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五二章 香餑餑

bookmark

七月,劉季降宛,以韓齮爲殷侯,陳恢爲棘陽子,引兵掠南陽。

此千金買馬骨之計一開始進行得分外順利,連下穰、酇二縣。

在丹水,縣尉鰓斬縣令開城,劉季封他高武侯;在西陵,豪傑王陵殺三官,又封襄侯。

他每到一處,廣收兵馬,蕩盡官倉,錢糧兵勢如雪球般越滾越大,奔波得他不亦樂乎。

大軍回師攻取胡陽,縣令投誠,薦良將梅鋗。劉季又令梅鋗將兵馬兩萬隨韓齮、陳恢說酈縣,哪知道南陽牛市竟結束得毫無徵兆……

韓齮、陳恢二人說降,卻被一道砍了腦袋,且腦袋還被送去咸陽,只還給梅鋗兩具身體。

梅鋗大怒揮軍攻酈,被一員小將夜襲大敗。那一敗,十停兵馬折了八停,梅鋗棄師而走,至此不見蹤影。

劉季忙起兵伐酈,戰五日,拔城,被俘的縣御史死不願降,還告訴他,咸陽夷降官三族,勸亦無用。

劉季隨手就砍了那御史的腦袋,心裡卻也知道,要錢有錢,要城有城的好日子……沒了。

七月初七,張良請伐武關,棄諸縣,二十四萬裝備齊整的大軍轟隆隆直奔西向,攔在他們與武關中間的,只剩析縣。

同是七月初七,繼韓信之後,李恪用一種特別江湖的手法再破內史郡官倉重地雲陽,即令左戍及楯縣民軍合圍全城,大軍列陣迫守軍出城鬥將。

雲陽駐軍是北軍專門遺在內史郡中的協守,人數僅有一曲,本打算據城死守。

於是李恪命窮奇射出一輪崩山矢,又遣使告訴他們,不鬥將,就拆城,城破以後,有秩俱斬。

雲陽縣慌了,哭着求守軍出城去配合李恪這個大魔王的神經病要求,守軍唯有列隊而出。

在衆目睽睽之下,滄海用了小半個時辰單手斬將四十八員,直到有個勳貴出身的千夫被活活嚇死,守軍納降……

至此,李恪不損一兵一卒,徹底打開了咸陽的大門。

他命徇縣、雲陽發徭清理循關戰場,自將墨軍並新降之卒萬五渡過渭水,駕臨灞橋。

七月初九,李恪命辛騰、關荃說中尉寺。寺反,囚奪閻樂以下親信官佐三十七人,斬十八人。事秘不露,一應如常。

十日,李恪入咸陽……

……

這些日,大秦帝國的中丞相,一人之旁,萬人之上的趙高總覺得有些心驚肉跳。

他食不下咽,臥不安寢,究其原因,都是因爲南陽那糜爛的戰局!

南陽乃內史郡之屏障,與河東並稱機要,凡中上級官員任用皆是慎之又慎,忠誠能力缺一不可。

但偏偏,韓齮降了……

韓齮一降,南陽頓失,南陽一失,楚逆兵寇武關就是旦夕之事。

可武關的守備較函谷關弱多了。

兵員五千,隸衛尉寺,守將闞無命,是那個不明不白被李恪祭了大旗的闕忠之子。他也是趙高的親信,手上有幾斤幾兩,趙高心知肚明!

情報說,楚逆劉季有二十幾萬兵馬,已於昨日兵圍析縣,一旦城破,下一步就準備入主咸陽……

生死攸關了!

趙高覺得自己到了另謀出路的時候,至於出路在哪,他也有了計較。

往大雍,迎扶蘇,棄胡亥!

大雍是綜合各方面考量的最優選擇。

首先,扶蘇心善,善至迂腐。

趙高只要把自己打扮成受矇蔽者,再獲上足夠的功勳,得一兩人美言,扶蘇就絕不可能殺他。

其次,大雍夠近,近在咫尺。

雖有訊報說扶蘇眼下不在塞上,但說話同樣能算話的李恪卻在雕陰!若不是他的大軍渡河慢些,這會兒說不定都到咸陽了。

其三,雍廷親近,血濃於水。

趙高知道雍有兩派,兩派又皆是秦官出身,始終不願棄正統之名。

他若能領袖拔亂反正,則於兩派皆益,此大功一件也。

更讓他欣喜的是,隨着大秦風雨飄搖,兩派已經坐不住了,競相都有善意予他。

五日前他接待了中陵君的密使,關於李恪的情報就是那時得來的。中陵君要咸陽帝都,要傳國玉璽,要天子王劍,要二世自裁,還要……矯召證言。

只要有這些,中陵君就願保他一家榮華,與國同休。

李恪倒是忙於渡江,沒有密使,但南陽的消息又是如何來的?

中陵君想要的李恪必然也要,這種二龍奪珠的場面趙高熟悉得很,不就是相互傾軋,爭搶擎天之功麼?

趙高從來不懼人有求,只恐人無慾。

所以自接待完中陵君密使,他的心裡就已經有了決斷。

李恪的大軍就要到了,快則十日,慢則半月。

半月之期,武關不可丟。

他已經給闞無命去了信,還準備趁這段時間收拾好手尾,統一好口徑。

等李恪來了,他會把活的咸陽和死的胡亥交付出去,再把傳國玉璽與天子王劍贈予嚴駿,兩不得罪。最後手掌着矯召證言,笑看風雲,做上一筆大大的生意。

而大朝會,就是開啓這一切的最好時機!

時間飛快,轉眼日出。

在咸陽的時間表裡,每月旬首皆大朝會。百官公卿需在清晨齊赴阿房,山呼陛下,共研政事。

然而,隨着馮、李二相隕命,趙高獨攬大權,現在的大朝會只剩下山呼陛下這唯一的形式。

趙高不允許百官言政,胡亥也不願聽羣臣奏疏。

大秦何哀也!

堂堂大秦的至尊,每日只知自囚深宮,與美人尋歡,逗百獸作樂。天下大亂,世所共知,唯其竟不明究竟。

有忠勇之臣嘗言,啐於廷,罪於後,陛下仍是尋歡,趙高依舊信重,久而久之,羣臣便學乖了。

大朝會成了大話會,趙高會事先準備一個命題,包括不限於祥瑞、豐收、國泰、民安,偶爾還有甚扶蘇染疾、辛凌偷人、李恪遇刺,趙陀暴斃之類的創作題,尤顯困難。

大夥需要在五至七日把命題創作出來,且發言要踊躍,論證要充分,表現要到位,情緒要飽滿。

唯上喜也,臣喜也。上疑也,臣罪也。

這是大秦新的傳統,爲官之難尤甚於始皇帝在時,吏治公平也非往日所能比較。

難也,難也!

五日之前,本期命題也準時放送出來,是一道祥瑞題。

祥瑞多是送分題,但羣臣此番拆題一看,傻了……

《鹿耶?馬耶?》

趙高是人耶?

大夥丈二摸不着頭腦,心中不免惴惴不安,可還是得來。

該來的,總是會來!

日出之時,阿房宮外乍有一聲長長的清鳴作響,朝會始焉。

“日出!臨朝!”

第五九四章 李恪有後第六零八章 風滿樓第二五八章 利令智昏第六十三章 田嗇夫囿第五六二章 咸陽亂局第四三零章 彭越豬突第五九六章 三道將令第二十章 珍饈美饌第一四八章 飲茗雅事第三四四章 恪君,助我第二五五章 酣暢反擊第七一四章 項梁之死第十章 脫粒機械第七三九章 死戰之八,王旗當空第六四一章 狼山誓師第五三二章 朔方部建制初成第七八二章 澠池會之五,次日第二七五章 七星續命第六三零章 措手不及第三二一章 朝堂之辯第一二三章 治水之畔第七三二章 死戰之一,鄙視鏈第四六一章 大朝會第六五七章 朽木之君第三零九章 趙墨三子第四一八章 齊王建的亡靈第三九一章 《非攻》疏注第七十一章 儀仗雄風第二五八章 利令智昏第六九零章 巢公和許由第三一二章 是個仗義的漢子第六四四章 雞鳴,戰前第五七零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三,鶴光第七七八章 澠池會之一,邀約第十五章 強勢闢謠第四四三章 所謂邂逅其實少有浪漫第四一四章 海外有仙山第四二零章 齊王墮落了第一零四章 解圖備事第三九四章 沛縣無賴子第四二八章 鍾離說彭越第二五三章 四散衝殺第四三六章 李恪,請諸同門驗學第三七五章 始皇帝的難題第二七一章 合軍共謀第三七八章 義氣尋仇,屠人滿門第二一九章 墨者登場第三九四章 沛縣無賴子第七九五章 二世登基第五二四章 鄉毒第七四六章 烏騅與霸王第七十六章 兩世爲人第九十章 臨治市亭第三六三章 袖子是什麼意思第五五三章 呂雉有孕第六六零章 穀道聽宣第九十七章 生意夥伴第三零九章 趙墨三子第一一六章 舊事過往第七三一章 兵禍第六二五章 自由的代價第七八一章 澠池會之四,首日第四二三章 一怒滅國的安陽君第三二二章 嬴姓,李恪第五二九章 校尉路人甲第四五八章 蒙恬成名作,高闕之戰第二三七章 損兵折旦第二一三章 死地脫生第二一一章 夜市故人第二九一章 三輪車與藏匿處第四六五章 蝸居的始皇帝第一一九章 利弊各半第三四四章 恪君,助我第一八一章 作業平臺第一三七章 將相有種第三三零章 信義季布第八零六章 天下抵定第一三八章 山高路遠第四六四章 篳路藍縷第一二九章 雹災真容第一六三章 武姬酒肆第四五零章 一出好戲(國慶七天樂)第四八九章 扶蘇失寵第一七一章 收攏人心第七五四章 玉陛第五七五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終,玄虛第七二六章 舞臺第七一八章 同門相殺第四三五章 瑤池祥瑞第一三六章 炊煙起時第四六四章 篳路藍縷第六三零章 措手不及第四六三章 做一門李大炮第二六九章 右衽披麻第二八九章 白日晝寢第一零三章 木桶原理第六五三章 戎狄上將軍第四七二章 李恪外任第九十章 臨治市亭第三四八章 夏無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