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五章 三塊飛地

bookmark

這是一場盛大的獵宴。

千多人從後,數百人從旁,朔方部的騎卒與赫遲部的牧人像篩子一樣篩過疏林,向着唯一的方向驅趕野獸,不使其有逃逸之機。

而真正的殺手卻在林外,雙方各百單八健騎,在戾馬張弓一箭射殺了那隻斑豹之後便齊開弓弩,肆意獵殺。

戾馬見李恪全無動手之意,本想着尋機彰顯個人勇武,打壓一下李恪的氣焰。

這時,給李恪牽了一路馬的滄海極不負責地把馬繮繩丟給了烏鶴敖,然後滿臉興奮,空着手迎向了一頭看起來特別強壯的黑熊……

狩獵在日落時分接近尾聲,巨大的火燒雲覆蓋天邊,各部清點獵物,盤算死傷。

田獵如役,李恪既然選擇這樣的方式來震懾赫遲部,心中就早有了損失的準備。

可他還是沒想到損失居然會大到這個地步。

兩曲精騎足數五百,除百單八人護衛李恪在林外狩獵,入林者死難三十七,重傷六十二。沒有進行過心理建設的赫遲牧民死傷更重,近兩百人血灑獵場,雙方的損失堪比一場小規模的草原鏖戰。

希望這是值得的吧……

李恪暗暗嘆氣,令十餘騎將死難之士送回營中,又遣來輕兵二百,在獵場上搭設帳篷,點火造營。

因爲圍獵之後,必有飲宴。

宴上,李恪宣佈將對田獵之亡癃等同於戰損撫卹,又讓丘壽上報了表現最優的二十人名單,每人厚賞兩牛兩馬。

他准許他們通過往來的商隊將自己得到的賞賜送回家中。而死難之人,則由朔方部遣人把其撫卹與骨灰遺物一道交至親人處,令出成循!

將士們的氣勢變得更高昂了,飲宴在那一刻攀上了高潮,久久不落。

而另一邊,赫遲部的樣子卻像是鬥敗了的公雞,明明他們在狩獵中取到了更多獵物,付出了更大傷亡,可是李恪一說田獵,二言賓主,卻讓戾馬到手的勝利大打折扣,全提不起興奮的情緒。

秦人不可欺……

明明死了這麼多人,這些騎卒的氣場爲何還能夠節節攀升?這便是義麼?

高呼,酣戰!有此死志,在這片草原上,朔方部還有何人能敵?

幸好……朔方部不是真的來歸入草原的,他們此來,是爲商路!

戾馬看見李恪身邊的烏鶴敖,突然就想到從呂奔和烏鶴敖嘴裡聽到的話。

這是真的麼?

他再也耐不住心裡的疑問,站起來,端着一碗濁酒移席到李恪身邊。

“朔方部主,此番我領着赫遲部邀你狩獵,其實是因爲心有疑問。”

“部主所慮者,是朔方部此來目的之事吧?”李恪淡淡放下獨一無二的茶盞,揮揮手,屏退左右。

“是!”

李恪嘆了口氣:“經此田獵,莫非部主就沒看出什麼?”

戾馬怔了一怔,面色泛青:“朔方部勇毅。但赫遲部是朔方部的朋友,不是敵人,所以部主還是別信那些流言爲好!”

“部主想岔了。我是說,田獵之事足見華夏與遊牧之不同。”

戾馬皺起了眉頭。

李恪沾點茶水,在几上劃開一條直線:“遊牧自由,華夏規矩;遊牧蠻勇,華夏正肅;遊牧從利,華夏言義。此二者沒有誰對誰錯,誰優誰劣,所有的,只是差異。”

“沒有優劣,只有差異?”

李恪點頭輕笑:“差異是什麼?是價值觀,世界觀,生活之法,存世之道。遊牧與華夏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大秦雖盛,卻總也降服不了庫不齊的部族,不是無力,而是無法。”

“大秦或可以像我等今日狩獵這樣,將生活在庫不齊的每一個人都驅趕出來殺掉,再把這片草原據爲己有,徹底變成連片的田畝。可那樣的成本卻太高了,直高到得不償失。”

戾馬煩躁地撓了撓頭:“你究竟想說甚?”

“我想說,陛下已經對庫不齊厭煩了。每隔數年一次圍剿,大秦與諸部的仇恨越來越深,兵戈四起,勞民傷財。”

戾馬的手忍不住顫了一下:“你們的皇帝厭煩了?”

“庫不齊是遊牧的庫不齊,不是大秦的庫不齊。大秦在這裡賺不到半分好處,反倒得長長久久屯兵費糧,陛下早就厭煩了。可他至今沒有下令把每一個庫不齊遊牧都找出來殺死,所以,我猜測陛下已經有了放棄庫不齊的想法。”

戾馬兀然瞪大了眼睛。

李恪的聲音循循善誘:“彈壓庫不齊的秦軍走了,庫不齊便成了無法之地。我打探過,草原上與赫遲部相當的部落還有十三個,等秦軍離原,誰可爲可汗呢?”

“無有……”

“可汗無有,草原亂戰。十四隻部落相互攻伐,草原當中一團混亂。有鄰如此,大秦本該感到慶幸纔對。”李恪說,“可是,大秦想要西域的商道,哪都可以亂,唯庫不齊不能亂。”

“你們的皇帝是想……”

“像當年冊諸侯似地冊一個可汗,讓他按時覲見、貢獻,如此陛下既能夠遮掩住他棄地的事實,又能把大軍散回中原,降低開支。”李恪對着戾馬神秘一笑,“部主,庫不齊聯通西域者足有三原,而陛下獨獨挑了朔方部打通商路,你說他心中的人選是誰呢?”

戾馬的呼吸粗重起來。

庫不齊是有規矩的。抗秦之時,各部要放下過往,聯軍應戰是其一;秦兵退後,由大部主持各原又是其一;統一草原會引來秦人的圍剿,故各大部不得相行滅族之戰是其三。

所以統一草原的話題一直是庫不齊各部的逆鱗,身爲最有資格統一草原的霸者之一,戾馬心中清楚得很,在這件事上,秦軍的兇名僅僅只是藉口而已。

事情的關鍵在於,各部在草原都有自己的既得利益,他們不允許草原出現統一。

肥一而壞衆,非利也!

可這次卻不同了,大秦的始皇帝希望庫不齊統一!

始皇帝厭煩了庫不齊,想要一個忠誠、聽話的庫不齊來緩解邊境的壓力。若是搭上這匹快馬,往年與草原人有血海深仇的北軍就不再是敵人,他們將變成最優秀的盟友!

李恪爲什麼來杭錦……

戾馬的腦筋飛快地轉動。

大秦的目的是打通西域的商道,踏入西域必經月氏,而赫遲部就是月氏的背景!

原來……始皇帝的本心,是想用庫不齊來交換一條平穩商路!

戾馬雙眼通紅,死死盯着李恪:“你要什麼!”

李恪對戾馬的識趣頗感滿意,擡起臉,笑得暢快非常:“我要大河兩岸的磴口,還有磴口以東百里原野,我要在那裡建橋,建渡口,建亭市,還要修起一條大道,將磴口與上郡的直道相連。”

這是李恪早已宣揚得盡人皆知的目的,戾馬毫不意外。

“許!”

“我要狼山以北山地、谷口,在那裡修關隘,建兵站,防備匈奴。”

狼山山脈是陰山山脈的發端,即可通西域,又可通匈奴,連綿羣山一共只有兩座大的谷口。而杭錦原的冬原在狼山以南,冬原亦可通月氏。

戾馬幾乎不需要任何考慮。

“許!”

李恪向他點頭致意,擡起頭,堅定說道:“我要納林海子以北的千頃冬原安置朔方部的家眷族人,用以遊牧熬冬。”

“你要冬原……爲何!”

“朔方部會長長久久留在磴口,若是沒有放牧的冬原,僅靠補給,靡費太大!”

戾馬沉默了。

千頃冬原不算大,李恪的理由也說得過去。納林海子位於西磴口左近,是杭錦冬原的外圍之地,也是整個冬原熬冬條件最差的地方。

只是……朔方部是秦人出身,若是他們又在那裡建城、墾田,對冬原造成了破壞,戾馬如何能跟杭錦諸部交代?

他看着李恪:“若是你遷過來的農人在神聖的冬原建城耕作怎麼辦?”

李恪搖了搖頭:“五萬大軍護衛舊朔方城都被你們攻破了,朔方部若想要在此駐留,如何會重蹈覆轍。”

戾馬懷疑道:“此話當真?”

李恪起身爲戾馬斟滿了酒:“部主,你以爲,朔方部爲何只來了五千人?”

戾馬眼中精光一閃。

“許!”

第一六九章 官奴瑣事第三五零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四十八章 神獸下凡第一七四章 意外之外第七四八章 龜兔賽跑第二一六章 師出同門第一五七章 先生之名第七三六章 死戰之五,破釜沉舟第二一零章 臨街旺鋪第七三零章 天府第六一零章 鬥祖龍,二伐匈奴第五八一章 五行靈動術之二,入水不濡第六二三章 虎毒食子第六七五章 西軍股份有限公司第四一二章 韓信葬母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五四一章 與吳侯會獵江東第五六一章 真人始皇帝第三十四章 大魚咬鉤第五三八章 祖宗這種事,無所謂第三七零章 賢人居於賢水第二三九章 天地失色第四七八章 爲吏之道第九十一章 大肆採買第二四八章 北地狼嚎第五三四章 你可知罪第三五三章 蛤蜊拜師第二三八章 你在哪裡第三零八章 胡陵見聞第六九五章 君子協定第二八五章 蒼居第七十一章 儀仗雄風第四七五章 小人物的哀愁第七七五章 庶人恩怨第一四二章 坎井之蛙第五五五章 焚書制的真面目第七八一章 澠池會之四,首日第四九一章 商山有四皓第三二三章 尚需要一個侍女第七九四章 澠池會之終,生機第一三六章 炊煙起時第六十七章 穗兒禁足第六七零章 師出有名第八零零章 兒大不由爹第五四一章 與吳侯會獵江東第四六零章 鉅子歸秦……爲戍卒第六八五章 還軍第三七三章 大秦機關術的天花板第七六八章 武關之十,第二戰場第三四五章 屠睢問計第二十五章 一觴便倒第四六六章 君擇臣,臣擇君第九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六十一章 神神叨叨第一六九章 官奴瑣事第三二八章 問天之殤第五三八章 祖宗這種事,無所謂第五二二章 國以農本,以工強第三十九章 明火執鐮第五四二章 到嘴的肥肉第四四六章 三女同迎第二一七章 無法有天第四四一章 螭龍無用論第六五八章 天崩第五五一章 滄海君死裡逃生第七三八章 死戰之七,可敢與我一戰第七十六章 兩世爲人第六八五章 還軍第九十八章 待客之道第五五六章 辦着辦着就有了第三三九章 秦攻百越之戰第三八八章 牛頓力學原理實驗第二九八章 大隱隱於市第一零三章 木桶原理第五零一章 大講,成聖之始!第三三零章 信義季布第二二四章 長平之戰第一零七章 總有意外第六五六章 三個皇子第一四五章 爲上將軍第三八九章 劍癡試劍第五三一章 朔方之富,非夏之富第三九二章 彭祖活了千多年第四八零章 機關盛,六蝨生第四一三章 雜法當道第二四九章 第一滴血第七二五章 內情不濟第五四七章 李恪的顯學體系第二三五章 獏行之戰第六七一章 內憂生第二八一章 才比商君第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二八九章 白日晝寢第七一九章 愣頭青,們第四九七章 將仲子兮第八十四章 水車之益加更特告第四八九章 扶蘇失寵第六一六章 雖死地而上命之第八零四章 文臣不會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