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三章 劍指同袍

bookmark

愉快地決定了旦的前程,衆人笑談瑣碎,不知不覺夜色降臨。

旦好奇問道:“恪,軍法雲,劍指同袍者罪死,你又不與蘇將軍相識,他怎會與你一道來苦酒裡?”

“很奇怪麼?”

“自然奇怪!官奴一案,句注將軍以下幾乎掃盡,三府都尉問罪兩府,唯蘇將軍立了功勳,此事怎看都有些怪異。”他狐疑地看了李恪一眼,問,“你是如何知曉蘇將軍與此事無關的?亦或是……他本就是戴罪立功,這才爲你所脅迫?”

李恪啞然失笑。

“莫要瞎想,蘇將軍是真的與官奴案無關。至於我如何說動他……”他嘆了口氣,輕聲說道,“此事說來話長。”

善無一唔,李恪讓嚴駿明白了獏行的功用,也順勢把魯陽收集的賬冊,還有汜囿獲罪的前因後果一道告訴了他。

嚴駿自然怒極,當即就讓監御使陳湯領着法吏南下樓煩,控制住汜通、徐成二人,徹查汜囿瀆職案!

這樣一來,汜囿的問題基本就解決了,李恪鬆了一口氣之餘,突然發現嚴駿居然忽略了苦酒裡。

獏行是坐實汜囿瀆職的關鍵,李恪不知道鄉里們能不能撐到他回去,但無論如何,他都必然要回去。

他當即向嚴駿請求,請郡尉衛遲領更卒隨他南下,搶救獏行。

可是嚴駿猶豫了。

他並不是忽略了獏行的危機,而是有自己的苦衷。

大秦官員不分文武,但同時,軍政兩極卻又涇渭分明。

地方官員干預軍務是大忌,作爲舊句注將軍方螣的直屬上級,李信從性格到家世,也不是嚴駿可以拿捏得住的人。

相比之下,苦酒裡的獏行反倒是小事,即便被拆毀了,大不了再建就是。

手握着李恪和墨家,想要再建一座獏行,對他而言根本就不算什麼難事。

所以苦酒裡安危如何……這件李恪最爲在意的事其實從來都未進入過嚴駿的視野。

他是封君、宗室、雁門郡守,身份貴比九卿,如他這般的人物,本就不該考慮區區四五百生民的安危得失,至少不該爲了這些生民的安危利益,給自己帶來巨大的麻煩……

這種想法涉及到大秦勳貴的血統自尊,李恪發現自己根本就繞不過去。

除非能想出辦法,讓嚴駿從麻煩當中脫出身去!

關鍵時候,慎行站了出來。

此君身爲墨家第九代鉅子,於機關一道並無擅長,但他精擅交道,喜結善緣,至交好友遍及天下。

雁門郡有頭有面的人他皆熟識,一番思索,他便提了一個人名,平城都尉,蘇角。

蘇角是大秦新生代將領中首屈一指的人物,家世雖說算不得顯貴,但十數年參軍入伍,先隨蒙武,再隨蒙恬,雖是一介騎卒出身,卻憑着連場血戰積功至軍侯,又在蒙恬的舉薦下除作校尉,來到這句注塞上。

這樣的成長經歷讓他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深深的蒙氏烙印。

照理說這在大秦算不上什麼大事。

大秦將門四氏,頻陽王、蒙山蒙、槐裡李、夏陽司馬,除了夏陽司馬氏日漸勢弱,聲名不彰,另三家即便算不上通好,也沒有太大的仇怨。

匈奴防線是李信主持,蘇角能夠得蒙氏看重,又沒有家臣的身份限制,自然也能被李信重用。

可偏偏在這個當口,李信與屠睢爭奪國尉失利,蒙恬又躺着中槍,心胸算不得寬廣的李信自然把一腔仇怨都砸在了蘇角頭上。

句注塞轄下三大都尉府,陰山、句注、平城,唯有陰山正對前線,與匈奴接壤。

蘇角本對這個職位志在必得,因爲三大校尉之中,唯他能征善戰,然而李信卻把他派去了平城,要他密切關注代郡事務,嚴防趙國餘孽串聯復辟,尤其是安陽君柏……

李恪認識安陽君柏,所以知道一個眼高手低的十四歲小子,根本就無甚可防備的。

聽着慎行將蘇角過往娓娓道來,李恪知道,蘇角對把他打入冷宮的李信和實際操作的方螣必然是有怨氣的,若是心性不夠豁達,這股怨氣還會很強。

而恰好,蘇角就不是個心性豁達的人。

李恪當即毛遂自薦,在郡尉衛遲的引薦下見到蘇角,只用了一句話便將他說服。

“若是賬目爲真,將軍發兵之事,功耶,過耶?”

蘇角當即起行!

人的慾望一旦被燃起來,便再也不需要李恪鞭策。

蘇角起於微末,一旦賬目爲真,那他的行爲便等於軍中自行清理污垢,與地方無尤。

哪怕最後這件事會對李信有所牽連,李信也只會感激他,因爲他維護了軍方的獨立性。

這可是同時賣好三大將門的買賣,一顆腦袋,值了!

說到這兒,旦瞪大眼睛,一臉憨相:“恪,槐里君受了牽連,爲何還要感激?”

“你可知,蘇角爲句注將軍,是出自何人舉薦?”李恪笑得淫蕩,看得旦毛骨悚然。

“莫非……是槐里君?”

“除他之外,還能是誰呢?”李恪搖頭晃腦說道,“私怨重耶?公心重耶?槐里君若不保舉蘇將軍,兩人往後還有交道。如今保舉了蘇將軍,從今往後,蘇將軍便只能一門心思,做蒙氏的近臣了。”

“噫?”

正說着話,勤急急從小徑而來,向李恪報告說:“少主,裡典命人來報,說有天大的客人尋您,如今就在須彌居中。此外,辛府主姬回來了,早些時候也遣人請您過府一敘,我看事不緊急,便約了明日……”

李恪騰一聲站了起來:“辛阿姊回來了?”

辛凌回來了,可想而知,慎行也必然到了裡中。李恪心癢難耐,只想馬上去一趟辛府,問問這三個多月,慎行到底帶着人去哪兒了。

這對他很重要!

若是慎行無甚大事,便說明李恪對墨家並沒有預料當中那麼重要。如此一來,他想要成爲鉅子,就得從長計議。

一切的關鍵都在慎行的行蹤。

李恪深吸一口氣,正想邁步……呂雉從一旁拉住了他的袖子。

“恪,急急而趨,不利於後。”她沒頭沒尾說道,“勤不是說,有天大的客人在須彌居等你麼?既然與墨家約了明日,便明日吧……”

第六九一章 陳勝王第三四八章 夏無且第二一九章 墨者登場第二零七章 金板遺書第五七零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三,鶴光第五四二章 到嘴的肥肉第四九四章 王離走得很安祥第五四二章 到嘴的肥肉第五五一章 滄海君死裡逃生第六零八章 風滿樓第六七一章 內憂生第一七三章 其名狌狌第二六四章 曲道伏兵第二八一章 才比商君第一零四章 解圖備事第五九三章 蠶食第五九七章 韓信單騎赴會第二零二章 同居時代第五四三章 大蒐田獵第六三七章 各出手段第一一二章 其名獏行第五十二章 九月開初第三三三章 季布全線潰敗第二四八章 北地狼嚎第七五零章 暮氣《盪風雲》卷尾感言第七九六章 秦本紀,二世四年第四五八章 蒙恬成名作,高闕之戰第五五一章 滄海君死裡逃生第五四四章 華夏重義而輕生始皇帝三十五年第一四七章 迎來送往第四一一章 跨下之辱第五五零章 李恪就是河間郡第二六五章 機緣巧合第五八八章 來河間參軍,發田發房發老婆第四十章 天兵下凡第七三八章 死戰之七,可敢與我一戰第六七九章 大逃亡第三三五章 少年營第二五三章 四散衝殺第五七八章 奇謀百變第五一八章 擎雷仙人第二九四章 天生爐工第七九八章 戰神出世第八零七章 新芽綻放【尾聲】第五八九章 庫不齊霸主之戰第二五一章 涼夜驚雷第四九五章 無爲而治第四二九章 與我死來第七一五章 劍指邯鄲第六四一章 狼山誓師第三四六章 小組作戰纔是山地戰的精髓第二五三章 四散衝殺第二五三章 四散衝殺第三十七章 流水作業第五六四章 事出反常,即爲妖第五二四章 鄉毒第六三六章 李恪對大秦的價值第六十一章 神神叨叨第九十四章 後患無窮第五零七章 罪加一等第三二八章 問天之殤第三二三章 尚需要一個侍女第三三八章 會於寢浦第五八七章 歸北地第三三六章 慎行說宋玉第四七五章 小人物的哀愁第二八三章 鶴鳴九皋第二六四章 曲道伏兵第三四四章 恪君,助我第二一一章 夜市故人第一二八章 忽悠瘸了第一二三章 治水之畔等七九零章 澠池會十三,木鳶第二五七章 句注裡外第三章 思維導圖第六零六章 始皇不是龍第四十一章 酬金到手第四一六章 齊地的禍害第三五九章 文化侵攻第二十四章 主動出擊第三三八章 會於寢浦第七十一章 儀仗雄風第五零二章 天上天下第五五三章 呂雉有孕第五九六章 三道將令第三九三章 亡秦者胡第四六三章 做一門李大炮第二一七章 無法有天第五十五章 折變增額第六十五章 上卿蒙毅第一五七章 先生之名第四十二章 福禍兩依第七十七章 舜典有記第三六四章 湘離大渠第三三一章 俠之大者第四一一章 跨下之辱第四十二章 福禍兩依第四九四章 王離走得很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