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工作報告

bookmark

裡典服是個聰明人。

官舍當中彙報工作,他並沒有刻意曲迎,扯什麼皇恩浩蕩的鬼話。也沒有編排用詞,意圖獨佔所有功勞。

他顯然準備充足,所言所述皆是實情,只在關鍵之處隱沒了部分細節,比如說李恪獻策,重金求鐮,還有搶收前夜那一連串的私下交易。

在他的話裡,李恪做烈山鐮,建流水線,有一夜改制鐮刀五百的大功;諸位少吏各司其職,在各自崗位兢兢業業;苦酒鄉里不辭辛勞,萬衆一心,連着幾日近乎不眠不休;連田典餘都有組織官奴隸全力襄助的功勞。

反倒是他自己,除了隱晦提及搶收之策是他偶然思得,又一語帶過,說他是憑着個人威望組織起鄉里勞作,言辭間,似乎在事件當中並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

可這就足夠了。

行軍布戰講求獻良策居首功,又有“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說法,而在這次事件當中,裡典服既是大將,又是策士,難不成蒙毅還能少算了他的功勞?

裡典服謙虛仗義,蒙毅高居首座,聽得頻頻點頭。

到了關鍵之處,如流水線裂解擴容,定收序先私後公,雹災前大功告成之時,他更是忍不住拍案喝彩。

在場諸人也隨着裡典服的敘述沉浸回憶,忍不住心思動搖。

就這樣斷斷續續講了大半個時辰,案前的熱湯涼了又添,添了又涼,裡典服毫不在意,端起碗來咕嘟灌下。

他抹一把嘴離席作揖:“秉上卿,此間便是搶收一切瑣事,苦酒裡田畝就在三裡之外,往事種種皆有痕跡,上卿可親往勘察!”

蒙毅眼睛裡精光閃耀,長聲感嘆:“兩日夜便能收粟萬畝……裡典服精幹任事,各少吏功於本職,鄉里們衆志成城,好彩!”

他忽就站起來,對着堂下衆人拱手深揖:“此次往來雁門,得見衆多英俊,諸位可受蒙毅一拜!”

李恪趕緊隨着大流離席下拜,口中高呼:“我等不敢!”

“你等當之無愧!”

“謝上卿褒獎!”

一番推讓,賓主盡歡。

大夥互謙着落座,蒙毅帶着笑臉看向扶蘇,問:“荷華,可有感想?”

扶蘇拱了拱手,溫言說道:“秉上卿,苦酒裡搶收最貴重之處,正在其流程經驗皆無殊異,大可廣推天下,造福大秦。以我想來,陛下聽了想必欣喜萬分。”

蒙毅點了點頭:“君之言語亦是我之思量。在座各位成此大事,待我回咸陽上報,必有皇恩封賞,諸位只需安心靜待便是。”

“只是……”扶蘇拿眼環視在座,疑惑問道,“烈山鐮之名,我在縣鄉皆有耳聞,卻至今不曾見到過實物,不知是否有幸,能夠在此一觀?”

裡典服趕忙跳出來拱手:“烈山鐮乃恪君設計,下吏這便叫人取來,請恪君爲天使細細講解。”

說完,他喚來隸臣耳語一番,那隸臣頻頻點頭,轉身快步而走,顯然是取鐮去了。

李恪並沒有傻等長鐮送過來,站起身離開坐席,束手站到堂下正中。他對扶蘇說:“公子其實是見過烈山鐮的。”

“哦?”

“那日……我手中所持事物,便是烈山鐮。”

李恪的目光掃過衆人,所有人的目光都是好奇,唯有田典餘垂着眼瞼,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扶蘇皺眉回憶:“那把怪異的長鐮……不是你自制的兵刃?”

李恪笑着搖頭:“烈山鐮爲上古神農烈山氏所作,是實實在在的農具,我也是拾人牙慧,當不得首制之功。”

正說着話,兩位隸臣從門外進來,分列前後,前人手捧長鐮,後人抱着方形木牘,看樣子大概是李恪賣出去的設計圖。

李恪抓過長鐮,對地擺出割禾的姿態。

“此鐮設計與尋常鐮刀不同。直柄長,可免去下腰之苦;橫柄短,用於控制使力方向;鐮頭方板名叫扶禾板,稍微有些弧度,既可擋住粟禾倒伏,又可收攏禾槁,便於後續收集裝車。至於鐮刃……其實烈山鐮的鐮刃應該再長一寸,只是時間有限,不得已才用了短鐮的刃來替代。”

扶蘇好奇站起來,從李恪手裡接過鐮刀,試着揮了幾下。他以前顯然是沒下過地,那動作比李恪還生疏,看起來像是舞戈,這多少讓他有些尷尬。

收鐮拄地,扶蘇問:“此鐮一日割禾幾畝?”

“尋常農家使短鐮可日割三畝,熟練此鐮,一日五畝。”

扶蘇感嘆道:“恪君,神乎其技啊!”

裡典服把捧牘的隸臣叫過去,取過木牘雙手捧到蒙毅座前:“上卿,此些是烈山鐮的設計圖版,還有更輕便的桔槔圖板,皆恪君親手所作。”

“恪君還會作畫?”蒙毅接過圖板,展開觀瞧,只一眼便驚叫失聲:“恪君竟是師承墨家!”

“墨家?”李恪奇怪問道,“上卿爲何覺得我師承墨家?”

“不是嗎?”蒙毅將圖板擺直展示在衆人面前,“恪君所作皆以線條勾勒邊框,着重寫實,不屑技法,與咸陽宮中收藏的墨家銅板頗爲相同,甚至更要明晰直白一些……恪君,你真不是墨者?”

“不是。”

“若不是墨家……莫非是公輸家重現於世?”

“小子倒是聽說過公輸班……怎麼?公輸家消亡了?”

蒙毅見李恪的表情不似作僞,哈哈一笑收起圖板:“諸子百家起起落落,誰能知曉那些學派哪個消亡了。恪君,大秦待兩家學者頗重,你再想想,真與此二家無關?”

我的師承是華工大工業機電學院歷史系,碩導張大年老先生,說出來你也不知道……

李恪無奈拱手:“上卿莫要猜了,小子確有幾個墨者朋友,但一身所學皆家媼所授,並無師承,與墨家、公輸家也無關係。硬要說的話,勉強能和儒家沾點邊,可惜只學其詩文,不曉其經義,自稱儒生怕是會貽笑大方……”

蒙毅暢快大笑:“恪君也算有自知之明。那些儒生若是知曉你制這機關圖板的本事,怕是會直斥你爲小人。誰叫儒學高貴,耕農百工皆不入眼呢?”

這貶低儒家大概算是大秦官場特有的笑話。

畢竟秦朝法家盛行,官員們即便沒有做過法吏,或多或少也會沾染一些法家習氣,反正就是看不上儒家。

李恪對這種學術歧視嗤之以鼻,只在一旁賠笑,而另一邊,扶蘇也是一臉的苦笑。

裡典服或是看蒙毅格外看中李恪,忙獻寶似說道:“上卿,說起恪君的本事,這烈山鐮與桔槔皆是小試牛刀,機關獸犼纔是真正曠世之作!”

“恪君還有旁的作品?”

“機關獸犼乃是恪君爲脫粒所作,驚世絕倫,一人便可抵百人勞力,而且造型精巧,活靈活現,擺在正堂之上也能不落俗套!”

裡典服忘情地吹捧,一看蒙毅顯出興趣,立即打蛇隨棍般游上去:“上卿,犼獸製作不易,世間僅有三件。恰好,下吏私宅便擺了一座……”

扶蘇忍不住咳了兩聲:“上卿,皇帝之命尚未全功,不若我等先看田畝,再觀奇物?”

蒙毅帶着讚賞的神色看了扶蘇一眼,點頭說道:“荷華所言正合我意,奇物隨時可觀,還是正事要緊。”

此言一出,一行人便該從官舍轉道田畝了。

李恪抓住機會出聲請求:“上卿,裡典,田畝之事與小子無甚瓜葛,要不然小子先行告退?”

“恪君莫非還有要事?”

“確是緊要之事。”李恪看向扶蘇說,“當日公子救下我性命時,我曾請公子與隨行甲士家中赴宴。昨日聽得天使蒞臨,已經備下宴席,如今只看公子是否賞光。”

這是無比正式的邀請。

身份所限,李恪想要邀請扶蘇並不容易,衆目睽睽纔是最好的機會。扶蘇也給足了李恪面子,沒有推脫,欣然應下。

今天最大的目的達成了,李恪長長舒了一口氣。

就在這時,田典餘離席下拜,頓首上告:“上卿,下吏近日抱恙在身,力不敷行,懇請與恪君一同早歸。”

蒙毅的眼睛微眯:“田畝之行,餘君不願相陪?”

“有心,而無力!”

蒙毅瞭然一笑,說:“看來餘君對所轄之事自信得很……既如此,你一道退下吧。”

第八零零章 兒大不由爹第七三八章 死戰之七,可敢與我一戰第四九一章 商山有四皓第八十五章 水車之難第五七七章 韓信遊商第五四七章 李恪的顯學體系第二六零章 災禍臨門第一九二章 翠竹仙釀第五六四章 事出反常,即爲妖第五一一章 用力過猛第七八三章 澠池會之六,口舌第二二七章 車馬同軌第六零一章 河間郡大建第三五六章 墨家的假鉅子之爭第一五五章 國尉輔臣第六七五章 西軍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八七章 修身之意第三二六章 儒與墨的進食之辨第六一五章 大秦不聞《無衣》歌第十七章 老而不死第一七九章 劍名遂願第三九零章 劍癡與工癡第一四三章 胡思亂想第二零零章 唯死而已第八零七章 新芽綻放【尾聲】第六二二章 投鞭斷流第六五四章 人之將死第五十五章 折變增額第三七五章 始皇帝的難題第二六五章 機緣巧合第七二八章 親征第八零七章 新芽綻放【尾聲】第二十七章 打草驚蛇第一三八章 山高路遠第六六八章 殉葬第六二八章 轉帆延城第二九九章 受迫害妄想第一四三章 胡思亂想第四零九章 項籍說話就是有道理第六四四章 雞鳴,戰前第七四七章 蕭何潁川說張良第四八九章 扶蘇失寵第三六三章 袖子是什麼意思第一二七章 熱血青年第二五三章 四散衝殺第四一六章 齊地的禍害第二五四章 秦人卑鄙第四二一章 暴秦無道寫在《行天下》的末尾第五二六章 李恪爵晉左庶長第六九八章 羣雄第一九零章 視財如命第一七六章 水力體系第三九五章 腳踩百八星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七八零章 澠池會之三,尊榮第六五七章 朽木之君第二五三章 四散衝殺第四二七章 路人臉的三當家第六五六章 三個皇子第八十九章 陋室不陋第七五八章 秦關百二第四五零章 一出好戲(國慶七天樂)第二七四章 天火流星第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三八二章 宴無好宴,客無佳客第五三零章 請平匪患第五二一章 志在改秦第二八一章 才比商君第四七八章 爲吏之道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五五六章 辦着辦着就有了第二九一章 三輪車與藏匿處第三零零章 君子八方第七九二章 澠池會十五,法度第七零三章 亂燉第三十八章 災前搶收第六二一章 名將之姿第二五八章 利令智昏第七三六章 死戰之五,破釜沉舟第四四二章 墨家秘窟第六四四章 雞鳴,戰前第四九六章 孛星出於西第六一零章 鬥祖龍,二伐匈奴第五六零章 母老虎第三九零章 劍癡與工癡第七一四章 項梁之死第四七五章 小人物的哀愁第五五七章 九原堅冰第四十章 天兵下凡第六七四章 聰明的辛騰第三九九章 公子要我暖牀麼第七七二章 天下第二戰神第五十章 地龍翻身寫在《行天下》的末尾第一九零章 視財如命第七三一章 兵禍第五三八章 祖宗這種事,無所謂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四二五章 狗官無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