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五章 弈棋之道

無論是在大秦還是後世,發小都是最適合袒露心聲的對象,特別是對於年輕人來說,遠比家大人要合適得多。

旦遭遇了有生以來第一場大挫折,志氣頹喪,借酒澆愁,李恪本可以像後世的好友那般陪他醉飲,指天罵地。

反正左右就是在樓煩城住一晚上的事,影響不了大的日程,也能讓旦稍解憂慮。

然而李恪卻沒有選擇如此去做。

秦人的十七歲還是十七歲,哪怕他們在社會上被當作成人來看,可是向來家庭美滿,生活順遂的旦,從某些方面來說,或許還不如小穗兒來得成熟。

他的更期還有近兩旬,田典妨也不可能放鬆對他的管束,李恪能解他一時之憂,卻解不了整月的惑。

待到苦意再起時,旦的愁腸只怕比現在更甚。

所以李恪才選了最粗魯的解決辦法,以毒攻毒。

在他看來,旦和武姬早就相互看對眼了,只是武姬敏感些,對自己的感情瞭然於心,旦遲鈍些,至今還沒看清自己的心向。

若非如此,西市酒肆十餘家,他何必夜夜只來武姬一家,甚至還腆着臉要李恪出謀劃策,幫一個商賈思度什麼生財之道?

李恪在心中暗暗得意。

自古美人鄉都是英雄冢,旦只要動了心思,他就會下意識地關心起身邊的女孩兒,弄明白自己的心意,等鎖定目標,又要費腦筋去說服田典妨,再然後就是明媒正娶,六禮三娉……

等這些雜事都折騰完了,武姬的肚子裡早該結出果子,田典妨和田氏也再無理由限制旦去疆場上搏殺前程,實現夢想。

保人媒妁,傳人香火,成人之夢,行善積德。

李恪突然有種想唱情歌的衝動。他在心裡憋了許久,最終在西市門外,吟出一句山了寨的歪詩浪詞:“衆裡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佳人酒坊住。”

“先生看似喜甚,莫非實在酒肆遇見了佳人?”史祿在道旁袖着手輕笑。

他和勤都知道李恪要來西市會友,等在市門也數平常,李恪一點不驚,坦蕩搖頭:“確是遇見了佳人,卻不是我的佳人。祿君,今未及盡興,我等不若再入西市,尋一酒肆浮一大白如何?”

史祿苦笑着連連擺手:“先生,您倒是心懷坦蕩,我卻被您與上尉那場奏對嚇得神色不屬,便是美酒佳餚在前,也無心飲食了。”

“這樣啊……”李恪遺憾地攤開手,“既不飲食,我等也無需在城中逗留,即刻歸裡,如何?”

“固所願爾!”史祿深深一揖,起身爲李恪掀開掛簾,“先生,我正有些機關之事向您請教。湘離二水落差十數丈,我便是能攀山鑿通溝渠,又該如何讓湘水倒流,匯入離水?”

“水往低處流是客觀規律,哪能輕易說改就改?”李恪攀轅上車,邊爬邊說,“不過建渠是爲通糧,通糧便要行舟,水流雖不可改,舟楫卻可逆水翻山。我跟你說一下階梯式的蓄水結構,想要達到這個效果,我們需要建造一系列的蓄水池和船閘……”

夜色漸沉,老馬西向,車廂裡搖搖晃晃,飄蕩出一串串天書般的力學與結構術語,乘着風,漸行,漸遠……

……

一晃月餘過去。

仲春二月,啓蟄,物候桃始華,黃慄留黃鶯。

天日漸暖,草木繁盛,繁忙的春耕已經結束,農人們也有了片刻的閒暇。這個時節的主要工作是捉蟲除草,免去草盜蟲食傷及幼苗,雖說也是緊要的活計,但工作量卻不大,至少不需要像春耕秋收似的全家動員,只需要一個嫺熟的勞力,就足夠照顧好數頃良田。

沙盤的製作也很順遂,史祿、由養和固各司其職,一人主管地勢,一人監督框架,還有一人查驗細節,須彌居中一日一變,原野風貌漸漸顯形。測水隊的工作同樣接近尾聲,各方數據集中匯攏,又有二十個精匠從測繪組抽調到沙盤組,以套模的方式將模擬出的水底面貌佈置進早先預留的深溝當中。

此外還有苦酒裡的鄉里自衛隊……一心立功的他們說不上全無收穫,旬日之間便抓了三四十個遊蕩在原野的災民和浪人,卻不曾尋到那種手持兇器,落草爲寇的蟊賊。

鄉里們都說,苦酒里人強馬壯,不容輕侮,所以山賊草莽們得了消息,紛紛遠避他處,禍害別家去了。

李恪對這種說法不置可否,賊寇爲什麼不來不重要,關鍵是裡中安全,只是可憐了莽和勞戾,二人至今生死不知,李恪無處去尋他們,就連他們的家人在哪兒,都不知道……

二日,日失。

今早的一場急雨乍起乍收,只來得及潤溼土地,太陽就出來了。漫天漫地都是甜澀澀的草木香氣,放眼望去,全是早春特有的黃綠嫩芽。

山花爛漫,桃李芬芳。

李恪一襲深衣,外罩氅袍,一本正經端坐在監門厲的哨所裡,正捧着一杯忍冬,獨自研究着國尉屠睢託人送來的新玩具,弈棋。

弈棋就是圍棋,由帝堯所創,因其策略性和對抗性,歷來深得貴族與士子的喜愛,是大秦上流社會除酒宴以外,最常見也最普及的交流方式。

李恪完全不通這個,上一世他對圍棋的唯一認知,就是某個人間太寂寞在科博會上輸給了一段程序,並由此掀起了一場人工智能即將統治地球的社會性恐慌。

不過嚴氏一門心思要恪混跡上流社會,肯定不會疏漏了這項技能,所以恪對弈棋一道倒是頗爲精通。

李恪憑着回憶自己和自己對弈,一連兩天,總算漸漸發掘出這個遊戲的樂趣所在。

燒腦啊……

執黑要爭勝,執白也要爭勝,他要換位思考,更要寸土必爭。

就如同眼前這局,他從早上下到現在,暖茶添了四五杯,棋盤上的雙色玉石卻只有區區六十三枚,它們糾纏在左上角的方寸之地,不知不覺,就下成了生死之劫。

這一手他執白,棋面卻是黑子佔優,龍困於野,四面合圍,活路到底在哪兒呢?

監門厲看上去有些鬱悶。

他本在屋裡好好飲着酒,和李恪各據東西,結果李恪端出棋盤,他縮兩步,排出棋子,他又縮兩步,待到三子落定,香花成茗,他已經不自覺地退到門口,和小穗兒並肩坐在了一起。

這讓他覺得很是丟人。

“小子,屋中那方紫檀可是甚子法器?爲何我一見便想退避三舍!”

小穗兒苦笑着看了監門厲一眼,說:“那方紫檀名爲奕臺,乃是弈棋之用,如何能是法器?”

“弈棋?”監門厲皺着眉頭想了半天,老實說道,“從未聽過。”

“監門誒,自從巿黎習了蒼頡篇,這全裡上下便只剩您一人真正一字不識,聽我一句勸,與巿黎一道開蒙,多少學些詞字可好?”

“本監門通背秦律二十七篇,便是一字不識又有何妨?休與我說那些不相干的!”

看着真文盲臉上那得意洋洋的樣子,小穗兒忍不住嘟囔:“還真是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污也……”

“你說甚?”

“我說監門之雅,確與凡俗截然不同……”小穗兒屈辱地編着瞎話,突然間眼前一亮,“公子,旦兄回來了!”

“旦回來了?”

李恪福至心靈,一子落定,只見白子長氣,貼靠敵陣,竟然以棄子之勢殺入到萬馬千軍當中。

黑子如鯁在喉,此子不提則優勢頓消,此子若提則白龍得活,三手之後先手相易,局勢倒逆。

李恪大笑着把棋盤一推,朗聲說道:“勤,將弈棋收了。小穗兒,我們去迎旦凱旋!”

第三三五章 少年營第七八八章 澠池會十一,滄海第三九零章 劍癡與工癡第三七二章 挽霸下之繮第六八八章 獨裁之辯第五四四章 華夏重義而輕生第三一二章 是個仗義的漢子第三四零章 霸下出山第二零三章 心如鐵石第七七零章 武關十二,烈士暮年第二六九章 右衽披麻第一二四章 投入重注第六一一章 率敖十七令第四二三章 一怒滅國的安陽君第四一三章 雜法當道第七六九章 武關十一,墨軍,殺第五二零章 執法處亂象第五十二章 九月開初第一九二章 翠竹仙釀第七零五章 時代……不同了第七六零章 武關之二,平平無奇第七七七章 蒙恬之謎第三四一章 恪與熊掌不可兼得第六八零章 僭越第八十九章 陋室不陋第二十九章 有寶天論第三五八章 作得一手好畫第一九一章 阿爾善部第二四三章 劍指同袍第六一二章 我欲保扶蘇第二章 改良桔槔第八十八章 新房之訊第四四一章 螭龍無用論四十七章 其名爲犼第二一二章 身在甕中第六三零章 措手不及第三五六章 墨家的假鉅子之爭第五七六章 中場第一五八章 扶蘇音信第三六二章 暗謀第三六七章 竹筋混凝土第五零五章 時不我待第一三七章 將相有種第六四五章 殺!第四七零章 鉅子的底氣第五二四章 鄉毒第六九三章 揭竿第三零六章 學有成,世揚名第一零四章 解圖備事第七零九章 二年五月第六九八章 羣雄第六六五章 約法三章第四十三章 自滿過甚第三二零章 累世分歧第五零六章 我要庫不齊第六九八章 羣雄第七三三章 死戰之二,北軍威武第四八八章 朝辯第二四五章 世有墨翟第三十四章 大魚咬鉤第五九三章 蠶食第三四八章 夏無且第五六六章 請諸公順從四十七章 其名爲犼第四十三章 自滿過甚第二三六章 覆滅之局第七一零章 低調的劉季第五一六章 夏子著書第六八三章 背刺第七三九章 死戰之八,王旗當空第二二九章 雁門天府第三四七章 論山地裝甲車的誕生第五三一章 朔方之富,非夏之富第六九九章 小……人物第四章 助我做鐮第七十一章 儀仗雄風第三八四章 獄掾辦案,閒人退避第二四三章 劍指同袍第二七七章 饋贈四寶第一三六章 炊煙起時第二六五章 機緣巧合第一九三章 打人打臉第四三四章 大荒之中,有山不鹹第五七一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四,火起第二零一章 漢之廣兮第四八七章 斥儒第六五七章 朽木之君第四四五章 娘子,美甚第七一七章 信用消費第四九六章 孛星出於西第四九六章 孛星出於西第一八四章 竹釀珍饈第五八七章 歸北地第一八六章 其名飛蝗第四六六章 君擇臣,臣擇君第四十八章 神獸下凡第五九九章 人總要有點追求第五四零章 都是靠雙手養活自己第六二四章 以正合,以奇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