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解疑答惑

擺出商品,客人喜歡,這門生意就算成了大半,而在這過程當中,李恪最大的收穫是確立了自己的位置。

烈山鐮是贈品,桔槔是敲門磚,集體大農業纔是李恪爲裡典服備下的重禮。

憑着這份禮物,他從苦酒裡治下之民中脫穎而出,一躍成爲裡典服心中不可或缺的依仗……至少當下如此。

一個願買一個願賣,兩人移步西廂,就李恪的“集體大農業”之策討論起具體的細節。

這次終於是完全平等的交流,兩人跪坐的姿勢隨意得多,是即席對坐。面前不在有湯碗一類的事物,說笑間也不再爭奪鋒機,大多時候是裡典來問,李恪作答,這是答疑時間。

“恪君,你的計策是否可行,其中關鍵是整個裡中的勞力都要換上烈山鐮,近五百把的數目,兩日之中如何籌措?”

李恪目視着窗外,輕輕說道:“其實製作烈山鐮並不困難,材料只需一鐮、一鋤,些許板材枝條,普通木工一個時辰可以做四把,而我還有別的方法,可以再提一些速度。”

“那便是……”裡典心算良久,“需要十名木工一連做上十二個時辰?我上那裡尋這許多木工來!”

李恪擺了擺手,說:“不需那麼多。現在下市未過,到舂日天便黑了。屆時鄉里迴歸,裡典從中挑選些略懂木工活計的人,再配以三五木工,三十餘人連夜趕工,至明日食時,大抵便足夠了。”

“略懂即可?”

“裡典放心,依我之法材料足備,明日必有五百長鐮奉上。”李恪微微一笑,“不過先旨聲明,鄉里的鐮我不收費,但官奴隸八十六人,每把鐮刀我要收三十枚半兩錢。”

“資材自備,人員我出,你分毫不給,還要收錢?”

“那是自然。”李恪理所當然說道,“有道是公私分明,官奴隸自然是官府負責,我不出資材,人卻是我訓的,收些加工費難道不該?”

裡典面色一滯:“可是三十枚半兩錢……”

“襄翁曾找過我的事,你應該知道吧?”李恪說,“他曾說百把鐮刀兩千錢,我只需幫他訓練十人。裡典處不限人數,三十錢一把多麼?”

“確實不多……”裡典嘆了口氣,“此是後話,你之計策亙古未有,我該如何說服鄉里們。還有耕作本是田典之事,我又如何說服他?”

“裡典錯了。”李恪先聲奪人,“集體耕作乃是先人智慧,亙古便有,如今的經營模式卻是廢井田之後才逐步興盛的。我之計策乃是復古,算不得創新。”

他輕輕說:“至於說服鄉里……裡典只需派三五人守在閭門,將鄉里們一一引到家中,共同陳說利害。你想,裡中大部分鄉里本就無法在兩日內收完田畝,如今只需聽令便可收完,試問有誰不肯?”

“可裡中還有鄭家,鄭家又豈會看我成事?”

“所以不可給他們商討的機會。”李恪伸出手指敲了敲席,“鄉里們一下地便將他們聚攏,而你一旦說動鄉里們同意,便要選出代表,一同帶去田典家中。”

“帶去田典家?”

“代表中閭左、閭右、少吏、黔首皆不可少,大約一二十戶,其中鄭姓不少於四家,卻決不可有鄭家長房。”

“你的意思是……”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待到一切敲定,你再於夜深時拜訪襄翁,說其利害。他不過區區一個豪族家老,莫非敢背沒整個苦酒裡的民意?鄭家以後,莫非不想在苦酒裡住下去了?”

裡典服聽得兩眼放光,忍不住拍案叫絕。

只是沒一會兒,他的情緒又低下來,苦笑道:“此事還是繞不開田典,我與他不和,他又如何助我?”

“爲何要他助你?”李恪冷笑,“官田四十頃,奴隸八十六,若是凍雨一下,近三十頃顆粒無收……裡典,是你的責任重,還是田典的責任更重?”

“耕作本就是他的職責,官田更是重中之重,即便遭遇天災人禍,若是損失過巨,他也必然會被斥責,說不定還要訾金記過!”

“那你把鄉里們組織起來,到底是你在幫他,還是他在幫你?”

裡典服一下便怔在了那裡。

李恪自顧自繼續說話:“裡典,如今的當務之急乃四件事。其一,謀事需秘,至少在你召集鄉里之前,切不可讓田典知曉,免得節外生枝;其二,裡中應當有備用的農具,要馬上辦起工坊,我看監門的演武場就很合適,既大又平,到時燃起篝火,便可徹夜達旦;第三,你與鄉里講話時有一事必須講明,先民後官,也就是先收民田,後作官田;至於第四嘛,您回去便可作書陳情,此事一經敲定便立刻派出可信之人,星夜送予上官,莫再等郵人了!”

“此言大善!”

看着裡典服的樣子,李恪知道這件事已經謀成了七分,剩下便要看裡典服的執行力如何。

他鬆了口氣,最後說道:“使長鐮有特殊的技巧,明日我與裡吏一家,還有那八戶有鐮的鄉里都要在地頭教導。我會在裡吏家的受田,至於其他人等,你也要事先安排,叫鄉里們知道從何處開始。”

聽完這句,裡典服深深看了李恪一眼:“有恩必報,嚴氏果真教養出個好兒!”

“恪代我媼,謝過裡典誇獎。”

……

舂日將近,路上的風小了許多。

雖然與平日比起來仍算大風,但和早上那種狂風相較,卻也幾近於無,已經不需要戴着帷帽到處走了。

李恪送走裡典服,簡單吃了幾口竹筒豆飯,取了烈山鐮的圖板,徑直朝監門家走去。

不多時,他就來到監門家。監門家大門洞開,演武場四角燃着巨大的篝火,照得院內如臨白晝,連溫度似乎都高了不少。

院內正聚着二十餘個壯漢,以監門爲首,大多都是他手下的隸臣。他們一捆捆整理着鋤鐮,還有幾個在分門別類整理板材枝條。

李恪走進去,監門厲當即迎上來,語氣莫明:“小子,我先前倒是看輕了你。”

“如今不是客套的時候。”李恪毫不在意地打斷他,全無客套,“此處有多少鐮鋤,幾多木工?”

大概是一時不習慣李恪的轉變,監門厲愣了半晌,直到李恪快要不耐煩的時候纔回過神來。

他撇着嘴,回答得不情不願:“七十二把鐮,六十四把鋤,木工兩人,剩下的都是精壯漢子。”

“兩人……”李恪在心裡盤算了一番,“剩下的呢?”

“上典手上拿不出這許多木工,剩下的自然從鄉里中選。還有田典,他掌着官奴隸的農具,手上也有三五木工。”

“那便不等了!”李恪把監門厲拉到一邊,說“你將此間人員分爲五組,一組拆解,一組鑽孔,一組析木,一組打磨,一組組裝。暫且將木工安排在鑽孔和析木兩組中,各帶三兩壯漢,等新的木工來,再將析木分成板材與枝條兩組,各配木工。”

“這……何人做鐮?”

“每組各司其職,做扶禾板的做扶禾板,做握柄的做握柄,打磨的打磨,拆解的拆解,到最後組裝之時,鐮不就做好了?”

監門厲聽得是呆若木雞,大着舌頭問道:“世上還有如此做工的?”

“當然,此法名爲流水線,官府就是這麼做弩的!”

第七一六章 馮劫獻策第十五章 強勢闢謠第一九二章 翠竹仙釀第七三二章 死戰之一,鄙視鏈始皇帝三十五年第三一六章 得中原者得天下第四八九章 扶蘇失寵第三二八章 問天之殤第一八四章 竹釀珍饈第五四七章 李恪的顯學體系第三零七章 知北遊第三八四章 獄掾辦案,閒人退避第三五零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一三八章 山高路遠第十一章 鉅子故事第二一一章 夜市故人第五五零章 李恪就是河間郡第四八五章 歸咸陽第二四八章 北地狼嚎第二四四章 人盡皆知第六一四章 勒石燕然第七二零章 棄卒第一四二章 坎井之蛙第三零一章 七星龍淵第五一九章 誰比誰蠢呢第八十八章 新房之訊第二九零章 南向,漫行第五二零章 執法處亂象第七二七章 兩難第四四六章 三女同迎第三七二章 挽霸下之繮第四九七章 將仲子兮第四五二章 改革的聲音第七五八章 秦關百二第七六七章 武關之九,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四十章 天兵下凡第五七一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四,火起第六六零章 穀道聽宣第一三九章 癃展之墨第七十六章 兩世爲人第三七六章 執法需公正第二十五章 一觴便倒第三八五章 戰神英布第三三六章 慎行說宋玉第六五七章 朽木之君第五十二章 九月開初第三五四章 老人家要哄第六一五章 大秦不聞《無衣》歌第四一一章 跨下之辱第一零七章 總有意外第七二八章 親征第七一七章 信用消費第六二四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三八三章 安陽君歷險記第一五一章 姑果之劍第六四七章 白狼之殤第五四三章 大蒐田獵第六二九章 東塬夜襲第八十七章 農學大師第五五四章 焚書第四十三章 自滿過甚第二五八章 利令智昏第六八四章 內外第六零四章 螢惑守心第五七八章 奇謀百變第四四零章 不要命的子墨子第一百章 葡萄美酒第六四一章 狼山誓師第四六四章 篳路藍縷第七七三章 大雍好搭檔第七一五章 劍指邯鄲第五七八章 奇謀百變第七一六章 馮劫獻策第三三六章 慎行說宋玉第五九三章 蠶食第五七五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終,玄虛第四章 助我做鐮第一七五章 三全齊美第四零七章 范增跳槽第八零六章 天下抵定第六八八章 獨裁之辯第四三四章 大荒之中,有山不鹹第六四六章 韓奇之死第五一七章 造紙術只有看起來美好第五五八章 有一臺華爲多好第五七四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七,長書第三十九章 明火執鐮第五三四章 你可知罪加更特告第七五六章 小人者,趙高第四零零章 蒼居人人會仙法第六三四章 死戰第四八一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三四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四十五章 貧賤難離第三八零章 工坊探疑第六三三章 頭曼的決心第七九九章 李信告老第七零四章 李恪的商貿戰第六十章 夜論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