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八章 忽悠瘸了

丘八……

如果李恪沒有記錯,這是後世纔有的拆解詞,丘八合一是爲兵,兵者分而爲二,指的當然是不稱職的兵。

司馬欣遠稱不上不稱職,他不過是功名心重了一點,而且爲人有些軸,李恪碰上這場無妄之災,被逼得多少有些氣惱,這纔在心底用丘八一詞來誹謗他。

看來今天不把他忽悠瘸,大家都別想睡覺了!

李恪恨恨地想着,皺着眉頭,不住思索:“軍侯,計謀乃是雙刃之兵,用之不善,妨人毀己。設謀之人需得設身處地,代人思量方可妥善。然我對軍中之事一竅不通,獻計可也,如何去用,您卻要好生思量纔是。”

司馬欣連連點頭:“恪君只管說策,用與不用在我,便是最後未竟全功,此事也與恪君無關!”

李恪差點沒被這耿直的貨氣死,倒吸了半天涼氣,這才平復心情。

“軍侯,我且問你,句注守軍如此行徑,其因是軍費不備,亦或是主官不行?”

司馬欣爲難地說:“句注將軍位在裨將,職比佐卿,我如何能說他是非……”

你已經說了好嗎?

李恪嘆了口氣,徐徐說道:“那便是軍費齊備了。”

“大秦以雄兵得天下,何人敢剋扣軍資!”

“也是……”李恪試探問道,“軍侯可曾想過出走他處?”

“若是在此處闖不出名堂,我只有去櫟(yuè)陽投奔叔父,他如今在櫟陽爲令,我若去往,可爲獄掾……”

當不了兵就得跑去幹警察?雖說李恪覺得不差,但司馬欣顯然不喜歡。

李恪只能打住話頭,換條出路:“我看這句注關城之中,有妓寮、博舍公然營生,可見軍中頑疾由來已久,士卒從軍不爲奮戰,而爲享樂安居。軍侯對此可是認同?”

“我來軍塞六月有餘,自始便想整軍肅容,然商肆背後皆有所持,輕易動之不得,諸位佐官又享樂慣了,除卻寥寥數人,我竟一人也指使不動……”

李恪閉起眼睛,不去看司馬欣那張苦澀的臉,幽幽說道:“患處生蛆,且深入骨髓,當如何?”

司馬欣愣了一下:“患在何處?”

“手足之上。”

“那自然是將傷肢斬了……”

李恪瞭然一笑:“既然軍侯已知該如何去做,爲何又來問我?”

“我知道?”司馬欣指着自己的鼻子,一臉茫然。

“守宮傷尾,斷之重生。如今句註上行下效,病入膏肓,軍侯若想有所作爲,爲何不新起爐竈,自練雄兵?”

“新起爐竈?”司馬欣苦澀問道,“恪君之策,仍是出走他處嗎?”

李恪搖頭:“軍侯,句注塞上下皆重享樂,則十八關城必分優劣荒盛,樓煩道毗鄰句注塞,軍卒往來易也,故商肆多建於此,可爲上等。或有幾道聯通中原各郡,行人往來密也,城稅頗豐,可稱中等。敢問軍侯,可有哪處關城當爲下等?”

“如此說來……”司馬欣沉吟半晌,躊躇說道,“如恪君所言,倒真有一處隘口,名元岡道。此隘口位在最東,深入代郡,進出皆是羣山環繞,人跡罕至,自然無從劫道勒索。又因爲遠離軍塞,除了輪值的兩名百將,尋常亦無軍卒願往……”

“此地平素可有關注?”

“若不是恪君別出心裁,便是我也時常忘了這處隘口,又有何人會關注這等荒僻之處?”

“兩百士卒,孤關荒嶺,雖說有些大才小用,但若是兩百雄兵,想來也足夠軍侯起勢立功了吧?”

司馬欣苦着臉說道:“恪君,吃苦我倒是不懼,但元岡孤關,我便是練出兩百雄兵,又有何處可以攫取軍功?”

“練兵靠山賊嘛。”李恪擺了擺手,說得理所當然。

好容易想出這麼個好去處,他打定主意非把司馬欣搪塞過去不可。至於最後司馬欣去是不去,這一點和李恪無關,反正明天一早他就進山買奴去了,又不會留在關城和這個熱血軍侯繼續糾纏。

司馬欣被唬得一愣一愣的:“山賊?”

“越是荒山,越是易有山賊盤踞,軍侯可以剿匪捕奴,錘鍊兵卒,然後賞勇罰怯,擇優汰劣,練兵之法我就不多說了,軍侯纔是行家。”

司馬欣趕緊打住李恪話頭,大聲問道:“恪君,雲岡孤關,何來軍功啊?”

“軍侯誒!”李恪感慨一聲,心中早就想好了應對,“自雁門立郡,秦掃六合,句注塞便遠離了戰區。如今天下承平,平素裡你能去何處攫取軍功?”

“這……”

“小功自然出自剿匪,可若要求取大功,當需要天時襄助。”

“天時何在?”

“匈奴,打草谷!”

打草谷是北方遊牧寇邊劫掠的一種說法。大秦之時遊牧相對孱弱,邊患較之隨後幾朝,對中原的影響也輕得多。

遊牧之中,強一些如月氏、東胡,大多隔年南侵一次,成則見好就收,敗也折損不了多少元氣。更弱的匈奴自然更加太平,就算繞過邊軍偷入到北地數郡,也是一副能搶多少是多少的流寇做派。

所以李恪說的打草谷真的只是搪塞之詞,至少他在苦酒裡八年,印象中也只聽說過兩次匈奴南下,而且沒有一人一騎成功衝進過樓煩縣。今年倒是有匈奴來了裡中,不過不是以侵略者的身份,而是呂丁這廝的隸臣……

然而司馬欣要的也僅僅是個理由而已。

打草谷一出,這位熱血軍侯當即跟打了雞血一般立了起來:“恪君所言我明白了!匈奴已平靜數年之久,近幾年必會大舉南下,屆時叩關句注,偏遠的元岡道必是首選!我在那處練出雄兵,何愁軍功不可得!恪君,金玉良言!”

司馬欣就這麼大笑着走了,而且不是說完就走的。

正事之後,兩人又攀談了將近半個時辰,談古論今,引經據論。過程中司馬欣一直大笑不止,有好幾次,李恪都懷疑他會不會就此背過氣去。

他聽說李恪要去軍市買奴,還說軍市亭長始成乃他好友,專門手書一簡,託始成代爲照拂,也算是償了李恪獻策之情。

看他那副熱心的樣子,李恪滿心覺得,這位出生名門的軍侯同志,大概是真的被他忽悠瘸了……

第六八六章 爲朕分憂第一零五章 千斤巨物第三五八章 作得一手好畫第五八二章 五行靈動術之三,真人貞寶第二六五章 機緣巧合第三零三章 陳平分肉第六六九章 始作俑者第四十章 天兵下凡第六五六章 三個皇子第三十八章 災前搶收第七四四章 雍軍的七寸第四零九章 項籍說話就是有道理第四零四章 身不由己第四七八章 爲吏之道第七八八章 澠池會十一,滄海第三二三章 尚需要一個侍女第一四八章 飲茗雅事第七九四章 澠池會之終,生機第六五九章 兩封御令第三四六章 小組作戰纔是山地戰的精髓第四十章 天兵下凡第六二零章 徐徐而敗第七三五章 死戰之四,趙過楚受第八零六章 天下抵定第五三零章 請平匪患第六零三章 墨家要擴張第六九三章 揭竿第一五二章 慎子之劍第六六八章 殉葬第七零六章 文鬥,武鬥第九章 糙漢不糙第三二一章 朝堂之辯第五零八章 始皇帝服仙丹第五二七章 因材作書第四七零章 鉅子的底氣第三九三章 亡秦者胡寫在《行天下》的末尾第三七一章 五德始終,毋常勝第五九八章 李恪,你不得好死第二七六章 瀕臨收官第六五八章 天崩第七九七章 咸陽中阪無籍某被刺案第五五九章 張良住在李斯家第四章 助我做鐮第四四九章 熱烈慶祝十屆一次墨家大集勝利召開第四八二章 八字一撇第三六九章 洗耳恭聽第一七三章 其名狌狌第七五零章 暮氣第五八零章 五行靈動術之一,斷仙崖壁第一七六章 水力體系第四五零章 一出好戲(國慶七天樂)第七十九章 又見舊識第七七四章 惡意第七四五章 小心思第一六零章 宦海沉浮第五九六章 三道將令第三三四章 李恪的野望第一百章 葡萄美酒第六三五章 韓信歸國使咸陽第八零六章 天下抵定第三十八章 災前搶收第二五三章 四散衝殺第六零九章 玄鳥代龍庭第三零六章 學有成,世揚名第六九八章 羣雄第四三九章 不由己第二五九章 樓煩之戰第九十九章 被歧視者第六四三章 平旦決戰第六五一章 李恪與始皇帝奏對第一三一章 袍澤之情第六十八章 生死一瞬第七六八章 武關之十,第二戰場第七九二章 澠池會十五,法度第二二七章 車馬同軌第二六五章 機緣巧合第七七五章 庶人恩怨第二二六章 新兵蛋子第七五五章 七封秘詔第四七三章 大秦的工程究竟要花多少錢第五零一章 大講,成聖之始!第六一七章 河間的消息第四十二章 福禍兩依等七九零章 澠池會十三,木鳶第二零一章 漢之廣兮第七十六章 兩世爲人第一九二章 翠竹仙釀第六一六章 雖死地而上命之第一一九章 利弊各半第二二零章 虎嘯龍吟第六一三章 白狼營第二三六章 覆滅之局第四九三章 三通鼓第七一六章 馮劫獻策第八十八章 新房之訊第一二八章 忽悠瘸了第二三五章 獏行之戰第六七八章 陳涉、吳廣第四五四章 大集終,人心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