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九章 大戰方歇

bookmark

巴特靠着城門坐在地上,眯着眼看着從山上孤身走下來的雄壯身影。

那人在幾十步外站定,拄着一柄奇型長刃高聲大喊:“巴特!可敢與我再戰!”

巴特幾乎以爲自己聽錯了。

不是勸降,不是侮辱,他此來的目的……是邀戰?

原來秦人之中也有勇士麼?

巴特扶着城牆站起來,看着旦,用幾乎啞透的聲音回話:“你的馬在何處?”

旦咧嘴一笑:“踏雪尚在城外,需向你借道。”

巴特哈哈大笑,一揮手跨上的盧,帶着殘兵散漫行走到火焰邊緣:“我只有這三十步可讓,你若有膽,自行開城!”

旦毫不猶豫邁步下山,在數百匈奴的注目下,在他們的射程中施施然搬開門閂,推開城門。

不一會兒,他騎着踏雪歸來,揮手招進三十餘個推板車的民夫。

“你一日不曾飲食,我予你半個時辰,只當償還借道之情。”

巴特難以置信道:“你予我飲食?”

“怎地?你恐我在食水中下毒?”

巴特再次大笑,第一個跳下馬,從板車上撈起粟餅,張口就咬。

匈奴們陸陸續續分食起粟餅,一個個吃得狼吞虎嚥,有好幾人都險些將自己噎死。

半個時辰之後,吃飽喝足的數百匈奴下馬,手牽着手圍成整圈,把旦和巴特圍在中間。

四周是尚未熄滅的油火,地面被連日的烈焰烤得火燙,讓他們宛若回到部族的大宴,只是草原一望無際,全然不似這裡,除了高聳的城牆,便是更高聳的山壁。

巴特最後的命令已經下來了,勝,全體衝山,攻破句注,敗,衆人投降,爲奴苟活……

是死?是活?

他們突然不知道自己該盼着誰勝纔好。

踏雪與的盧揚蹄對望,馬上的騎士各提長兵。

巴特突然問道:“你叫甚名?”

“旦,大秦雁門郡,苦酒戶人,陳旦!”

“你的首領又叫甚名?”

旦愣了愣:“你說蘇將軍?”

“非是蘇角,是那個將方螣用作帥旗,形似少年之人。”

“你說恪?”

“原來他的名是恪……”

巴特擡起頭,妄圖在山城上找到李恪的身影,卻只看到連片的大盾。

他嘆了口氣,喃喃自語道:“中原英傑何其多也。”

旦皺眉問:“你方纔說甚?”

“無事。”巴特搖了搖頭,驟起高音,“若我殺你,當留你全屍!”

旦登時大怒:“若我殺你,當取你狗頭!”

“好膽!”

兩人同時夾起馬腹,踏雪與的盧同時長嘶,躍向對手。

長刃與狼牙棒狠狠撞在一起!

兩日夜不曾入睡,整日裡驚懼憂愁,這一戰遠稱不上勢均力敵。

交兵三次,馬錯三輪,旦掄起長刃一記上撩打飛了巴特的狼牙棒。

巴特茫然地舉着手,看着旦橫擺長刃,衝着他的腦袋一揮……

身首分離!

巴特的腦袋高高飛起來,無頭的屍體在的盧上晃了一晃,沉沉墜地。

旦勒住踏雪,甩掉長刃血跡,目如鷹隼般掃視衆匈奴殘兵:“你等,可要再戰?”

明明語言不通,旦那些匈奴齊齊拜倒,在旦的面前五體投地。

旦如君王般立馬於臣服的匈奴正中,最終,沉沉地嘆了口氣。

匈奴之戰,告於段落。

收攏戰俘,清點殘兵,蘇角、李恪、司馬欣和慎行重又站在關城的土地上,一時間都是感慨萬千。

“蘇將軍,鉅子,你們可知,我與司馬軍侯便是在此處認識的,當時還是我慫恿軍侯辭去樓煩道軍侯之職,自行發配元岡道。”

蘇角驚奇道:“欣君與恪君還有此等交情?”

司馬欣在旁苦笑,說:“說來我還欠着恪君大情。若不是他爲我設謀脫出險地,待方螣罪行曝白,我便是無甚干係,也無顏繼續留在軍中,怕是此刻已在櫟(yuè)陽做了獄掾了。”

李恪失笑道:“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衆人哈哈大笑。

說笑間,有一員親衛疾奔而至,附在蘇角耳邊竊竊私語,蘇角面色驟然陰沉。

李恪好奇問:“蘇將軍,可是有事?”

“槐里君至矣,如今就在南牆城樓。”蘇角沉聲說道,“他要我速去他處,登城回話。”

……

一晃眼,十二月二十。

距離穀道戰結過去十多日,李恪早已回到苦酒裡,每日與鉅子慎行飲茶論道,不時對弈一局,重又過上了安穩閒適的日子。

大軍反攻之事進展順利,大概是蘇角與李信達成了什麼交易,反攻之軍以南牆守卒爲主,人數接近兩萬餘,以假陰山都尉司馬欣爲將,始成、旦皆爲軍侯,當然,在咸陽的任命下達以前,他們的名頭前面依舊離不開那個假字。

假軍侯旦……

每每唸叨起這個拗口的稱呼,李恪都有種想笑的衝動。

蘇角與李信一道去了咸陽覆命,可想而知,那裡又有一場明爭暗鬥。

不過有李恪籌備的四寶在手,有獨立剿滅匈奴主力的大功在身,有本次兵禍的罪魁禍首方螣,還有扶蘇和蒙氏兄弟的幫襯,蘇角無論如何都會比李信自在得多。

旦的大事定了,苦酒裡又一次險地逃生,鄉里們晉爵者衆,喪悲者亦不缺乏,以至於整個裡都沉浸在兵禍之後的躁動當中。

這種躁動感染了很多人。

李恪要加入墨家的事已經不是秘密了,回裡之後,田典、裡典、嚴氏、呂雉都不止一次問起過這件事,憨夫和辛凌倒是不問,可是一天三趟地見面,看着李恪和慎行喝茶閒談,一聲不吭,就連汜囿都在百忙中抽出空來了一趟,見面就問:“何時入墨?”

李恪只是笑了笑:“尚有時日,不必掛懷。”

他與慎行很默契地誰也沒提入墨之事,因爲兵禍未結,諸事未定。

此後又是十餘日。

司馬欣引重兵正面擊潰平城之軍,又令旦領偏師北出陰山,截住了慌忙北逃的善無之軍,兩軍合圍,雙方在陰山腳下大戰四日,屍橫遍野。最終旦用李恪的火馬陣再立一功,衝散了匈奴的衝鋒之勢,裝備殘敗的秦軍由此以八千傷亡盡殲強敵,宇內廓清。

端月初四,陰山都尉府在一片廢墟當中重建,一應瑣事全部交予始成料理,司馬欣則與旦一道倍道趕赴苦酒,於日失時分,踏入閭門。

他們並不是第一批奔赴苦酒裡的貴人,也不是最後一批。

這一日,苦酒裡華蓋如雲。

李恪在院子中見到了自己絕想不到的一個人……

“公子,敢問你今日是以何身份來的?荷華,亦或扶蘇?”

第六四四章 雞鳴,戰前第一四八章 飲茗雅事第五五三章 呂雉有孕第一五二章 慎子之劍第三四五章 屠睢問計第五零四章 墨夏子第五五九章 張良住在李斯家第五二九章 校尉路人甲第二七一章 合軍共謀第四七四章 做一隻有用的刺蝟第七五一章 窮奇毀城第六三五章 韓信歸國使咸陽第六十八章 生死一瞬第七四四章 雍軍的七寸第一三七章 將相有種第一三七章 將相有種第五七六章 中場第七七八章 澠池會之一,邀約第一二二章 蓋均無貧第四五九章 好心辦壞事第八零零章 兒大不由爹第二五六章 都是玩笑第四零七章 范增跳槽第二七零章 奪軍殺將第六七六章 胡亥來晚了第七零四章 李恪的商貿戰第五五八章 有一臺華爲多好第七九七章 咸陽中阪無籍某被刺案第八十九章 陋室不陋第二七八章 豪傑末路第六九五章 君子協定第四零二章 三家志合第五五四章 焚書第六一四章 勒石燕然第七九一章 澠池會十四,墨戰第七七零章 武關十二,烈士暮年第三五七章 霸下一遊第五二三章 請馭機關第三八七章 壽春尾聲第五四九章 秩!兩千石!第二五七章 句注裡外第五零五章 時不我待第二六七章 戰局抵勝第二七五章 七星續命第一三八章 山高路遠第三九零章 劍癡與工癡第二十五章 一觴便倒第五三八章 祖宗這種事,無所謂第七三二章 死戰之一,鄙視鏈第五十二章 九月開初第二七七章 饋贈四寶第一二二章 蓋均無貧第五四零章 都是靠雙手養活自己第五零一章 大講,成聖之始!第一五四章 九退位八第三七零章 賢人居於賢水第一三零章 奴隸之思第四七三章 大秦的工程究竟要花多少錢第三三八章 會於寢浦第三七七章 蒸汽工坊慘案第三七零章 賢人居於賢水第六二九章 東塬夜襲第二二九章 雁門天府第七五零章 暮氣第五四七章 李恪的顯學體系第四二五章 狗官無恥第五三六章 牧野棋局,成王敗寇第六六八章 殉葬第五二二章 國以農本,以工強第二六零章 災禍臨門第一二五章 句注軍市第五十九章 量產御米第四六五章 蝸居的始皇帝第四九一章 商山有四皓第四九九章 兄弟第四九零章 朕允了第六二四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七零五章 時代……不同了第七一三章 步子諸強第七一三章 步子諸強第四十三章 自滿過甚第七一四章 項梁之死第三六九章 洗耳恭聽第三九三章 亡秦者胡第七七二章 天下第二戰神第二八五章 蒼居第七二七章 兩難第三三二章 天生聖者,雁門恪君寫在《行天下》的末尾第五四四章 華夏重義而輕生第六七九章 大逃亡第六四一章 狼山誓師第五六一章 真人始皇帝第二六五章 機緣巧合第六四八章 鋒銳如劍第三五三章 蛤蜊拜師第六四五章 殺!第四一三章 雜法當道第四五三章 暗箭難防第一七三章 其名狌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