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六章 商之大道

在一條冷僻的巷子裡,李恪讓儒舉着水囊,一遍又一遍地洗眼睛。

“多一點。”

“多一點。”

“多……”

李恪紅着眼,看到儒已經把水囊整個倒豎起來,大大的肚子乾乾癟癟,圓潤的口子要等許久才能落下一滴水珠。

儒尷尬地甩了甩水囊:“先生,水用盡了,要不然,我尋個冷肆去求一些來?”

“算了……”李恪沒精打采地尋處一坐,擠眉弄眼,就是覺得渾身都不得爽利。

儒奇怪地收好水囊:“先生,您突然是怎麼了?莫非是叫風沙迷了眼睛?”

“瘋!傻!”李恪咬牙切齒地吞下這兩個字眼,惡狠狠說,“說得一點沒錯,沛縣瘋傻多,纔不留神,就險些被戳瞎了眼睛!”

儒和滄海覺得很稀奇,李恪說得話他們每個字都明白,連在一起,居然誰都沒聽明白……

他們對視一眼,才待細問,巷尾之處突然拐出一串彆扭的,滿是欣喜,意外紛呈的奇怪雅音:“啊!神駿的北方的雄鷹!草原的雛菊正漫山遍野的盛放,究竟是哪座高山的勁風,把你吹到多雨的南方?”

這口音,這語調,這百轉千回,一聽就特別沒有文化的詠歎調!

李恪驚喜擡頭:“呼……呂羌!”

肥碩健壯的呂羌站在巷尾的一處冷肆外頭,雙手提溜着好些酒罈,滿臉都是笑意盈盈。

……

這處冷肆就是呂丁後人的新肆,位置在市亭最偏遠處,距離主隧隔了十好幾個鋪位,而且既不臨頭,又不接尾,人跡罕至,車馬零星。

李恪皺着眉跟着呂羌進到院裡。

一進前院,酒香撲鼻。看得出來呂家已經完全以沽酒爲生,但是從佈置來看,此處卻根本就沒有經營的打算。

“羌,你可將我叫你帶給呂公之物帶過去了?”

呂羌放下酒罈,招呼出兩個老臣囑咐一番,這纔回身說道:“北方的雄鷹,你的交代羌全辦到了,你託付的人也很照顧我們,正是他把那些心懷惡意之徒全部趕走,少主才能享有這片刻的安寧和平靜。”

“你說他全辦到了?”李恪奇怪地掃了一圈,“莫非……此處便是呂公爲你們安排的?”

“是啊,呂公說你早晚會帶少主走,既然如此,他要學的就不再是商賈小道,而是營國大道!他叫少主斷了全部生意,前院釀酒,後院讀書,釀出的酒有呂公售賣,讀完了書,也可尋他再取。”

李恪彷彿聽到了天方夜譚:“你說呂公讓呂奔讀書?”

“一直在讀書。”

“讀什麼書?”

“似乎是《管子》、《呂氏春秋》,還有《墨子》和呂公自己撰寫的名商傳。”

“名商傳?”

這一段大概呂羌背了不止一遍,滾瓜爛熟,倒背如流:“品古來名商發跡,觀世有利商之法,名商傳。”

李恪倒吸了一口涼氣。

乖乖,呂雉真的生了個了不得的爹啊……

穿過前院,跨進後宅,因爲此處完全沒有營生的打算,所以原本用作倉庫的後宅被佈置得異常典雅,一個帳篷,一間茅屋,剩下全是綠樹如蓋,繁盛結蔭。

有個面色蒼白的少年,臂上綁着黑布條跪坐在一棵大樹地下,捧着書卷,朗朗誦讀。

“於已有利而於人無利者,小商也;於已有利而於人亦有利者,大商也;於人有利,於已無利者,非商也;損人之利以利已之利者,奸商也……”

這段話傳說是范蠡留下的《商訓》,又稱《大商之道》,李恪細細聽着,不由發問。

“如小商者,世有何人?”

少年擡起頭,輕輕放下書簡,正襟危坐:“西蜀寡婦營貢得錢,有言其富可敵國,卻不曾襄助蜀地,可謂小商。”

“如大商者,世有何人?”

“呂公望輔周滅商,衛氏殃變法圖強,二人皆得封國揚名,可謂大商。”

“非商何者,奸商何人?”

“墨翟宵衣旰食,墨褐草履,濟世人而不得己用,非商。奸商……奸商……”

看他苦思冥想,滿頭大汗的樣子,李恪忍不住笑了笑:“這世間多是損人利己的小人,鋪散開去,都可稱奸商。呂公對你多有期待,予你學的都是世間大賢大聖,你一時想不出奸商,情有可原。”

少年這才鬆了一口氣。

他正直身,擡手伏低,五體投地,高聲唱道:“呂公望之後世,呂不韋血脈玄孫,呂丁之子奔,見過主公!”

李恪疾步上去把他扶起來:“奔,你我年歲相近,但我與你翁情如兄弟,便託大認你一聲侄兒,但主公之言,以後也不許再想!”

呂奔雙眼通紅:“此乃翁之盼望,請許繼之。”

“不許!”李恪一點商量餘地也不留,“他尚在世時便都是我做主,如今他死了,他的事更是我說了算!莫與我說甚死者爲大,死便死了,呱噪個甚!”

“主……”

李恪故作輕鬆地哈哈一笑:“來,叫聲叔父聽聽。”

“叔……叔父……”

李恪欣慰地拍了拍呂奔的胳膊,毫無顧忌地在他身邊一靠,依住大樹:“樹冠繁茂,遮蔽陽光,此處確是讀書之地。奔,呂公書的名商傳,都寫了哪些名商?”

呂奔拘謹地往李恪身邊挪了挪:“古有王亥,孫湯,後有范蠡,子貢,白圭,不韋……還有翁。”

李恪聽得嘖嘖稱奇:“呂公有知古今之能,不僅著書立作,還能因材施教,我都想請他去蒼居,爲我教導少年營了。”

呂奔不知道少年營是什麼東西,不過光聽李恪的口氣,他就聽得出李恪對那支少年營寄予厚望,忍不住笑起來:“大父若知叔父如此誇讚他,可不知有多開心呢。”

“這可不是誇讚。”李恪滿臉笑容,看着頭頂沙沙作響的枝葉,“你翁一生未學多少大道,經商之時全憑直覺,你能在年少之時補其短板,往後再歷練幾年,定能叫你翁望塵莫及。”

“可是……大父說,我學大道,不是爲了經商……”

李恪無所謂地擺了擺手:“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世間之事其實商賈二字早可概括,無論是治國牧民,賈貨爲人,其實就是個利字罷了。正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你出生商門,若是連商都不會營,光讀這許多死書有何用處。”

呂奔眼裡浮着淚霧:“叔父……我聽了叔父許多年,卻不想真見到叔父,卻覺得自己早已認識了叔父許多年……”

“我們本就認識許多年了。”李恪撇了撇嘴,對着在天上偷笑的呂丁暗啐了一口,“男子漢大丈夫,將淚收了,叫天上的人徒看笑話。奔,帶我去見呂公,這一次來,我便是來帶你走的。”

“唯!”

第三五二章 咸陽!咸陽!第一四五章 爲上將軍第三八七章 壽春尾聲第六十二章 納租開始第四二七章 路人臉的三當家第四九四章 王離走得很安祥第二二五章 越野馬車第六三六章 李恪對大秦的價值第一五九章 樓煩雄城第四五四章 大集終,人心聚第七八七章 澠池會之十,舞劍第十章 脫粒機械第一一七章 大宴賓客第十二章 心腹之人第六八一章 穩守,待攻第七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四五八章 蒙恬成名作,高闕之戰第四五一章 去墨子化第三十三章 有失有得第四六七章 墨家歸秦第七八五章 澠池會之八,驚起第五一七章 造紙術只有看起來美好第四六二章 覲見第七二三章 太學之本第三七二章 挽霸下之繮第七六一章 武關之三,怎麼裝不是裝第五零六章 我要庫不齊第六二七章 斬來使,啓戰端第九十六章 弧形支撐第一百章 葡萄美酒第二五零章 馳援苦酒第一七三章 其名狌狌第一一八章 紅毯精神第五八二章 五行靈動術之三,真人貞寶第四六三章 做一門李大炮第六三一章 被驅逐的人第七三零章 天府第二八三章 鶴鳴九皋第六四三章 平旦決戰《盪風雲》卷尾感言第三零二章 餘徹食第七零零章 有去無回第二四六章 歸秦之願第三十四章 大魚咬鉤第四四五章 娘子,美甚第二八五章 蒼居第六九零章 巢公和許由第五五六章 辦着辦着就有了第五零二章 天上天下第六三九章 秦軍嬌貴了第二零零章 唯死而已第五十七章 寫律於租第一五三章 羣情激奮第九十八章 待客之道第九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七七四章 惡意第十六章 襄翁之邀第三七五章 始皇帝的難題第三二六章 儒與墨的進食之辨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六七六章 胡亥來晚了第五四六章 始皇帝怕得要死第二零七章 金板遺書第二二三章 三墨之爭第四七九章 人行於道,有犬吠聲等七九零章 澠池會十三,木鳶第五十八章 公審大會第七二一章 修羅第四六七章 墨家歸秦第三五四章 老人家要哄第三十三章 有失有得第一八九章 錦衣還鄉第七八零章 澠池會之三,尊榮第七零五章 時代……不同了第一三六章 炊煙起時第二一三章 死地脫生第六九五章 君子協定第二五一章 涼夜驚雷第六四五章 殺!第三七四章 榮焉?恥焉?第四六四章 篳路藍縷第六四五章 殺!第五十八章 公審大會第四七一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四四一章 螭龍無用論第六零九章 玄鳥代龍庭第五八零章 五行靈動術之一,斷仙崖壁第三一零章 墨家的推舉制度第一六九章 官奴瑣事第六七三章 發閭左謫戍漁陽第二六九章 右衽披麻第三二八章 問天之殤第二六二章 烈焰焚城第一二八章 忽悠瘸了第二四四章 人盡皆知第四六五章 蝸居的始皇帝第一零二章 言語折磨第二零一章 漢之廣兮第七七四章 惡意第七六八章 武關之十,第二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