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四章 內外

bookmark

陽周關南四十餘里,北軍的營帳空空蕩蕩,到處是散亂的物資和軍械,某些帳中,甚至還發現了重傷難行,被丟棄下來的傷兵癃卒。

李恪在營中背起手:“王離弱在應對,卻長在掌軍。只看這番進退之法,他便不愧於上將軍之名,是名副其實的守成之將。”

旦對王離拋棄傷卒的舉動極爲不屑,啐了一口,剛要反駁,應曜自外圍疾奔而至。

“報!”

李恪對旦做了個稍安勿躁的表情,喚來應曜:“在帥帳中發現了什麼?”

“王離有書信留予先生。”

“所言何事?”

“他請先生代爲照料北軍傷卒,言他們傷愈之後,可留於雍,可歸於秦。先生若需藥物錢糧,也可遣人去頻陽王府支領,他有求必應。”

旦聽得目瞪口呆:“王離居然託我們照料傷卒?”

李恪衝他做了個鬼臉,笑着說:“去派些大車,將傷卒安置到總指軍城照料。待傷好之後,一一詢問他們意願,願意留的,向王離索要戶籍名冊,舉家遷入雍國爲民,不願留的,將治療耗費列成清單,收錢放人。曜,此事由你全權操辦,毋使疏漏。”

“嗨!”

“當斷則斷,真英雄也……”李恪抻起懶腰感慨一聲,“旦,籌措二百萬弩矢,由你本部押去雕陰,交給王離。”

“你還要資敵?”

“王上遙尊咸陽至尊,我們與王離豈能是敵我的關係?”

“那我們這一個月……”

“剿匪嘛,雙方合作剿匪,大獲全勝。”李恪壞笑了一聲,“別忘了與王離說,雍國往後會自守國界,就以白羽山、洛水、梁山爲線,絕不使匪患橫行,禍亂內史。洛水以西我只取雕陰,那兩百萬矢就是用來換取雕陰的資材。”

……

王師南進,沒費多少功夫便順利交接了雕陰的軍政防務。消息傳回上郡,白於將作連夜派出精幹隊伍,沿洛水東岸開始構建大規模的河堤防線。

防線北起白於關,南建梁山關,其中關、隘、堤、防、浮橋、渡口、碉樓、哨卡密佈東西,預計工時長達十個月。

李恪當然不會坐等防線建成。

在安排旦接手雕陰,白於將作又大體確定了防線的施工設計之後,李恪便領着墨軍北向還師。

在李恪與扶蘇事前的商議當中,李恪還師是雍國立國的最後一步,即軍政分離。

李恪不可能真正和雍國軍事分離,但名義上,這確是必要的步驟。

首先是前後左右四鎮軍,李恪要上交大秦的戎狄上將軍虎符,再由扶蘇以王上之尊,賜下四鎮虎符,只是並非賜給李恪,而是賜給李信。

然後,墨軍除連山一營、狴犴四營共七千人爲丞相護衛,其餘編制不再進入塞上城百里範圍,他們的駐地在狼山大營,與狼山將作毗鄰而居。

這種名義上的分割很有必要。

因爲李恪在雍境和墨家的人望人盡皆知,墨家在雍國立國當中的作用也不容置疑,扶蘇予墨家的特權可以視作政治夥伴之間的平等交易,甚至以後李恪再以上將軍之名臨時性的統領全境兵馬,也可以看做是扶蘇和李恪的私人信義。

但這種信義,這種權勢絕不能從李恪個人拓展到雍國王相的職務上,這是其他勢力能夠忠於扶蘇的底線所在。

另一方面,扶蘇踐祚稱王已近一月,朝廷和地方的構架也早已官宣,可雍國的新貴們至今眷留在塞上王都,不曾履任。他們未嘗不是想親眼看看,李恪究竟有沒有真正交出軍權的魄力和勇氣。

權臣上交軍權從來都是一場巨大的冒險,無論後續的掌軍之人有多親信,這種風險都不會有一絲一毫的消減。更別說在這場權利的架構當中,李恪幾乎完全放棄了自保的籌碼。

衛尉蒙衝是扶蘇最親信的家臣,王軍嬴敖又對扶蘇死心塌地,墨軍不可擅入王都百里,季布雖掌三部兵馬,可雍國的中尉卻無法引兵進入王都半步……

李恪會否真的上交軍權?

他若真的把軍權交上來,扶蘇是殺,還是不殺?

羣臣屏息……

五月初七,李恪的令兵先一步馳回塞上,又恰好趕在羣臣朝會之時稟王,聲言王相還都,車馬將至,定於初九日中,求拜天顏。

朝會一片歡欣鼓舞,但在朝會之後,扶蘇與嚴駿卻爆發了一次巨大的衝突。

扶蘇堅持要出郭三十里迎李恪,嚴駿不許,扶蘇不聽。至初八,嚴駿會江隅、董翳、司馬欣、張遷、衛遲等一干滯留塞上的文武重臣朝前逼宮,以請辭要挾,扶蘇不得已允之。

當夜,烏鶴敖帶着扶蘇的密信來到了城外三十五里,李恪紮營的那片疏林。

李恪靜靜聽着,聽完,他輕聲問:“涇陽君,廷尉黃衝,定北李超,國尉李信……還有郎中令李泊,不在其中?”

烏鶴敖還是那副大咧咧的樣子,他嗤笑說:“隴西侯被中陵君視作你的爪牙,似這等密事,中陵君避他父子還來不及,如何會詢問他的意思。倒是廷尉此番出人意料,中陵君素來視他作衣鉢後傳,此番第一個商議的就是他,可他直言拒了。”

“拒了?你確定?”

“千真萬確。因爲這些日,廷尉時常爲牧區新法邀我過府,詢問遊牧生存之道。那日我亦在廷尉府中,中陵君連我也邀了。”

“你就沒想過順他的意?”

烏鶴敖理所當然道:“他們湊一塊也不是你的對手,我何必去順從弱者?”

李恪無言以對。

第一三三章 以法論法第七八三章 澠池會之六,口舌第二二六章 新兵蛋子第五九八章 李恪,你不得好死第三一三章 最後一題第二八六章 夏蟲語冰第六九零章 巢公和許由第二七九章 大戰方歇第二一七章 無法有天第四六一章 大朝會第三零零章 君子八方第六三七章 各出手段第二六四章 曲道伏兵第七一一章 請建太學書第五七七章 韓信遊商第二六二章 烈焰焚城第三十四章 大魚咬鉤第五五四章 焚書第五三五章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當代用法第六五七章 朽木之君第六九三章 揭竿第三八九章 劍癡試劍第一九二章 翠竹仙釀第一零三章 木桶原理第七四三章 死戰之終,漁翁得利第三八九章 劍癡試劍第六十六章 破門入戶第六九四章 母儀天下第三六五章 墨家的價值第一零八章 朽木之雕第三零一章 七星龍淵第六五八章 天崩第十四章 飛龍騎臉第一零五章 千斤巨物第二八六章 夏蟲語冰第五六二章 咸陽亂局第五零一章 大講,成聖之始!第二一七章 無法有天第六六六章 請稱孤第六零八章 風滿樓第四八三章 陽周規劃,三農一賈第三零二章 餘徹食第七零一章 傻子笑憨子第九十六章 弧形支撐第一一三章 止於合作第八十二章 打虎漢子第一九九章 有美南來第四五三章 暗箭難防第四二零章 齊王墮落了第三五七章 霸下一遊第六零六章 始皇不是龍第二三四章 沉冤得雪第七五八章 秦關百二第七四七章 蕭何潁川說張良第七七八章 澠池會之一,邀約第八零六章 天下抵定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八十九章 陋室不陋第一五零章 暴民之蹤第四六五章 蝸居的始皇帝第七七三章 大雍好搭檔第八十三章 俠之大者第五五一章 滄海君死裡逃生第七三七章 死戰之六,趙將軍彭越第四三零章 彭越豬突第九十七章 生意夥伴第六十八章 生死一瞬第八零五章 公子,請第五零九章 趙高不愛財第七二九章 重啓沙丘宮《盪風雲》卷尾感言第四十一章 酬金到手第五八五章 五行靈動術之終,朕意坑儒第一三八章 山高路遠第二三四章 沉冤得雪第二三四章 沉冤得雪第五八四章 五行靈動術之五,活牲嘗藥第五七零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三,鶴光第四五二章 改革的聲音第四一五章 仙山在扶桑第二七八章 豪傑末路第二六六章 殷紅秦魂第二一零章 臨街旺鋪第四六一章 大朝會第二零六章 陰陽神爐第三二九章 日有所思第十三章 流言四起第二八五章 蒼居第四一八章 齊王建的亡靈第四十三章 自滿過甚第二十五章 一觴便倒第五六七章 以身犯險,血餌捕牢第一二四章 投入重注第二七四章 天火流星第六九三章 揭竿第三零九章 趙墨三子第五九九章 人總要有點追求第三七三章 大秦機關術的天花板第三二九章 日有所思第三零九章 趙墨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