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王氏家族

羌族發源於“賜支”或者“析支”。漢代時,羌族大量內遷至河隴及關中一帶。此時党項族過着不知稼穡、草木記歲的原始遊牧部落生活。他們以部落爲劃分單位,以姓氏作爲部落名稱,逐漸形成了著名的党項八部,其中以拓跋氏最爲強盛。此外還有黑党項、雪山党項等部落。

南北朝末期開始活動於蘭州東南部黃河上游和關中松潘以西山谷地帶。當時還處於原始社會末期。《隋書?党項傳》記載:党項“每姓別爲部落,大者五千餘騎,小者千餘騎”,“俗尚武力,無法令,各爲生業,有戰陣則相屯聚,無徭賦,不相往來。牧養犛牛、羊、獵以供食,不知稼牆”。也就是說早期的党項人不事農業,衣、食、住皆仰賴畜牧,天文字曆法,以草木枯榮計算歲月,崇拜天神,死後火葬。

党項人尚武而勇猛。同氏族的人須互相幫助,當受到外族人傷害時,必須復仇,未復仇前,蓬首垢面赤足,禁食肉類,直到斬殺仇人,才能恢復常態。此外。党項人還特別崇尚白色,故自稱“大白上國”。

党項諸姓部落中有細封氏、費聽氏、往利氏、頗超氏、野離氏、房當氏、米擒氏、拓跋氏等部,稱爲党項八部。其中拓跋氏先世本出自鮮卑族拓跋部,後成爲党項諸部中的一部,在党項諸部中最爲強盛。

隋開皇四年有千餘家党項羌人歸屬隋朝。次年,党項首領拓跋寧叢等,各率部落到旭州請求內附,隋朝授拓跋寧叢爲大將軍。開皇十六年党項首領進攻會州,兵敗紛紛降附,並遣子弟入朝謝罪,向隋朝貢。

大秦帝國開國之初,党項相率歸屬大秦帝國,帝國建康二十一年,南會州都督鄭元?招諭党項歸附,党項首領之一細封步賴率所部歸帝國,帝國在其他設軌州(今益州松潘縣),授細封步賴爲刺史。其他党項部落,亦紛紛響應,帝國又設崌、奉、巖、遠四縣,並以原來各部酋長分別擔任各縣縣令。建科三年,帝國下詔遣使開河曲地爲16縣,党項內附者34萬口 。當時曾與吐谷渾王慕容伏允結爲姻親的党項拓跋部酋長拓跋亦辭,也在與帝國作戰兵敗、衆叛親離的情況下歸附帝國。

帝國就其地分設懿、嵯、麟、可等32縣,任命歸附的部落首領作縣令,以拓跋赤辭爲西戎州都督,賜姓楊,受鬆州都督府節制。

帝國建國之初崛興於大陸西南的凱撒帝國,日益向外擴張,北上並滅了吐谷渾,並侵襲威逼党項羌。散居在今涼州南部的党項部落被迫請求內遷,帝國移靜邊州都督府至慶州,轄下的25個党項縣,也隨着一道遷徙。党項原住地爲凱撒帝國佔領,留下來的党項居民爲凱撒帝國貴族所役屬,凱撒人稱這些人爲‘弭藥’。

帝國中葉鐵韓之亂後,由於發生了凱撒人、党項人、吐谷渾人等聯合對帝國的進攻,

帝國延採納徵東將軍郭子儀建議,把散居在靈、鹽和慶州一帶的党項羌部落遷到益州以北、蘭州以東地區,金城以南。從此,遷居在金城一帶的党項羌部落叫做東山部落;遷居在青海湖一帶的党項羌部落叫做平夏部落。其時還有部分黨項羌人一度東進到隴西。

現在黑鷹軍三個龍騎軍,除了第三龍騎軍駐守蘭州外,第一龍騎軍因爲這次與蒙古大戰,三個主力龍騎師幾乎全軍覆沒,所以現在想對付羌族,只有第二龍騎軍與近衛軍中的近衛騎兵師三萬騎兵。

三萬騎兵數量不多,但也不少,第二龍騎軍建立時間久,大部分是由馬家軍組成,馬家軍精通騎射,所以第二龍騎軍雖然不如第一龍騎軍精銳,但訓練已久,實力不可小覷。

大都督府,隨着楊成風征服羌族的命令,大都督府的參謀人員開始制定計劃,特別是新加入大都督府的田景奎與遊易學,他們有些迫不及待的表現自己。不過,戰爭不是兒戲,特別現在對羌族的這一戰關係着黑鷹軍今後的發展,田景奎與遊易學雖然想迫不及待的表現,但也不得不格外小心。

……………

就在楊成風爲征服羌族頭疼的時候,武威城裡最大的客棧之一“百年老店”住進了一個年輕人。

這“百年老店”可是現在大都督府情報部的一個重要的監控點,當掌櫃的看到旅客流水簿上登記的旅客姓名:王樸,青州東平人,事由:訪友。掌櫃的眼中精光一閃,轉頭低聲吩咐一個夥計:“小七,立刻去鴿房,放兩羽,間隔一刻鐘,把這個姓王的,路牌關防上的記錄傳給上面!”

大都督府情報部負責人王嘯坤,此人膽大心細,具有出色的情報分析能力。

掌櫃的剛剛吩咐完,就見那個引領王姓客人到客房的夥計連走帶跑,急匆匆地過來稟告:“大掌櫃,那個客人叫我們送一封拜貼到遼王府。”

掌櫃的一看,乖乖不得了,一封大紅描金封套,華貴異常的拜貼,加上一片金葉子,晃得人眼都金光閃閃。

“那你還不趕快去送?客人不罵你,大叔都要罵你了!”

“那這金葉子?”

“既然是客人給你的,你就好生收起來。財帛動人心,不要隨便在外炫露就行了。不過,記得要請大夥兒喝酒,嗯?”

“好呢,回來一定少不了大叔你的酒。”

“呵呵,快去吧!去後院馬廄,牽上那匹黃膘,這馬雖然跑長途不行,三五十里地再沒什麼馬能快過它的!”

***

佇立在涼州老店幽靜的庭院內,欣賞着庭院中那老枝橫斜,虯突勁逸的百年老梅,那蒼勁古拙的意趣,讓王樸英俊的臉上,淡淡浮起一縷自嘲的笑意。

王氏源自古君王(三代),因王得其姓氏,秦以前因王者緣故纔有此氏,漢代全國姓氏才統一。一個姓氏(王姓)非個人所爲,乃是單個羣體或多羣體(三代)演變而來!

顧亭林在他的《日知錄》卷二十三:《隋書》錶王氏則雲:“周靈王太子晉,以直諫廢爲庶人。”傳、己亦無此事。王氏定著三房,一日琅邪,二日太原,皆出靈王太子晉,三日京兆,出魏信陵君。是凡王皆姬姓矣,乃王莽自爲舜後,莽敗,其族尚全,未必無後裔。而春秋吳有王犯,晉有王良,範氏這臣王生。戰國齊有王鬥、王、王,費有五順,魏有王錯,趙有王登,秦有王稽、王、王剪、王綰、王戊,亦未必同出於靈王也。

三百年前,王氏七世祖打破禁忌,娶富商之女爲妻,從此以後,顧氏家族的這一支家道中興,迅速積聚了強大實力,同時審時度勢,追隨太祖皇帝爺爭雄逐鹿,奪取天下,以赫赫功勳繪圖功勳閣上,成爲本朝開國功臣!王氏家族也順理成章躋身於世家大族之列,成爲天下一等一的豪強大族,聲勢反而壓倒了不少前朝大族,如司徒家族、孫氏家族、林氏家族等!

照說,出身於這樣鐘鳴鼎食,簪纓世族之家,應該是非常讓人羨慕的,可惜他王樸不是,他只是一個長期不被王氏家族承認的私生子,如果不是母親臨死遺言,要他認祖歸宗,根本這個‘王’,對於王樸來說都是個恥辱!

第45章 楊成風的目的第72章 科舉制度第29章 實力擴張第23章 滅族第18章 守軍第2章 慕容家族第24章 亂起第16章 求女第14章 馬氏餘孽第37章 比殺第81章 長城第9章 整編第29章 實力擴張第3章 重農迎商第64章 攻克第9章 整編第19章 突襲第31章 人才問題第43章 白熱化(二)第7章 金陵秦淮第1章 武威建設第33章 嘉峪關上第38章 攻如鑿穿第四十七章第44章 白熱化(三)第28章 皇莊(上)第五十二章第27章 重騎顯威第65章 窮途末路第10章 目標羌族第33章 嘉峪關上第44章 白熱化(三)第60章 城下之戰第19章 爲民除害第67章 朝會(一)第28章 皇莊(上)第9章 馬氏家族第82章 屠殺第1章 遼王成風第14章 馬氏餘孽第82章 屠殺第12章 鐵衣顯威第五十三章第16章 求女第20章 爲民請命第20章 慘烈第35章 攻城前夕第75章 孤軍深入第34章 長途奔襲第29章 前夕第20章 爲民請命第32章 寧王使者(中)第58章 疑惑第24章 直搗黃龍第四十九章第27章 王樸的抉擇第27章 羌族第23章 滅族第21章 勝利第79章 到達蘭州第14章 再見欣雯第26章 最後一擊第7章 武威第12章 建軍第23章 易學手段第53章 苦戰第3章 兄弟第8章 祁連山脈第五十五章第28章 皇莊(上)第42章 弩兵第30章 論禮第80章 嘉峪關第34章 戰起第38章 攻如鑿穿第35章 掠奪人口第41章 華士鎮第22章 大戰序幕第3章 毛遂自薦第28章 陰謀第25章 賊首第30章 朝廷震動第26章 憤怒第五十五章第48章 騎兵對決第32章 失望第四十七章第21章 勝利第22章 覆滅第16章 馬家第2章 西北事變第15章 風雲突起第32章 寧王使者(中)第53章 苦戰第30章 朝廷震動第53章 苦戰第13章 蘭州第43章 苗楓林第28章 陰謀第五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