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二章 一觸即發

bookmark

日升,初曦。

當第一縷陽光穿透夜幕,從恆山的另一端浮出端倪的時候,天上還能看到啓明星的蹤影。

李恪裹着大氅,漫步在鮮血橫溢的原野。

到處都是殘屍敗體,隨處可見苦酒裡的鄉里們手持短劍,切斷夷狄喉嚨的場面。

這是在給未死之人補刀。

考慮到有的人落馬昏厥,有的人裝死逃命,鄉里們的原則是,給每一個夷狄穿着,夷狄長相的人都補上一刀。

這樣的場面對李恪而言有些殘忍,可他逼着自己看,而且臉色青白地向每一個向他問安地鄉里還禮。

由養攙扶着儒一瘸一拐地走上來。

“先生,幸不辱命!”由養興奮大喊。

李恪快步跑過去,看到他滿身浴血,又看到儒爛了半幅的下裳,那裡有一道巨大的傷口,從膝蓋上方直延伸到大腿外側。

“傷得如此重麼?”

儒搖搖頭說:“傷了些許皮肉,未及筋骨,不妨事。”

李恪皺眉斥道:“甚叫不妨事!一會兒讓蛤蜊爲你看看傷情,傷好之前,不許下地走動!”

儒的心裡慕然涌起一股感動,嘴脣顫了幾顫,低聲道:“嗨!”

李恪的目光掃過紛亂的戰場,低聲問:“由養,死傷統計了麼?”

“苦酒裡的死傷並不清楚,至於早先遵先生之命亂陣的人……餘二十四,人人帶傷。”

所謂亂陣之人,就是由養和儒所帶領的那六十人騎隊,他們按照李恪的安排先行出擊,從夜襲、誘敵、突擊、滯馬,一直到最後的衝亂敵陣,戰至精疲力盡,折損率高達六成。

李恪想過他們會有折損,卻沒想過會折損到這個地步。

他垂下眼瞼,又問:“墨者死傷如何?”

“墨者……”由養的聲音低了下來,“爲了快些打亂敵陣,師兄弟們衝得太深……除了我與儒,皆死了。”

李恪險些軟倒在地。

旦駕着踏雪自遠方奔來,身後還跟着辛凌和靈姬。

“恪,我等大勝!”他大笑着跑近,勒馬駐停,“今日全殲了這夥匈奴,兩百首級,足夠裡中人人有爵!”

李恪突然覺得那聲大勝格外刺耳。

他冷冷地看着,銳聲問旦:“兩百首級,你準備盡吞麼?”

旦歪着頭,完全不明白李恪突然撒什麼妖瘋。鄉里們拼了命打戰,當然是準備盡吞,難道還留給外鄉人麼?

然而李恪卻沒有解釋的意思,自顧自問:“鄉里戰死幾人?”

“八……八人。”

“戰死之人撫卹十金,癃者十金,傷者五金。靈姬,此事交予你去操辦,所需財物去尋雉兒。按着先前在治陰留下的名冊,還有鄉里們的上報,將撫卹發下去。”

靈姬慌忙下馬:“嗨!”

“還有人頭……”李恪沉吟片刻,說,“先將梟級曝首之事做了,裡中取一半,剩下一半……由養,你去分派。”

由養振奮應和:“嗨!”

旦難以置信地瞪大眼睛:“恪,鄉里們戰了一夜……”

“由養與儒的人馬戰死六成,墨者更是幾乎亡盡!”李恪惡狠狠瞪着旦,直瞪得他擡不起頭,“叫鄉里們將壯士的屍骨收斂出來,好生安葬,此外,匈奴中留兩個傷勢輕些的活口,我有事要問。”

“嗨……”

……

苦酒裡的曬場上,呂丁和呼毒尼正忙着審訊戰俘。

南北音不同,匈奴語更是怪異複雜,整個裡中也只有他們能夠準確翻譯,獲取李恪想要的消息。

李恪和辛凌並肩站在一旁,眼看着呼毒尼花樣百出地虐待同族,耳聽着一聲賽過一聲的慘呼,卻都似不看不聽一般,尋不見任何表情。

“辛阿姊……”

“嗯。”

“墨家十一人隨我出塞,七死……兩傷。由養雖無大礙,可蛤蜊看過儒的傷勢,說傷了筋絡,以後也怕是行不利索了。”

辛凌沉默了半晌,擡起頭堅定說道:“他們爲保扶墨家復興而死,死得其所,無人怨懟!”

“但我本可以不叫他們承擔如此重責……”

李恪的自責被辛凌凌厲的目光打斷。

她一字一頓道:“恪,你只可以信任墨家!無論何時!何地!”

說完,她轉過身,翩然而去。

李恪愣愣地看着她,反覆咀嚼她話裡的意思,總也品不全其中的滋味。

是憐?是怒?是哀?還是悲?

呂丁擦着滿手的血污走近,隨手一丟,將一團用廢的細麻甩得老遠。

李恪忙收攝心神,問:“結果如何?”

“沒熬住刑,兩人皆死了,不過總歸問出一些。如你所料,是方螣賺開了長城,引兵南下。”

“他在哪兒?”

“樓煩。他要向汜縣令尋仇,巴特便把戈蘭部交予他指使,控弦三千餘,已猛攻樓煩兩日了。”

“樓煩縣還有未淪陷的地方麼?”

“鄉治句注,官市臨治皆是死守,攻伐者是戈蘭部中分兵中去的,大約千人。”

“即是說……樓煩關下足有兩千控弦。”李恪揉着腫脹的太陽穴,搖搖頭說,“我等手中人手不足,吃不下兩千人的大部,得組織鄉里們加緊製作木盾投矛。我們要從鄉治和臨治亭補充些生血,擇機再看。”

呂丁點點頭:“我這便叫呼毒尼去安排。”

李恪突然叫住他:“聽說你十五日前便入關了,隨行當中,爲何只你與呼毒尼二人?”

呂丁苦笑着搖了搖頭:“莫提了。此次草原之行,雖不如上次多掙,但我多少也掙了三五萬。奈何此次皆是牛羊,我一聽巴特有南侵的打算,當即拋下財物趕來報信,又險些被當做奸細發去驪山!細想起來,當真晦氣。”

李恪安慰似拍了拍呂丁的肩:“丁君,仁義之舉必有所報,數萬金的財貨,句注將軍會有補償。”

“不補償又如何?”呂丁豪邁大笑,“能保恪君家眷無恙,區區幾萬金,還不看在我的眼裡!”

隊伍在苦酒裡休整三日,鄉里們也根據李恪的設計圖,整整製作了三日的臨時軍械。

三日之後,苦酒裡出兵向西,直驅向臨治亭的方向。

臨治亭是雁門腹地最大的官市,糧、油、牲畜、百貨,皆是匈奴看重之物。

戈蘭部本想將大部隊派往此地搶掠,奈何巴特將他們的指揮權交給了復仇心切的方螣,方螣不在意他們能搶多少,只在意自己能不能攻破樓煩,陣斬汜囿。

所以臨治亭只有區區八百兵馬攻伐,有大城高牆爲憑,他們的慾望便是再熾烈,也只能徐徐圖之。

十一月初四,李恪領苦酒裡鄉里、隸臣、官奴三百六十餘,並輕傷騎卒二十餘,以旦、由養、裡典厲與田典妨爲將,直入臨治亭的原野,從後堵住了戈蘭部精銳的後路。

號角低沉,兵戈轉向。

大戰,一觸即發!

第五八零章 五行靈動術之一,斷仙崖壁第七一五章 劍指邯鄲第一六九章 官奴瑣事第六十五章 上卿蒙毅第七七八章 澠池會之一,邀約第一五零章 暴民之蹤第二零五章 夜宴夜論第六三一章 被驅逐的人第一三五章 巫醫之方第五七一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四,火起第二六七章 戰局抵勝第七一五章 劍指邯鄲第五八零章 五行靈動術之一,斷仙崖壁第七八六章 澠池會之九,多疑第四九六章 孛星出於西《盪風雲》卷尾感言第五六七章 以身犯險,血餌捕牢第四六四章 篳路藍縷第七八七章 澠池會之十,舞劍第五三三章 霸下奪志第四零一章 少年營畢業考試第四七四章 做一隻有用的刺蝟第五八六章 離咸陽第七五三章 馬耶?鹿耶?第五六七章 以身犯險,血餌捕牢第五八一章 五行靈動術之二,入水不濡第九十九章 被歧視者第二四一章 我想你了第一七六章 水力體系第一零一章 傢俱工坊第三十一章 墨者來訪第三六二章 暗謀第二一七章 無法有天第九十二章 遊商呂丁第十三章 流言四起第四三八章 墨家第十代鉅子李恪第五零八章 始皇帝服仙丹第五九零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五三七章 磴口第六零四章 螢惑守心第一三三章 以法論法第六二九章 東塬夜襲第八零五章 公子,請第七一零章 低調的劉季第六零九章 玄鳥代龍庭第七十四章 清白坦蕩第七六五章 武關之七,請賜教第五二一章 志在改秦第三三二章 天生聖者,雁門恪君第三二四章 目標,楚墨!第四二二章 君子陽陽第七三一章 兵禍第五三八章 祖宗這種事,無所謂第三八二章 宴無好宴,客無佳客第三一零章 墨家的推舉制度第五四七章 李恪的顯學體系第九十章 臨治市亭第一零九章 悉聽尊便第三七九章 楚墨假鉅子之試開始第一六九章 官奴瑣事第三四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六八五章 還軍第四八三章 陽周規劃,三農一賈第三五二章 咸陽!咸陽!第五八六章 離咸陽第三九三章 亡秦者胡第二六零章 災禍臨門第四四六章 三女同迎第六九四章 母儀天下四十七章 其名爲犼第七零三章 亂燉第六六零章 穀道聽宣第四七一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一一五章 喬遷之喜第三十八章 災前搶收第八零六章 天下抵定第七四九章 棄暗投明第四一七章 江湖兒女(中秋快樂!)第二十五章 一觴便倒第七一八章 同門相殺第二七六章 瀕臨收官第四四六章 三女同迎第四四五章 娘子,美甚第一三六章 炊煙起時第六九七章 秦不可亡第二二三章 三墨之爭第四十四章 凍雨降臨第一一九章 利弊各半加更特告第二零二章 同居時代第二八四章 霸下第四五零章 一出好戲(國慶七天樂)第四四八章 春宵苦短第四七九章 人行於道,有犬吠聲第四一零章 滄海纔是真豪傑第三六一章 行刺第五六六章 請諸公順從第七十九章 又見舊識第八十二章 打虎漢子第七五六章 小人者,趙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