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一章 涼夜驚雷

bookmark

十一月初一,陰雨,寒風。

時入仲冬,天氣一天比一天寒,李恪只在深衣外罩了大氅,這兩日凍得直打哆嗦,只有烤着火,才能驅散那些滲透在骨子裡的寒意。

他已經帶人在治陰貓了兩日,靠着山上鄉里備下的存糧養活手邊的戰士。

墨者們則往來於山道,組織人力伐木備材,夜以繼日地按着李恪的要求加工器物。

衆人之中,唯有李恪一次也沒有上山。

山上有嚴氏、呂雉和其他的家人,他聽說嚴氏又病了,呂雉正衣不解帶照顧左右。

李恪很擔心,可依舊強忍下來,至少在擊退匈奴之前,他不能離開手下這羣即將被他帶上戰場的散兵遊勇。

他面前放着一支木矛,四尺長,兩頭尖,粗細堪堪一握,尖頭鑿出血槽。

它的製作並不精細,唯勝在夠尖,夠直,血槽夠深,而且基於墨者們精湛的手藝,飛行重心恰到好處。

像這樣一支木矛,材料充足的情況下,每個墨者一天大概可以製作三十枚。只可惜即便動員了山上的鄉里一道收集材料,兩天時間也不夠墨者們火力全開,最終除了用作練習的一枚,每人每馬僅僅配備三枚而已。

這是李恪用來加強手下戰力的殺手鐗。

匈奴人常用的反曲弓多是用熬軟的牛角和木料黏合曲成,質地軟,射程在六十到八十步,如遇陰雨,還會進一步降低射程。

這種弓大秦的獵戶用得並不習慣,即使從馬上下來,他們也很難像使用獵弓那般保持足夠的準頭。

相比之下,這種投矛就好多了,上手容易,威力強大,雖說射程只有十到十五步,但卻可以在奔馬上施展。

李恪從未指望過手下這羣人和匈奴野戰,真要強行這麼做,最後的結果也不會有任何懸念。

他只想在五日之內選出一個最合適的突襲時間,再長,裡中估計堅持不住,太短,對手下的烏合之衆來說又未免倉促。

苦酒裡那兒日日叫戰,昨日匈奴又聚來一支百夫馬隊,壓力驟增。

李恪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下去了,增援的匈奴中有不少穿着秦人的衣服,必定是擄劫完其他里閭的匪徒,像這樣的隊伍一旦出現第一支,往後只會越來越多。

他決定出戰。

入夜,他把所有戰士聚到一起。

“今夜飽食,食畢安睡,我等雞鳴齊聚,平旦出擊。”

“嗨!”

“由養,儒,你二人爲騎隊指揮。”

“嗨!”

“辛阿姊,你與靈姬趁夜再入一趟裡中,就不必出來了,告訴他們,待到匈奴營亂,裡外夾攻。”

“嗨!”

“各自去睡吧,我在此處等你們凱旋迴來。”

“嗨!”

……

平旦大致相當於後世的三到五點,天明之際,正是人們睡得最深的時候。

六十騎分作兩隊,在由養和儒的帶領下,馬銜枚,蹄裹布,消無聲息地穿過獏行平臺,踏上了治陽的地面。

這裡距離匈奴的營帳不足十里,始終處在匈奴的監視範圍,但是巡視的密度並不大,大約三到四個時辰纔有一次,而且斷斷續續,時有時無。

由養和儒對視一眼,兩人默契點頭,帶着各自的隊伍分開,從兩側繞過苦酒裡,向着裡外的匈奴營帳摸了過去。

沿路的哨兵被夜行的墨者們一個個殺死,死狀雖有不同,但無一例外,都是一擊必殺。

他們很快摸到匈奴營外,藉着篝火的餘光,由養不聲不響抽出了投矛。

身後的戰士們一一照做,張手摸到纏繞在投矛中間的細麻,捏在手裡,高舉到肩頭。

由養閉起了眼睛,心中默唸到五,猛地睜開。

他小聲說:“記得我的話,三輪投矛,皆投向帳篷。”

周圍響起此起彼伏的應和聲。

“殺!”

一聲厲喝,由養抖開了繮繩,胯下戰馬猛然起速,裹着麻布的四蹄踐踏在溼滑的原野,濺起星星點點的泥漿。

奔雷之聲驟起,匈奴的營地亂了起來,隱約有人影衝出帳篷,飛奔向馬匹。

五十步,四十步,三十步……極近到十步左右,由養髮力擲出投矛!

三十餘枚投矛在他的指引下投了出來,在空中匯聚出低沉的尖嘯,如山洪般涌進最近的兩處營帳!

帳布洞穿,慘呼乍起。

呼吸之間,由養抽出第二枚投矛,馬隊劃過一道弧線,更多的投矛射向其他營帳。

三輪投射轉瞬既畢,匈奴的營內徹底亂了,慘叫聲呼喝聲,到處都是亂跑的人影,零星可見反擊的箭支。

騎士之中有人被射中,運氣好的悶哼一聲伏在馬上,運氣不好的徑自墜馬,捲入亂蹄死無全屍。

由養不爲所動,一揚手,馬隊轉向,向着苦酒裡的方向疾奔!

越來越多的匈奴跨馬追出營帳,打馬,張弓,緊隨不捨。

雙方距離五六十步,一日陰雨讓弓弦變軟,追之不及。

雙方追逃在追逃中跨過一里之地,夜色之中,突然又是一輪密集的投矛,向着匈奴的馬隊迎頭而來!

埋伏在半道的儒出手了!

他的馬隊散佈在道路兩側,一口氣投光了全部三枚投矛。

匈奴死傷狼藉!

一輪投矛至少有四十餘人當場而死,排頭塌陷,馬匹倒伏,身後的匈奴來不及減速,又有十幾人被奔馬絆倒,慘叫着砸在地面。

儒帶着手下的戰士殺了出來,不曾騎馬,全是步戰,他們在跑動中拋射箭雨,迅速殺入陷入停滯的匈奴馬隊,見人就砍!

由養也帶人繞了回來,一進戰場當即滾鞍,舉劍高喊着殺入了戰團。

四處都是喊殺的秦人,到處都是仰刺的利劍!

匈奴百夫這才明白過來,秦人是在用這種方式區分敵我!

夜色之下,凡是高坐在馬上的,皆是仇敵!

他看不清襲擊者的數量,也不知道自己的人損失有多大,一片亂象當中,他勒馬扭頭,想到了退!

營帳的方向燃起了大火!

夜風吹來呼喊與慘叫,一員英姿颯爽的騎將高舉着火把,帶着二十餘人緩緩行至,堵住了匈奴的後路。

踏雪煩躁地刨着蹄子,它身後的二十餘騎,一同煩躁地刨着蹄子。

它們的嘴裡銜着枚,火熱的呼吸噴薄而出,在仲冬的涼夜匯聚成濃重的霧氣。

旦冷笑一聲,一揚手,將火把投進了戰場。

二十餘枚火把緊跟着投進戰場,將戰場照得雪亮一片!

百夫終於看到了。

追出的匈奴已不足七十,後營被端,四面皆敵!

他們持着叉,持着鐮,持着劍,持着斧,有的人手持獵弓,還有的只是簡單的木棍。早先發起襲擊的戰士還剩三十餘人,他們喘着粗氣,在火把投入的時候就向着兩側離場,剩下的,都是精神抖擻的農夫!

旦鏘一聲抽出了遂願,一夾馬腹,踏雪揚蹄!

天地之間,爆發出一聲驚蟄般的雷鳴:“殺!”

第四五六章 扶蘇千秋,則墨千秋第六六一章 謁殺第四五五章 墨家險將亡第一一二章 其名獏行第六五零章 聖躬安第二八一章 才比商君第二零九章 伏日澆灌第三七八章 義氣尋仇,屠人滿門第二八零章 顯貴盈門第六七一章 內憂生第四二九章 與我死來第四八一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三九三章 亡秦者胡第六二零章 徐徐而敗第七五一章 窮奇毀城第六六六章 請稱孤第六三六章 李恪對大秦的價值第九十八章 待客之道第四十二章 福禍兩依第四三二章 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第五十七章 寫律於租第八十一章 沒完沒了第七零三章 亂燉第一六一章 先手易勢第四八五章 歸咸陽第三零零章 君子八方第四八三章 陽周規劃,三農一賈第二五二章 一觸即發第二十章 珍饈美饌第四二三章 一怒滅國的安陽君第六四九章 事無不可對人言第四零八章 進擊的項籍第三四九章 水土不服的根源第三七九章 楚墨假鉅子之試開始第七六一章 武關之三,怎麼裝不是裝第一二二章 蓋均無貧第五一九章 誰比誰蠢呢第四六二章 覲見第五六五章 李恪煉仙丹第六二四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二一八章 生死追擊第六四一章 狼山誓師第三八三章 安陽君歷險記第五十九章 量產御米第四九零章 朕允了第五五四章 焚書第一零九章 悉聽尊便第八十二章 打虎漢子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三九零章 劍癡與工癡第二五二章 一觸即發第二二零章 虎嘯龍吟第三四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三七三章 大秦機關術的天花板第二三三章 墨帖再現第六一零章 鬥祖龍,二伐匈奴第六三八章 扶蘇的家臣第五六八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一,氐日第六十八章 生死一瞬第五二三章 請馭機關第六三六章 李恪對大秦的價值第五四七章 李恪的顯學體系第四十二章 福禍兩依第一三零章 奴隸之思第七八三章 澠池會之六,口舌第七四二章 死戰十一,奪魄之陣第六零八章 風滿樓第一九六章 小孔成像第六六一章 謁殺第四九五章 無爲而治第一五零章 暴民之蹤第二九六章 皇帝第六三二章 虛設旗幟第五十一章 出殯進山第一七五章 三全齊美第四四八章 春宵苦短第二五零章 馳援苦酒第五零七章 罪加一等第七五二章 香餑餑第七十七章 舜典有記第四二九章 與我死來第四七六章 撿到寶了第四零零章 蒼居人人會仙法第三五六章 墨家的假鉅子之爭第七八零章 澠池會之三,尊榮第四七三章 大秦的工程究竟要花多少錢第三十五章 轉守爲攻第三十一章 墨者來訪第五七四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七,長書第一八八章 嫉惡如仇第六十三章 田嗇夫囿第七二六章 舞臺第四五八章 蒙恬成名作,高闕之戰第七六二章 武關之四,老羞成怒第五八一章 五行靈動術之二,入水不濡第七二九章 重啓沙丘宮第六七五章 西軍股份有限公司第九十二章 遊商呂丁第六四三章 平旦決戰第七零二章 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