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零章 宦海沉浮

在大秦,選拔官員基本會通過三個截然不同的方向,總計五個途徑來展開。

這當中起點最高,升遷最快方式是“守書私卒”和“任子”,前者是給大官做私人秘書,後者是給大官做兒子,說白了,就是經由官方認證的關係戶。

關係戶們共同構成了秦朝官員體系的上層建築,凡三公九卿,將相人傑基本上逃不過出身二字。

衛鞅曾是魏丞相公叔痤的庶子,李斯給呂不韋做過舍人,王氏、蒙氏、馮氏、章氏等等,大抵都是名將良臣的後嗣,就連後世爲人所不齒的始皇帝司機班班長趙高,也流着舊趙王室的輝煌血脈。

六國一統以前,打破這種壟斷的唯一方式是遊說君王,毛遂自薦。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敗在奏對,少部分人,如張儀、範睢這般才智高絕之士,一步步從客卿做起,通過一場又一場的功勳來證明價值,最終擠進關係戶的選拔圈子,成爲了人人敬服的“官一代”。

將相有種,帝王天授,隨着天下局勢的穩定,沒有一個好的出身,想要決定大秦帝國的走向無異於癡人說夢。

而次一等的選拔方式則是招賢,方法同樣有二,一爲徵召,二爲推擇。

有才之士名揚天下,爲皇帝或貴人所重,徵辟爲官,此爲徵召。

有才之士名揚鄉里,爲地方所重,舉薦上級,此爲推擇。

這是兩種方法的字面意義。

但實際上,徵召大多出於政治目的,比如始皇帝統一六國以後,就在天下徵召儒生七十以爲博士,這羣人基本成爲朝堂上的擺設,少數不甘於懷才不遇,並且多嘴多舌的還陪着方士們一道下了土坑……

但貴人們畢竟對百姓少有所求,還是有那麼些人通過徵召步入官場,並從此平步青雲。

相比之下,推擇的實際表現就坑得多了。

推擇的標準有兩點,一是才學,二是家產,才學乃無具之物,基層地方能看到得少之又少,他們更關心家產。

有財者舉,無財者庸,這套手法充分維護了基層推舉制度的客觀和公正性,基本不需要充滿主官判斷的“推”和“擇”,所以到了漢代,推擇一詞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則是聽上去更爲專業的“舉孝廉”。

由上之下選材,由下至上舉勢,招賢一途,構成了秦朝官場的中堅力量,也就是郡縣一級的掌印主官。

如果把大秦官場看做一個金字塔,皇帝自然是唯一的尖頂,關係戶門雄踞上層建築,有才或有財者共建中層結構,最龐大的下層官吏體系,則全部交給了公正、先進、而偉大的學室制度。

學室是秦朝的特產,其類型近似於後世的公務員培訓選拔機制,以培養稱職的法吏爲最終目標,是秦人深入學習律法及文化知識的主要手段。

大秦在每縣皆設有學室,以各地令史爲師,每年招收學徒若干,其名額雖由各家鄉學舉薦,但最終的決定權一直握在三位掌印縣官的手上。

學室每年的招收名額不少,而且門檻頗低,只要年到傅籍,略有學養,再輔以一封束脩,些許謝禮,基本都能找到合適的鄉學掛靠,而縣官也不會無緣無故地卡掉申請者的入學請求。

而在三年修學完畢之後,學子們只需通過考覈,就可以正式上崗,並由此成爲大秦的基石,也就是數目龐大,業務精熟的佐吏官員。

李恪的人生規劃就是當官,嚴氏對他的未來期許也是當官,所以通過各種途徑,他對大秦的官場體系頗爲了解。

關係戶是不必指望的,雖說他身上留着李牧的血,照理說也算是符合標準,但李牧得罪的老秦人太多,他家又家道中落到落無可落的地步,在有進一步的轉機之前,他完全不存在職場競爭的能力。

學室也不行。

學室最大的問題在於耗時日久。

李恪仔仔細細計算過一遍,排除一切正面或反面的特殊干擾,他需要兩年時間才能報考學室,三年時間學室畢業,此後年年課考爲上,這才能以三年一次大晉升的速度,花六年時間走到學室官員的巔峰,也就是縣佐、縣尉之流。

這個過程需要耗時整整十一年,而在李恪的記憶當中,大秦這個短命王朝攏共也不過十幾年的命數,眼下已經是第三年了,剩下的日子……是十年,還是十五年?

李恪回憶了好些天也沒憶起來大秦是在什麼時候亡的,他只知道在始皇帝死後,胡亥當了三年二世,然後大秦就沒了。

於是一個關鍵的問題橫亙在他的面前,那位如今聽上去春秋鼎盛的始皇帝,到底還有幾年好活?

祖龍死,天下崩。依照李恪的判斷,如果想在亂世當中決定自己的命運,挾帶領民逢源左右,他至少需要在一縣之地說一不二。

一縣之地,是他在亂世當中保證話語權的基礎條件,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無論到時投奔項籍、劉季還是陳涉,亦或是選擇爲大秦流盡最後一滴血,他能做的都只是隨波逐流。

隨波逐流的生活充滿不確定性,對於一個技術宅來說,最無法忍受的,就是他的生活充滿不確定性。這注定了李恪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託在學室上。

於他而言,學室只是步入官場的最後手段,而在這之前,他還有整整兩年時間來尋找更適合的路子,這個路子,只能是招賢。

所以李恪曾絞盡腦汁,試圖在扶蘇面前全方位地展現自己,以求給他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然而李斯的阻撓卻讓他的準備付諸流水,皇長子鬥不過秦丞相,對他的徵辟自然也成了鏡花水月。

甚至李恪能僥倖留下這條小命,都是全賴了扶蘇的據理力爭之功……

就在李恪一籌莫展之際,屠睢來了,堂堂國尉遠奔千里,所爲的就是招他這個賢。

這曾讓李恪心動不已,得了消息以後輾轉難眠,苦熬一夜,天不亮就拖着史祿踏上了往來樓煩城的道路。

可是屠睢卻沒有李恪所想的那麼積極……

客舍不過三進縱深,他卻經過了整整一百四十七個數的等待,這個時間,足夠舍人繞着客舍跑上整整三圈。

在屠睢心中,李恪到底是怎麼樣一個賢呢?

李恪突然警覺起來。

招賢是有風險的,貴人之言如鼎似釜,每個字都能決定被徵辟者未來的官途。

屠睢若是對他沒有明確的定性,他極有可能被下放牧民。無論這個起點是高是低,節省了五年的學室征途,他有足夠的時間把自己活動到縣級主官的目標位置,甚至於更近一步拔除郡治,且以此爲依託,在未來的亂世當中挑戰一下一方諸侯的權位。

可屠睢若是武斷地將他定位成純粹的技術官僚,那可就是萬幸中的大不幸了……

技術官僚的終點是將作少府,直屬於丞相,位不在九卿,哪怕名聲再高,依舊無兵無權,就是個高級點的工匠而已。

再悲觀些,若是屠睢把他和史祿等同,當成一介水工來看待……

李恪皺着眉,沉默着跟在史祿背後,穿過雕欄拱門,越來越接近後宅正堂。

屠睢就在那裡等着他。

十斤精美的圖板,一場倉促的奏對,孰輕耶?孰重耶?

第七四零章 死戰之九,大雍的怪胎第四六零章 鉅子歸秦……爲戍卒第四四七章 同牢合巹第一九五章 吊裝階段第九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六八三章 背刺第四八七章 斥儒第一四二章 坎井之蛙第三八六章 百人敵第四七六章 撿到寶了第五九一章 孩子不聽話第六四零章 匈奴的王劍第一五六章 郭平不服第五三三章 霸下奪志第三七四章 榮焉?恥焉?第一零二章 言語折磨第五二四章 鄉毒第五二二章 國以農本,以工強第四一七章 江湖兒女(中秋快樂!)第五九零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五一零章 小人長慼慼第五九二章 咄咄逼人第二一九章 墨者登場第四五零章 一出好戲(國慶七天樂)第二六六章 殷紅秦魂第一三二章 官肆健奴第三三三章 季布全線潰敗第三七七章 蒸汽工坊慘案第十七章 老而不死第五七二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五,玄鳥第三十四章 大魚咬鉤第五六四章 事出反常,即爲妖第五八五章 五行靈動術之終,朕意坑儒第五二四章 鄉毒第四十九章 天使將至第六五零章 聖躬安第一七一章 收攏人心第五四五章 三塊飛地第八十五章 水車之難第六一五章 大秦不聞《無衣》歌第五八五章 五行靈動術之終,朕意坑儒第六一六章 雖死地而上命之第四九六章 孛星出於西第二三五章 獏行之戰第四五七章 大秦的佞臣們第二零二章 同居時代第一一四章 戒嚴解除第一四九章 測量之法第三三二章 天生聖者,雁門恪君第二三九章 天地失色第一二一章 務實媚上第五零二章 天上天下第三四七章 論山地裝甲車的誕生第五三三章 霸下奪志第三七五章 始皇帝的難題第四十一章 酬金到手第四零三章 白日飛昇之道第三八九章 劍癡試劍第二四八章 北地狼嚎第三三四章 李恪的野望第一八一章 作業平臺第六二零章 徐徐而敗第一二五章 句注軍市第四九八章 大秦第一個狼人第二九三章 博浪沙擊錐第五二二章 國以農本,以工強第四九六章 孛星出於西第五八六章 離咸陽第二三五章 獏行之戰第五七三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六,孝行第一八零章 明恥教戰第九十章 臨治市亭第三七二章 挽霸下之繮第五二三章 請馭機關第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七二九章 重啓沙丘宮第二零五章 夜宴夜論第五四九章 秩!兩千石!第五零六章 我要庫不齊第四二三章 一怒滅國的安陽君第十九章 禽獸不如第七七七章 蒙恬之謎第一三六章 炊煙起時第八十五章 水車之難第四十三章 自滿過甚第七二三章 太學之本第六七六章 胡亥來晚了第六五九章 兩封御令第三六九章 洗耳恭聽第三五七章 霸下一遊第三一一章 殺盜者,非殺人第二四六章 歸秦之願第四三九章 不由己第一一一章 有條不紊第四二三章 一怒滅國的安陽君第三十七章 流水作業第三三零章 信義季布第四三一章 齊墨歸心第四七六章 撿到寶了第五十章 地龍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