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八章 撲朔迷梨

bookmark

談秘聞必往敞處,這大概是基於補償心理的考量。

又或者說,衆人眼光不同,李恪心裡的秘處,也就是他的房間在田嗇夫囿看來,卻是個隔牆有耳的地方,相比之下後院竹亭就好多了,林海聽濤,竹香處處,更關鍵的是這裡沒有牆,自然就不需防備那些牆後探聽的耳朵們。

總之他們去了竹亭。

春日竹林蒼翠,舊葉密,新葉生,擡眼可見滿地的竹筍新尖,一枚枚破土展露,好一派生機勃勃。

不遠處還隱隱有人聲在傳蕩,隔着林子不算真切,但李恪知道,那一定是儒和泰正在幾步之外的溷廁附近,探討着螺旋杆與水箱的結合方法。

後院的竹林原本就是這樣設計的,東西而入,中有密林,雖說貼近,卻又兩不相見。

田嗇夫囿看起來格外喜歡這樣的佈置。

兩人在竹亭對坐,中間有矮几擱置竹杯,杯上是癃展閒暇時雕的墨子游學圖,杯中則忍冬沉浮飄香,隨着風,透散出別樣的俊雅。

正事已經談到了尾聲。

田嗇夫囿的調查進展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

一鄉八里,有六裡官奴死亡率常年居高,每年都要補充大量的新奴,而這六裡之地,恰巧都是汜氏在統管田倉事物,其中就有苦酒裡和鄉治所在的句注裡。

他嘗試從句注裡打開缺口,奈何查問還未開始,消息便走漏了,句注田典主動登門,神情倨傲,言語中都是對某個天大人物的暗示,還要田嗇夫囿安分守己,切莫自誤。

田嗇夫囿越說越氣,一拍案几,端起茶杯便是一頓猛灌。

李恪託着下巴問:“嗇夫,您覺得那位天大人物當是何人?”

“毫無頭緒……”田嗇夫囿皺眉嘆氣,“此事汜氏必有相關,牽頭之人便是縣佐汜通!然侵吞官奴事關重大,查獲便是潑天大案,我卻苦無證據可循。原本你倒是機緣巧合買了兩個亡奴,誰知暴民過境,恰恰便是此二人死了……”

李恪突然想到了什麼,說:“嗇夫,你還記得裡典服麼?”

“裡典服?苦酒裡裡典,王服?”

李恪點了點頭:“此人與舊田典汜餘有隙,去歲之時兩人水火不容。然汜餘既死,他去了趟縣裡,便帶回了現任的田吏全,據我所知,二人往來頗多。”

“你是說,此事或與裡典服有關?”

“以他的心性膽略,怕是無法深知其中究竟。”李恪搖頭道,“但我恰好知道,他乃是積功退伍的老卒,舊日軍中上官,便是現任的縣尉。”

“縣尉……縣佐……”田嗇夫囿喃喃自語,“莫非那天大的人物,指的便是縣令不成?”

消息太少,信息不全,兩人一籌莫展,相視無言。

正在此時,稚姜捧着一筐山梨走了過來:“公子,家中購了些許山梨,夫人命我取些過來,請嗇夫嚐嚐鮮。”

“山梨?”田嗇夫囿奇道,“此非天時吧?”

李恪笑答:“仲春之際山梨掛枝,都是些嬰孩拳頭大小的澀果子,能有甚可食的。想來是裡中少年山邊遊戲時尋見片梨林,不問青紅都給摘了吧。”

稚姜走過來把梨放下,巧笑回答:“公子答對了一半,仲春山梨酸則酸矣,卻別有一股清香,喜者甚喜。再說苦酒裡以苦酒得名,裡中鄉人何時懼過酸了?”

“裡中擅釀苦酒麼?”李恪好奇道。

“據說最早之時,苦酒裡便是釀造苦酒之所,只是後來幾家酒坊皆敗落了,這才聞不見苦酒的酸味。”

“姜姨,我在裡中住了十餘年,倒不如你這數月知曉透徹。”李恪恭維一聲,低頭去看案上的山梨。

那些山梨十餘枚,一枚枚都只有杏子大小,形似葫蘆。青皮黑斑,看着倒是鮮嫩可口。

他撿了一枚起來,放在嘴邊輕輕一咬。

咔嚓!

脆生生的梨肉一咬便崩,碎在嘴裡,泛出一股鑽心的酸澀。

李恪眯着眼睛打了個激靈,熬過那最酸的一陣,終於品出了稚姜所說的清香。

香如青煙,口鼻滿溢,搭配着嘴裡無處不在的酸味,滿口生津,且不說好不好吃,至少是提神解乏的好東西。

李恪心說,這玩意用來吃太可惜了,光那股清香,用來釀製果酒就是絕佳的材料。

說起來,竹筍、山梨、釀酒,似乎就有這麼一種酒,需要用到這幾件東西,而且過程還挺好玩的……

反正官奴之事也找不到突破口,李恪索性開了思路,舉着梨子問稚姜:“姜姨,家中購了多少山梨?”

稚姜失笑道:“公子也愛食麼?雛梨性寒,不可多食,有傷脾胃的。”

李恪也懶得解釋,只是問:“家中購了多少?”

“大約三十餘枚吧。此物僅有夫人愛食,購多了也無用……”

“只有三十多枚……”李恪撇了撇嘴,說,“姜姨,你去找那賣梨之人,叫他明日送兩三百斤梨來,我有大用。”

稚姜疑惑而去,田嗇夫囿掂着梨,看着李恪驟自發笑。

“不想恪君喜好此等小食。”

李恪搖着頭說:“購梨非是爲了食用,小子欲在家中釀些梨酒,到時請嗇夫小酌如何?”

“梨子亦可釀酒?”

“凡瓜果莓葚,無物不可釀酒,只是需些時日籌備罷了。”李恪輕笑,說,“嗇夫,你我認識這些日子,你可曾見過我無的放矢?”

“恪君所言,必然無錯!”田嗇夫囿拊掌而笑,“獏行之事有勞,我今日便歸還鄉治,官奴一事是否與縣令有關,還要繼續查下去纔好……”

……

對李恪而言,二月其實挺忙的。

官奴之事雖說與他無關,但他畢竟是發現人,田嗇夫囿也找不到其他商討的人。獏行項目在水畔穩定發展,千多民夫,百餘工匠,他是最後的決策人。還有他給儒和泰佈置的課題,由養和史祿的實驗,就像後世的導師指導學生,他們的事,也需要他時時過問,答疑解惑。

剩下便是旦的事情,機關獸狌狌結構簡單,幾天功夫已經開始設計外殼。作爲展品的蒸餾酒也需要提前準備,所以李恪還要指導武姬蒸餾酒液的方法。

如今又多了釀梨酒的瑣事……

這算不算自討苦吃呢?

李恪自我埋汰一句,站起身出門轉向。

繁忙的生活需要規劃,而按照規劃,他下午應該待在須彌居,和由養、史祿等人一道監控實驗數據。

他忍不住哀嘆:“什麼時候,才能過上有錢有閒的好日子呢?”

第六三零章 措手不及第一九七章 殺雞儆猴第十七章 老而不死第三三二章 天生聖者,雁門恪君第七六零章 武關之二,平平無奇第四一六章 齊地的禍害第九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六十七章 穗兒禁足第一六四章 不似英雄第七七四章 惡意第二五三章 四散衝殺第二九三章 博浪沙擊錐第三九零章 劍癡與工癡第五七六章 中場第六七零章 師出有名第六十三章 田嗇夫囿第二一七章 無法有天第五六六章 請諸公順從第六三七章 各出手段第七二三章 太學之本第四六三章 做一門李大炮第四四六章 三女同迎第六一九章 你的女人,你喜歡就好第二七二章 堂堂之兵第二十三章 使狗國者第六四七章 白狼之殤第五四二章 到嘴的肥肉第二九三章 博浪沙擊錐第一二九章 雹災真容第二四七章 言之無用第一一九章 利弊各半第四七六章 撿到寶了第六八零章 僭越第七八四章 澠池會之七,相王第三三四章 李恪的野望第一四一章 正廳之爭第一二八章 忽悠瘸了第七三七章 死戰之六,趙將軍彭越第三九七章 三妻四妾第七七一章 武關之終,無匹第六零八章 風滿樓第二九一章 三輪車與藏匿處第三六六章 重製飛蝗第二二一章 大起大落第五五五章 焚書制的真面目第一一零章 事關機密第七零六章 文鬥,武鬥第六五五章 沙丘第六六三章 二世登基第五十八章 公審大會第四五七章 大秦的佞臣們第四九一章 商山有四皓第五一二章 白羽亭第一二七章 熱血青年第四十章 天兵下凡第五零九章 趙高不愛財第七四二章 死戰十一,奪魄之陣第六八四章 內外第九十二章 遊商呂丁寫在《行天下》的末尾第九十二章 遊商呂丁第六零九章 玄鳥代龍庭第四六六章 君擇臣,臣擇君第七五零章 暮氣第三五九章 文化侵攻第四八二章 八字一撇第四章 助我做鐮第九十九章 被歧視者第一一二章 其名獏行第五六六章 請諸公順從第二八六章 夏蟲語冰第四九五章 無爲而治第七五五章 七封秘詔第六三三章 頭曼的決心第六二八章 轉帆延城第一四八章 飲茗雅事第七零一章 傻子笑憨子第七二零章 棄卒第五七九章 仙術與巫術的區別第五七八章 奇謀百變第六三一章 被驅逐的人第二三三章 墨帖再現第七八三章 澠池會之六,口舌第三八八章 牛頓力學原理實驗第二七六章 瀕臨收官第三四五章 屠睢問計第五一三章 大秦自有國情在此第三零一章 七星龍淵第四五九章 好心辦壞事第三十六章 解疑答惑第三九二章 彭祖活了千多年第三四八章 夏無且第一六零章 宦海沉浮第二九零章 南向,漫行第二二二章 家臣蛤蜊第三七八章 義氣尋仇,屠人滿門第一四七章 迎來送往第一四零章 情濃於血第六六三章 二世登基第三六五章 墨家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