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八章 你在哪裡

bookmark

治陰工棚,呂雉皺着眉,咬着脣,照着棋經,擺弄着手邊的弈棋。

這是她每日都要做的一項功課。

李恪偏愛茶、棋二物,可她偏偏對棋無感,只能將勤補拙。

李恪不在的時候,她每日皆要覆盤三局,只是效果……依舊不怎麼好。

棋經用辭晦澀難通,遠不如李恪講得透徹,呂雉天賦有限,往往費了大力,還是不能理解箇中深意。

比如這一步,爲什麼要靠呢?

她皺着眉頭,一腦袋漿糊。

辛童賈愁眉苦臉地走了進來,隨意挑了個席位坐下,拾起木勺,給自己澆了一碗涼茶。

“童賈老丈,前方如何了?”

“如你安排,我令墨者偷襲,放翻了旦。不過捆人之事是小穗兒動的手,中間多有言辭調笑,氣得他破口大罵……”

呂雉微微一笑:“旦兄憨厚,不如此不足以激起怒意。此乃權宜之計,老丈勿需介懷。”

“我又哪是爲此事苦惱。”辛童賈灌下涼茶,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憨夫君領着近半墨者,旦與監門領着鄉里與戰奴皆藏入深山,連田典都被五花大綁搶下來了。如今守禦獏川的只剩下五十餘人,由儒君負責拖延時日。若是當中生出什麼意外……”

“不會有甚意外的。”呂雉丟下棋子,起身爲辛童賈斟茶,“裡典服此人,自私忠權,怯懦好名,人非善類,卻又做不成惡事。想他這些天搖擺掙扎,甲乙螺旋不仍舊好好的麼?”

“可他當真壓得住田吏全?”

呂雉冷笑一聲:“壓不住也得壓!他此先被田典三箭阻退,此事早成了笑柄。若是再任由田吏全來拆獏行,到論功行賞之時,他卻該如何自處?”

“原來你打的是這主意!”辛童賈茅塞頓開,急聲分析,“獏行如今已不可保,眼下的關鍵在何人拆除。若裡典服令鄉里們拆了獏行,功勞自然是他的,可若是田吏全拆了獏行,便是裡典服居功不小,行賞之時,也無人會念他的好處!”

呂雉笑着點了點頭。

辛童賈越說越興奮:“如此說來,儒君拖延之事易也,便是句注塞守軍抵達,有裡典服在,我等也可高枕無憂。”

呂雉秀眉一皺:“童賈老丈,句注兵卒將至的消息,確實了麼?”

辛童賈大咧咧擺手說:“此事是裡典服說的,無論真假,皆不曾脫出你的算計。有裡典服在,我等少說也可再拖十日!”

“這可不是拖幾日的問題……”呂雉緊咬着貝齒,憂心忡忡,“句注塞突然赤膊上陣,必是因爲何處變故。我在想,莫非是良人那兒,有進展了麼?”

……

如此一晃兩日過去。

獏行外圍搭起了高大且厚實的腳手架,每一層都配置了防墜網和安全索,幾十個鄉里在儒的指揮下爬上爬下,還在繼續往高處擴充支架。

田吏全總覺得這是有意拖延。

可是裡典服說了,這種平臺,當日搭建獏行的時候建得更大。

畢竟是好幾十萬斤的機關,想要安安穩穩拆卸下來,必要的防護絕不可少,而且準備做得越好,拆卸起來,肯定也能越發得快。

這話說得頗有道理,因爲搭建獏行的現場田吏全也來過幾次,雖說不多,但這樣的場面卻也見過幾次。

更何況他也尋不到更好的法子。

山老丈告訴他,十數日打戰,鄉里們死了六個,癃了十幾個,如今再也不願信他。他們只肯自己拆除獏行,若是他手下的官奴隸臣敢近到百步,那就立即停下活計,持棒備戰。

田吏全細細想過,百步出陣,他的手下無論如何都攻不下獏行……

被喪子之痛折磨得幾近瘋癲的田典妨至今還在治陰綁着,只要有人解開繩索,他隨時都能重拾獵弓,大殺四方。

將乃兵之膽啊!

兒子領着五十來人揍了他們三日,如今換上火力全開的老子,打戰的結果可想而知!

田吏全心中苦悶難當。

這小小的苦酒裡,養出了恪,養出了旦,養出了田典妨這般箭無虛發的殺虎英雄,天爺對這片小小的地方,竟能偏心至斯?

索性句注塞的軍士就快到了,事無緊要還則罷了,若是真的事急從權……

那就讓大秦的虎狼將這個刁蠻的苦酒裡,血洗了罷。

田吏全冷冷一笑,扭過頭,恰見到目極之處煙塵沖天。

說某人,某人就到!

兩杆大旗從地平線上緩緩升起,白底黑子是爲【方】,那是句注將軍方螣的字號,黑底白子是爲【盧】,那是將軍親衛盧鑫的標誌。

緊接着,數百軍士頂盔貫甲,揹負着勁弩自道路盡頭奔跑而來。

他們五人一列,橫平,豎直,十數健將騎馬在側,隱隱將一員猛漢護在當中。

盧鑫,句注塞軍侯,句注將軍親衛統領,手下親兵整兩千人,俱是一等一的精銳之士!

爲了一個小小的苦酒裡,居住將軍竟派出了精銳親隨?

平臺上的工作也停了。

鄉里們站得更高,對軍陣來人也看得更加清楚。

消息被第一時間傳給了儒,儒面色陰沉,一面遣人悄悄將田典妨送進山裡,一面令鄉里們退到治陰,徹底放棄拖延之策。

鄉里們是不能反抗大秦兵卒的,任何一點輕微的意向,都可能被抓住痛腳,給整個苦酒裡帶來滅頂之災!

所以,此事到此爲止了麼?

儒在心中悲哀想到,苦苦拖延二十餘日,耗費金錢數千,鄉里人人帶傷,到最後,還是不能守住獏行麼……

先生,你在哪兒?

治陰之地,呂雉站在進山的路口久久不言。

不久前,旦的家人,李恪的家人,還有辛府衆人盡數鑽進了大山。

可她還是不甘心……

腦汁絞盡,機關算盡。她不知道李恪在哪兒,但從句注塞的反應,她就能猜出,李恪必有所獲。

儒的拖延是爲了爭取最後的時間,可是最終,卻仍是句注軍塞更快一籌!

獏行一毀死無對證,接下來,說不定便是漫長的逃亡了……

呂雉銀牙咬碎,扶着山壁,望向天邊。

良人,你在哪兒?

恆山之上,旦與憨夫立在山崖,遙望着天邊煙塵。

那是獏川的方向。

呂雉已經遣人通報了消息,如今鄉里們大半散回裡中,留在他們身邊的,只剩下戰奴四百,墨者數十!

旦捏緊了腰間的遂願長劍,沉聲詢問:“憨夫君,我等可有勝機?”

憨夫遺憾搖頭:“秦兵之利,在陣,在弩,在重甲兵車,個人勇武與其當面,幾無用武之地。旦君,山下有大旗兩杆,足見其兵鋒之盛,我等在獏川無險可守,戰,則必敗!”

旦狠狠一拳垂在樹上,不甘說道:“那豈不是要眼見着獏行被毀?”

憨夫只能默然點頭。

旦憤怒地低吼,一轉身,衝下山崖。

他的心裡只有一個念頭。

恪,你在哪兒!

此事此刻,苦酒裡,獏川邊,恆山畔,峻嶺間,都只剩下這唯一的念頭。

李恪……你在哪兒?

始皇帝三十五年第七十六章 兩世爲人第七一四章 項梁之死第五六二章 咸陽亂局第一零八章 朽木之雕第五五五章 焚書制的真面目第四十八章 神獸下凡第三四七章 論山地裝甲車的誕生第四八八章 朝辯第七一九章 愣頭青,們第七十八章 長夜正酣第八零二章 十六王相制第三零零章 君子八方第七八二章 澠池會之五,次日第七一五章 劍指邯鄲第五八五章 五行靈動術之終,朕意坑儒第三七七章 蒸汽工坊慘案第四四零章 不要命的子墨子第七六零章 武關之二,平平無奇第三三六章 慎行說宋玉第二十八章 應對得體第一四六章 呂公之憂第三九四章 沛縣無賴子第二七七章 饋贈四寶第四一一章 跨下之辱第六一四章 勒石燕然第五九八章 李恪,你不得好死第三九二章 彭祖活了千多年第六六二章 三令二請第一五四章 九退位八第四一一章 跨下之辱第八十二章 打虎漢子第三八零章 工坊探疑第五九八章 李恪,你不得好死第六六八章 殉葬第六六九章 始作俑者第五零八章 始皇帝服仙丹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七三零章 天府第六二三章 虎毒食子第四四八章 春宵苦短第一四三章 胡思亂想第十二章 心腹之人第六五七章 朽木之君第六三八章 扶蘇的家臣第三三零章 信義季布第一八八章 嫉惡如仇第七二零章 棄卒第六一四章 勒石燕然第三五五章 楚墨來客第二十九章 有寶天論第六九五章 君子協定第六五四章 人之將死第一六九章 官奴瑣事第五二六章 李恪爵晉左庶長第二三六章 覆滅之局第二五一章 涼夜驚雷第三九四章 沛縣無賴子第五三二章 朔方部建制初成第八十七章 農學大師第七八七章 澠池會之十,舞劍第六二三章 虎毒食子第七三二章 死戰之一,鄙視鏈第四一一章 跨下之辱第五五六章 辦着辦着就有了第六二六章 頭曼抵冰塞第二九二章 大戲開鑼第七零三章 亂燉第五七八章 奇謀百變第五四八章 虎軀一震第七一八章 同門相殺第一九零章 視財如命第三八七章 壽春尾聲第三七一章 五德始終,毋常勝第六零一章 河間郡大建第七七四章 惡意第四四六章 三女同迎第五八九章 庫不齊霸主之戰第四七零章 鉅子的底氣第二七二章 堂堂之兵第一章 人窮志短第三十九章 明火執鐮第四十四章 凍雨降臨第四三九章 不由己第四七八章 爲吏之道第三四四章 恪君,助我第三零四章 陳平家的日常第八十四章 水車之益第五一二章 白羽亭第一八三章 任重道遠第二三零章 勳貴之尊第七零九章 二年五月第五零零章 冠禮,成人之始!第四九八章 大秦第一個狼人第六八五章 還軍第三五五章 楚墨來客第五零三章 大道啓夏第一九零章 視財如命第十四章 飛龍騎臉第七零九章 二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