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零章 師出有名

漫長的祭禮終焉,漫天漫地的風和雪也隨之變得柔和起來。

時近日中。

雪小了些,風全停了,在烈風與瀑雪中主持召魂祭禮,熬了整整兩個時辰的李恪凍得嘴脣青紫,只能由何玦與儒攙扶着,迎向在旁候了半日的扶蘇。

“風歇雪寂,冤魂歸矣。”扶蘇探出手接住幾朵雪花,眼看着滿臉疲憊之色的李恪,輕嘆一聲,“何苦來哉?”

“三萬八千四百條人命……非戰之殤。”

“雖是非戰之殤,可他們參與了皇陵機關的修建,便是不死在陵中,本也走不出驪山將作的轅門。”扶蘇輕聲地安慰,“歷代爲王侯修陵的工匠皆是這等下場,今次的區別,只在於墨家善用民庶,而父皇的陵寢又恰好大了些……”

“所以,別修陵了。”

“誒?”

“我建議你以後別修陵了。”李恪看着扶蘇,認真說,“墨家有節葬之義。一杯黃土,三尺墳堆,赤條條來,赤條條走,如此既能節省民力,又可少一些人間慘劇,我覺得挺好的。”

“不修陵倒是無甚要緊,只是……”扶蘇歪着腦袋琢磨了半天,“莫非這兩個時辰,你都在想我的身後事?”

“這等小事想上兩個時辰?”李恪癟了癟嘴,“你得多把自己當回事纔能有這種錯覺?”

扶蘇猛翻了一個白眼:“那你主祭的時候在想什麼?”

“正如你所言,歷代修陵皆有工匠殉葬,但多是幾十人,數百人,此前還從未有過近四萬人陪陵的慘事,更不曾像這次一樣鬧得人盡皆知。周青臣把事挑開了,胡亥又唯恐天下不亂,下了如此失智的御令……天下,該亂了。”

扶蘇沉默了半晌:“六國舊貴會煽動民變?”

“帝王失德才會煽動民變。”李恪冷冷道,“胡亥行此不義,足見其生性涼薄,心中無他。而他的心裡既然只有自己,那這樣的蠢事他就會作出第二件,第三件。你覺得大秦經得起他幾次折騰?”

“可咸陽還有朝臣……”

“朝臣若有心攔他,如今我就該是賊殺四萬人的元兇,哪容得下胡亥胡亂下令?”

扶蘇皺緊了眉:“此事說來……我也頗爲不解。李斯,馮去疾,還有那些九卿官員,這次他們何以要助我們?”

“大秦承平吧。”

“承平?”

“是啊,大秦承平。”李恪譏笑一聲,“自陛下橫掃六合,天下承平。十數年間,大秦有南征,有北伐,但秦人之間卻未有一戰。周八百年天下,諸侯各國可有過一日安寧?”

“就因如此,他們便不願內戰?”

“無人會懼怕內戰,王離北軍歸返咸陽,天下敕令廣收材士,爲的就是開春之後,用兵西北,以戰迫降。”

扶蘇的眉頭皺得更深了,他沉默着看着李恪,等着李恪給這段矛盾重重的分析圓上連接。

李恪自然不會讓他失望。

“從我殺了闞忠開始,這一戰便無人再有僥倖。戰是必須要戰的,西軍要保你,咸陽要保胡亥,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不戰,乾坤何以定?”

“可戰是一回事,戰因何起又是另一回事。自古皆要師出有名,名在何方,那纔是我們這些爲人臣者所關心的重點。”

“我殺闞忠,放韓談回去,告訴他們闞忠留下了口供血書,直指李斯、趙高篡詔奪位。他們本可以賊殺天使的大罪來伐我,可結果呢,因爲怕我言他們矯詔,他們只能忍着。”

“旦封雁門,迫王離改道,這又是一道伐我的藉口。可我讓旦提前上書,言北軍失器,有東胡欲喬裝叩關,如此我便站住腳了。他們要不忍着,要不就只能讓王離捏着鼻子自認東胡。”

“這一次還是如此。”李恪不屑地牽了牽嘴角,“百姓雖不明殉陵的規矩,但天下知曉這規矩的不知凡幾。他們若敢以此事罪我,就得當心我反咬一口,以自保之名起兵。”

扶蘇滿臉的古怪:“照你這說辭,若是他們尋不到合適的藉口,開春那戰便不打了?”

“戰是戰,名是名。師出有名,不戰亦戰,師出無名,戰亦不戰。”李恪拍了拍扶蘇的肩,“大秦承平。在這場大雪過後,你就該去河間稱王,那纔是穩定西北的頭等大事。至於剩下那些狗屁倒竈的扯皮,有我呢。”

……

咸陽,上阪,扶蘇府邸。

華府之內,風聲鶴唳,往日充作侍從雜役的墨者們皆配上墨劍,穿上暗甲,三五成列地巡遊府中,把整個府邸守護得密不透風。

自胡亥登基那日開始,辛凌就封閉了府門,遣散了宮衛,全府上下除了他們娘叄,就只剩下辛凌信任的墨者,便是府中每日所需也交給風舞統一調配,不再假手外人分毫。

但辛凌拒絕撤出咸陽。

她不僅不撤出咸陽,甚至還增加了外出的頻率,每日帶着子女在上阪的街上遛彎,遛得守備的墨者們苦不堪言。

端月漸近,扶蘇稱王的消息隨時可能傳回咸陽,風舞急得着急上火,思前想後,唯有硬着頭皮,再一次登門求見。

在會客的正廳裡,嬴節趴在地上解着公輸秘鎖,趙耳騎着木馬,像個大將軍似上竄下跳。

一身白衣的辛凌跪坐在兩個孩子中間,面容沉靜,古井無波。

如此正廳會客,主不入席,風舞只得僵在堂中,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辛凌瞥了他一眼:“我不出咸陽。”

只一句,風舞頭上的汗就下來了:“師姊……”

“喚我皇子妃。”

“……皇子妃,殿下和先生的親筆已到多日,您若再不出咸陽,來日等殿下稱王,二世以你等生死要挾殿下,該當如何?”

“他挾不到。”辛凌冷冷說,“眼下西北和咸陽正在僵持,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使局勢生變。這時就該外鬆內緊,我們要做的是配合,不是添亂。”

“墨家怎可令您與小殿下涉險!”

“府內有到上林苑的地道,胡亥鎖不住我們,安心便是。”

“地道是死的,遲則生變!”風舞抓耳撓腮,“皇子妃,您翁被派去狼居胥傳令,眼下主掌中尉寺的乃是趙高的女婿閻樂。這些日上阪的巡防一日一增,我今天過來,車駕便穿了三道崗哨,到處在說有刺客混入上阪欲行刺勳貴,這其中的緣由,您難道不明白麼?”

“那他們何不衝進府裡來抓我們?”

風舞一下就瞪大了眼。

“防而不亂,警而不敏。”辛凌摸着嬴節的小腦袋,看着在身邊撒歡笑鬧的趙耳,臉上露出一絲難得的笑容,“回去吧,讓孩子們再安心玩上幾日,幾日便好。”

第四七五章 小人物的哀愁第四三九章 不由己第二五四章 秦人卑鄙第二七五章 七星續命第五四八章 虎軀一震第四三四章 大荒之中,有山不鹹第二四二章 成家立業第六零二章 農牧之治第三四六章 小組作戰纔是山地戰的精髓第七三三章 死戰之二,北軍威武第二五二章 一觸即發第六八一章 穩守,待攻第三八二章 宴無好宴,客無佳客第四一八章 齊王建的亡靈《盪風雲》卷尾感言第五二八章 金銀二冊,李恪從軍第三四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六一八章 養婿如兒第六二八章 轉帆延城第六六四章 人心惶惶第四四二章 墨家秘窟第六三四章 死戰第五六九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二,捕牢第一九六章 小孔成像第六三零章 措手不及第六六二章 三令二請第二八三章 鶴鳴九皋第四一四章 海外有仙山第五十章 地龍翻身第六零二章 農牧之治第五十五章 折變增額第五四三章 大蒐田獵第六六六章 請稱孤第四四八章 春宵苦短第四零八章 進擊的項籍第四一二章 韓信葬母第六十一章 神神叨叨第一七零章 民夫千五第四三七章 鉅子之試第一二五章 句注軍市第六十章 夜論動力第五六五章 李恪煉仙丹第五八零章 五行靈動術之一,斷仙崖壁第五八三章 五行靈動術之四,烈火銷金第四六六章 君擇臣,臣擇君第七二五章 內情不濟第八十九章 陋室不陋第五七二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五,玄鳥第六一六章 雖死地而上命之第一五五章 國尉輔臣第一四一章 正廳之爭第六八七章 咸陽腥風第六零二章 農牧之治第六二五章 自由的代價第二零八章 呂雉之心《盪風雲》卷尾感言第一一四章 戒嚴解除第一九九章 有美南來第一四一章 正廳之爭第一七零章 民夫千五第四零五章 載人飛行第五九六章 三道將令第二零八章 呂雉之心第五六七章 以身犯險,血餌捕牢第四四九章 熱烈慶祝十屆一次墨家大集勝利召開第五十六章 失因得果第一五七章 先生之名第二一四章 爰書賊殺第一二三章 治水之畔第五九四章 李恪有後第六十章 夜論動力第二六四章 曲道伏兵第二三八章 你在哪裡第二五四章 秦人卑鄙第二一九章 墨者登場第五零九章 趙高不愛財第七三一章 兵禍第七二七章 兩難第三九五章 腳踩百八星第二十四章 主動出擊第七五零章 暮氣第二零二章 同居時代第七八六章 澠池會之九,多疑第七七七章 蒙恬之謎第六九一章 陳勝王第六三九章 秦軍嬌貴了第二六七章 戰局抵勝第三三四章 李恪的野望第一零四章 解圖備事第二四零章 恪回來了第十六章 襄翁之邀第五八七章 歸北地第四三六章 李恪,請諸同門驗學第三二零章 累世分歧第七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一九三章 打人打臉第四八二章 八字一撇第五七八章 奇謀百變第四十三章 自滿過甚第五零九章 趙高不愛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