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一章 修羅

bookmark

馮劫、王離,以及章邯……

發生在邯鄲的秦趙對決就像是一場大秦勳貴教育體系下,優等生之間的內部決勝,又像是從軍事角度對大秦勳貴培養文化進行一場全方位的校驗。

這是分所應當的結果。

二百年的強秦歷史爲秦人塑造了無以倫比的自信,大秦的勳貴們信仰自己的文化體系,在成長的過程或多或少,充滿了共通與相似。

文,學之以商君、嚴君,崇耕崇戰,尊法爲壹;武,以自家傳學與孫子、吳子、尉繚子等傳世兵書爲本,輔之以那些不傳世的,深藏在文冊之間的名將私信與重要奏疏留本。

在這條精密的,高標準的人才流水線上,大秦的宗世與勳貴爲這個帝國培養出一代又一代合格且文武雙全的繼承人與掌控者,這才得以讓大秦的政治與軍事長期維持住一以貫之的優勢,直至橫掃六國,傲視天下。

然而,這樣同質性極強的教養模式也有自身的缺陷,譬如刻板。

秦人的刻板在外敵面前表現得並不顯眼,因爲他們的好些教材都是秘而不宣,只在小圈子當中流傳抄錄。

可一旦事情轉化爲內戰,就比如眼下這場戰爭,好些常規的較技就成了相互之間知根知底的對手,不出奇謀,便難以致勝。

生而爲人,各有其長。在知識的實踐上,能做到活學活用,不爲束縛的終歸是少數,大部分人還是如軍謀之於馮劫、王離這般,只擅長拾人牙慧,不擅長推陳出新的。

所以白天的戰事纔會引起章邯如此多的不滿。

他們之間少有隱秘。

王離用大弩開場,馮劫就知道今日不會見到攻城器具,對手選擇了縱輕兵攀城。

鼓聲作響六個三通,不需聽見金鳴鼓歇,馮劫又知道,王離將以覆蓋式強弩打擊用作收尾,發起新攻。

還有夜襲……

下市之時的炊煙才起,王離夜襲的念頭就等同於已經公之於衆。

馮劫不僅能篤定王離要夜襲,連夜襲的起承轉合都能覆盤出八九成來。

因爲秦王政十一年,尉繚子與始皇帝奏對,論及夜襲。他講到夜襲應該發起於白晝,可使大弩連射,毀鑿城牆。至夜,遣勇士百餘緘默攀登,放下繩索,迎兵千人。

這支完全由精銳勇士組成的小股部隊就是奪城的主力,他們的任務是用最快的速度奪下城牆,洞開城門,以迎接在城外暗藏的戰車與騎卒,抵定勝局。

這是大秦夜襲的標準答案,至於官方回答……

同十一年,尉繚子與呂不韋論守,言縱千人守於城上,一夜四替,甲不離身,此既可明敵於先,又可備敵在後。

這也是馮劫的應對,準備四個千人守夜護城。

只是邯鄲的軍備自有其特點,新卒與王軍差距過甚,所以馮劫只安排了三組輪替,剩下一支王軍不參與輪替,只是備在城下,以策萬全。

照理說,這樣的攻防並沒有太大的問題。

因爲城頭雖闊,但考慮到每個將士揮舞兵器所需的間隔,四千多人足可以把牆頭塞得滿滿當當。

千人戍守恰到好處,既能讓更多的士卒好好休息,又不至於使城防出現太大的漏洞。就算遇上大舉侵攻,四千守備也能保證士兵在城頭佔據優勢,給指揮官調兵遣將的時間、

然而,馮劫忽略了章邯。

章邯就是優等生們當中的學霸級人物,不僅熟讀全部的知識點,還能舉一反三,從全新的角度解答問題。

秦軍破天荒解決了黑暗中無視界弩陣的技術問題,一個照面就讓城頭守軍片甲無存。

馮劫在第一輪交手中吃了大虧,且千人戰死竟還不是緊要。緊要的是,即便他在發現敵蹤的第一時間就命令備軍接防,城下的秦軍還是抓住了這片刻的寶貴,成功登城。

因爲他們……是北軍!

作爲大秦麾下最後一支精銳常軍,北軍與關東諸強,亦或是章邯的刑徒軍都不同,兵甲齊整,訓練有肅,戰法嫺熟,紀律嚴明。

章邯不斷給着馮劫驚喜。

北軍的夜襲如同晝侵,不僅有弩陣開道,還置備了簡陋的軍械雲梯,直接在城下架起寬闊的斜面,小跑着飛奔上前。

他們以伍爲單位,自南北兩端翻上城頭,其中兩人持短劍錐盾,兩人持騎弩策應,還有一人執長劍,握短戈,左突右衝,斬殺來敵!

一個伍便是一個戰鬥單位,整整六七十個戰鬥單位攻防有序,背倚着城垛,便是敵住二三十人也不顯弱勢。

馮劫的備軍晚其片刻臨崗就位,卻難以發揮人數的優勢,蝟集難進,退又無路,只能眼睜睜看着越來越多的北軍登城,呼喝着戰號輪番進前,把趙軍打壓得哭喊無門!

鼓過六十!

城頭已經擠滿了人影,不時有士卒無查,慘叫着被身邊人擠下城去。

馮劫看着眼角直抽,咬着牙,命令城下那支王軍帶上弓箭,發動反擊。

不一會兒,戰線終於稍有穩固。

夜裡並不適合弓弩發揮,但現在滿城上都是人影,涇渭分明,只要拋射,或多或少都能給秦軍制造麻煩。

馮劫長舒了一口氣,問隨人:“貳叄陸曲集結如何?”

隨人急稟:“陸曲駐防最近,已全數集結到位,貳叄二曲尚有缺失。”

“令陸曲執弓上城!這該死的北軍,怎這般多!”

馮劫又一次加派了兵員,且是整整一曲五千人馬。如此一來,城頭的趙軍就達到近萬,趁這間隙登城的北軍也達到三四千人。

這個密度已經完全超標了,到處都是人影,士卒們肩踵相繼,只能隨着大流進退,絕望地迎向面前的刀劍。

第一百零八聲,鼓聲頓停!

馮劫眼色一凝:“去城下點卯,貳叄二曲凡失期者,皆斬不饒!”

“嗨!”

身邊的令兵飛跑下城,馮劫手撐着窗臺,突然在震天的喧囂當中,聽到了風的亂流……

他目瞪口呆。

“王離……你好狠的心!”

弩陣降臨!

密集的弩陣像雨點般殺入蝟集的軍叢,橫掃過野,避無可避!

城頭足有上萬人,三分秦,七分趙,他們在弩陣之下皆無二致,只有一張張難以置信,又痛苦哀嚎的待死嘴臉。

一輪弩陣,兩輪弩陣……

兩輪弩陣過後,城上便只剩下稀稀疏疏的千餘活人。馮劫的臉色白得透明,對隨人說:“去下令,無論秦趙皆下城避矢……還有……”

他話音未落,第三輪弩陣已至,收割了城上最後的性命。

城下又響起秦人的戰號,第二批北軍開始登城,人數更多,士氣更旺!

馮劫很想立刻就衝下城去,告訴他們方纔發生的險惡。

可他知道北軍不會信。濃重的夜色會掩藏住一切,於城下的人而言,方纔的尾聲必定是己方的勇士攻城失敗,弩陣清剿了城頭的趙軍,而他們……將成爲下一批勇士。

還會有下一輪弩陣麼?

馮劫猜不到,也不願去猜。

他絕望得閉上眼睛:“令……貳曲登城,請李良將軍……備戰!”

第一六五章 弈棋之道第二零八章 呂雉之心第七三零章 天府第十三章 流言四起第一零六章 力能扛釜第一五六章 郭平不服第六零四章 螢惑守心第四章 助我做鐮第一六二章 利慾薰心第七一七章 信用消費始皇帝三十五年第五一零章 小人長慼慼第九十二章 遊商呂丁第三八六章 百人敵第七七四章 惡意第四四八章 春宵苦短第一七二章 沛縣之謀第二三七章 損兵折旦第一四零章 情濃於血第三九八章 仙境?還是蒸朋?第七零八章 大秦最後的戰神第八十二章 打虎漢子第五六七章 以身犯險,血餌捕牢第一一八章 紅毯精神第四零四章 身不由己第四三七章 鉅子之試第五八七章 歸北地第二六八章 招魂之歌第五十五章 折變增額第二七八章 豪傑末路第七五七章 戰,則矣第一七一章 收攏人心第三零四章 陳平家的日常第四六六章 君擇臣,臣擇君第二一七章 無法有天第三九零章 劍癡與工癡第三二四章 目標,楚墨!第七五八章 秦關百二第七六六章 武關之八,怎樣的人建起大漢第二二一章 大起大落第七章 烈山神鐮第二三零章 勳貴之尊第七零六章 文鬥,武鬥第六八九章 紮營大澤鄉第一一零章 事關機密第四零五章 載人飛行第五九六章 三道將令第三二七章 一脈之親第五七三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六,孝行第一九九章 有美南來第七三零章 天府第七五四章 玉陛第一零一章 傢俱工坊第十八章 意外收穫第二一七章 無法有天第三五零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二二七章 車馬同軌第二十章 珍饈美饌第五四二章 到嘴的肥肉第二零八章 呂雉之心第三零八章 胡陵見聞第二七九章 大戰方歇第七零八章 大秦最後的戰神第四三七章 鉅子之試第二七二章 堂堂之兵第三八四章 獄掾辦案,閒人退避第七九五章 二世登基第二八五章 蒼居第六九六章 神奇的磁場第七六八章 武關之十,第二戰場始皇帝三十五年第三五二章 咸陽!咸陽!第三一零章 墨家的推舉制度第四十一章 酬金到手第二一三章 死地脫生第七五四章 玉陛《盪風雲》卷尾感言第三八三章 安陽君歷險記第五一零章 小人長慼慼第四六五章 蝸居的始皇帝第六二五章 自由的代價第八零三章 假道伐虢第四七四章 做一隻有用的刺蝟第七二八章 親征第四七八章 爲吏之道第三二二章 嬴姓,李恪第一四四章 三角函數第四九七章 將仲子兮第七四五章 小心思第三八四章 獄掾辦案,閒人退避第五八一章 五行靈動術之二,入水不濡第三三九章 秦攻百越之戰第一五八章 扶蘇音信第四十九章 天使將至第一二二章 蓋均無貧第一四八章 飲茗雅事第六六六章 請稱孤第六六一章 謁殺第三八八章 牛頓力學原理實驗第二一八章 生死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