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六章 扶蘇千秋,則墨千秋

金錢是妖魔。

資本的價值在金錢時代達到至高,其易保存,便攜帶,不懼災,通萬物。

在後世,人類爲了發掘比土地更優質的統治資本耗費了數千年時光,直至金錢展露頭角,用一頓疾風暴雨似的猛攻,將所有對手斬落馬下。

金錢是妖魔。

它的流通特性,增值特性,膨脹特性等等與生俱來的屬性讓原本至高的王權成爲笑柄。

皇帝收集不了全天下的金錢,連絕大多數也佔據不了。

在金錢的世界中,交易纔是久存之道,而統治只是其中的一種手段,甚至都不是最好的手段。

慎行完全理解不了這種概念,無論李恪如何解說,他都是一頭霧水。

李恪唯有無奈搖頭。

“老師,您可知機關的價值?”

“價值?化腐朽爲神奇,轉凡物爲神駿?”

李恪登時哭笑不得。

“機關又不是神蹟,哪來這許多神奇之處。”他把頭搖得跟波浪鼓似得,“老師,世之機關唯有一用,那就是效率,製造的效率。”

看慎行一臉懵圈地強打精神,李恪只能努力挑選最通俗的說辭。

“製造的效率多種多樣,如輕減人力,可以解放出人口,再如減少次品,可以降低成本。以土地爲本的王朝重視農業,而以金錢爲本的王朝,更重視商業和工業。”李恪頓了一頓,輕聲說,“工業,墨家舉世無敵!”

慎行終於聽到了最感興趣的東西,振聲問:“你要發展工業?”

“工業的發展,王朝的轉變都不是朝夕可成之事,只憑我一人一派,發展不了工業。”

“那你是要……”

“播種。”李恪擺出一個笑臉,站起來,“春耕,夏種,秋收,冬藏,四季也。子墨子窮盡一生做了春耕,讓世人知道了機關之偉,我便做那夏種之人,將工業的種子埋下去。人民富閒了,商業發展了,他們終有一日會明白工業之妙,當天下皆以爲工業更佳,那纔是瓜熟蒂落,秋收之時。”

慎行一臉興致盎然,索性下車,湊上來問:“你欲如何做?”

“播種之事,農人盡知。我要尋一塊平整之地,翻土,曝地,埋種,培秧。”

慎行煩燥地瞪了李恪一眼:“不許隱喻!”

“唯!”李恪拱手應諾,“平整之地,在公,在正,在治世安寧,在法度森嚴,所以墨家要歸秦,還要做大秦的忠臣良將。”

慎行點了點頭。

“取地,便是我要統御一方,翻土,便是大興土木,將那一方建成蒼居模樣。”

慎行思慮片刻,問:“法家……”

“地裡有蟲卵,殺蟲不正是曝地之責麼?”

慎行大讚道:“非法!”

“揚墨,非法,推行新事,破除老舊,此曝地也。”李恪正聲說,“接着便是埋種和培秧……”

“似你這般做,工業之秧破土之時,天下必將動盪不寧。”

“所以我需要盟友。”李恪冷聲說,“始皇帝不是合適的盟友,他太智慧,太強勢,容不得悖逆反抗。但他會死的,他死之後,二世囑誰?”

“囑誰?”

“我管他二世主誰,事實上,我只需要扶蘇。若始皇帝不選,就別怪我將他選的二世打落玉陛,自立新主!”

慎行眯起了眼,鄭重問:“爲何是扶蘇?”

李恪嘆了口氣:“老師,工業發展有悖於王權,這一點誰也改變不了,而以天下有識之能,此事也瞞不過他人的眼睛。”

慎行唯有點頭。

“我與扶蘇相識於十三,至今五年。此人非是雄主,也不見得就是明君,但他至善。”

“何爲至善?”

“路遇不平之事,他拔劍。豪紳欺凌弱小,他秉公。才士不得重用,他怒斥。友人遭遇不公,他同哀。師姊讓他等了八年,他從一而守,敬之如常。趙柏心有反秦之意,他一笑而過,不揖不嘲。此人得蒙氏真傳,秉齊法之念,以法以教,信人奮士,便不是雄明二主,也必定是個善主。”

慎行重重嘆了口氣:“善主可欺麼?”

李恪毫不猶豫地搖頭:“善主不可欺,但善主愛民。我要做的事情必遭人忌,他們見不得權威流喪,肯定要在工業萌芽便急急撲滅。這世上還有復辟,有野望,有趙柏那般一腔熱血,卻根本不知道後果的憨包……”

說到這兒,李恪苦笑一聲:“大治前必大亂,我若不想把這天下打成死地,能依仗的唯有扶蘇的善。”

“可人是會變的……”

“盡人事,聽天命,他若要變,我化身惡龍,與這天下爲敵!”

李恪揹着手,越過天池,望向咸陽。

“望天憐憫,不使善亡。這一場大秦或要被絞成亂麻,但只要保下秧苗,就必定會有秋收。真到了瓜熟蒂落之時,扶蘇千秋。扶蘇千秋則墨千秋,墨家千秋……我亦千秋!”

……

那一夜,慎行最後一次飲酒,自斟自飲,自飲自唱。

他飲了一夜,第二日就加重了病情,在起身之時昏厥過去,再也沒有醒過來。

李恪跪在他的榻前守了三天三夜,六月二十三,墨家九代鉅子在平靜中撒手人寰,至終也沒有留下支言片語。

停靈三日,肅穆三天,嚴氏令李恪與公輸瑾以孝子之身磕頭守靈,呂雉帶着虞姬操持喪葬,腳步不停。

下葬前夜,早在半途的憨夫及時趕到,而辛凌直到最後也沒有離開咸陽。

她恨慎行,對墨家的愛多深,對他的恨……便有多深。

六月二十六,鉅子入葬。

依照慎行的遺願,他的墓在墨翟座下,右手偏遠。

整個葬禮極簡。墨家有節葬之意,所以慎行的葬禮甚至比一般農家更爲簡單。

憨夫掘墓,李恪捧屍,他的棺木是呂雉送他的那牀絨衾,那是整場葬禮之中唯一稱得上貴重的東西。

短短兩個時辰,覆土,下葬,三百墨衛肅立兩旁,嚴氏領着衆女墓前憑弔,與憨夫一道趕來的葛嬰與留在不鹹的霸下乘員們一言不發,憨夫在土封前沉默叩首,咚,咚,咚,咚,血流滿面。

李恪面無表情地站在墓前,柴武和古臨從遠處出現,都是捧着滿懷的竹簡。

“世人庸碌!”

李恪全無預兆地突然說話,聲若洪鐘,舌燦金雷。

“世人庸碌,皆見著書立作方願稱子,何其愚昧!我師慎行,其飽學,其才具,天下盡知,然因世人之愚,至死,亦不曾稱子!”

他怒睜着眼睛,眼角微跳,聲音沙啞,顯然是真的怒極。

“自腹?子後,墨家已有四十年無子了。墨家堂堂世之顯學,四十年無子,便是如我師般敏慧,只因無書,亦不可稱子!”

“墨家需要一子,老師知此,故才以病弱之軀,窮其所學,在卒沒之前,成此書卷!此書當爲墨典,書名,十義疏注!”

李恪從柴武手上接過首卷,猛地抖開。

【墨家有十義,尚賢、尚同、兼愛、非攻、節用、節葬、天志、明鬼、非樂、非命……】

揚揚灑灑的字跡,每一筆都承載着李恪與慎行的論辯。它們不是慎行寫的,又真是慎行寫的,至少是李恪與慎行一同寫的。

這裡記載着慎行的心血。

各種妥協,各種退讓,時隔兩千年的兩種思想激烈碰撞,最終才形成了這部通考古今的十義疏注。

李恪說它是慎行之作,心中全無半點愧意。

他對葛嬰說:“嬰,疏注乃老師遺作,諸墨當人人頌讀,並使之傳揚於世。從今以後,老師稱子,爲與魯慎子與法家慎到相別,稱墨慎子。”

葛嬰高舉雙手,恭接書卷:“唯!”

“墨慎子十義疏注,兼愛者,仁愛世人,親近及遠。同志者不相負,同行者不相敵。”

“兼愛者,仁愛世人,親近及遠。同志者不相負,同行者不相敵。”三百墨衛同聲高唱。

“非攻者,維統則護,分裂則敵。治世者華夏一,行亂者分天下。”

“非攻者,維統則護,分裂則敵。治世者華夏一,行亂者分天下。”

“尚同者,上行下效,尊納卑諫。主不聽者不尚,從不諫者不用。”

“尚同者,上行下效,尊納卑諫。主不聽者不尚,從不諫者不用。”

“尚賢者,不避親眷,不遠仇敵。不敬上者不智,不思下者不賢。”

“尚賢者,不避親眷,不遠仇敵。不敬上者不智,不思下者不賢。”

“節用者,量入爲出,不崇鋪張。持金貨者不奢,據珍寶者不靡。”……

朗誦卷首,焚書贈師,燎繞的火苗把幹薄的書簡舔得焦黑,揚起明焰,把李恪的臉照得雪亮。

“嬰。”

“請鉅子吩咐。”

“秦庭恩典,墨鉅子有少良造的高爵,抽空去籍地走一下流程,你將那爵位繼承過去。”

葛嬰愕然:“鉅子,那爵位……”

“墨家歸秦,則秦恩不可輕負,但是秦爵皆以功賞,如這般恩賞若是掛在我身上,只會叫人嫉恨,徒惹一番嫌隙。你亦是鉅子,由你繼承,恰到好處,去吧。”

“唯!”

呂雉攙着嚴氏走到李恪身邊:“墨慎子故去,我兒是要出山了麼?”

“是啊……要出山了。”李恪站起身,從呂雉手上接過嚴氏,“媼,我要去咸陽了,或又有很長時間不能侍候您。瑾兒三人此番陪您一道回去,就先不隨我去咸陽了。”

嚴氏皺着眉:“你此番出仕,三房妻室一個也不打算帶?”

“不好帶,在安頓下來之前,她們跟着我不見得安穩,還不如在您跟前侍候着,也能陪您說些話。”李恪嘆了口氣,思慮良久,“媼,兒有一言……”

“何事?”

“我希望,你們立刻搬去蒼居,最好一個也不要留在外頭……”

嚴氏嚇了一跳:“此番如此兇險?”

“算不得甚兇險……”李恪拍着嚴氏的背,意有所指,“猛虎有肉,而我甚飢,這一趟,不過就是虎口奪食而已。”

……

始皇帝三十二年,六月二十六,李恪下山,墨家歸秦。

第二二八章 安陽君柏第四九零章 朕允了第五五九章 張良住在李斯家第二零七章 金板遺書第五二一章 志在改秦第七四七章 蕭何潁川說張良第二八三章 鶴鳴九皋第六五四章 人之將死第四四六章 三女同迎第二七七章 饋贈四寶第五五九章 張良住在李斯家第二七四章 天火流星第七五二章 香餑餑第三五一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四五七章 大秦的佞臣們第三四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一九六章 小孔成像第二四三章 劍指同袍第一五六章 郭平不服第二九八章 大隱隱於市第一零一章 傢俱工坊第三九零章 劍癡與工癡第四零零章 蒼居人人會仙法第二四五章 世有墨翟第四五三章 暗箭難防第三四六章 小組作戰纔是山地戰的精髓第五章 天下苦秦第五五七章 九原堅冰第六九八章 羣雄第八十四章 水車之益第二二一章 大起大落第七三七章 死戰之六,趙將軍彭越第八章 退禮風波第五一七章 造紙術只有看起來美好第四七六章 撿到寶了第二三四章 沉冤得雪第四四七章 同牢合巹第六二四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七七二章 天下第二戰神第七六九章 武關十一,墨軍,殺第四二四章 消了朕一口惡氣第二五七章 句注裡外第七六零章 武關之二,平平無奇第五六零章 母老虎第五十二章 九月開初第四六九章 直道第四零六章 全無勝數的考覈第五九七章 韓信單騎赴會第一五二章 慎子之劍第二九零章 南向,漫行第五四四章 華夏重義而輕生第二八五章 蒼居第五二五章 庫不齊的義渠王第六零七章 山雨欲來第六三九章 秦軍嬌貴了第二三二章 開門見山第三二九章 日有所思第五五二章 莫府是怎麼組成的第四零四章 身不由己第一一九章 利弊各半第五十八章 公審大會第二三一章 官市繁華第二六一章 空城困敵第三一四章 三子的明悟第七六九章 武關十一,墨軍,殺第二八三章 鶴鳴九皋第五七四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七,長書第二二七章 車馬同軌第四七四章 做一隻有用的刺蝟第一五七章 先生之名第五七九章 仙術與巫術的區別第四七三章 大秦的工程究竟要花多少錢第四六二章 覲見第三六九章 洗耳恭聽第五五九章 張良住在李斯家第八零四章 文臣不會打仗第四八四章 機關之道,可改天第四十八章 神獸下凡第七十七章 舜典有記第五四九章 秩!兩千石!第一一三章 止於合作第五三八章 祖宗這種事,無所謂第三五零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二一九章 墨者登場第四四八章 春宵苦短第二十章 珍饈美饌第四一八章 齊王建的亡靈第七二七章 兩難第六四一章 狼山誓師第三六八章 鬼斧神工第七三五章 死戰之四,趙過楚受第六四五章 殺!第三十四章 大魚咬鉤第一零三章 木桶原理第五零一章 大講,成聖之始!第六八六章 爲朕分憂第六七八章 陳涉、吳廣第一一四章 戒嚴解除第五五七章 九原堅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