王、端華、肅順三個,要想謀害兩宮,以及幼主,推戴怡親王即位。只因爲手邊一無親信大臣,便以懿詔召恭親王率兵迎駕。那知怡親王、端華、肅順三個,竟不奉詔。並敢肆言,兩宮女流,皇上衝齡,現在同閱奏摺,都是多事等語。西太后一見事已危急,暗寫一詔密遣御司膳安貴,①漏夜入都,去召恭王。恭王奉詔,便不動聲色,帶領一百名神機營的兵弁,直到熱河。不過到了熱河,對於怡親王、端華、肅順三個面上,並未提起奉詔之事。當時肅順便怪着恭王道:‘六爺,你怎麼膽大,來到此地,京中沒人主持,您可忘了不成。’恭王連連的賠笑道;‘你的說話不錯。皆因大行皇上既已賓天,手足之情,不能不來磕幾個頭。吊一番,馬上回京就是。’恭王說着,又求肅順等人,帶領入見東西兩宮。

“肅順當時因見恭王於對他們尚覺小心,不疑有他。且和恭王開着玩笑道:‘老六真正教人麻煩。’您和東西兩宮本是叔嫂。您要進見,您去進見得啦。何必拉咱們陪您進去。此刻尚早,您就去吧。等得見過出來,咱們三個,還要請您吃便飯,不能不賞光的。’

“恭王聽說,連連含笑答道:‘一定奉擾,一定奉擾。’恭王說完,便去進見東西兩宮。

“東太后一見恭王,正得訴說怡親王、端華、肅順三個跋扈之事。西太后疾忙以目暗暗阻止,東太后方纔忍住。當時隨便說了幾句,恭王退出,真去赴肅順等的宴會。

“西太后一等恭王走後,方去怪着東太后道:‘咱的姊姊,你怎麼這般老實。六爺來見咱們,那三個壞蛋,雖然沒有一同入見,難免不派心腹暗中伺察。六爺乃是咱們姊妹孃兒三個的救命菩薩,千萬要保全他纔好。不要使那三個壞蛋生了疑心,那就誤了大事。’

“當時東太后一被西太后提醒,嚇得滿臉發赤。西太后又安慰了東太后幾句,又對東太后說道:‘六爺此弔奠,照例咱們須得賞賜一頓喀食。①妹子已經擬好幾個字兒在此,快請姊姊瞧過,要否更改字樣。妹子打算將此字兒,貼在喀食碗下,六爺一定能夠見着。’東太后接去一瞧,只見寫着是:載垣端華肅順,已有不臣之心,宮庭危在旦夕,着該恭親王率兵保護兩宮以及皇上奔喪回京。大行皇上之梓宮,即着贊襄政務王大臣等護送,方能有所處置。欽此“東太后看完那道密詔,連說不必更改,趕緊辦理。西太后即於第二天命人賞賜恭王喀食之際,貼於碗底。恭王當時見了那道密詔,自然遵旨辦理。

“怡親王端華二人,急去問肅順道:‘兩宮既要老六保護入都,咱們怎樣對付。’“肅順很堅決的答道:‘照咱主意,就此拿下老六;並將兩個寡婦,一個幼兒,一同結果性命;就請王爺即位。咱自有辦法,對付天下臣民的。’“怡親王嚇得亂搖其手的說道:‘這事太險,咱幹不下。’“肅順就氣哄哄的答道:‘王爺不幹,將來不要後悔。’“怡親王聽說,又不能決。他們三個正在解決不下的當口,恭王已經大張曉諭的,定了日子,護送兩宮和皇上進京。肅順匆促之間,也沒什麼辦法,只好同着怡親王、端華兩個,護送粹宮隨後入京。那知西太后真是機靈,倒說一到半途,她便同了東太后以及皇上,暗暗的間道入都。等得肅順等人知道其事,要想追趕,業已不及。那時的肅順,因爲贊襄政務王大臣的名義,確是他們求着大行皇上親自下的遺詔,倚恃這着,料定兩宮不敢將他們三個怎樣。一見不能追趕,便也罷了。“兩宮到京,即以當今皇上的名義,下一道上諭:宣佈怡親王、端華、肅順三人,如何如何不臣,如何如何跋扈。着恭親王,會同朝臣,嚴行治罪。當時怡親王、端華二人,先到京中一天,入朝之際,恭親王同了衆朝臣,就命怡親王、端華二人,跪聽旨意。怡親王、端華二人,非但不肯下跪,且在口中大放厥詞,說是咱們贊襄政務王大臣,尚未入宮,此詔從何而來。他們的意思,簡直說兩宮和皇上,沒有下上諭的權力。那時恭親王已經調兵衛宮,對於怡親王、端華兩個手無寸鐵之人,自然不再懼憚。一見他們竟敢抗旨,馬上命人拿下,押交宗人府看管。怡親王和端華二人,還在問人道:‘這末咱們的車子呢?難道教咱們贊襄政務王大臣,就此步行到宗人府去不成?’“當時的朝臣,一見二人如此顢頇,無不暗暗匿笑。恭親王既把怡親王和端華二人發交宗人府去後,便去入宮奏知。東西兩宮,又下一道諭旨,既派四十名校尉,帶了諭旨,沿途迎了上去,去拿肅順。最可笑的事情是,肅順被拿之際,正在旅店裡頭,命着兩個少年婦女,陪同睡覺”。

郭嵩燾一直說到此地,曾貞幹方纔接口道:“肅順這人,平日本有一點經緯的。這回事情,怎麼變得這般傻法。莫說別的,單是一位贊襄政務大臣,卻於國喪之中,沿途奸佔民婦,已經罪在不赦的了。”

曾國藩朗聲說道:“一個人忽然胸中不正起來,所做出來的事情,便沒藥救。”

曾貞幹不答這話,單向郭嵩燾道:“這末他們三個既已正法,一班朝臣,不見得一個沒有牽及的,”

郭嵩燾道:“有是有幾個,尚沒什麼嚴譴,頂多是勒令休致而已。”

曾貞幹又問道:“此次事變,一點沒帶着我們大哥麼?”郭嵩燾搖着頭道:“我們這位老先生,和那肅順,僅不過是個研究理學的朋友。朝廷對於臣下,斷無如此吹毛求疵的。”曾國藩正色道:“兩宮既能辦此大事,公私二字,豈有不能分出之理。”

曾貞幹因見曾國藩很覺鎮定,方始不提此話。大家復又談論了一些軍務之事,曾國藩始去批札公事。曾貞幹便同郭嵩燾二人,也去休息。

第二天大早,曾國藩正在寫他家書,忽見曾貞幹、郭嵩燾兩個,同着彭玉麟一齊走入,不覺一愕。急問彭玉麟道:“雪琴單身來此,你那防地,沒有什麼亂子麼?”

彭玉麟答稱道:“仰仗老師的鴻福,門生那裡,尚沒什麼亂子。”

曾國藩聽了,便請大家分別坐下。

曾貞幹微笑道:“大哥,雪琴已有上諭,放了皖撫。”

彭玉麟連忙接口道:“門生就爲此事來見老師的。門生素來不主做官,大行皇上知之甚深。現在東西兩宮垂廉聽政,大概思加先朝舊臣,也未可知。但是門人決計不敢受命,要求老師快替門生奏辭。”①曾國藩聽說,笑上一笑道:“雪琴說的兩宮恩加先朝舊臣,倒也不錯。昨天我也奉到命我兼那四省經略大臣的廷寄,我已奏請收回成命。”

郭嵩燾岔嘴道:“彭京卿乃是水師之中的元勳。如改文職,確實有些用違其長。”

曾貞幹道:“以我個人之意,倒極願雪琴去做皖撫。因爲那兒克復未久,一切的軍政之事,本得一位好好的能員前去辦理。”

彭玉麟連搖其手的說道:“老世叔不必如此謬讚。世侄萬難當此重任。”

曾國藩笑着道:“雪琴不必慌得如此,讓我替你去辦就是。”

彭玉麟聽說,方始大喜道:“倒底老師知道門生的才幹。”曾國藩又笑道:“這件事情,你且不必再問,由我一定替你辭去。不過你們九世叔,馬上就要前去圍攻金陵。長江一帶,水師乃是主軍。你須好好幫他一個大忙纔好。”

彭玉麟急答道:“水師之事,本是門生責任。無論爲公爲私,敢不盡力。”

曾國藩點頭道:“雪琴能夠這樣,我始放心。”

郭嵩燾坐在一旁,忽然想起一件事情。便笑問彭玉麟道:“雪琴京卿,晚生曾經聽見你的一件奇事,存諸胸中已久,老想請問,總沒機會,今天卻要斗膽請問一聲了。”

曾國藩聽見郭嵩燾說得這般鄭重其事,不覺微微地一愣岔嘴問道:“筠仙,你倒底聽了一件什麼奇事。要問我們雪琴。”

此時彭玉麟的臉上,正在一紅一白,很覺現出爲難樣子。原來彭玉麟還當郭嵩燾問他那樁宓美人的事情,因此有那十分尷尬之色。正是:

無端請問誠堪駭

如此奇文豈等閒

不知郭嵩燾要問彭玉麟的一樁事情,究是何事。且閱下文。

第五七回 縣屬盡淪亡禍由二賊 省垣重失陷恨飲三忠第三七回 林威王稱兵進諫 易太守舉室全忠第八一回 囚全權俄人起交涉 換公事幕友壞良心第二六回 陸總督攜姬援小舅 錢軍師遣將捉清官第九七回 公誼私情彭公護命婦 雪膚花貌錢氏受官刑第九七回 公誼私情彭公護命婦 雪膚花貌錢氏受官刑第二五回 儒宗談理學實益人心 勇將壯聲威僞裝狗眼第一回 善士救奇災全家入水 名臣得預兆隻手擎天第二五回 儒宗談理學實益人心 勇將壯聲威僞裝狗眼第七三回 醫產婦着手成春 攻回部出言不吉第三六回 論人材詳述文王卦 練偵探私抄敵國書第九三回 背國號如數家珍 勸盜魁取材戲劇第九七回 公誼私情彭公護命婦 雪膚花貌錢氏受官刑第三七回 林威王稱兵進諫 易太守舉室全忠第三十回 戀金陵天皇取中策 笞玉臀徐後懾淫威第三九回 劉麗川興兵上海城 曾國華死節三河鎮第二七回 錦上添花李忠王報捷 甕中捉鱉吳觀察生還第二七回 錦上添花李忠王報捷 甕中捉鱉吳觀察生還第二回 嵌字聯生離死別 落葉賦陰錯陽差第九三回 背國號如數家珍 勸盜魁取材戲劇第二五回 儒宗談理學實益人心 勇將壯聲威僞裝狗眼第八一回 囚全權俄人起交涉 換公事幕友壞良心第四一回 惟我稱尊墜入僧王計 予人以善低哦勝保詩第二六回 陸總督攜姬援小舅 錢軍師遣將捉清官第十回 越俎代謀本軍看冷眼 開誠相見清將死愚忠第五五回 王履謙釀成驕子 徐春晏誤接奸朋第五回 奸商躉鴉片幕府求情 戰艇中魚雷軍門殉難第九二回 左侯逝世特旨諡文襄 彭氏遇仙誠心問死日第十七回 睹耳語衆將起疑團 擲頭顱孤孀幾喪命第六八回 雲生胯下女匪發狂癡 箭中雞頭將軍施絕技第三五回 胡林翼修書悲將佐 曾國藩洗腳戲門人第九七回 公誼私情彭公護命婦 雪膚花貌錢氏受官刑第五十回 西太后用計斬權臣 彭玉麟誠心辭皖撫第九十回 官兵落草羣欽少婦頭 和尚貪花獨注夫人腳第三一回 塔齊布拔幟選營官 李續宜揮旗卷敵帥第四九回 發熱發狂斷送要隘 忽和忽戰貽笑外邦第六七回 湘陰爵帥胸藏地理全書 隴右名儒口述天方新教第五九回 陳延壽生爲負債人 洪秀全死作貪花鬼第八一回 囚全權俄人起交涉 換公事幕友壞良心第七三回 醫產婦着手成春 攻回部出言不吉第七七回 少將軍血戰西寧 老統領魂歸北塞第十六回 曾國藩單求郭意誠 洪宣嬌擬殉蕭朝貴第八二回 狹路相逢冤鬼提頭索命 深宵突至閹人獻策生財第一回 善士救奇災全家入水 名臣得預兆隻手擎天第十回 越俎代謀本軍看冷眼 開誠相見清將死愚忠第九六回 投鼠忌器騙子發橫財 愛屋及烏親家問數學第四二回 公事書圓圈鮑超求救 敵軍行詭計曾氏喪師第六十回 招涼珠能保屍體 熱心吏爲述案情第四二回 公事書圓圈鮑超求救 敵軍行詭計曾氏喪師第九回 洪秀全金田起義 譚紹鐵嶺鏖兵第七十回 一雀入靈堂牢銜帥手 雙胎破邪法緊抱夫腰第八九回 欽差憂國難不許過年 幫辦扮商家偏來討帳第二八回 馮兆炳別母遠投軍 陸建瀛誦經求退敵第十三回 有挾而求情同蟄伏 養癰成患誤解狐言第九二回 左侯逝世特旨諡文襄 彭氏遇仙誠心問死日第五五回 王履謙釀成驕子 徐春晏誤接奸朋第五七回 縣屬盡淪亡禍由二賊 省垣重失陷恨飲三忠第四回 風塵俠妓巨眼識才人 草澤英雄傾心結奇士第四九回 發熱發狂斷送要隘 忽和忽戰貽笑外邦第七七回 少將軍血戰西寧 老統領魂歸北塞第二二回 寶石孕奇文太平天國 名棋逢敵手獬面藤兵第四十回 不忍欺邪人欺正士 無可責老父責嬌兒第五一回 縊鬼乞伸冤猶獰面目 王姬甘下嫁別有衷腸第八二回 狹路相逢冤鬼提頭索命 深宵突至閹人獻策生財第十一回 雲山盡節全州道 石氏求賢新旺村第五四回 畫船繡幕清將忒風流 地網天羅包村號鐵桶第八五回 左制臺惡人講話 彭巡閱與鬼談心第七十回 一雀入靈堂牢銜帥手 雙胎破邪法緊抱夫腰第十二回 大智若愚秀成遭藐視 從天而降錢氏運奇謀第六十回 招涼珠能保屍體 熱心吏爲述案情第七五回 述邊情堪爲往事師 解奇渴痛飲仇人血第三回 分屍飲血神勇堪驚 鬥角鉤心聖衷可測第三七回 林威王稱兵進諫 易太守舉室全忠第三三回 隔省辭官獨嗤黃太守 因禍得福共保左京堂第三四回 蠢婦人多言開殺戒 好兄弟遠路示軍謀第八九回 欽差憂國難不許過年 幫辦扮商家偏來討帳第二十回 制愛情雙文貽豔服 得奇夢公瑾授兵書第四四回 銅官感舊文學士題詩 錫堡抽菸彭京卿斬子第三三回 隔省辭官獨嗤黃太守 因禍得福共保左京堂第四三回 老家人捨身救主 章文案謅謊成真第九三回 背國號如數家珍 勸盜魁取材戲劇第三九回 劉麗川興兵上海城 曾國華死節三河鎮第五五回 王履謙釀成驕子 徐春晏誤接奸朋第八一回 囚全權俄人起交涉 換公事幕友壞良心第十五回 創營制分封舉義人 練鄉團始述更名事第四九回 發熱發狂斷送要隘 忽和忽戰貽笑外邦第九五回 死爵爺真個抄家 賢總督欣然作伐第八五回 左制臺惡人講話 彭巡閱與鬼談心第三二回 手中落箸大將憚援兵 面上飛金如君認乾孃第六十回 招涼珠能保屍體 熱心吏爲述案情第五八回 取衆議將帥議軍機 設奇謀弟兄當大敵第二四回 李金鳳代父復仇 彭玉麟尋師問難第三六回 論人材詳述文王卦 練偵探私抄敵國書第四三回 老家人捨身救主 章文案謅謊成真第六三回 遭敕書制軍親草奏 繁市面總督坐花船第七五回 述邊情堪爲往事師 解奇渴痛飲仇人血第九一回 龍頭挨板子苦主伸冤 馬桶滿公堂能員得獎第三九回 劉麗川興兵上海城 曾國華死節三河鎮第七五回 述邊情堪爲往事師 解奇渴痛飲仇人血第六六回 北闕沐皇恩詳陳奏牘 西征談戰略盡在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