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準備飲宴

bookmark

李恪漫步出院,步幅不緊不慢。跨出院門,田典餘便靠了上來,腳步不停,目不斜視。

“恪君,多日不見,風采斐然。”

李恪輕聲回答:“升斗小民之輩,能得田典無視,恰說明我最近尚算舒心。”

“恪君謬矣。”田典餘語重心長說道,“寶駒混跡於駑馬,若無伯樂相面,則拉車推磨,直至終老。恪君如此混跡於庸碌,一身所學無人所知,就不懼無爲而終嗎?”

“如此說來,小子倒應該感謝田典這些日子的照拂。”李恪譏諷一笑,“奈何田典照拂重如泰山,小子感激不起來。”

田典餘臉上一陣慍色閃過:“我可以放過小穗兒,田吏奉此人……我亦可以處置,必叫恪君滿意。恪君是聰明人,豈不聞魚死,網未必破的道理?”

李恪故作驚訝:“田典此言彷彿……我等有甚仇怨似的,小子豈敢吶!”

田典餘猛地停住步子,眯着眼,死死盯着李恪的背。李恪也停下來,強忍着攥拳的衝動,平靜轉身。

“汜家乃雁門望族,族中多有嬌俏淑女,恪君可擇一娶之。”他眼看李恪要開口,趕緊說,“先莫要急着拒絕!你是要混跡官場之人,天資聰穎,奇計頻出,奈何家世不備,只此一點,汜家便可助你良多!有汜家助臂,區區樓煩盛不下你,青衣銀綬,三公九卿,上卿毅的風光,你就半點不心動?”

李恪的面色古怪起來……

本以爲是襄翁的老生常談,誰知道田典餘居然不是要用聯姻來收編他,而是真的要跟他談合作,那話裡話外的吹捧,李恪都覺得有些飄了。

“你到底想要什麼?”

“機關獸犼的圖紙,還有更便易的製作之法,這些你必然有的!此外還有舂米的機關……”

“你還說得動汜家嫁女?”李恪毫無徵兆地問了一嘴。

田典餘愣住了,愣了半晌,滿臉苦笑:“我早知你非池中之物,奈何還是小瞧了你。”

“你不是小瞧了我,你只是從未正眼瞧過我。”

說完這句,李恪轉身擡腳。

田典餘仍不死心,從後出聲喊住他:“恪君,不知你是否聽過一句困獸猶鬥!”

“我自幼學儒,只聽過以直報怨,何以報直。”李恪停下腳步,頭也不回,“連旦都知道孔夫子誅少正卯的故事,你等官吏往日調笑儒生之時,就從未想過讀儒學長大的人……心眼有多小嗎?”

……

時日近冬,鄉里們沒有農活,走街串巷,嘮嗑閒篇,白日的里巷人氣頗旺。

走在哪裡都有人煙,這也是李恪有膽子拿言語硬懟田典餘的根本原因。

如今的狀況很清楚,田典餘想要殺他之心越來越烈,有沒有這場口舌交鋒,都不會讓雙方的關係發生質的改變。

之所以李恪仍能活的滋潤,只因爲衆目睽睽之下,有監門厲、裡吏妨和旦在裡中,田典餘並沒有把握弄死他。而他若是有膽子在荒僻的地方逗留,想必同樣活不過一時三刻。

某種程度來說,這種關係雖然麻煩,卻又簡單得很。

不走冷巷,只尋人流,一路和鄉里們打着招呼,李恪推開院門,回到家中。

癃展和嚴氏意外不在,聽說是備了禮物,要去旦家裡感謝前些日子的收留之恩。兩人還要順便看看家裡的建房進度,若是看得開心,就再去監門家拜謝一趟。

這讓李恪不免感到奇怪,他一邊在庖廚操持今晚的菜式,一邊向身邊的小穗兒詢問。

“小穗兒,你說媼和展叔爲什麼不想見天使?”

“不想見?大兄從何處看出他們不想見的?”小穗兒奇道,“裡典服遣人說大兄請了天使飲宴時,嚴姨看上去挺開心的。只是後來問得你請的是年輕副使,這才覺得家有長者禮數太重……”

“原來是怕我們放不開啊……”

李恪這才瞭然,放心在庖廚忙活開去。

他今天打算請扶蘇吃柴火飯。

柴火飯的飲食特點講究湯底濃稠,現煮現撈,與火鍋有幾分相似。

這種吃法在後世顯得粗糙,放在大秦卻精細得很。更何況李恪準備請大秦的皇長子吃飯,自然在其中備了不少花式。

就着土竈,他把濃稠的羊湯從一個瓦釜勺到另一個瓦釜,直至半滿。小穗兒站在一旁,擡手將抄過水的羊蠍子倒進去煮。旦則提着水桶,咕嘟咕嘟,又把羊湯那邊的瓦釜重新注滿。

兩釜齊燒,一邊是羊湯,另一邊是羊蠍子湯,李恪交代小穗兒看住火,要求大火煮開,小火慢熬。

小穗兒點頭答應,李恪則把目光瞄向剛放下水桶的旦。

“旦,你的刀工如何?”

旦一臉茫然:“你待如何?”

李恪把面前幾個盛肉的大盆往旦處一推,說:“事先燉熟的羊肉要切片,一指厚……看我的手指,不是你的!那些生肉也要切片,越薄越好,最好薄如蟬翼。”

旦眼睛一亮,好奇問道:“膾不厭細?”

“就是那樣。”李恪欣然點頭。

明白了自己要幹什麼,旦當即抱起肉盆領命而去。

又只剩李恪一人得閒,他心滿意足地拍拍手,孤身走到廚案邊,擡手掀開了細麻,露出底下的麪糰。

計劃裡今天的主食是烙餅,看似簡單,卻費了他最多的心思。

秦朝沒有酵母的概念,哪怕舂出面來成餅做片,用的也全是死麪,吃起來粗糲生硬,毫無口感可言。

爲了達到發酵的效果,李恪在四天前舂出了第一臼米,當即碾碎揉成麪糰,擺在庖廚任由其自然發酵,並以此培養出天然酵母。

昨天他又碾出好幾斤面,加水與天然酵母混合揉捏,又擔心粟米粉粘性不足,便把這幾日得的雞子去黃留清混在其中,這樣發了整整一夜,纔得到如今的發酵麪糰。

現在萬事俱備,只欠加工。

李恪取過麪糰,三一兩分,又分別擀平切開。

小的那份被他切成撲克大小的方形,一塊塊整齊擺案,蓋麻收好。大的那份被切成長條,沾水灑上蔥花,再捲成拳頭大小的花捲,擺進籠屜裡待蒸。

秦朝沒有蒸籠屜,眼前這個是李恪畫了圖板,讓癃展專門做出來的……

時光飛逝,一個多時辰轉眼過去,羊蠍子湯移至院內鼎竈,羊湯則繼續在釜裡熬着。

花捲開蒸,諸事撲擺,一盆盆切好的生蔬肉菜陳置茅棚,蔥花、薑末、韭碎、蘸醬也分門別類盛在碗中,以待取用。

就在這時,院外終於傳來敲門的聲音。

“敢問主家可在?荷華來也!”

第三一一章 殺盜者,非殺人第三五六章 墨家的假鉅子之爭第二八三章 鶴鳴九皋第三六零章 零陵偶遇第六三七章 各出手段第六五四章 人之將死第一七三章 其名狌狌第三二三章 尚需要一個侍女第五零六章 我要庫不齊第六五五章 沙丘第七八九章 澠池會十二,砥柱第二三七章 損兵折旦第五零五章 時不我待等七九零章 澠池會十三,木鳶第一二七章 熱血青年第二九七章 棋局,命局第六七一章 內憂生第五四五章 三塊飛地第二一四章 爰書賊殺第三九六章 商之大道第二六二章 烈焰焚城第二九六章 皇帝第二十八章 應對得體第三一一章 殺盜者,非殺人第二零八章 呂雉之心第二五四章 秦人卑鄙寫在《行天下》的末尾第七五一章 窮奇毀城第六二四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一六七章 沙盤開閥第六九三章 揭竿第八十章 新年大吉第一九零章 視財如命第九十五章 產品營銷第五八六章 離咸陽第三九八章 仙境?還是蒸朋?第一三一章 袍澤之情第一五三章 羣情激奮第七七九章 澠池會之二,請君第一八五章 軍弩乍現第七零二章 相王第三四七章 論山地裝甲車的誕生第六八八章 獨裁之辯第五四四章 華夏重義而輕生第一零七章 總有意外第三九四章 沛縣無賴子第五三三章 霸下奪志第六五六章 三個皇子第五九八章 李恪,你不得好死第五三五章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當代用法第六四七章 白狼之殤第五零三章 大道啓夏第二零四章 獏行出水第三五一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七七七章 蒙恬之謎第六零四章 螢惑守心第六六二章 三令二請第六零四章 螢惑守心第七六六章 武關之八,怎樣的人建起大漢第七八八章 澠池會十一,滄海第五九八章 李恪,你不得好死第一八零章 明恥教戰第一一一章 有條不紊第一六一章 先手易勢第二十三章 使狗國者第七五九章 武關之一,死氣沉沉第四五二章 改革的聲音第一二七章 熱血青年第六一七章 河間的消息第一章 人窮志短第二三七章 損兵折旦第一三七章 將相有種第五六六章 請諸公順從第四七九章 人行於道,有犬吠聲第六十二章 納租開始第五二五章 庫不齊的義渠王第五三零章 請平匪患第四零六章 全無勝數的考覈第一八八章 嫉惡如仇第五七二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五,玄鳥第二十五章 一觴便倒第九十章 臨治市亭第七七一章 武關之終,無匹第六五二章 野望西北第四一四章 海外有仙山第四三六章 李恪,請諸同門驗學第八十章 新年大吉第六七七章 撿來的武安君第二二九章 雁門天府第三七四章 榮焉?恥焉?第四九二章 羣英匯聚第二零九章 伏日澆灌第四一三章 雜法當道第七五三章 馬耶?鹿耶?第二零七章 金板遺書第四六五章 蝸居的始皇帝第四八三章 陽周規劃,三農一賈第四零五章 載人飛行第六四五章 殺!第五零六章 我要庫不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