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華士鎮

華士鎮外,楊成風看着身後的黑鷹軍感慨萬千,從隴西出發時的三萬騎兵,到現在只剩下兩萬,雖然其中還有四五千奉命押解其中人丁返回武威,但損失一個師的兵馬,楊成風還是很心疼的。

現在的楊成風根本不知道拓跋石溪爲了化解他出兵羌族的危機,只想利用手中僅有的兩萬兵馬逼迫羌族大王拓拔野簽下城下之盟。

看着一張張凌厲,而又殺氣騰騰的面孔,楊成風突然覺得哪怕再損失一個師也值得了。好鋼需要千錘百煉,一支軍隊需要戰爭來洗禮。只有如此才能成爲一支精銳之師。

楊成風凌厲的眼光在衆將士們臉上掃過,開口道:“將士們,前面就是華士鎮,過了華士鎮就是羌族的繞城,三百年來我大秦帝國與羌族時戰時和,但從來沒有大秦軍隊到達過這裡,你們是第一批到達這裡的大秦軍人。千年來羌族不斷的積累財富,現在在繞城的財富堆積如山,寡人在這裡保證,如果攻下繞城,繞城裡的財富一半是你們的。明天寡人將帶着你們攻破華士鎮,兵臨繞城城下”

………………

清晨的陽光,透射過稀薄的雲層,照耀在荒涼的大地之上。西北地方苦寒,天氣格外的寒冷,因此陽光照在身上,便分外的溫暖。初升的斜陽,照射在華士鎮內外無數士兵的盔甲上,反射出陣陣奪目的寒光。風雷未動,旌旗四起,單單隻從旁處觀察戰前的場面,就已經令人莫名興奮,神經自然而然的出現緊縮現象。

華士鎮雖然不是一座堅城,但城裡的羌族士兵可都是久經沙場的老戰士,無論是心理素質還是戰鬥能力都是不錯的,面對兇悍的黑鷹軍,表現出了從容不迫的氣勢,使得這時的華士鎮就如同一隻身形龐大的蠻荒巨獸,靜悄悄的爬在那裡,雖然身處防禦的角色,獠牙卻依然帶着致命的兇猛。

楊成風靜靜地站在指揮台上,凌厲的臉上看不出一絲的波動,一雙明亮的眼睛閃射着睿智的寒光。他手持寶劍,鮮紅的披風被西北的風中吹得獵獵作響。

楊成風站在高臺上放眼望去,兩萬精兵,訓練有素,戰意高昂。他們只等着自己一個命令,就將撲向對面的華士鎮,用身體去撕開羌族人的防線。楊成風非常滿意部隊的狀態,雖非久經沙場,但熟讀兵書的他,相信自己的判斷,更加相信這些經驗豐富的士兵。這次自己制定並親自執行了那個許多人都認爲大膽甚至瘋狂的偷襲計劃,雖然爲了來到華士鎮損失了五千士兵,令自己心痛不已,但現在看來一切都在自己的預料之中。楊成風相信憑藉自己傑出的謀略和仍擁有的兩萬精銳韃兇戰士,華士鎮小城指日可下。

第一陣前進的號角響起,五千名黑鷹軍第二龍騎軍的士兵,衝出了自己的陣營,前面是刀盾兵,後面是弓箭兵。第二龍騎軍校尉司徒雷登十分老到,緩緩的推進着隊伍的前進速度。在沒有進入華士鎮弓箭的射程之前,這樣的速度既能保持自己的隊形,又可以給華士鎮的羌族士兵造成心理壓力。

五千名士兵,密密麻麻地排列在大地上。雪亮的彎刀如同白色的浪花,起伏不定。沉重的步伐,如奪命的節奏,整齊劃一。這一切爲渲染戰爭而組合在一起的生命,毫無遮攔的顯示着它兇殘的本性。

華士鎮羌族守將靜靜地看着城下的黑鷹軍的大軍,無論是前進的整齊節奏,還是嚴整的軍容,都顯示出這支黑鷹軍確實訓練有素。雖然沒有箭塔、攻城車等大型攻城器械,但這支軍隊的戰鬥力仍不可小瞧。

不過羌族守將還是鎮定地發佈着命令:“投石機準備發射,弓箭手上前,準備射擊。”一聲令下,華士鎮彷彿一隻準備迎擊對手,全身倒刺豎起的刺蝟。千萬支弓箭,瞄準了黑鷹軍。

當黑鷹軍士兵離城三百步的時候,羌族守將喊道:“投石機發射。”

霎時,幾十塊盤磨大石如冰雹般落下,轟擊在黑鷹軍士兵方陣中。每一塊巨石砸下,都發出震天的巨響,大地也爲之震動,那種令人恐懼的殺傷力和震撼力,不僅造成了黑鷹軍士兵們的重大傷亡,而且讓黑鷹軍士兵們產生了極大的心理壓力。

不過黑鷹軍訓練有素,紀律嚴格,黑鷹軍的士兵並沒有停止腳步,相反,他們散開隊形,加快了前進的速度,前鋒很快就到達城前一百五十步以內。

這時羌族守將又是一聲令下,遮天蔽日的箭雨從華士鎮的城牆之上傾瀉而下,黑鷹軍弓箭手也不示弱,拼命向城上放箭。

一時間,只見漫天箭雨飛舞,鮮血隨着一個個身體的倒下而激發四射。

因爲沒有護城河,雖然有成片成片的士兵在箭雨中慘叫倒下,但更多的士兵還是嗷叫着衝到了城下,開始了對華士鎮的零距離攻擊。

每個黑鷹軍士兵的身後,都有一條攻城專用的繩索,繩索的一頭綁着鐵鉤。黑鷹軍士兵迅速取下身上繩索,將鐵鉤甩上來鉤住城牆,然後手腳麻利地攀爬而上。

這種攻城方法是與蒙古人學的,作爲騎兵,爲了今天的這一戰,在第二龍騎軍校尉司徒雷登的訓練下已經訓練了一個月。

羌族守將看到黑鷹軍的攻城方法,臉色一變,命令道:“刀斧手上前,砍索,拋雷石,倒滾油。”

巨大的刀鋒落在原本不是十分粗大的城索之上,竟不能一刀而斷。羌族守將大吃一驚,命令道:“倒滾油,拋火把。”

一桶桶的熱油傾倒而下,黑鷹軍的士兵們被燙得哇哇慘叫,一具具身體從半空之中飛落而下,重重的摔在地面,隨後被城上拋下的火把點燃。渾身着火的士兵慘叫着拼命地在地上翻滾,想要撲滅身上的大火。

第6章 東海水戰第12章 建軍第20章 軍政改革第9章 羌族隱患第60章 城下之戰第31章 血流成河第23章 主動出擊第6章 擒賊擒王第34章 長途奔襲第35章 蒙古大敗第22章 覆滅第3章 重農迎商第21章 勝利第83章 兵臨城下第18章 路見不平第73章 官學第49章 污衊第48章 騎兵對決第18章 守軍第1章 遼王成風第30章 論禮第77章 危機第51章 狄道第29章 皇莊(下)第22章 大戰序幕第30章 拓拔野第18章 路見不平第31章 血流成河第9章 羌族隱患第1章 武威建設第30章 拓拔野第24章 亂起第13章 雷霆震怒第33章 寧王使者(下)第59章 包圍狄道第19章 爲民除害第32章 失望第51章 狄道第37章 比殺第35章 蒙古大敗第9章 馬氏家族第12章 建軍第四十七章第14章 朝議第32章 寧王使者(中)第6章 東海水戰第41章 華士鎮第79章 到達蘭州第53章 苦戰第24章 直搗黃龍第6章 東海水戰第32章 寧王使者(中)第8章 伏擊第33章 寧王使者(下)第四十六章第1章 遼王成風第27章 王樸的抉擇第6章 東海水戰第3章 兄弟第31章 人才問題第80章 嘉峪關第39章 軍政改革第五十四章第46章 尚福林第62章 六盤山第40章 治所之選第24章 亂起第19章 突襲第9章 馬氏家族第30章 論禮第71章 返回武威第1章 武威建設第9章 馬氏家族第9章 馬氏家族第24章 亂起第35章 攻城前夕第42章 弩兵第39章 軍政改革第39章 軍政改革第23章 易學手段第24章 神通廣大第13章 暗流涌動第19章 攻克蘭州第35章 攻城前夕第51章 狄道第四十六章第22章 大戰序幕第36章 騎兵第五十章第75章 孤軍深入第60章 城下之戰第83章 兵臨城下第68章 朝會(二)第35章 掠奪人口第59章 包圍狄道第14章 再見欣雯第17章 楊權應對第43章 白熱化(二)第14章 馬氏餘孽第1章 遼王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