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八章 呂雉之心

呂丁此行……

他幫李恪將消息送去咸陽,順道讓辛童賈之子代勞,將馬賣給了秦軍,所得之金刨去開支和分潤,他共賺了四萬八千金。

當然,這筆錢不僅是上一批貨物的貨款,還有這一批貨物的預支,所以最終所得還要再刨去此次開銷,但最終來說,他個人的盈利也不會小於三萬金。

這還不是他最大的收穫。

李恪設計爲他獻了狌狌,他本可以憑着此物再賺一筆。

但那時誰也沒有想到,呂公會看上李恪的發展,自作主張把女兒嫁過來,讓兩家成了姻親。

兩家已然不是外人,呂丁又是李恪舉薦之人,手裡握着狌狌量產的關鍵,以呂公的老謀深算,肯定不會放過賣好的機會。

呂氏一族在沛縣齊聚,各房當家,包括姜姓呂氏,以及呂公所代表的呂姓都在呂公的遊說下,同意提升呂丁在家族中的位階。

他如今是呂氏家老第十位家老,家族決策人之一,更成了匈奴一線呂氏商隊的總負責人,所有的情報、人脈,他皆可動用!

除此之外,呂氏一族還齊湊了十萬金,用做呂丁獻上狌狌的族內獎勵。

毫不諱言地說,手握十數萬金,掌控一條商道,背後還有龐大的呂氏一族支撐,呂丁一躍成爲了天下有數的巨賈豪商,便是站在烏氏、寡婦清之流中間,也不會再心生怯意。

而因爲和呂公結成了家族中的戰略同盟,他更是把家眷遷到沛縣,成了沛縣的第二支呂家。

如今的呂丁極忙,此次抽空來苦酒裡,既是爲了報答李恪的情誼,也是爲了走完最後一次商路,踐行信諾。

此次之後,呂丁將不再親自跑商,而會將精力擺到整條匈奴商路的拓展上。至於自家的生意,他已經決定全部交給呼毒尼打理,直到他獨子長大,繼承家業。

雙方把盞同歡。

李恪由衷地爲呂丁感到高興,而呂丁也命十好幾人,避開鄉里的視線,偷偷把自己對李恪的謝禮擡進了李恪家門,整整萬金之巨!

小山似的黃金如今就堆在家裡的地窖,滿滿當當,金光燦燦,饒是呂雉這樣見過大世面的女人都驚訝得合不攏嘴,拽着李恪的袖子撒嬌道:“恪君,你看堂兄把妾的聘禮都擠沒了!”

千金嘛……放在萬金當中,自然是沒了。

……

萬事既定,時間飛逝。

乙字螺旋和獏行先後竣工,卻不能讓鄉里們再如第一次那般瘋狂,倒是水房投入應用,讓鄉里們又一次發出了驚呼讚歎。

自今日起,苦酒裡家家食麪,頓頓有餅,再也不用食那粗糲的豆飯羹藿,更不必苦惱今秋的脫粒問題。

因爲他們不僅有獸犼,還有李恪帶給他們,勿需人力的水房和獏行!

如今的苦酒裡,溝渠之中清波盪漾,田畝之間粟苗欣欣,水磨和水舂一刻不停地運作,伴隨着獏行的旋轉,牽引出一里之地的生氣。

鄉里們愛上了郊遊,而郊遊的首選,就是獏行所在的作業平臺。

一卷草蓆幾份小點,他們會穿上新置辦的深衣,唱着詩經,頌着山曲,整個原野,就如同陶淵明筆下那片與世無爭的桃花源地。

而與之相對的,呂大善人手下的工坊則越發忙碌。

泰爲他們設計的機關像極了後世的切牀,腳踏發力,固定鋸刃,通過卡住左右來確保析木的尺寸,一下便讓標準板型的加工速度提升了十倍不止。

可即便這樣,鄉里們還是要每日挑燈夜戰。雖有人提出請墨者們再設計幾份刨邊機和榫卯機的想法,但時間已然不足,遠水難解近渴!

日子就這般過去,一直到六月中旬。

六月也,季夏也,溫風始至,蟋蟀居壁,鷹乃學習,腐草爲螢。

李恪送走了備齊財貨,北上草原的呂丁,計算着旦成婚的日子,收到了田嗇夫囿的來信。

田嗇夫囿要他備齊獏行相關,速速前往樓煩就獏行之事做次彙報。而在報結了獏行之事後,田嗇夫囿就準備南下咸陽,尋訪舊友。

李恪皺眉看着送信的倉佐誠:“誠君,你可知嗇夫要去咸陽尋訪哪位舊友?”

倉佐誠爲難道:“秉先生,此事主君不曾說起。我自幼隨主君長大,也不知他在咸陽還有友人……”

“這樣啊……”

李恪知道,田嗇夫囿大概已經收齊了官奴案的資料,準備去咸陽狀告某些大人物了。

他送走倉佐誠,讓勤把那些早就準備好的牘板裝上馬車,獨自一人去房裡找了呂雉。

“呂阿姊,此行樓煩估計要三五日光景,旦快要成婚了,你幫我照看着些,一應事物,該買就買,該制便制。他與我親如兄弟,家中卻沒幾多錢糧,可不能分得太細,以至於短了大事。”

呂雉一邊爲李恪歸置着換洗衣物,一邊輕笑道:“恪君且安心,妹妹是翁的繼女,雖未姓呂,也是我一家的姊妹,我如何能短了她的昏禮。”

李恪一拍腦袋,這纔想起來,呂公早就把武姬收爲繼女了。

“如此便好。呂阿姊,衣物可以少收幾件,那盒弩箭卻切記幫我收起來。此行路遠,若是半道遇上豺狼虎豹,我也能助勤一臂之力。”

呂雉應了一聲,進屋裡去取弩箭。

兩人早就沒有分得這麼細了。

書房狹小,李恪就把很多要緊的東西收進呂雉房裡,這是爲了防止在要用的時候,呂雉東翻西找,遍尋不見。

呂雉輕車熟路地打開組合櫃的櫃門,取了那裝弩箭的小盒,突然發現小盒之後,似乎有什麼奇怪的突起。

她試着伸手去摁,摸到一個細小的扳扣,輕輕一壓,便打開了一道暗格。

格子裡以紅錦鋪遍,只放了一方巴掌大小的玉牌。

她好奇地取出來看,看見玉牌上白下青,上面雕着一架馬車,馬車由巨人駕轅。

車廂之上有一個趙篆書就的【李】字,而背面,則刻着一個大大的【嬴】字。

嬴姓……李氏?

呂雉失聲驚叫,趔趄着跑到書房,舉着玉牌,拽着李恪的衣袖:“恪君,此爲何物?”

”家族玉牌唄。“李恪聳了聳肩,“你是不是至今都沒去過家祠?若是去了,何來疑問?”

呂雉紅着臉小聲辯道:“我如今還不是李家人,如何能隨意出入家祠?”

“媼也未攔着你啊……”

“反正!”呂雉羞惱地跑遠幾步,手撫玉牌聲音微顫,“嬴姓李氏……咱家是秦司馬一脈,還是趙……趙武安一脈?”

“趙武安一脈不就是出自秦司馬那脈嘛。”李恪笑了一聲,擺正顏色,“呂阿姊,秦司馬一脈顯貴,與我們早已出了五服,再無瓜葛。我乃是趙武安君之孫,不過此事有些麻煩,暫時來說,還是勿要與他人提及。”

“妾……我省得。”

李恪看呂雉還是站在那兒,摸着玉牌愛不釋手,便出聲催促道:“呂阿姊,玉牌隨時可以把玩,如今天色不早,行囊可收拾好了?”

“啊!馬上,馬上好!”

一聲鞭響,馬車幽幽而去。

呂雉依着門框看着,目不轉睛。

“伯益之後,武安君血脈……我早該知道的,似良人這般驚天的人品和才情,如何會是無姓的賤民!”

第六八三章 背刺第一八九章 錦衣還鄉第二九一章 三輪車與藏匿處第六一九章 你的女人,你喜歡就好第五六三章 儒生之算,六國之願等七九零章 澠池會十三,木鳶第二六零章 災禍臨門第二四四章 人盡皆知第五五四章 焚書第二九一章 三輪車與藏匿處第六一四章 勒石燕然第四零九章 項籍說話就是有道理第五十五章 折變增額第五十章 地龍翻身第五六零章 母老虎第七八四章 澠池會之七,相王第五二零章 執法處亂象第五九七章 韓信單騎赴會第五五二章 莫府是怎麼組成的第四二九章 與我死來第三一三章 最後一題第七一四章 項梁之死第五三六章 牧野棋局,成王敗寇第三五零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十八章 意外收穫第六三八章 扶蘇的家臣第一五七章 先生之名第六八二章 長子當王第七四一章 死戰之十,王令進兵第六五九章 兩封御令第六十三章 田嗇夫囿第一六七章 沙盤開閥第一四九章 測量之法第三九七章 三妻四妾第一百章 葡萄美酒第七七九章 澠池會之二,請君第一九零章 視財如命第二六五章 機緣巧合第六零六章 始皇不是龍第六五九章 兩封御令第四四六章 三女同迎第三七四章 榮焉?恥焉?第八十二章 打虎漢子第四一零章 滄海纔是真豪傑第四八二章 八字一撇第七一八章 同門相殺第四四零章 不要命的子墨子第四七一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二三一章 官市繁華第一零九章 悉聽尊便第四五八章 蒙恬成名作,高闕之戰第五四五章 三塊飛地第三二零章 累世分歧第三零二章 餘徹食第六一六章 雖死地而上命之第五四三章 大蒐田獵第一三八章 山高路遠第一三二章 官肆健奴第二六四章 曲道伏兵第八零六章 天下抵定第六三五章 韓信歸國使咸陽第七零六章 文鬥,武鬥第七十六章 兩世爲人第三二二章 嬴姓,李恪第三六一章 行刺第二二二章 家臣蛤蜊第三八二章 宴無好宴,客無佳客第二五八章 利令智昏第三九四章 沛縣無賴子第十五章 強勢闢謠第六八一章 穩守,待攻第三六五章 墨家的價值第五七八章 奇謀百變第四四三章 所謂邂逅其實少有浪漫第五三四章 你可知罪第五十九章 量產御米第一零五章 千斤巨物第二一七章 無法有天第二一一章 夜市故人第六一八章 養婿如兒第四五七章 大秦的佞臣們第六五二章 野望西北第七四一章 死戰之十,王令進兵第三八三章 安陽君歷險記第五四二章 到嘴的肥肉第三二四章 目標,楚墨!第三七二章 挽霸下之繮第四一五章 仙山在扶桑第六五五章 沙丘第二三一章 官市繁華第五九七章 韓信單騎赴會第三三三章 季布全線潰敗第五三一章 朔方之富,非夏之富第二十七章 打草驚蛇第五十五章 折變增額第七五三章 馬耶?鹿耶?第十一章 鉅子故事第三六一章 行刺第五一二章 白羽亭第九十一章 大肆採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