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七章 九原堅冰

bookmark

季冬下旬,中原冬末,而對於庫不齊不言,眼下離融雪依舊尚遠。

廣袤的草原俱是一片銀妝素裹,眼望之處,都是被旋風揚起的雪渦,精靈似搖曳起舞。

現在是庫不齊熬冬的日子。

七座大原皆難見人影,所有牧民都將牛羊圈養在各自的冬原山腳,滿心期待着春芽繁盛,部族興旺。

這份心情是共通的,翹盼開春的遠不止草原的牧人,對於遠道而來的關內秦人,這樣的念想或許還更迫切些。

何玦生於南,長於南,九江溫暖,壽春溼潤。

此前他只在不鹹山感受過北地的冬日,然而不鹹山終年封雪,天池卻從不封凍,以至於他上一季就漏算了大河冰封。

索性上個冬天,跨河標段還停留在河岸兩側的凍原上,有獸蠍之偉力助臂,整體進度並未受到太大的影響。

而這一季,工程深入河道,正處在三五二墩收尾,河心第四橋墩攔壩的關鍵時期。

水面冰封一丈有餘,雪白厚重的冰層加上雪線,讓整個工程頓陷停滯!

分指爲此開了好幾次集體大會,就連外四處的駐員都被請來出謀劃策。可誰也提不出合適的主意,何玦急得滿嘴燎泡,坐不刻安,食難下嚥。

所以李恪看到他時,看到的就是一個眼窩深陷,發如枯槁的落迫漢子。

這一遭委實把李恪嚇得夠嗆,看着何玦沉悶半晌,好容易才問出一句:“多久沒睡了?”

“半月……”

“半月未睡?”

“半月反側難寢,夜常驚醒……”

李恪這才長舒了口氣:“才數月未見,你怎麼把自己折騰成這樣?”

何玦兩眼無神,遊魂似指向冰封的大河。

“據左近遊牧交代,往日天寒,大河或封冰四五尺,入春而解。然如今已是冬末,大河冰層卻仍厚達一丈半丈,如此下去,何時才能解凍開工?”

“一丈半丈?”李恪詫異道,“你們確認過了?”

“擇健士取地鑿冰,共取六處,最深處一丈四,淺處丈餘……”

李恪不由倒吸了口涼氣。

由於秦時氣溫普遍較暖的關係,在中原地區,近些年已經越來越難見到河流封冰。而位在極北的河套地區雖仍有冰封期,可無論是範圍,時長還是厚度,也早已不再能與往日相較。

曾是杭錦諸部跨河首選的磴口已有七八年不曾封凍,九原段作爲大河極北,根據近年來的水文記錄,冰層的厚度也鮮有超過四尺。

今年是怎麼了?

李恪把手探出鶴氅,感受着北地的烈風,心裡卻想,似乎也不曾聽說過今年格外冷啊……

這時候,公輸瑾哈着熱氣走近。

“君郎,妾方纔看了跨河大橋的設計圖。攔壩豎墩之法顯然比浮橋耐久用,承載也高多了,磴口何以不用?”

李恪翻了個白眼:“工期,人力,還有機關。朔方不是直道,就憑手上這三瓜兩棗,你叫我怎麼將這百萬斤土石丟進河裡?”

公輸瑾愣了一下,顯然是纔想起來墨家的底子問題。

何玦虛弱地笑了一下:“夫人,待此處七墩結畢,機關與墨者便騰出來了。下一座大橋就在磴口,其時不遠。”

“那可不見得。”李恪搖頭說,“我們的機關不多,工坊產能又有限,還得分出人手應付長城的單子……總之計劃趕不上變化,下階段,磴口大橋並非急用,或會延後兩年。”

“變化?”

李恪剛打算和何玦聊聊河間郡的事,突然後知後覺般想起公輸瑾方纔的說話。

“瑾兒,你方纔說……攔壩豎墩?”

公輸瑾鼓着腮幫子鬱悶:“妾多日不曾插手過墨家事,一時把機關算漏了……”

“不是……我知道大河冰封因何厚重了!”

停擺了好些日子的大河分指再一次變得忙碌起來,墨者、兵卒以十幾人一組漫灑出去,間隔百步鑿冰測量,其結果不出李恪預料。

以大橋橋址爲中心,上游厚冰區僅半里許,而下游卻達到七裡多,大體呈規則分佈,即越近大橋,冰層越厚。

李恪命人趕製了冰層模型,與分指的技術負責人們推演起後續的水文發展。

照常估計,大河解封大致在一月中旬。屆時冰層開裂,浮冰順流,會形成名爲凌汛的水文現象,一直持續到浮冰化盡。

凌汛是極具有破壞力的,堅硬的浮冰會持續刮擦沿岸土石,造成年復一年的長期破壞,而矗立在河道正中的攔壩和橋墩自然也不可能免於損傷。

作爲資深的水工,身爲施工方案設計人的史?自然不會忽略這個問題,經過考量,他將立墩與護墩合二爲一,方案就是攔壩。

粗使的攔壩是爲在堅立橋墩時騰出乾涸無水的施工空間,而在橋墩建成後,攔壩會進一步加固,完善,構築坡型堤,增設機關和閘門。

如此一來,大河在九原段的流速,流向就能被人爲地控制下來,不僅有助於沿岸灌溉,分洪缷汛,在凌汛之時,也能通過輪流分批開閉閘門的方式分擔橋墩和攔壩的壓力,確保不會有某一處因爲自然偏向出現譭棄性損傷。

這樣的立體化設計還有一個好處,養護方可以隨時對橋墩進行無水化修繕加固,這在鋼產量有限,水泥標號也無從提升的大秦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然而,所有的優勢都是橋壩體系構建完成之後的事。

現階段,第四橋墩空空如也,尚顯安泰,但三五兩墩的壩體卻仍是未經加固的封閉狀態。

шшш✿t tkan✿C○

而與此同時,大量的土建工程導至九原段水流雜質猛增,封凍的冰層較往常更厚、更堅,且呈現出極不正常的梯面。

這種梯面會導至河面解封出現時間差,大量的浮冰必將在化凍期蝟集在橋墩上游半里位置,攔壩會被壓垮,連帶着在建的兩處橋墩也會在凌汛的衝擊下屍骨無存,譭棄殆盡。

這算是生產事故吧?還是那種巨大的,不可挽回的,社會影響極其惡劣,羣衆反應異常強烈的那種……

李恪暗自估摸起這場事故的後果。

首先是九原段的春汛,這一點倒可以忽略不計。反正這裡荒涼得緊,里閭田畝一概沒有,大不了就是九原城淹幾天水,分指各部提前轍離。

然後是大橋的工期,重建攔壩,清理河牀都需要時間,整個工期延後半年是至少的,弄不好,就是一年。

最關鍵的……在迷信橫行的大秦,這次事故會不會被有心人大肆利用,攻擊墨家?

機關的功用與法家弱民的國策是相悖的,這幾年能夠如此順遂地推廣,與李恪一以貫之的非法立場和無所不能的聖賢形象皆脫不開關係。

別看法墨兩家近期多有合作,在學派關係上也大有緩和。可一旦李恪的金身告破,於公於私,李斯都不能放過這等天賜的良機。

必須防患於未燃!

李恪深吸一口氣,向着諸墨宣佈決議,破冰!

第三零六章 學有成,世揚名第十八章 意外收穫第三五四章 老人家要哄第七二四章 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第三零八章 胡陵見聞第四五九章 好心辦壞事第四九五章 無爲而治第一三一章 袍澤之情第四十六章 虎皮裲襠第七二三章 太學之本第四一七章 江湖兒女(中秋快樂!)第四二七章 路人臉的三當家第二四零章 恪回來了第三二一章 朝堂之辯第四二零章 齊王墮落了第六八六章 爲朕分憂第二五一章 涼夜驚雷第三一四章 三子的明悟第九十五章 產品營銷第六一九章 你的女人,你喜歡就好第二一六章 師出同門第五九零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四九零章 朕允了第六三零章 措手不及第四一零章 滄海纔是真豪傑第十一章 鉅子故事第四十一章 酬金到手第四四九章 熱烈慶祝十屆一次墨家大集勝利召開第四七一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四四八章 春宵苦短第七四五章 小心思第六三四章 死戰第一三九章 癃展之墨第五五四章 焚書第二四零章 恪回來了第四五九章 好心辦壞事第三一五章 機關獸蠍第四八零章 機關盛,六蝨生第四三二章 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第七五九章 武關之一,死氣沉沉第四七二章 李恪外任第七九五章 二世登基第三零九章 趙墨三子第三零三章 陳平分肉第二六七章 戰局抵勝第六一六章 雖死地而上命之第七零四章 李恪的商貿戰第一章 人窮志短第四八五章 歸咸陽第二零六章 陰陽神爐第二八八章 將行第二十九章 有寶天論第一一三章 止於合作第二六八章 招魂之歌第七八零章 澠池會之三,尊榮第二二零章 虎嘯龍吟第六二一章 名將之姿第八十九章 陋室不陋第七四三章 死戰之終,漁翁得利第三五九章 文化侵攻第四六九章 直道第三九七章 三妻四妾第六六八章 殉葬第二一一章 夜市故人第二六三章 調虎離山第三七五章 始皇帝的難題第五三六章 牧野棋局,成王敗寇第五六六章 請諸公順從第四七七章 守時是美德第四零三章 白日飛昇之道第一五一章 姑果之劍第六十一章 神神叨叨第一五四章 九退位八第五一六章 夏子著書第三三二章 天生聖者,雁門恪君第一五七章 先生之名第一四八章 飲茗雅事第二四九章 第一滴血第五一五章 星星之火第七三零章 天府第三五八章 作得一手好畫第七三零章 天府第二七零章 奪軍殺將第三二零章 累世分歧第四十一章 酬金到手第四三五章 瑤池祥瑞第七七六章 陰謀始動第五八八章 來河間參軍,發田發房發老婆第七六六章 武關之八,怎樣的人建起大漢第六八九章 紮營大澤鄉第四四九章 熱烈慶祝十屆一次墨家大集勝利召開第七三六章 死戰之五,破釜沉舟第五二七章 因材作書第二二二章 家臣蛤蜊第六零二章 農牧之治第六八零章 僭越第七八九章 澠池會十二,砥柱第二二一章 大起大落第三七五章 始皇帝的難題第一四九章 測量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