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九章 秦攻百越之戰

bookmark

霸下起行,沿江水而西,在南郡南陽之交渡江一處緩灘渡江,直下洞庭。

洞庭郡地轄楚黔中與巫郡二郡,地處在南境之極,連接百越,境內多崇山,少耕地,人口民戶近於雁門,卻因爲居地分散,較雁門更爲荒涼。

而她的人口分佈也與雁門極爲相似,雁門精華盡在善無,洞庭人口也有超三成蝟集於郡治沅陵。

一城沅陵,半郡財貨。

沅陵毗於沅水,鄰近酉水,左近有麻陽銅礦、鐔鈹錫礦,不遠有清水產鹽,自身還產金與丹沙,物產富饒,天下聞名。

這裡本就是楚國的兵工之所,鑄坊連片,工匠成羣。屠睢領兵攻伐百越,更是將此地用作暮府,盤踞中心,遙控五軍。

多方兵將集而四散,不知不覺,更進一步促成了這座城池的一時繁盛。

李恪與史?約定的見面之地也在此處。

霸下南穿澧(lǐ)水,領路的泰便當先下車,蹬着木牛去往通報。

雙方在兩百里後重逢,泰說才缷去國尉之職的百越將軍屠睢領着莫府衆將,在沅陵城外十里豎亭恭候,有請霸下直往。

霸下深入人煙是大事,尤其是民衆對霸下知之不詳的非墨家傳統駐地,更容易引發騷亂。

故關於屠睢所請,李恪全然不敢擅專,得信之時便報了慎行,請他決斷。

慎行沉吟良久,喚泰來問。

“百越將軍可知霸下?”

泰苦笑着搖頭:“我與將軍說過霸下形貌……然在我看來,將軍仍對霸下不甚瞭解……”

“不甚瞭解亦要請霸下直往?”

“是。將軍說,他已備足豆料精草,必能將霸下安頓妥當……”

李恪忍不住嘟囔:“他從何處以爲霸下是食草的?若是霸下食肉呢?”

衆人皆苦笑。

慎行嘆氣問道:“恪,依你所見,霸下可有直往之必要?”

“全無必要。”李恪嘁了一聲,回答得一本正經,“不過霸下自修繕以來,除卻胡陵、苦酒兩次現身,始終都是遮遮掩掩,真正窺得機關之力的人,好似不多吧?”

慎行撫須一笑:“你是說,叫沅陵之人開開眼界?”

“沅陵偏遠,無關緊要,反倒是屠睢莫府當中,達官顯貴數不勝數,讓他們早些見識機關之力,實有益於我等今後。”

“爲今後計麼?”慎行沉吟片刻,終於下定了決心,“起行,直趨,令風舞與儒駕出霸氣來,切不可叫人小瞧了墨家的機關神術!”

“唯!”

……

城外十里,草舍茅亭。

屠睢閉目坐在亭中,不言不語,不喜不怒。

百越之戰進行的並不順利。

遙想去歲大軍出征,聚合天下強兵,總數達五十萬衆。他居國尉之職,領傾國之軍,何等的意氣風發。

而他也沒有辜負皇帝的期望,大軍一分爲五,齊頭並進。東路之軍勢如破竹,短短時間,便攻下東甌,閩越,拓地萬里!

可他的好運也到此爲止了。

中路,西路四十萬大軍深陷羣山無法自拔,東路攻下閩越,西向南粵,又被雒甌聯軍伏於半道,大敗而回。

就在他重整旗鼓,欲向東路增兵之時,匈奴扣關,雁門淪陷!

咸陽一日三道急令,命強軍改道,馳援北疆。

他曾有意拖延皇命,妄圖趁着嚴冬再戰一場,至少摧毀雒甌主力,爲下一步會戰打好基礎……

可是,雁門戰局崩壞,句注穀道盡失,無能的蘇角棄守關隘,咸陽顯貴一日三驚!

他再也攔不住北軍北返,整整二十萬精銳一夜空營。各路大軍建制崩壞,便是皇帝很快便詔令補足了缺額,但新軍皆南境更庶,又如何能與調出的北地精兵相較?

攻越戰局自此陷入到守有餘,攻不足的尷尬境地,整整一年,各路忙於練兵鑄器,連一場像樣的會戰都未能組織起來。

皇帝已經爲此斥責了數次,若不是蒙恬有了更好的去處,皇帝又需要國尉之職來安撫李信,攻越之戰……或是早已作古了。

更可笑的是,回調的北軍根本就沒能派上用場,氣吞天下的匈奴居然被雁門的民軍擊潰了……

大秦的更庶與民軍何時變得這般擅戰了?

還是說匈奴根本虛弱不堪,前頭的一切急報,不過是北軍想要抽回精銳的一場大戲?

那段時間裡,屠睢像瘋了一樣發動關係探查匈奴之戰的隱秘,越查就越覺心驚。

那支匈奴稱不上驍勇,領軍之將也算不得睿智,但其戰法嫺熟,便是北軍精銳尚在,也不免要費一番手腳。

民軍的戰報與其說勝在驍勇,不如說是一場完完全全的算勝之局!

每一戰,料敵於先,每一戰,鎖敵於後!

不硬戰,不強攻,明明兵力不備,卻總能以局部優勢堂堂而勝。

且在鏖戰之時,民軍各種聞所未聞的兵器戰法層出不窮,同爲勝戰,前後半局的表現又判若兩軍!

屠睢一生戎馬,細研之後,當即斷定那位被吹上天的民軍將領旦身後另有高人,再一查證,那位高人居然就是李恪……

“恪君,老夫果真不曾看錯你……”屠睢遺憾地嘆了口氣。

他比墨家更早求賢,只是不曾被李恪看中。

秦時尚有戰國風骨,君擇臣,臣亦擇君。屠睢無從去怪責李恪,李恪最終選擇了墨家,短短數月,聽說已成一脈假鉅。

屠睢讚歎之餘,不免會想,若李恪在南,眼下戰局當有不同吧?

攻越之戰已在生死關頭了!

東線,雒甌蠻人高築寨壘,將整條防線經營得固若金湯。

中線,大渠工程久無進展,二十萬大軍蝟集長沙郡,進則後勤斷絕,不進則空耗谷糧。

西線,戰鬥一刻不停,廣袤的十萬大山處處戰場,雒甌之民散作一團,卻怎麼也找不到主力所在。

要破局!

屠睢暗暗對自己說。

皇帝是個急性子的人,此番自己主動放棄國尉之職,能夠博來的好感難有半年!

若是戰局久無進展,他賭上一切的攻越之戰,難免泡影成空。

他絕對不能接受這樣的結果!

所以,要破局!

屠睢灼灼望着北方盡頭,那裡有幕天雲絮,青山飛鳥,那裡將是傳說中的霸下巨獸出現之地,霸下之上,有大賢至!

“恪君,老夫對你寄予厚望,切莫……切莫叫老夫失望!”

第一四三章 胡思亂想第三七一章 五德始終,毋常勝第一五二章 慎子之劍第二一一章 夜市故人第二十九章 有寶天論第四九零章 朕允了第五六八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一,氐日第二六八章 招魂之歌第一一七章 大宴賓客第六一五章 大秦不聞《無衣》歌第二七五章 七星續命第三五三章 蛤蜊拜師第六一二章 我欲保扶蘇第三零七章 知北遊第十三章 流言四起第四十一章 酬金到手第五三八章 祖宗這種事,無所謂第三零八章 胡陵見聞第四一七章 江湖兒女(中秋快樂!)第六四五章 殺!第四零六章 全無勝數的考覈第二二二章 家臣蛤蜊第二二八章 安陽君柏第六四七章 白狼之殤寫在《行天下》的末尾第六二二章 投鞭斷流第二五九章 樓煩之戰第一五三章 羣情激奮第七四六章 烏騅與霸王第一六六章 久遠回憶第九十五章 產品營銷第一四九章 測量之法第三四九章 水土不服的根源第二零八章 呂雉之心第四零九章 項籍說話就是有道理第五五一章 滄海君死裡逃生第六三零章 措手不及第四九五章 無爲而治第一二二章 蓋均無貧第七九九章 李信告老第四一八章 齊王建的亡靈第三七一章 五德始終,毋常勝第五三六章 牧野棋局,成王敗寇第六七六章 胡亥來晚了第三一三章 最後一題第三五七章 霸下一遊第七七九章 澠池會之二,請君第七零六章 文鬥,武鬥第三十四章 大魚咬鉤第五三七章 磴口第二二一章 大起大落第七十章 天使來了第六二七章 斬來使,啓戰端第六八四章 內外第三一一章 殺盜者,非殺人第九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一二一章 務實媚上第三二一章 朝堂之辯第八零六章 天下抵定第六零五章 祖龍死而地分第一九一章 阿爾善部第三零九章 趙墨三子第七二二章 做生意嘛……第六五八章 天崩第四零二章 三家志合第三十四章 大魚咬鉤第六九一章 陳勝王第六一零章 鬥祖龍,二伐匈奴第二五一章 涼夜驚雷第五四九章 秩!兩千石!第五五六章 辦着辦着就有了第四一八章 齊王建的亡靈第一九三章 打人打臉第一二一章 務實媚上第三四一章 恪與熊掌不可兼得《盪風雲》卷尾感言第六八零章 僭越第一六三章 武姬酒肆第二四三章 劍指同袍第七十九章 又見舊識第七五八章 秦關百二第十四章 飛龍騎臉第四七三章 大秦的工程究竟要花多少錢第一三九章 癃展之墨第五八零章 五行靈動術之一,斷仙崖壁第三零零章 君子八方第四三三章 討人嫌的別人家的孩子第四一七章 江湖兒女(中秋快樂!)第三七五章 始皇帝的難題第七九五章 二世登基第二十六章 劫匪下山第七一三章 步子諸強第四四六章 三女同迎第三四八章 夏無且第六一一章 率敖十七令第七十章 天使來了第二六一章 空城困敵第二九九章 受迫害妄想第十九章 禽獸不如第二十八章 應對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