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六章 死戰之五,破釜沉舟

bookmark

七月十三,莫食將近。

自古陣戰宜於早,尤其是開戰的時間,往往會選在正午之前,絕不會落到午後。

所以莫食已經是身在漳北的趙楚聯軍所能拖延的最後時間。

但對岸仍看不到楚軍的蹤影。

趙柏揹着手站在水畔,看到戚懿挽着曲陽夫人默默登船,接着張敖登船,再接着,幾個豪猛的王侍扛過來一個大木箱,小心翼翼擺進船艙,掛帆操櫓。

撤離之人皆在這兒了。

“懿兒……”趙柏咂了咂嘴,“順着漳水向東,進到大河便抵南皮。南皮的集商所是雍人開的,肯定有法子送你們入雍。到了那時……需照顧好媼。”

戚懿淺淺一福:“妾定當照全太后,亦會……亦會開解櫃中左丞,不使怨憤。”

“劫不必你來勸。他是國士,待醒過來認清周遭,自然知道自己該做甚。”

“這世上的男子好似皆知自己要做甚似的……”戚懿的眼睛裡閃出一絲寞落,“王上,楚既不至,讓秦人歸去便可,何以要戰!”

趙柏噗嗤一聲失笑:“你道王離這般好說,讓來便來,讓走便走?”

“妾可以去說!”

趙柏的臉一下子黑下來:“孤便是亡死,也不願再讓婦人庇護!速走!”

戚懿臉一紅,還待再爭,曲陽夫人從旁輕輕挽住她,笑着勸:“男子有天命,婦順即可。爲娘聽聞你琴藝甚佳,艙中有琴,奏與爲娘一曲。”

戚懿這才沉默。

輕舟離岸。

小小的偏舟順着水流越漂越遠,悠揚的琴聲伴風拂送,摻着悅耳如鶯啼般的低吟淺唱,久久不絕。

雞棲於塒(shí),日之夕矣,羊牛下來。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huó)?

雞棲於桀(jié),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無飢渴……

“竟是唱《君子于役》……耳,孤似是看走眼了。”

張耳正品得搖頭晃腦,聞言一僵:“王上何出此言?”

趙柏不滿地皺起眉頭,滿臉嫌棄:“本以爲是個醜陋的好女人,待娶進門,才知竟是個漂亮的蠢女人。”

張耳輕笑:“纔可侍君,色亦可侍。王上只需自問喜否,便知是否看走眼了。”

“如此一說,倒是不差!”趙柏轉鬱爲喜,又喜轉而怨,“孤兒時便覺得項籍徒有勇名,膽小得很,現在看來,亦不曾走眼!”

“臨戰惜身者,不久。王上,待死之時,他自會悔厭今日之事。”

“他悔不悔,於孤何干?出戰!”

戰鼓擂動,轅門洞開,一列列甲士魚貫而出,在行營外列作一道又一道的密集長列。

這裡有趙國最後的五萬餘兵卒,也有楚國援北殘存的那一萬多人,如今混在一道,肩抵着肩,腿並着腿。

從列隊的方式上,他們之中早已看不出國別,列陣先後的唯一依據,只是着甲。

列於前者赤膊,臂上纏着木塊,鐵片,空出一手持劍,一個個形容瘋顛。

列於中者布衣,臂上纏着能護住半身的碎門板,破籬柵,以雙手持長兵,還是瘋顛。

列於後者皮胄,兜盔,一手櫓盾,一手利刃。這是聯軍最後的精銳,人數僅有不足兩萬,然而形容……瘋顛。

趙柏的王旗在行營中緩緩前移,移至轅門,趙柏一身冠冕跽坐於轅門正下,目光灼灼,唯一的護衛就是張耳。

王平視王將。

大陣末端,彭越靜靜地抽出佩劍,笑看向昨夜才被派來漳北,替換英布與蒲將軍領兵的鐘離昧。

“鍾離,本以爲你在魯公處得重,便是重逢,亦無顏叫你歸我帳下。誰知那人竟以你爲棄子!那項籍與你的恩義,有這一遭也該報全了。今日若能僥倖不死,以後,你便與我一道輔佐王上可好?”

“兄之言,弟不敢辭。若僥倖得活,定辭於魯公,佐兄成事!”

“甚善!”彭越啐出一口,哈哈大笑,“我去統步軍,營中一百車、三千騎、三千弩皆予你,斬殺王離之重任……也予你!”

鍾離昧重重抱拳:“必斬王離,死不旋踵!”

……

決戰來臨之際,趙柏感到有一些暈眩。

昨日,馮劫與范增共謀,用一場嫁禍讓楚軍見識了秦人的本事,以堅定項籍共戰之心,這一謀當是成了纔對。

楚軍死了足足六千人,英布受創,蒲將軍重傷。老范增滿懷信心渡水而去,拎着英布,上門去給項籍送溫暖。

張耳也連夜寫就戰書送給王離,準備要趁熱打鐵,在項籍後怕之前促成決戰。

應該哪都沒錯啊……

秦軍那邊,王離從來不拒戰。

你要戰,我便戰,十五萬北軍日出食饔,食時列陣,第一個到崗到位,擺開了堂堂架勢。

自己這邊,范增貼心地派來了鍾離昧頂替英布。

鍾離昧與彭越是苦名寨時期的老搭檔,一個大當家,一個二當家,再次合作依舊心無芥蒂。二軍由此攏成一股,連夜備戰,士卒欣死。

媼和懿也勸走了。雖不知道這四五日耕耘能不能給趙國留下後嗣,但若有萬一,復國的英才卻備下了。張敖是趙人年輕一輩最才具者,馮劫……反正彭越和鍾離聯手把他槌翻了,他從也得從,不從也得從。

唯獨楚軍……

該來的項籍沒有來,該出現的楚軍沒有出現,一水之隔的范增也沒有半點音信傳來。

項籍莫不是被昨日的敗仗嚇傻了?還是說,他這次走了大運,不小心把范增與馮劫的合謀看破了?

思不明,猜不透,若無楚軍,這次……大概要死透了吧?

趙柏遺憾地嘆了口氣。

耳朵邊聒噪的鼓聲停了。

停了也好,趙柏不止一次聽過李恪營中的三通鼓,特別清楚趙軍當中根本就沒有會打鼓的人,噼噼啪啪亂亂糟糟,真衝鋒的時候,這樣的鼓點能讓人生生摔死。

只是鼓點停了,戰……就始了。

鉅鹿決戰,由此始!

趙柏緩緩闔上眼睛,準備接受生命的結局。

只是他不知道,戰場東北,皆有喧聲。

北百三十里……

龐大的騎陣奔襲於道。

自平旦棄營,雍軍進得趙境以來第一次似這般放開馬力,全力奔馳。

他們要去漳北平原,在那裡一戰抵勝。

爲了達到這個目的,韓信放棄了遮掩,撤回了斥侯,從扶蘇到牧騎,每個人都以夏布裡面,打馬揚鞭。

這種舉動幾乎是瘋狂的。

即便整條行軍路線已由鐮鼬營的騎士小心探過三個來回,即便大雍精銳不懼任何強敵。

可如此行軍,依舊等同於把大軍赤裸裸曝露在刀鋒之下,甚至不需要一支多強的伏兵,只需有三兩千人衝散騎陣,後果便不堪設想!

沒人知道昨夜急來的信使究竟帶來了什麼消息,沒人知道漳北的戰況究竟如何,更沒人知道韓信究竟在想什麼,何以一反常態,犯此天險!

他們甚至沒法去問。

因爲韓信的將令唯有一條,疾進,脫陣者,斬!

東五十里……

項籍一身戎裝,持着劍,目光威嚴地掃過面前。

八萬楚軍俱在此,以十人一組槓着木筏走舸,志氣昂揚。

范增與他謀,北軍銳烈,以趙楚之戰具,便是聚起三五十萬也休想在野戰得勝。

然!趙乃哀卒,死志可用。只要讓他們以爲後援斷絕,衝殺決死,他們就能用性命吸引住秦人的注意,爲楚軍在光天化日創造出突襲之利。

攻其不備是此戰唯一的勝定之機,而且這機會僅有一閃,抓住它,就是項籍的使命!

需果絕,需堅定,需神速,不可有片刻遲疑。疑……則機失!

項籍鏘一聲出劍,高舉向天。

“此戰!不勝即死!全軍渡水!破釜!沉舟!”

第一七五章 三全齊美第三一一章 殺盜者,非殺人第一五零章 暴民之蹤第五一八章 擎雷仙人第三十三章 有失有得第二九零章 南向,漫行第七二零章 棄卒第三六二章 暗謀第一五七章 先生之名第十三章 流言四起第二一一章 夜市故人第七二三章 太學之本第六九零章 巢公和許由第三二九章 日有所思第六四九章 事無不可對人言第四零零章 蒼居人人會仙法第二一三章 死地脫生第三六一章 行刺第六七六章 胡亥來晚了第一五三章 羣情激奮第四一一章 跨下之辱第五五一章 滄海君死裡逃生第四二二章 君子陽陽第六二一章 名將之姿第一八二章 解帶爲城第二七四章 天火流星第七四五章 小心思第三二六章 儒與墨的進食之辨第五零五章 時不我待第三十七章 流水作業第七一零章 低調的劉季第七五二章 香餑餑第七三一章 兵禍寫在《行天下》的末尾第六零一章 河間郡大建第一二九章 雹災真容第五九五章 肇第五七七章 韓信遊商第二一零章 臨街旺鋪第一四五章 爲上將軍第二二七章 車馬同軌第六四四章 雞鳴,戰前第一零二章 言語折磨第四五二章 改革的聲音第三五六章 墨家的假鉅子之爭第三二七章 一脈之親第三八一章 大善人朱家第七二四章 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第一二六章 司馬軍侯第四五七章 大秦的佞臣們第二一一章 夜市故人第四八三章 陽周規劃,三農一賈第六四二章 援兵漸近第四十三章 自滿過甚第七七五章 庶人恩怨第三八一章 大善人朱家第四五九章 好心辦壞事第八章 退禮風波第八零六章 天下抵定第七二一章 修羅第八零三章 假道伐虢第四九九章 兄弟第一九二章 翠竹仙釀第七九一章 澠池會十四,墨戰第六八九章 紮營大澤鄉第四三三章 討人嫌的別人家的孩子第四九一章 商山有四皓第七八八章 澠池會十一,滄海第六七九章 大逃亡第九十八章 待客之道第二一三章 死地脫生第一四零章 情濃於血第一四四章 三角函數第五七四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七,長書第五五一章 滄海君死裡逃生第十六章 襄翁之邀第八零七章 新芽綻放【尾聲】第六十章 夜論動力第七四六章 烏騅與霸王第二五五章 酣暢反擊第三五九章 文化侵攻第七八零章 澠池會之三,尊榮第七七七章 蒙恬之謎第二一三章 死地脫生第二十五章 一觴便倒第六九三章 揭竿第七四二章 死戰十一,奪魄之陣第一九八章 久病成醫第五四九章 秩!兩千石!第一八六章 其名飛蝗第六零二章 農牧之治第三四零章 霸下出山第一五七章 先生之名第一八七章 衛星產量第四四零章 不要命的子墨子第四零六章 全無勝數的考覈第一六四章 不似英雄第三八一章 大善人朱家第五十四章 另闢蹊徑第六八二章 長子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