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一章 作業平臺

bookmark

物倉左近,堆放着如山般析成丈長,拳頭厚薄的長條形木板。

打邊上過來四個手持麻繩的民夫,利落地將其中一摞捆紮在一起,在兩邊打出繩結,插上短棍。

接着又有八人上來,替過先前四人,兩兩一組將短棍兩頭扛在肩上。

“一,二,擡誒!”

伴着三聲振奮的號喊,他們同時擡肩,將物料送上就近的板車,橫置,放平。

那板車上早已堆了十餘摞同樣的木料,每摞之間分出空隙,第一層橫置,第二層縱擺,第三層又是橫置。

這摞木料是一次輸送的最後一摞,眼見它被固定緊實,又有八個民夫四人拉縴,四人推轅,操使着千餘斤重的板車奮力行向卸料之處。

上千人同時勞作,至少有三四百人負責運料,所以水畔邊到處都是這般周而復始的流水線輸送小組,身處其間,一眼都望不到頭。

李恪低頭踩進工棚。

此處是預設的工程指揮部,寬敞的大棚平頂、四方,長寬皆有十五步。內裡陳設異常樸素,除卻擺滿四圍的,用來放置設計圖板的簡易木架,便只有正中一張丈餘方圓的圓型几案,几案足有半人高,樣子像極了後世添加了圓臺面的大飯桌。

大飯桌自然不是用來吃飯的,檯面上正擺放着另一個沙盤,僅僅復刻棚外水道與周邊三處彎折,包含了獏行和兩處伯益螺旋的設置地點,以及不遠處苦酒裡的田畝和溝渠。

整個工程的負責人們都聚在沙盤邊上,就連完成了預測實驗的史祿、由養和固都在。

他們看到李恪和憨夫掀簾進來,趕忙讓出一點空間,讓李恪也能擠進人圈。

李恪站定腳跟,不做客套,當即直入正題:“固君,你是陶匠的負責人,會後當去工坊主持。由養君善馭人,去掌管民夫,你爲主,田典、倉佐、倉吏輔之。祿君,你與憨夫君一同主導工程細則,若有爭議,可叫我或辛阿姊定奪。”

衆人齊齊拱手:“唯!”

“還有之前抽調去須彌居的墨者們,憨夫君,他們要從速歸位,獏行的部件進度已經滯後了,若不抓緊,很可能導致工程中斷,上千人無所事事。”

“此事我從速去辦。”

聽到憨夫的回答,李恪深吸一口氣,張手撐住檯面:“這一次將大家聚起來,目的很簡單,就是下一步的工程作業。我等的目標有兩處,一者調整現有溝渠,使其適應獏行所需,二者搭建作業平臺,爲獏行搭建做好準備。”

這是李恪的主場,經過數個月的磨合,在場已無人再質疑他的權威,所以他不需要引經據典,不需要斟酌字句,只需要用最準確的語言,以最直白的方式把心裡的想法說出來,再交由眼前這些行業精英們,將其變作現實。

他的心中陡然升起一股豪氣。

“祿君,引渠之事你是專長,此事由你來說。”

“唯!”史祿抱拳,擡手指向沙盤田畝,“諸位且看,盤上是苦酒裡原有溝渠,渠體完備,臨阡而行。舊渠進口與治水水道相連,未設出口,此應當是考慮雁門郡乾旱少雨,勿需排澇之故。”

“然,治水深邃,舊渠連接水道而不連治水,乾渠無用,天長日久,已有多處乾涸崩裂。”史祿深吸一口氣,“故我等首要之事,乃是發民修渠。”

田典妨出聲說道:“此事我來處置,苦酒鄉里互助共勞,舊渠修繕之事,不需佔工程民力。”

史祿點了點頭,繼續說:“其二,開掘新渠。治水水勢湍急,不易施工,照理而言,新渠當開鑿治水,引出支流用以施工方爲上策。然治水上游多折轉,水道邊沿皆是堅石,開鑿不易,便是真的開鑿出來,激流涌入土原,也容易導致治水改道,譭棄良田。”

“新渠不傷水道,則需活用三處蓄水堰池。兩處爲螺旋蓄水之用,一處爲水房搭建之所,此三者橫列於治水畔,池壁需穩固,無塌方之危。”

由養自信說道:“此事我等先前做過,以魚膠制壁板,你要石質便石質,你要土質便土質,不見塌方,不滲儲水。”

史祿驚訝地看了由養一眼,整件事情出他意料地順利,他拋出一個個問題,當即便有人領令處置,毫無延誤。

這都是先生培養出來的工作方法啊……兵將如此,何愁戰而不勝?

他定了定神,說:“既然堰池無礙,那我等便可以開掘新渠了。有獏行汲水,苦酒裡用水必豐,新渠勿需設置進水口,卻要設置出水排澇。我與先生商議,以節省民力,不改動舊渠走勢爲先,將原先進水口調整爲出水之處。新渠成口字型包圍田畝,另設出水,且聯通三座堰池。新渠完成之日,舊渠延伸,連接新渠,接口處設置卯槽,平日裡擋板大開,引水灌溉,需排澇時則擋板閉合,只出不進,如此田畝必安,旱澇無礙。”

這是極爲穩妥的設渠方法,既節省了民力,又方便了施工。

借鑑了水閘設計之後,獨立的新渠是口字型,舊渠延伸,二者相連以後則是田字型。因爲接口可斷,田裡的水量格外容易調節,夏季多雨時斷渠,平日少雨時通渠,如此而已。

工棚當中登時響起一片好彩,史祿拱着手謝了一圈,衆人一起看向李恪。

“作業平臺。”李恪輕聲說,“大夥可能不太知道作業平臺的意思,簡單來說,人立於治水如履平地,可負重,承力,既可方便獏行的搭建,又可方便後續的養護和修繕。”

他對着由養點了點頭,由養會意,去到木架取來李恪前兩天讓他製作的百一範,橫置在沙盤之上。

“這便是作業平臺的百一範,諸位且看。”李恪指着沙盤上那個盒不似盒,箱不似箱的東西說道,“獏行的作業平臺是雙層結構,主體部分形似皿字,幅三十丈,中空。上甲板懸於水面,寬度與治水等同,下底座貼合水底,設計較水道略寬。要達到這個設計標準,我們需要輪流封堵部分水道,一爲淨空水下障礙,二爲在道壁開鑿內嵌的卯槽。”

憨夫皺眉不解,插嘴問道:“恪君,方纔祿君才說治水水道不可開鑿,一旦形成缺口,或會有改道之險。”

“兩個說法並不衝突。”李恪擺了擺手,“祿君所說的是不能給治水提供宣泄的缺口,因爲山石質密,沙土質鬆,一旦水流有了缺口,便容易將缺口沖垮,損毀田畝。而開鑿卯槽之處位於水道底端,山石厚重,開鑿一條尺餘深度的槽道於水道無礙,不會影響治水流向的。”

“可你說要封堵水道。若是不設分水便道,主道如何封堵?”

“自然是部分封堵。”李恪從由養手裡把百一範接過來,咔噠一下拆掉底座,丟在一旁,“施工時,上甲板以層級推進,設置罒字形的龍門吊組,橫向四列,每列三座,且立柱直探水底,預設卯槽,嵌入防水板壁。”

辛凌眼前一亮:“先立龍門,再鋪甲板,二者交替類推,其中首列、末列皆貼合水岸,待平臺架成,治水三分!”

不愧是墨家的假鉅子,哪怕平日裡沉默寡言,但心思機巧遠超常人,李恪不過起了個頭,她就已經把整個工程推算得七七八八。

李恪用一聲好彩認可了辛凌的思路,放下百一範,手指向進水一側。

“第二步,在平臺入水位置連接立柱,設置橫向龍門,共三座。且以此龍門,吊設水門開合。”說着話,他輕輕在百一範上一撥,啪一下便合上了正中的水門,“這種設計名爲閘,與田渠封板如出一轍。水門一落,水道封閉,無論施工養護,皆可手到擒來。”

現場突然陷入到某種奇怪的沉默當中。

李恪不明就裡地擡起頭,看到憨夫、辛凌皺眉不語,墨者們驚疑四顧,其餘衆人和他一樣疑惑不解,史祿嘴脣開合,卻不知在念叨些什麼。

“祿君,怎麼了?”

“霸……霸繮堰!”

第三四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六五一章 李恪與始皇帝奏對第五六三章 儒生之算,六國之願第六七六章 胡亥來晚了第四零四章 身不由己第二七三章 暗度陳倉第七四五章 小心思第六章 神奇樹杈第二二七章 車馬同軌第七五一章 窮奇毀城第四四六章 三女同迎第八十八章 新房之訊第七五零章 暮氣第一六四章 不似英雄第一四三章 胡思亂想第六九九章 小……人物第七九一章 澠池會十四,墨戰第二十三章 使狗國者第十一章 鉅子故事第五六五章 李恪煉仙丹第六六九章 始作俑者第五六零章 母老虎第二三四章 沉冤得雪第六七三章 發閭左謫戍漁陽第一一五章 喬遷之喜第五四零章 都是靠雙手養活自己第四八三章 陽周規劃,三農一賈第五一五章 星星之火第二一零章 臨街旺鋪第二八九章 白日晝寢第一四四章 三角函數第四四三章 所謂邂逅其實少有浪漫第六一九章 你的女人,你喜歡就好第四三三章 討人嫌的別人家的孩子第一九九章 有美南來第二六一章 空城困敵第二章 改良桔槔第三九五章 腳踩百八星第五七三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六,孝行第二三七章 損兵折旦第十七章 老而不死第五一五章 星星之火第四二五章 狗官無恥第十九章 禽獸不如第四七二章 李恪外任第二四一章 我想你了第六二六章 頭曼抵冰塞第七十三章 準備飲宴第六十四章 精米曝光第六一零章 鬥祖龍,二伐匈奴第二二四章 長平之戰第三六二章 暗謀第八零四章 文臣不會打仗第五五四章 焚書第五十八章 公審大會第二八零章 顯貴盈門第四九三章 三通鼓第四零五章 載人飛行第七零一章 傻子笑憨子第一六二章 利慾薰心第二十六章 劫匪下山第六九七章 秦不可亡第一三八章 山高路遠第二八四章 霸下第六四二章 援兵漸近第六二二章 投鞭斷流第二七六章 瀕臨收官第五三六章 牧野棋局,成王敗寇第四七一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四二四章 消了朕一口惡氣第五九七章 韓信單騎赴會第六十四章 精米曝光第五十五章 折變增額第三八二章 宴無好宴,客無佳客第六八七章 咸陽腥風第二四八章 北地狼嚎第七四一章 死戰之十,王令進兵第七六九章 武關十一,墨軍,殺第三二五章 魏人好臉面第四一二章 韓信葬母第一七七章 伯益螺旋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五十四章 另闢蹊徑第五九九章 人總要有點追求第十三章 流言四起第九章 糙漢不糙第三二四章 目標,楚墨!第二四四章 人盡皆知第五二八章 金銀二冊,李恪從軍第六九七章 秦不可亡第六一一章 率敖十七令第二四二章 成家立業第四十一章 酬金到手第七五三章 馬耶?鹿耶?第四八八章 朝辯第二四八章 北地狼嚎第八章 退禮風波第四九二章 羣英匯聚第二六三章 調虎離山第三十七章 流水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