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五章 少年營

bookmark

所謂少年營,顧名思義,就是李恪心目中專門安置與培養少年人的機構,性質上雖接近於後世青年團一類的後備團體,但在結構和操作上,卻更傾向於那些綜合性的初等教學機構,也就是小學和中學。

這個想法突如其來,卻又由來已久。

說它突如其來,是因爲季布莊園有過量的稚童與少年,總數超過六百,再加上蒼居原本的三十餘適齡孩童,趙墨與歐冶陸續遷入,卻尚未明定發展方向的小子們,蒼居可估的十五歲以下人口已經達到八百餘。

這個數量不僅顛覆了蒼居合理的人口結構,怎麼安置他們,也成了眼下亟待解決的大問題。

畢竟季布莊園,根本就是李恪來到大秦以後,看到的最大規模的孤寡院……

而說這個想法由來以久,則要從胡陵之行開始。

墨家衰敗之勢由來以久,天下墨者三脈,總人數不足千五,這個數量對一門雜學來說或許足夠,但墨家是顯學,兩萬分之一的普學率對一門顯學來說,堪稱災難。

李恪不止一次試過去總結墨家衰敗的根由,長平之殤,三墨歧見,墨雜之分……

在李恪看來,墨家難興最關鍵的原因其實是對墨者過份高企的標準和苛求。

僅以胡陵爲例,百姓自幼誦讀墨學,但長成後入墨的卻少之又少,蒼居也有類似的情況,還有李恪那位以墨學開蒙的伯父李汩……

並非是墨學不引人,實在是墨義太趕人了!

李恪分析過自己身邊的墨者,憨夫、辛凌、由養、儒,還有靈姬、風舞、葛嬰等等,無一不是學養精深,武藝精湛,業藝精熟,信仰精厚……

這種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精英模式並非不好,可若是對每個墨者都如此要求,不僅太過強人所難,還容易讓特長突出的苗子淪於平庸。

李恪想通過少年營來改變眼下的狀況,而且做好了獨斷專行的準備!

少年營三字一出,果然滿室皆默。

慎行沉吟了好一會,才試探問道:“恪,你是想將少年大量收入墨家?”

“算不得收入墨家。”李恪小心翼翼掩藏着心思,輕聲說,“季布那頭千人遷入蒼居之後,蒼居少年便近八百之數,原有的書院已不足以收容他們,務農、務工也並非少年專長。莊園少年受俠道影響頗深,如柴武者,十三便敢帶着弟妹劫道,且絲毫不以爲恥。若是任由他們自在發展,對蒼居而言,並非善事。”

“少年營便是書院?”

“是,鄉學,書院,蒙學,只是他們依託墨家而存,與其讓他們以法儒入蒙,不如授以墨學,並從中挑選適合的苗子。”

辛凌眉頭一皺:“你準備教授甚文?”

“《經》上下,《經說》上下,詩、書兩篇,《楚辭》、《山海經》、《神異經》、《列子》,還有《呂氏春秋》和墨劍。”

“以雜家爲重,兼顧墨學……”辛凌隱約覺得李恪另有打算,可又想不透李恪的心思,“爲何不授十論?”

“十論者,墨義也,少年心性不定,不知其本,反容易誤信誤傳,人云亦云。”

“《非儒》如何?”

李恪搖頭一笑:“師姊,這些孩子未入墨門,先學《非儒》,他們究竟會以爲儒家虛榮,還是覺得我墨家小家子氣,容不得他學?”

辛凌不說話了,看向慎行。

慎行盯着李恪:“雜學與墨經,便可讓孩童心向墨家?”

“雜學者兼容幷蓄,可識文斷字,兼修多門。墨經則是墨家機關術之基本,墨家最吸引少年的,不就是機關秘術嗎?”

“爲何還要學墨劍?”

“學武是爲強身健體,健體是爲氣力足備。更何況墨劍飽含墨義之精華,在傳劍時授義傳道,比死記硬背的效果可好多了。”

“你以爲,八百少年營,可入墨者幾何?”

“當有半數。”

“四百?”慎行難以置信道。

“半年拔選一次,凡年十三以上,好學且品性堅忍者入墨,授以十論。至十七縛籍,錄學子籍,再令其踐行墨義,如此當有半數。”

“十三入墨,卻到十七纔開始踐義……”慎行苦笑道,“恪,你以爲是墨義阻了墨家壯大?”

“少年心性不定,少有堅持,反觀長成之後,若心中有信仰,區區墨義何足掛齒?”

慎行不由點頭:“爲師還有最後一問,你以爲,少年營由何人主持妥當?”

“最妥當的是季布。”李恪毫不猶豫,“蒼居少年多出自莊園,季布兄弟對其有恩。再者說,季布乃信士,信義二字,無價之寶。”

“可是季布非墨。”

李恪輕鬆道:“他們兄弟倒是希望加入墨家,只是叫我推了而己。”

“爲何?”

“對墨義不明所以之輩,便是勉強收入墨家,也不過是在墨衛的基礎上再多個墨俠而已。”李恪撇着嘴說,“老師,墨家難道還不夠亂嗎?”

“可你又想要他主持少年營……”

“是啊,我打發他們三兄弟去尋師哥學藝去了。”李恪聳了聳肩,對由養道,“由養,讓師哥將他們收作弟子,一年時間讓他們精熟墨義,通背十論,待他們做成了這些,纔是主持少年營的人選。而在那之前……師哥爲主,由養爲輔,如何?”

慎行滿意點頭:“看來你對此事早有打算,爲師允了。”

“謝過老師!”李恪終於眉開眼笑,“由養,你現在便啓程。家居,饕餮,墨行,改田,少年營,還有季布幾人拜師之事,一件不可延誤!”

由養拱手震聲:“唯!”

……

在季布處借了馬,由養與衆人道別,北行歸往蒼居。

霸下在汝水畔一停七日,程鄭理清了季布欠款,第一批二十餘戶人家也在墨者的護衛下離開莊園,隨行的還有丁固。

風舞和蛤蜊回來了,霸下終於開爐啓行,越過汝水,穿過南陽,夜以繼日向着南郡奔行。

✿Tтkan ✿¢ ○

夕陽西下,李恪憑欄遠眺,整個人都陶醉在荒野無邊的美景當中。

人才鏈條,生產秩序,集體作業,新式機關……蒼居還缺什麼呢?

商路!

“此行回返的時候,看來必須去一趟沛縣了啊……”

第三一五章 機關獸蠍第三二二章 嬴姓,李恪第四九一章 商山有四皓第七三一章 兵禍第三九六章 商之大道第六六九章 始作俑者寫在《行天下》的末尾第八十章 新年大吉第七七五章 庶人恩怨第五十一章 出殯進山第二零八章 呂雉之心第六八零章 僭越第六九四章 母儀天下第三五八章 作得一手好畫第七零六章 文鬥,武鬥第二三六章 覆滅之局第一九八章 久病成醫第二九二章 大戲開鑼第三八九章 劍癡試劍第一八八章 嫉惡如仇第六八零章 僭越第四零六章 全無勝數的考覈第五八二章 五行靈動術之三,真人貞寶第三七九章 楚墨假鉅子之試開始第六四二章 援兵漸近第三九七章 三妻四妾第一六六章 久遠回憶第七六三章 武關之五,勝與敗的分水嶺第三八三章 安陽君歷險記第六零四章 螢惑守心第一四九章 測量之法第三零二章 餘徹食第六一八章 養婿如兒第五六九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二,捕牢第九十二章 遊商呂丁第一七七章 伯益螺旋第二五三章 四散衝殺第四零二章 三家志合第一八三章 任重道遠第六八六章 爲朕分憂第六零四章 螢惑守心第四零八章 進擊的項籍第三五二章 咸陽!咸陽!第三三五章 少年營第五零八章 始皇帝服仙丹第四四七章 同牢合巹第六九八章 羣雄第一九一章 阿爾善部第一九二章 翠竹仙釀第七一七章 信用消費第三十四章 大魚咬鉤第二三二章 開門見山始皇帝三十五年第九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一四七章 迎來送往第二五三章 四散衝殺第八十五章 水車之難第三六八章 鬼斧神工第七零一章 傻子笑憨子第十九章 禽獸不如第四八九章 扶蘇失寵第五八二章 五行靈動術之三,真人貞寶第六八零章 僭越第一四三章 胡思亂想第五零五章 時不我待第五三三章 霸下奪志第七一九章 愣頭青,們第一九三章 打人打臉第三二一章 朝堂之辯第六零四章 螢惑守心第三五一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八十五章 水車之難第二三五章 獏行之戰第七三六章 死戰之五,破釜沉舟第四五八章 蒙恬成名作,高闕之戰第三八六章 百人敵第一六七章 沙盤開閥第七二七章 兩難第七九五章 二世登基第八十五章 水車之難第一九二章 翠竹仙釀第五四二章 到嘴的肥肉第四六七章 墨家歸秦第三六三章 袖子是什麼意思第四八九章 扶蘇失寵第六十二章 納租開始第五二一章 志在改秦第二九九章 受迫害妄想第三一二章 是個仗義的漢子第七十章 天使來了第四一六章 齊地的禍害第二五六章 都是玩笑第六十九章 山有扶蘇第七八三章 澠池會之六,口舌第二八一章 才比商君第六十五章 上卿蒙毅第一四二章 坎井之蛙第五十八章 公審大會第五八三章 五行靈動術之四,烈火銷金第一四零章 情濃於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