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章 利弊各半

bookmark

飲宴。

內宅的飲宴正統而無趣,李恪以未傅籍之由飲不得酒,自然也當不得主座,結果嚴氏只能勉爲其難,出面酬賓。

酒過三巡,勸酒歌起,嚴氏早早告退,緊接着田吏全告退,辛童賈告退。

再後來田典妨以迎賓之身出走前宅,後宅便徹底成了兩個酒瘋子,監門厲和呂丁撒歡的天下。

簡直斯文喪盡!

十三壇酒下肚,監門厲被三個少吏扛走,呂丁被自家的三個隸臣擡出,李恪黑着臉收拾了半天,直到下市時分,才拖着一身的腰痠背痛爬回到自己的新房。

室內溫暖如春,薔薇花香漸濃。李恪把自己丟進雲朵般的鴨絨牀榻上,滿足地吸了幾大口。

屋裡的傢俱基本全是呂丁送的,正經的黃檀酸枝,從這濃郁的花香來看,還是上品中的上品,如此整套市價當在五十金上下,他與嚴氏一人一套,攏共百金。

設計費百金,喬遷禮三百金,還有這兩套名貴傢俱……自己隨心的一個好意,不僅解了小穗兒欠下的諸多人情,還換來如此回報,李恪只能由衷感慨起呂丁的闊氣。

相比之下,裡典服這樣的地主豪紳不僅難伺候,和真正的金主比起來,渾身上下還透着窮酸的味道。

屋裡的地暖燒得火熱,透過席磚,把整個屋子烘烤得溫暖如春。李恪只穿着一件深衣,依舊感到隱隱的燥熱。

他站起來,推開窗戶,看到斜角對過,小穗兒靠窗吹風,神色之中盡是迷茫之意。

“小穗兒,前宅的賓客都送回去了?”

“方纔皆送回去了。”小穗兒心不在焉地點點頭,“不算後宅那幾戶,前宅先後宴請四十二家,幾乎將整個裡中都請遍了。”

“如此便好啊……”

李恪望着窗外的臘梅,看到那粗糲的主幹之上有一道道細不可辨的疤痕,心知這些都是爲了移栽方便,刻意被樹農修剪掉的細枝。若是養育得法,明年此時細枝都會長回來,說不定還會比原來更盛。

他笑着說:“明年此時,臘梅盛開,窗外的景緻定比現在更好。”

“已經很好了……”小穗兒喃喃迴應,“我從未想過,自己有朝一日能住上這般屋舍,不愁吃穿,不懼寒暑。”

“會更好的,現下不過開始而已。”李恪嘆了口氣,從懷中取出玉牌,細細把玩,“小穗兒,你說我該不該將家族身份登入戶籍?”

“登入戶籍……”小穗兒託着下巴,皺眉苦思,“家世榮耀是根本之利。想武安君威名赫赫,您若是張舉身份,無論今後出仕參軍,必會受其遺澤。至少從今往後,您便是實打實的公子,如裡典服之流,再也無法輕看您。”

“如此說來倒是不錯啊……”

“然!”小穗兒深吸一口氣,話鋒轉過個一百八十度的大彎,“武安君的威名有多盛,此事的利害便有多大。從好處說,武安君當年在雁門抗擊匈奴,雁門之人皆受其恩,時至今日依舊私祭盛行,幾乎將其與古之聖人等同。”

“往壞處說呢?”

“武安君乃趙之壁障,手上多有秦人鮮血。多年鏖戰,當年的傷兵癃將大多已在雁門安居,他們會不會懷有怨懟?”

“可能會吧……”李恪不確定地說。

“此外,我聽聞武安君一生征戰未逢敗績,有多少秦將曾敗於他手?旁的不說,便說最出名的,桓齮(yǐ)與楊端和敗在武安君手下,此後桓齮逃燕,名聲盡毀,楊端和卻爲通武侯所重,眼下正身居高位。若他要與您爲難,您又該如何做?”

這也是李恪最擔心的。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李牧的名聲大,仇家必然就多。楊端和與通武侯王賁的交情天下皆知,人稱王楊之交,王賁現在還是大秦的國尉,天下兵馬一把手。

平白叫國尉的至交,大秦的名將給盯上,豈不是比被汜家盯上更要倒黴?

話說他前些日子還聽說過楊端和的消息……

歲首秦庭禁止民間淫祭,弄得大張旗鼓。監門厲作爲地方抓手,去鄉里領過任務,聽說此事就是因北地私祭李牧而起,咸陽的專辦是老當益壯的楊端和總抓,地方上郡尉、縣尉各自管束,觸手一直延伸到各里的裡典和監門。

由此可見,楊端和至今沒有放下和李牧的恩怨,而且記恨心重得很……

李恪苦惱地撓了撓頭,收起玉牌,決定把這事兒暫且放下。

自己的身份就擺在那兒,公開是早晚的事,但是覆水難收,這種大事總歸要妥當些,等把方方面面都想清楚了,再做不遲。

看李恪下了決斷,小穗兒在窗邊鬆了一口氣,輕聲喊道:“公子,我有一事……”

“你叫我什麼?”李恪奇怪問道。

“公子……”

“小穗兒,你到底在發什麼癔症?”李恪站直身子,不滿發話,“方纔聊天的時候你就怪怪的,一會兒武安君,一會兒又是您。你已經過繼了,如今的身份是我胞弟,媼給你賜了名,你怎麼反倒變得生分了?”

“不是生分……”小穗兒低下頭避過李恪的目光,但轉而又擡起頭,小臉上滿是決斷。

“公子視我如兄弟,我視公子若主君。我已決意,從今往後以李爲姓,自比外室繼子,望公子不棄!”

李恪完全不明白小穗兒的腦子是怎麼轉的筋,忍不住問道:“爲什麼!”

小穗兒把腰板挺得筆直,隔着兩扇窗,對着李恪遙遙作揖:“公子,李氏乃上古聖人血脈,身份尊貴,若是隨意承繼姓氏,外人會以爲媼對您不滿,有意將你逐出門牆,我不希望因爲我,害您被污言所染。我想明白了,夫人把媼擺進祖祠,就是代故主公收媼爲妾,將我視爲外室繼子。既如此,我繼承姓氏並不妥當,一會兒……”

“你想多了!”李恪厲喝着打斷。

“公子。”小穗兒直起身,一臉哀求,“求您了……”

“你……隨你!”

李恪被氣得七竅生煙,一甩袖子奪門而走,小穗兒遠遠看着,最終也沒有如往日般追上去。

癃展從東廂推車出來,看着小穗兒滿臉笑意。

“見過展叔……”小穗兒開門作揖。

“小小年紀卻有自知之明,很好。”

小穗兒苦笑着搖頭:“媼過身前常對我說,人要有自知。若是索求過多,最終害人害己。展叔,公子待我若親弟,夫人也願將李氏尊貴的姓氏賜給我,如此大恩,我如何能害了他們?”

“只是你這般做,卻傷了公子的心。”

“今日之過一生以償,李遵甘之如飴。”小穗兒鄭重回應。

“你既有了決斷,便卻向夫人明說吧。你的決斷,夫人會明白的。”

“唯!”

第一三一章 袍澤之情第二九八章 大隱隱於市第四八零章 機關盛,六蝨生第八十九章 陋室不陋第七六一章 武關之三,怎麼裝不是裝第四一六章 齊地的禍害第七三一章 兵禍第四五七章 大秦的佞臣們第八零四章 文臣不會打仗第五零五章 時不我待第六一一章 率敖十七令第三二八章 問天之殤第七九一章 澠池會十四,墨戰第四七五章 小人物的哀愁第三四二章 屠睢沒見過世面第四二二章 君子陽陽第四零八章 進擊的項籍第七四四章 雍軍的七寸第一五九章 樓煩雄城第五九八章 李恪,你不得好死第六五四章 人之將死第二零五章 夜宴夜論第七七九章 澠池會之二,請君第四七二章 李恪外任第七四九章 棄暗投明第四十一章 酬金到手第六六六章 請稱孤第八零七章 新芽綻放【尾聲】第五六三章 儒生之算,六國之願第七二四章 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第十二章 心腹之人第一六零章 宦海沉浮第二八九章 白日晝寢第六八三章 背刺第三一九章 敘離愁第三五八章 作得一手好畫第五二二章 國以農本,以工強第七二九章 重啓沙丘宮第七六七章 武關之九,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五六零章 母老虎第四十二章 福禍兩依第二四八章 北地狼嚎第三一二章 是個仗義的漢子第七十七章 舜典有記第五九零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四十六章 虎皮裲襠第六八四章 內外第七六九章 武關十一,墨軍,殺第三五二章 咸陽!咸陽!第三六一章 行刺第五三二章 朔方部建制初成第五九七章 韓信單騎赴會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一零一章 傢俱工坊第六十五章 上卿蒙毅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三十六章 解疑答惑第七八六章 澠池會之九,多疑第七七四章 惡意第二一零章 臨街旺鋪第六五八章 天崩第三四零章 霸下出山第六十一章 神神叨叨第七四四章 雍軍的七寸第七七二章 天下第二戰神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二六八章 招魂之歌第六九六章 神奇的磁場第四一九章 突襲齊王寨第三五一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二十八章 應對得體第一一九章 利弊各半第七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六六七章 始皇帝出靈第六一七章 河間的消息第四一九章 突襲齊王寨第八零二章 十六王相制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六五六章 三個皇子第二二一章 大起大落第二十七章 打草驚蛇第二六二章 烈焰焚城第八零五章 公子,請第二零八章 呂雉之心第六八一章 穩守,待攻第三九零章 劍癡與工癡第三七四章 榮焉?恥焉?第八章 退禮風波第一二一章 務實媚上第五五三章 呂雉有孕第三八零章 工坊探疑第六九三章 揭竿第二八四章 霸下第二九六章 皇帝第四六零章 鉅子歸秦……爲戍卒第五一九章 誰比誰蠢呢第四一零章 滄海纔是真豪傑第五六七章 以身犯險,血餌捕牢第一一四章 戒嚴解除第七七零章 武關十二,烈士暮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