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章 水力體系

bookmark

顧名思義,螺旋杆就是以一根長軸作爲核心,在外貼設螺旋型滑道的簡易桿狀機關。它可以利用螺旋線的運動特徵,通過長軸自轉帶動機關進行螺旋運動,從而實現非粘性液體及細密粉塵由低到高的輸送過程。

這件機關是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在公元前287年至公元前260年間設計製造的,是人類歷史上有據可查的第一件泵式機關,也是後世一切螺旋泵和離心泵的前身。

其設計時間較畢嵐發明翻車早了整整500年,較始皇帝一統六合早了近五十年,卻因爲結構簡潔、密封性強,便於改造,易於加工等特性,被一直沿用到後世,直至21世紀,仍是工業輸送體系當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結構。

而對現在的李恪來說,它更是一件天賜的設計,柳暗花明!

因爲螺旋杆對動力的要求不高,輸送效率卻相對較高,而且沒有輸送距離與落差的要求,足以勝任獏行的部分工作。

更重要的是,它對材料的要求極低,主體以拼接箍嵌爲主,且無論木質、竹製、青銅製或是鐵製,均可實現穩定運行。

馬其頓人這會兒使用的螺旋杆大概依舊是人力驅動的,但李恪卻不需要照搬照抄。

他只需稍加組合,就能以獏行爲核心,構建出一整套成熟且廉價的水力運作體系,從廣推的角度來說,應用了螺旋杆結構的獏行汲水系統必然大大優於早先純獏行的汲水系統!

李恪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興奮之情,當着儒和泰的面,大笑出聲。

“儒君,泰君,你二人先回屋歇息。螺旋杆結構簡單,其中細節,待明日我將結構圖交予你們,你們一看便知。”

就這樣連推帶趕地把儒和泰趕出房間,李恪摸着肚子把牆角的飧一掃而空,轉身便坐到矮几之前。

“阿基米德螺旋泵啊……導師說山寨是可恥的,山寨一個已經被髮明出來,且廣爲傳播的設計更是恥上加恥……不過古人沒有百度,上萬裡的距離,螺旋結構完全可以是華夏先民自己發明的,就是需要找個合適的靠山……等等,我的筆和牘呢?”

……

次日莫食,當衆人再次齊聚在李恪房內,看到的是鋪滿了半屋席磚的設計圖版,以及圖板正中,頂着一對漆黑的熊貓眼,顯然一夜未睡的李恪。

“這……”憨夫打着結巴,俯身細看腳下圖板,“恪君,你昨夜將整個獏行設計都推翻了麼?”

“談不上推翻,只是稍加改良了一下,使其耗費清減,更立於廣推。”

辛凌翩然踩入,擡手指向正中,也就是螺旋杆的細節圖板說:“此爲何物?”

“機關獸,獏行,螺旋形態。”

“螺旋形態?”辛凌不由想起當年的犼,同樣是這種古怪的組詞方式,【機關獸,犼,脫粒形態】,【機關獸,犼,碾米形態】,李恪將它們簡稱爲二型獸犼,雖說外形一致,但骨子裡,卻是截然不同的機關。

人人皆是一臉震驚,張着嘴,無聲地看着李恪以及他身邊密密麻麻的數十塊圖板。

“我們建造獏行的目的是什麼?”李恪站起來,腳踩在圖板與圖板的縫隙,手上掂着一根細長的竹枝,“獏行之要,乃在灌溉。北地生民寒苦,辛勞一歲,不實倉,不果腹,其中遠水者自不必說,但臨水者亦是如此,譬如苦酒裡。”

“我等意在改變此等近況,使田有水,民有糧,這才請了縣府支持,在苦酒裡試設獏行。”

他深吸一口氣,擡起竹枝點在最大的那塊圖板上:“故獏行之事成敗,非在苦酒能否取得上水,而在獏行之物,可否廣推天下,爲萬民所用!”

滿屋當中只有他一個人的聲音,無論辛凌、憨夫、史祿或是其他人等,無論是否能看懂腳下圖板,衆人皆是沉默,像弟子一般垂着手,聽着李恪一人侃侃而談。

當他們還在探討水力能否用於機關的時候,李恪已經設計出成熟的獏行;當他們還在擔心獏行能否立於治水的時候,李恪已經把目光放在了苦酒裡之後。

行事料於人先,心思機巧靈透,李恪對事物的把握和自信讓他們歎服,那種信手拈來,每畫必成的設計能力更是讓他們無法去懷疑這次臨時起意的改變是否具有可行性。

只要他能夠畫在牘上,這件機關就必然能夠被製作出來,而且必然能夠達到設計要求!他們要做的就是安心聽着,在李恪的指引下,把這些圖吃懂,吃透,變成實物!

李恪的竹枝點在最大的那塊圖板上。

這塊圖板臨近進門,三尺見方,上面治水、牧童、漁人、田畝,水上除了高聳的獏行,還多了幾件截然不同的新物件。

“與之前的獏行不同,新的獏行設計不再是一件機關,而是整個水力灌溉體系。”李恪手掌着竹枝移動,點在治水最中心的點上,“獏行,輪轂形態。大家對這件機關已經很熟悉了,它是整個灌溉體系的核心,位置、方案皆不需要調整,但架空槽道不再將水引入田畝,而是引到田畝外側的蓄水池中。”

竹枝斜掠,指向一間奇特的房子,方方正正友們有窗,臨水一側還加裝了一個稍小些的獏行。

“此處名爲水房,槽道將水從治水引導到此,飛流直下,推動第二座獏行,其中軸內聯三套機械,水脫、水舂、水磨。細節設計在其餘圖板,其作用分別是脫粒、舂米、磨面,以獏行驅動,勿需人力。”

“這豈不是將獸犼的功用複製到獏行之中?”田典妨好奇問道。

李恪搖了搖頭:“獸犼乃人力機關,效率高,勝在精細,但製作難度頗大。一里之所備不太多,且機關容量有限,往來輸送頗多麻煩。此三物憑水力驅動,意在清減人力,服務鄉里。其中水脫可供鄉里隨收隨脫,這樣便清減了往來輸送的人力;水舂無從控制力道,成糲米易,成精米難,如此不妨田律,適合家用;水磨更是家用之物,往後各家早出農忙,晚歸時戶戶食餅,豈不兩全其美?”

辛凌眼前一亮:“水房一輪三室,秋收之時皆備水脫,平日裡兩舂一磨,可否?”

李恪微微笑道:“辛阿姊所言不差,按需配比,正是這水房的用法。”

第三四六章 小組作戰纔是山地戰的精髓第三三一章 俠之大者第三三零章 信義季布第七二九章 重啓沙丘宮第六四五章 殺!第五二九章 校尉路人甲第四零八章 進擊的項籍第八十七章 農學大師第六五九章 兩封御令第二九九章 受迫害妄想第四三五章 瑤池祥瑞第一七三章 其名狌狌第六零四章 螢惑守心第三八七章 壽春尾聲第五章 天下苦秦第三六一章 行刺第七二三章 太學之本第七八二章 澠池會之五,次日第二零四章 獏行出水第四十一章 酬金到手第四六四章 篳路藍縷第二五九章 樓煩之戰第九十七章 生意夥伴第六六一章 謁殺第二零六章 陰陽神爐第六三五章 韓信歸國使咸陽第二零七章 金板遺書第三三五章 少年營第六零八章 風滿樓第六七八章 陳涉、吳廣第九十章 臨治市亭第一四一章 正廳之爭第四二五章 狗官無恥第六一零章 鬥祖龍,二伐匈奴第九十章 臨治市亭第一一一章 有條不紊第一八七章 衛星產量第六十七章 穗兒禁足第二七二章 堂堂之兵第一一八章 紅毯精神第二六零章 災禍臨門第五六八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一,氐日第八十八章 新房之訊第四七零章 鉅子的底氣第四九四章 王離走得很安祥第六二一章 名將之姿第七二七章 兩難第六零二章 農牧之治第一零九章 悉聽尊便第六四三章 平旦決戰第五五一章 滄海君死裡逃生第六六三章 二世登基第四五六章 扶蘇千秋,則墨千秋第一二五章 句注軍市第六十八章 生死一瞬第二零二章 同居時代第六六零章 穀道聽宣第四一零章 滄海纔是真豪傑第五四三章 大蒐田獵第五九八章 李恪,你不得好死第二六三章 調虎離山第五十五章 折變增額第四九零章 朕允了第六二七章 斬來使,啓戰端第七五二章 香餑餑第八零七章 新芽綻放【尾聲】第二四二章 成家立業第四八二章 八字一撇第一章 人窮志短第七九二章 澠池會十五,法度第四八三章 陽周規劃,三農一賈第四一二章 韓信葬母第五四八章 虎軀一震第六一六章 雖死地而上命之第七一五章 劍指邯鄲第五十五章 折變增額第七二八章 親征第一零五章 千斤巨物第七九六章 秦本紀,二世四年第三六二章 暗謀第五零二章 天上天下第五一二章 白羽亭第六四九章 事無不可對人言第六九一章 陳勝王第一一八章 紅毯精神第六零一章 河間郡大建第五十九章 量產御米第二二六章 新兵蛋子第四三三章 討人嫌的別人家的孩子第五七八章 奇謀百變第四一七章 江湖兒女(中秋快樂!)第六六五章 約法三章第四八三章 陽周規劃,三農一賈第六五一章 李恪與始皇帝奏對第三十七章 流水作業第一三二章 官肆健奴第十五章 強勢闢謠第七六零章 武關之二,平平無奇第七八七章 澠池會之十,舞劍第一百章 葡萄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