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危難

大宋靖康三年,四月初一,正是柳綠花紅時。

東京城和風暖煦,景色宜人,風光正美,但是上從朝堂,下至民間,卻全無一絲歡樂氣氛,彷彿有看不見的黑雲蓋頂,壓得所有人都喘不過氣來。

氣氛一時無比沉重悲觀。

女真東路軍接連下中山府、河間府、信德府,已經逼到了黃河北岸。

本來按照完顏宗望的想法,是要走霸州,從霸州那邊過黃河,隨後打滄州,於東南一線淺弧形殺向東京。

但完顏宗弼卻沒有聽從,他着急使用鐵浮屠,要從連番大戰裡熟悉這重甲的長處優缺,怎麼才能最大發揮效果,而一開始渡黃河運送去東岸,過於耽誤試驗重甲時間,所以便直直地殺了下來。

他的野心極大,想要聚此一役,直接滅宋,最不濟也要打到江南,看看那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本來沒有重騎是不可能有這般想法的,有了重騎才增添無限信心,要畢功於此一役。

如今隨着金兵南侵,河北兩路的重鎮只有真定府、大名府和恩州未失。

真定府情況不明,最後一份給朝廷的急報是真定府帥,也就是河北西路經略安撫使汪伯彥送來的,道是一腔熱血,報君償國,抵禦金賊,血撒北地,誓與城共存亡。

真定古城高大宏闊,雖然比不上幷州,也就是太原,可也不遑讓出許多。

若是死守,正常情況是能守上一陣子的,但對面是女真狼豺,擅於攻城,可就不太好說了。

汪伯彥這個摺子之後,便再無了消息,但真定城應該未失,若是真定失了,會有消息傳過來,畢竟是河北西路首府治所,女真那邊也會宣揚,沿途逃難的百姓,也會把信息帶到京畿。

至於大名府和恩州等地,則是因爲在黃河東南岸,並非在黃河這一邊,所以女真暫時打不到,宗弼試驗重甲,不想先一步過河,要直線殺穿正南方向,然後直接渡黃河抵京。

黃河這邊,除了真定府以外,重鎮也好,尋常城池也罷,什麼保州、洛州,磁州、相州等等地方全都丟失,金軍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屠城燒城,禽獸都不能相較一二。

早朝之上,氣氛壓抑,道君皇帝已經沒有了力氣摔摔打打,他之前發了多天脾氣,每日朝會掀桌子,扔東西,但卻毫無用處,宋軍依然一潰千里,已經敗至了黃河岸邊,而女真銜尾而來。

就在昨日,种師道上摺子報告戰況,約莫今天就會與金軍在黃河北岸決一死戰,人在黃河在,人亡則河北徹底斷送。

而道君皇帝接到摺子後,立刻招來衆人議事,卻哪裡有半點辦法,如今要錢沒錢,要糧沒糧,京畿兵馬也並不多,只能眼睜睜瞧着女真肆虐。

最後還是何慄上奏,請道君皇帝發三萬京畿禁軍去南岸接應,畢竟哪怕再敗,也不能眼睜睜看着种師道等人葬送那邊,還是要撤回來重頭謀畫。

道君皇帝思索良久,這才下令,於昨日傍晚將兵馬派了過去,叫劉錡領着,劉錡本來也駐守燕地,但女真下燕雲後,道君皇帝問罪劉延慶,將其押解歸京之時,順便將劉錡召回,跟着劉延慶的囚車一道歸了東京。

此刻坐在大殿之上,道君皇帝雙眼無神,瞅着下面道:“北面該打起來了?”

底下大臣哪裡敢答話,只有何慄上前一步:“官家,肯定打上了。”

道君皇帝茫然地點了點頭:“种師道和西軍一路敗到黃河邊,此刻能否防住?”

這話出口,就是何慄也不知道怎麼接了。

道君皇帝沉默了半晌:“可要議和?”

何慄聞言立即失色,隨後道:“官家,如今對方賊焰正盛,之前提出的三個條件都難做到,此刻更能拿什麼議和?”

道君皇帝不語。

這時秦檜出班道:“陛下,萬萬不可議和,女直乃饕餮之口,殘忍荒暴,倘若主動提出議和,對方必定會無休無止,時刻壓榨,一點點攫取我大宋國土,最後噬幹爲止,微臣不才,願意領兵北上拒敵,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你要帶軍?”道君皇帝頓時無語,秦檜現在是御史中丞,御史臺的主官,有宋一朝御史大夫極少除授,所以御史中丞就爲御史臺的最高長官。

可就算大宋文人領兵,但秦檜之前一直都沒帶過,甚至連京畿都沒出過,從來做的都是京官,能領什麼兵?

文官帶兵也是要有條件的,一個從沒帶過兵,沒主政過地方的文官,哪怕道君皇帝再昏庸,也不會叫他領兵的,至少你得有在地方爲政的資歷見識吧?

在地方上做過主官,那就是政軍都曾主事過,大宋的地方官是軍政一肩挑,多少能瞭解些軍事,你這個京畿都沒出過的肯定不成。

秦檜這個人,是文人多面性,正反兩面,反面中常見的一類,不過他人生後半段隱藏太深,當時在世,沒有被直接揭露出來。

人都有正反兩面,他前倨後卑,讀書言忠義,受俘屈蓋膝,就是他這種人。

國難當頭之時,表現得熱血喊戰,或許是真的。

而在被拿俘之後,卑躬屈膝,奴顏婢色,搖尾乞憐,賣身投靠也是真的。

這就是人的多面,不但文人反面中有如此樣,其他人中的反面裡也有如此,只不過文人更具破壞性,更具典型性。

正常的歷史發展下去,不但秦檜偷偷降金,秦檜的妻子王氏,包括王氏的很多親戚,秦檜的岳父王仲山,都降金當了敗類,然而秦檜在女真初下之時,卻是另一種表現,就是當前這樣,是主戰的一派。

秦檜曾經上書言軍機四事,堅持抵抗,反對割地求和,後來戰事大爲失利,不得不送地之時,欽宗在延和殿召百官商議對策,範宗尹等七十人同意割地,秦檜等三十六人堅決不同意。

東京城失守,欽宗奉表投降,被拘於金營,廢爲庶人,莫儔、吳開從金營回來,傳金軍元帥之命要推立異姓爲帝,留守王時雍召羣官共議立張邦昌。而監察御史馬伸主張共進議狀,保存趙氏江山,秦檜表示支持,遂寫議狀,上書完顏宗望要立趙氏爲帝,隨後宗望大怒,將其拘押在金營。

接着張邦昌被立爲僞楚皇帝,秦檜隨徽、欽二帝一起被金軍拘往北方,還有何慄、張叔夜、孫傅、司馬樸、陳過庭等一衆大臣都一併押走。

自此北上,行至燕山,眼看就要走出宋朝國界時,何慄仰天大慟,絕食而死,年僅三十九歲,而張叔夜亦是一路絕食,至白溝之時扼吭而死。

孫傅等人則都守節不屈,唯獨秦檜屈服於威逼利誘,見風轉舵,賣身投靠,甘爲漢奸,受女真指使潛回大宋,做了諜子內應,以致大宋北伐屢屢受到干擾,最後喪失了收復國土的最好時機。

秦檜歸宋後,自稱殺了監視自己的金兵,搶了小船逃回,這其實便是最大的漏洞。

他是被擄至金國,書生之力,怎可能手刃殺金兵,又拖家帶口,數千裡逃亡,一起舉家歸宋?

如果不是他屈膝投靠對方,金國絕不會讓其舉家南歸,變節已是肯定,是金朝有意縱其返宋,充當金國破壞南宋北伐反攻的奸細。

道君皇帝這時看着秦檜搖了搖頭,他還沒糊塗到那個程度,叫秦檜領兵。

就這時李綱出班道:“官家,臣也願領兵抵抗女直,保衛國土,不死不歸。”

李綱這時任太常少卿,就是太常寺的副官,管祭祀和禮樂的職務。

道君皇帝有些看不上李綱,嫌棄他耿直,總上疏指責自家做事。

宣和元年的時候,開封府大水,災情嚴重,所有人都不敢說話,李綱不顧官微言輕,上《論水災事乞對奏狀》,說大水襲來漂浸民居,百官們應竭智效力,捐軀報國救民於災難,然而水災過去數日,災民卻遲遲得不到救濟。

不久,李綱又上疏指陳時政,勸道君皇帝不應一味享樂,而應該想辦法讓黎民百姓過得更好,減當年賦稅,賑濟災民,停止害民之舉,嚴懲水災中玩忽職守的官員,把他們以正典刑,另外提拔一些關心百姓疾苦的有識之士。

兩次上疏擊中朝政要害,觸痛蔡京等權臣,更叫道君皇帝不喜,直接將他貶到南泉州的沙縣當個管稅的小官。

不過李綱的兩次上書,卻在朝野之間引起極大反響,受一些清臣和民間百姓愛戴,陳瓘對李綱大爲讚揚,把他比作唐代名臣狄仁傑,李綱因而名揚天下。

宣和六年時,李綱出知秀州,次年七月被調回朝中,授太常少卿。

道君皇帝這時瞅着李綱,他雖然不得意這李伯紀,可此刻卻是感嘆,忠臣啊,忠臣!

他心中暗想,這秦檜和李綱都是忠臣,此刻滿朝文武有幾個敢請命出征?不過此二人而已,原來真是患難見人心,國難見忠臣,此話不假啊!

道君皇帝感慨,卻依舊搖了搖頭,叫這李伯紀帶兵也不成,雖然他曾主政過地方,但是官職有些不夠,宋的太長少卿是正四品,眼下這種危機情況,根本不夠主率一軍的,更何況派出三萬禁軍接應种師道他都有些後悔,勿論再派兵出去,兵都是要留着保護東京城的。

他搖了搖頭,不發一言,紫宸殿內頓時沉默無聲起來,所有人就這麼呆着,其實不知道說什麼,不敢說什麼,也害怕說了後道君皇帝會不高興,降下罪來。

道君皇帝不散朝,實際是在等待黃河那邊的消息,他心中還揣着萬分之一的僥倖,希望种師道能突然大發神威,將金軍阻在一側,不得過來。

雖然也知道希望渺茫,但道君皇帝既然頗具藝術細胞,自是個愛幻想的,腦子中此刻天馬行空,胡思亂想開去,直到臨近下午末尾的時候,殿外忽然執曹官進殿來報,黃河前線有兵卒送信。

道君皇帝聞言,立刻瞪大眼睛,傳命將人帶進。

片刻之後,就看一名衣服血漬已經乾涸變黑的旗兵,在兩個殿官的攙扶下走了進來。

他在丹犀之上踉蹌了幾步,便“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陛下,陛下,黃河對岸已失,種元帥,種元帥殉國了……”

“什麼!”道君皇帝看這旗兵進來的形象就覺得不好,此刻聞言不由如遭雷擊,一切幻想都已經打破,頓時傻在了椅上。

何慄過去一步,看旗兵道:“老種相公殉國,下面的西軍還剩多少,又在哪裡?”

旗兵道:“軍馬只剩下一兩萬人,我來之時正由種彥崇和吳玠兩位少將軍帶着渡黃河呢。”

種彥崇是种師道的孫子,种師道兩子早亡,兩個孫子另外一個也故去,只剩下種彥崇一個。

雖然種家是關中大家,人丁衆多,開枝散葉,但种師道一支此刻就剩下種彥崇這唯一的血脈了。

吳玠則是种師道的得力手下和弟子,爲涇原路第二副將。

何慄一聽竟是這兩人帶軍回撤,不由臉色大變:“其他帥將呢?別的人呢?”

种師道的這路人馬,西軍將領頗多,涇原路、環慶路、永興軍路不少人都在其中,甚至環慶的經略安撫种師中也在內,若是种師道殉國,怎麼也輪不到這兩個年輕的帶軍,那其他人都哪裡去了?

旗兵頓時放聲大哭起來,嗚咽道:“金國重騎兇猛,我軍不能擋其銳,黃河北岸一場大戰,軍隊直接被衝散,其他的相公將軍有的殉國,有的不知所蹤了……”

何慄聞言不由倒退了兩步,向龍椅上的道君皇帝望去。

道君皇帝這時臉色蒼白,身子搖搖欲墜,張了張嘴巴,卻沒有吐出一個字來。

就在這時,殿外執曹官忽然又進來報告,前線再有旗兵送信。

叫進來一看,卻是比之前的還要慘烈,半條胳膊都幾乎被砍沒,人已經奄奄一息。

這旗兵直接撲倒在地,聲音衰弱道:“陛下,陛下,金兵已經渡過了黃河,正,正奔東京趕來了……”

第103章 強攻第680章 打到完全勝利爲止第159章 海襲第683章 天下大同(下)(大結局)第430章 定計陽謀第399章 暗戰,失策第374章 心狠手辣第226章 上擂臺第44章 美人魚兒第527章 軍議第240章 我爲你好第245章 廬州之策第201章 宋江心事第547章 授業第560章 驚豔一槍逞雄英第670章 疊翠山第283章 我爹是侍郎第151章 殺完顏阿骨打第361章 拳即是權,蒼穹之變第581章 相遇,動盪第245章 廬州之策第237章 高深莫測第612章 發動第594章 畢其功於一役,一舉而竟全功第530章 戰,戰,戰第406章 練兵第673章 三生石上刻你我,永生永世在心間第165章 蔡大公子第51章 動手第301章 捉拿第159章 海襲第113章 大爭之世的序幕緩緩拉開第533章 龍旗卷,馬長嘶,劍氣如霜第510章 決策,頓悟第609章 陣法第646章 藏匿,東進,所向披靡第69章 夜宴第674章 兒女不省心第364章 兵敗如山倒第324章 莊名稱綠柳,宋江進東京第291章 謀算,分寶,猜測第657章 哥是天上一條龍第210章 一箭雙鵰第161章 桃花島上第226章 上擂臺第574章 陣發殺機,劍斬無情第668章 三山島第242章 衣鉢弟子第75章 虛晃一槍第24章 殺人江心中第49章 裡若夢,雙眸如星第145章 最好時機,小娘惱羞第88章 君騎白馬,青梅折花第138章 小院的夜晚第476章 大器免成,絕豔槍法第90章 裡獨行一盞燈第337章 幫源即位,漆園誓師第631章 對策,試探第590章 學事,武藝第368章 錢王有後謀第470章 綁人,刺殺第380章 童貫收徒第227章 霸王拳第456章 古城,軍制第285章 都給我站着第467章 進退維谷,圍魏救趙第433章 搜砸第605章 原來朕是大光明神第134章 吾,渤海國皇室後裔,元易第616章 北伐,燕京第680章 打到完全勝利爲止第368章 錢王有後謀第583章 一劍西來,天外飛仙第574章 陣發殺機,劍斬無情第567章 蓄髮,獬豸第101章 荒野古村中第7章 不殺心中意難平第523章 禽獸不如第142章 小娘的女紅第513章 奪命十三,劍神,劍魔第679章 星星之火第584章 大光明王阿里巴巴第522章 這不對勁!第242章 衣鉢弟子第119章 武二郎拿人第232章 裙裡腿第182章 刺殺第93章 風物長宜放眼量第291章 謀算,分寶,猜測第663章 凌波微步舞北冥(五)第670章 疊翠山第480章 猜測,儀式第292章 忠心報答趙官家第649章 劍劍劍劍劍劍劍第490章 箭,劍,攻城第423章 龍潭虎穴,兇窟惡地第423章 龍潭虎穴,兇窟惡地第361章 拳即是權,蒼穹之變第365章 功過兩難評第50章 銅皮鐵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