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零章 情濃於血

bookmark

冬晨,雪落。

今冬的第一場雪就這麼毫無徵兆地降在了苦酒裡的土地上,稀稀拉拉,零零落落,抖摟在黃牆與黑瓦之間,漫天漫地地四散飄搖。

整個裡中都被落雪的沙沙聲籠罩着,雞犬不相聞,稚童無笑聲,垣閭之地,一片寧靜。

李恪難得地睡了懶覺,無人催,無人叫,等到大夢方醒,漏刻正指在水十一刻刻下二,其下六分。

他懶懶地伸了個懶腰。

李白說畫堂晨起,來報雪花飛墜,李恪在自己的房中晨起,雖說無人來報,卻也通過辛凌留下的敞窗,第一時間就看到了雪的降臨。

這好像是來到大秦以後看到的第一場雪吧?

他糾結着冰雹算不算雪的問題,麻溜地穿衣起身,披上鶴氅,幾個呼吸就已經趴到窗櫺上,饒有興致地賞起雪來。

雪下得正歡,顫悠悠盪在天地,如柳絮飛揚,在四下積起斑駁的白痕,映襯得黃土黑瓦格外通明。

“本想喚公子起來食饔,卻不想公子早就醒了。”癃展推着小車,笑盈盈從不遠出現。

李恪回以微笑,站直身子淺淺一揖:“展叔安好。”

“公子先去洗漱吧,今早有辛府的隸臣過府,傳了話來,要公子莫忘了今日之約。”

“這女人是有多篤定我會放她鴿子……”李恪嘟嘟囔囔洗了臉,再看一眼漏刻,確定時間充裕,這才抖擻精神邁不出門,“展叔,媼在何處?”

“夫人正在後院的竹亭晨讀,公子可要過去嗎?”

“我去給媼請安。”

後院竹亭是新房最後竣工的一處棚房,位置與曲徑通幽的後宅溷廁分列東西,隔着竹林,互不得見。

這是間三步長寬的小小方亭,通體以竹爲骨,不設四壁,頂上覆蓋着密實的秸稈,地上則鋪了三層的席磚,竹林茅舍,頗顯得附庸風雅。

嚴氏特別喜歡這裡,喬遷之後,她一得空就喜歡披着狐裘在亭中捧卷,點一爐小火炭,煨幾塊小粟餅,偶爾再溫上一壺濁酒,自斟自飲,自得其樂。

不過今天卻不是如此。

竹亭之中,小穗兒和巿黎一左一右,面前各置一個沙盤。嚴氏站在兩小中間,面前是一個更大的沙盤。

只見她手掌竹枝,面容肅穆,嘴脣開闔一次,就在沙盤中寫下一字,又看着兩小學寫一字。稚姜持着推板負責覆盤,若是兩小寫得不好,也負責用別在腰上的板子打手心……

李恪在竹林畔窺伺了沒一會兒,已經看到小巿黎捱了兩次打,以至於小嘴癟着,一副想哭又不敢哭的樣子。

記憶中,恪小時後也是這麼過來的,不過那時沒有稚姜,教習字的是嚴氏,打板子的是癃展……

小巿黎又寫錯字了,眼看她顫顫巍巍伸出小手,第三板就要從天而降,李恪趕緊顯出身子,遠遠就喊:“媼,您在教小穗兒和小巿黎習字嗎?”

嚴氏嗔怪地瞪了李恪一眼,喚住稚姜,把李恪叫到身邊:“師不嚴謹,則弟子懈怠。你習字時也是這般過來的,怎的就見不得弟妹受罰?”

“噫!”李恪嬉皮笑臉,擡臂作揖,“兒明明是來向媼問安的,只是正巧擾了您的大事,若是媼要怪罪,兒知罪就是了!”

“越發得油嘴滑舌!”她揮揮竹枝把李恪趕開,肅容對着巿黎說道,“你大兄爲你求情,這一板便暫且記下,再隨我念,蒼頡作書,以教後嗣。”

“蒼頡作書,以教後嗣……”

“嗣者,從冊,從口,從司,司亦聲。《爾雅》曰:嗣,繼也。現在隨我寫一遍,嗣。”

李恪在一旁靜靜地看,看着嚴氏一筆一劃在沙盤上寫下隸書,看着小穗兒認認真真仿寫,也看着巿黎歪歪扭扭學寫。

記憶中,恪習字的時候學的是《史籀(zhòu)篇》,那篇蒙書成於周宣,用的是大篆,又稱籀文,其書寫繁難,讓恪在啓蒙時吃盡了苦頭。

不過小穗兒和巿黎就安穩多了,始皇帝一統文字,天下皆以隸書爲準,嚴氏也順應潮流,改頭教起了李斯的《倉頡篇》,估計後續還會教《爰(yuán)歷篇》和《博學篇》。

這三本蒙學是大秦子民識字認理的精華所在,學通了就等於沒了閱讀和書寫的障礙,對兩小來說意義重大。

在秦朝,識文斷字是民衆的基本能力之一,隨便在田裡找個農民出來,少有完全不識字的。這是因爲秦朝普法的力度極大,每有新法必張掛閭門,讓百姓們自行學習,而秦法又以不通情面和嚴苛聞名,稍有不慎就是削鼻子剁腳趾,墮籍爲隸的下場。

識字關係到能不能全乎地活着,更關係到能不能以自由民的身份安生過日子,所以在這一點上,誰也不敢有半分的輕慢忽視。

嚴氏對二小的開蒙格外重視,好些天前,就抄寫了《倉頡篇》、《爰歷篇》和《博學篇》讓小穗兒自學,如今遇上半點基礎也沒有的巿黎,她更是親力親爲,手把手教着二小習字。

李恪從中感受到一種濃濃的親情。

嚴厲的長者,認真的弟妹,還有他這個插科打諢的哥哥,以及癃展、稚姜,大大的一家人,情濃於血……

李恪默默看了許久,直到巿黎又一次寫錯字,伸着小手,張着大大的眼睛朝李恪無聲求救,他才驚慌失措,奪路而逃。

再攔着嚴氏,該捱打的就是他了……

……

自竹林回返,李恪食了饔,又從書架上收拾出厚厚一沓早已備好的圖板,統一擺進一個別致的提箱當中,一提溜,步向辛府。

轉街,過巷,踏過閭巷,辛府的隸臣正在雪中翹首以盼,一看李恪施施然走過來,當即慌慌張一聲驚呼,居然轉頭跑了……

李恪鬱悶地站在門口,進也不是,不進也不是,直等到辛凌疾步趨至,這才長舒了一口氣。

“辛阿姊安否?”

“你來遲了!”一如既往的足以噎死人的口氣。

李恪抖了抖鶴氅上的雪粒,輕笑迴應:“話不能亂講的。勞煩辛阿姊仔細回憶昨夜的約定,我說的是莫食拜訪,可不是莫食之前。”

辛凌皺着眉頭,大概是真的在回憶。片刻之後,她點點頭,讓出通道:“精匠皆在西院,速來!”

李恪深吸一口氣,提着小箱邁步而入,那一步,勢若千鈞!

水車,我來了……

第五五一章 滄海君死裡逃生第十章 脫粒機械第四零五章 載人飛行第六四六章 韓奇之死第二二七章 車馬同軌第九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三九三章 亡秦者胡第二四六章 歸秦之願第七零六章 文鬥,武鬥第二三二章 開門見山第六十三章 田嗇夫囿第六七六章 胡亥來晚了第四九六章 孛星出於西第九十一章 大肆採買第一二八章 忽悠瘸了第一七六章 水力體系第七五四章 玉陛第五五八章 有一臺華爲多好第一九六章 小孔成像第六二零章 徐徐而敗第一五二章 慎子之劍第七零四章 李恪的商貿戰第二一九章 墨者登場第五五二章 莫府是怎麼組成的第三十二章 風雲突變第五二六章 李恪爵晉左庶長第二五五章 酣暢反擊第一一二章 其名獏行第四零八章 進擊的項籍第二五四章 秦人卑鄙第七零六章 文鬥,武鬥第七零四章 李恪的商貿戰第七七一章 武關之終,無匹第五二七章 因材作書第七五九章 武關之一,死氣沉沉第三五一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八十五章 水車之難第六三三章 頭曼的決心第二二七章 車馬同軌第六一五章 大秦不聞《無衣》歌第五八四章 五行靈動術之五,活牲嘗藥第六七四章 聰明的辛騰第四八八章 朝辯第四十九章 天使將至第十九章 禽獸不如第四十四章 凍雨降臨第五五零章 李恪就是河間郡第四六三章 做一門李大炮第一八一章 作業平臺第六五一章 李恪與始皇帝奏對第一九二章 翠竹仙釀第七七六章 陰謀始動第六三三章 頭曼的決心第一六二章 利慾薰心第六零六章 始皇不是龍第六三八章 扶蘇的家臣第三六二章 暗謀第一四零章 情濃於血第二六四章 曲道伏兵第二三一章 官市繁華第五七七章 韓信遊商第五九一章 孩子不聽話第七八八章 澠池會十一,滄海第二三五章 獏行之戰第四五二章 改革的聲音第二七三章 暗度陳倉第二一八章 生死追擊第一三零章 奴隸之思第七二九章 重啓沙丘宮第一九二章 翠竹仙釀第六九零章 巢公和許由第一三五章 巫醫之方第四一三章 雜法當道第七一三章 步子諸強第四六一章 大朝會第二二四章 長平之戰第一九八章 久病成醫第一四七章 迎來送往第三五二章 咸陽!咸陽!第一九六章 小孔成像第四十三章 自滿過甚第五六九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二,捕牢第七八七章 澠池會之十,舞劍第七十章 天使來了第六五一章 李恪與始皇帝奏對第四五三章 暗箭難防第六六一章 謁殺第五四五章 三塊飛地第四七六章 撿到寶了第二七八章 豪傑末路第三七二章 挽霸下之繮第四一九章 突襲齊王寨第一七一章 收攏人心第六五五章 沙丘第三九七章 三妻四妾第三七一章 五德始終,毋常勝第六八七章 咸陽腥風第七九四章 澠池會之終,生機第七六四章 武關之六,死戰如約第三零五章 莫爲與或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