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一章 螭龍無用論

bookmark

機關獸……蜃樓?

墨家提前實現載人飛天的消息對公輸家而言,效果是拔絕的。

他們瞠目結舌,一時失聲,腦子裡有千般問題,唯獨沒有對蜃樓是否真正存在的質疑。

機關之道在於真實,墨家與公輸向來以機關標榜自身,在此類關節的表述上不可能信口開河。

更何況李恪都明確說了,那件名爲蜃樓的飛天機關,如今就收在霸下當中。

那件機關是什麼樣的?

它以何種方式飛行?

它與螭龍一般巨大麼?若是如此,爲什麼能收在霸下當中?

飛天是公輸家堅守了多年的迷夢,所以他們對蜃樓有萬千疑惑,恨不得立即去看。

可今日的當務之急卻不在機關,兩家之所以在此聚首,聯姻、秘窟皆是枝節,他們最爲正經,也是獨一無二的議題,是公輸入墨。

周之一世,百家初生。

僅以時間論,究竟哪家最先成學早不可考,但若是隻論及顯學,其傳承與脈絡還是大體清楚的。

天生老子,師從於商容,任周守藏,他由此得以遍覽羣書,最終初窺天道,成就道家。

後孔子問禮老子,始得學,後思辨,窮其一生,編纂詩書禮儀,傳諸弟子七十有二,儒家乃成。

儒家是法墨的溫牀。

墨子學於儒,厭棄繁複,出而成墨。

李悝從子夏,以禮成法,終成法家。就連韓非也是始學於荀子,後又得三法之精要,這纔將原本並沒有顯學之姿的法家昇華到如今的高度。

道育儒學,儒成法墨,四家顯學一脈而出,又在歷代大家的辯論與書著中日漸豐潤,逐步成熟。

當世之中,四派的過往就如同百家的縮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源在長達數百年的爭辯中日漸豐滿,終發展成爲百家爭鳴的曠世盛景。

百家同根不同論,縱觀古往今來,一子而成家者衆,合而棄道統者,絕無僅有。

在此之中,墨家與公輸家的情況是極少見的。

公輸盤作爲公輸家的立學之人,其以機關設計和驚世的木工技藝聞名於世,卻始終在政治和哲學上缺乏明確的觀點。

公輸以血脈、技藝成家,在學派結構上與歐冶家相似,可在學派理論,師子傳承等重要方面,遠遠比不上歐冶家。

從一個學派的角度來考慮,公輸家是不完整的,一家立於一人之名,其結果就是人亡,道消。

公輸盤死後,正值鼎盛的公輸家在中原百家的衝擊下迅速分崩離析,唯有不鹹公輸這一支餘脈,因爲遺落在與世隔絕的不鹹山中,僥倖保住了公輸家脆弱而淺薄的道統傳承。

老邁的墨翟在遼東壽終,挽救了瀕亡的不鹹公輸,他在此地開壇講學,用墨家的理論、哲學以及組織和構架填補了公輸家的空白。

自此以後,公輸家將子墨子與公輸子同祭,將《墨子》七十三篇視作本門經典,甚至在某些記錄當中,開始頻繁地自稱爲墨氏公輸。

子墨子死後,不鹹公輸當時的領袖,公輸盤的第三子公輸炎首次向魯慎子提出公輸入墨的請求。

他提出了兩個條件,尊公輸子爲墨家首任鉅子,並將鉅子之位與子墨子並列,不再自稱弟子。

這個條件對魯慎子而言無疑是苛刻的。

更何況魯慎子時期,三墨同心,精英俱在,秘窟之技絕非緊要,苟存於遼東的公輸家對於墨家而言,也沒有必須要吸納的價值。

雙方不歡而散,魯慎子終其一生也沒有再登不鹹山的山巔,墨家維持了對螭龍項目的基本支持和人員輸送,雙方高層再不往來。

如此往後,直至腹?時期,這項議題才被再次提起,而提出者則換成了墨家鉅子,腹?。

在墨家的歷史上,腹?是當之無愧的中興之主,在就任鉅子的二十二載時間裡,他不僅着力促合三墨一統,更是兩次親登不鹹山,與公輸商討公輸入墨的事宜。

得益於當時秦墨,也就是趙墨充滿活力的發展勢頭,這件事幾乎就要被他促成了。

腹?當時的條件是,公輸子與子墨子同列而尊,卻不稱鉅子,公輸家入墨後自成一脈,與三墨並列,並享有鉅子輪替的權利,公輸家欣然接受。

然而成也腹?,敗也腹?,他擺佈了兩件大事,卻沒能活着等到任意一事真正落地。

他的猝死讓公輸入墨之事再次擱置,長平之殤更令墨家精英喪盡,第一次在與公輸家的對位當中處在了下風。

第七任鉅子,楚墨何夕重啓了兩家會談,急於從公輸家手中得到墨家斷代的機關技藝,但時任公輸三子之首的羅譚卻推翻了此先與腹?議定的全部草案,代之以兩家交葛以來最苛刻的入墨條件。

一,尊公輸子爲首任鉅子,魯慎子需次之;

二,鉅子之位當與子墨子並稱,子墨子不再獨享尊崇;

三,公輸家列爲墨家第四脈,從此進入鉅子輪替;

四,何夕需退位讓賢,由公輸擇賢,接任鉅子。

會商之門再次關閉,這一次,一直持續到慎行尋見了李恪。

驚豔才絕的李恪以一幾之力打破了公輸家對墨家的技術優勢,他的設計和教案被慎行有技巧地一份份送至遼東,公輸家主動重啓了議題,而且口風越來越弱,條件也越來越低。

即便這樣,慎行也僅僅答應了聯姻之事。

作爲歷任鉅子中唯一處在適婚年齡的李恪,嫡妻之位是雙方重啓談判必要的誠意。

可是就連慎行也沒想到,對整個事件的前序參與並不算多的李恪,居然在最恰當的時候拋出了那件從未被過多重視,甚至被他自己批駁得一無是處的蜃樓……

李恪在一切場合diss蜃樓的價值,還爲了那次自行其是的載人飛行動了墨法,處置了他最信任的由養和儒。

他的態度讓慎行下意識低估了蜃樓的價值,忽略了這件機關對公輸家的意義,以至於在前期的溝通當中,慎行根本沒提起過蜃樓。

現在好了,談判尚未開始,公輸家卻連最後的依仗都沒了……

始作俑者的李恪沒頭沒尾地提了一嘴蜃樓,然後就無辜地把這話題丟掉,直接言歸正傳。

“諸位,大家皆是事忙之人,不若就來談談正事。敢問公輸家打算何時入墨?”

先前並不怎麼說話的公輸嵐看了失魂落魄的趙吏一眼,皺眉接過話頭。

“公輸一脈多受子墨子與歷任鉅子照拂,百年發展又讓兩家同源同論,公輸入墨水道渠成,只在於墨家到底打算何時接納公輸家。”

Wшw.TTKдN.C 〇 看來這女人才是本次談判的主使。

李恪挑了挑眉,扭頭去看慎行。

慎行輕笑:“墨家有尚同之義,向來以鉅子爲尊。如今你纔是鉅子,不必顧忌爲師意見。”

古公也說:“我等年老體弱,雖在臺前,卻早不理事,那些個議題,你們自便即可。”

李恪恭敬拱手,道一聲唯,對着公輸嵐開口說話:“百年時光,三次動議,公輸家從未給過墨家準信,不知這次又有何變故?”

公輸嵐雙目一閉:“皆如四十年前,羅公所議。”

李恪嘆了口氣:“也就是說,公輸家不願談。”

“何解?”

“無解。”李恪站起來,“公輸居於不鹹,僅螭龍一項每歲費金便達千餘,在我看來此事毫無益處。開春之後,墨家會退出不鹹,告辭!”

公輸嵐瞪着眼,渾身上下的汗毛都立了起來:“鉅子是打算用公輸家的生計來威脅我等麼?”

“威脅?”李恪重複了一遍,像恍然大悟般好心補充,“螭龍項目完結以後,公輸家可隨着墨家一道回中原,不必再守在這不毛之地,這對大家都是好事。回去以後,你們是獨立於外還是繼續與墨家同行,皆可。兩家有百年之誼,墨家不會袖手旁觀的。”

“你……真的打算停下螭龍項目?”

“螭龍必定停止。”李恪點着頭,說的斬釘截鐵,“在我看來,螭龍眼下全無用處,無論公輸入不入墨,我皆會棄它而去!”

“我知你已經造出了蜃樓,可是螭龍畢竟和蜃樓是不同的……”公輸嵐方寸大亂,幾乎口不擇言,“你也是機關大師,就不想見到螭龍翔天的盛況?”

“想……還是不想呢?”

李恪輕輕的自喃迴盪在房裡,成爲場內唯一的聲音。

慎行和古公的閒篇早已停了,所有人屏息凝神,只等待李恪最終的表態。

想,或是不想……

李恪吐出一口長氣。

“我想見到螭龍升空麼?大抵是想的。螭龍乃當世之傑作,一旦升空,天下對機關術的認知將徹底改觀!”他頓了頓,問,“然而,你們以爲螭龍真能有昇天之日?”

“只要煉出無形之靈……”

“我還不曾見過秘窟中提取工坊的結構,但只用想,便足以想像出七分。”李恪蘸着茶水在几上畫了一個粗陋的塔,“此法不可行。無形之靈遇火即燃,爆烈之極,些許火星便足以釀出大禍。提煉技術若不更新,靡費只是其中小事,大事在於,我們得死多少人?墨家,公輸總計不過千幾百人,全搭進去,夠麼?”

他站起來,踱步遊走在房中,所有目光跟隨着他的腳步遊動。

“想要穩定地提煉無形之靈,鑽井,煉爐,全封閉的管道與完備的充氣流程,一件也不可缺少。無形之靈,或者說氫價值巨大,遠不止讓螭龍騰空這一個粗笨用法,但是!不在其時!”

李恪停下來,深深吸氣,目視衆人。

“諸位,螭龍無用!與其將金錢人才徒耗在這不毛之地,何不將他們投之於中原,用機關去真正去改變華夏的風貌,使機關之道從此揚名於世呢?”

第一五二章 慎子之劍第五十六章 失因得果第七五七章 戰,則矣第三九二章 彭祖活了千多年第四二六章 夜伏於林第一三三章 以法論法第七六五章 武關之七,請賜教第三三九章 秦攻百越之戰第六六零章 穀道聽宣第八十一章 沒完沒了第二三三章 墨帖再現第五零五章 時不我待第一九零章 視財如命第八零七章 新芽綻放【尾聲】第四零零章 蒼居人人會仙法第七七八章 澠池會之一,邀約第三七六章 執法需公正第四四八章 春宵苦短第五零三章 大道啓夏第五五二章 莫府是怎麼組成的第一三三章 以法論法第四二二章 君子陽陽第六一三章 白狼營第三十一章 墨者來訪第七九六章 秦本紀,二世四年第二零三章 心如鐵石第一七四章 意外之外第一五九章 樓煩雄城第三十九章 明火執鐮第二五一章 涼夜驚雷第二章 改良桔槔第二四二章 成家立業第五九三章 蠶食第二五九章 樓煩之戰第一四四章 三角函數第六五六章 三個皇子第三三二章 天生聖者,雁門恪君第二零九章 伏日澆灌第八零零章 兒大不由爹第二零五章 夜宴夜論第七七四章 惡意第一一八章 紅毯精神第二六七章 戰局抵勝第七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六三九章 秦軍嬌貴了第七四七章 蕭何潁川說張良第六六六章 請稱孤第四四三章 所謂邂逅其實少有浪漫第四六五章 蝸居的始皇帝第三六四章 湘離大渠第六八二章 長子當王第七三六章 死戰之五,破釜沉舟第四三六章 李恪,請諸同門驗學第八零六章 天下抵定第一三六章 炊煙起時第二五五章 酣暢反擊第五二二章 國以農本,以工強第四七一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四十二章 福禍兩依第四三四章 大荒之中,有山不鹹第五五零章 李恪就是河間郡第一一九章 利弊各半第三八二章 宴無好宴,客無佳客第六三九章 秦軍嬌貴了第一零七章 總有意外第九十七章 生意夥伴第六四五章 殺!第四十六章 虎皮裲襠第二十五章 一觴便倒第五四八章 虎軀一震第三二九章 日有所思第二八六章 夏蟲語冰第一三三章 以法論法第四一五章 仙山在扶桑第七七一章 武關之終,無匹第四十五章 貧賤難離第七八一章 澠池會之四,首日第七八五章 澠池會之八,驚起第三七六章 執法需公正第二二二章 家臣蛤蜊第三十七章 流水作業第八零三章 假道伐虢第三九一章 《非攻》疏注第二一七章 無法有天第四一六章 齊地的禍害第六零零章 草原初冬第二七九章 大戰方歇第五七五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終,玄虛第二五九章 樓煩之戰第七六零章 武關之二,平平無奇第六六零章 穀道聽宣第四一四章 海外有仙山第六二一章 名將之姿第七一三章 步子諸強第四三九章 不由己第四五三章 暗箭難防第四七四章 做一隻有用的刺蝟第五一八章 擎雷仙人第一一五章 喬遷之喜第三七一章 五德始終,毋常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