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皇家學塾,謀劃南征

辟邪巷,童貫府。

童貫此刻就剩下這惟一府宅,其它各處的房子,包括土地之類全交了上去。

甚至多年來積攢的金銀錢財也都上交了,不過以他致仕前的品級來算,如今每年也有一大筆退休俸祿可領,倒不至捱餓。

何況雖然宅子、金銀、土地交了上去,一些珍惜玩物、傢俱擺設卻都留下,這些也是值不少錢的,這些東西他不是不想交,只要能保住性命,就算最後什麼都沒有了,他也願意。

只是戶部那邊根本不收這些,和他說旁的獻給朝廷可以接受登記,玩物擺設那些東西只有抄家纔會拿取,他們沒辦法運走,也不好登錄下來呈給陛下觀看。

所以這些便都留下了,但童貫一直惴惴不安,不知道趙檉要怎麼懲處於他。

他犯錯之大,功勞難抵,燕地一場大敗仗,前面幾十年的軍功全部抹殺殆盡,還不足夠。

而花錢買燕雲,雖然最後是道君皇帝決定,可這個奏摺是他上報的,具體操作也是他實施的,所以罪過也得他來擔着。

而始作俑者,最開始出這個主意的蔡攸早便在太學生請命殺賊的時候就死了,墳頭草都不知多高。

蔡攸出主意不假,可誰讓他從中謀劃細節,拍板上奏?所以他不冤枉。

而至於這些年的貪墨,與上面大事相比,反而不足說了。

他知道哪怕天下人都要他死,但趙檉不想殺他,那他就一定死不了。

趙檉不是道君皇帝,而是馬上君主,親自率軍打四方八夷,說話要比道君皇帝更有力,更叫人信服。

現在只希望趙檉能念在他多年爲國征戰,開隴右,拒西夏,國內平叛十數次的功勞,還有之前曾支持對方入朝掌軍,頗有往來情分之上,能夠饒他一命不死。

一個多時辰後,趙檉從辟邪巷童貫宅子出來,童貫跪在宅子門前伏身不起,老淚縱橫……

天氣愈發寒冷下來,東京迎來了第二雪,趙檉已經派人去西寧州接張貞娘等人,何慄也開始在艮嶽之內建設皇家學塾。

艮嶽之前喚做萬歲山,艮嶽是後改的名字,雖然無論之前的山字,還是如今的嶽,似乎都顯示裡面有奇峰矗立,但實際上這裡並沒有大山,就是一座皇家園林宮苑。

這裡許多地方迭石爲景,園內植奇花木,都稀罕少見。

這些石木花草,是道君皇帝多年搜得,可以說幾乎都爲當年江南應奉局的供奉之物,江南方臘事,多由此起。

裡面又豢養珍禽異獸,構飛樓傑觀,應有盡有,極盡奢華,號稱括天下之美,藏古今之勝。

皇家學塾就建在這艮嶽內最大的一塊石旁,這石便是道君皇帝曾取名爲昭功敷慶神運石,又封盤固侯的那塊巨石。

不過此刻趙檉已經將這封號剝奪,又在上面濃墨重筆,大字提了一首詩,以爲警醒。

詩曰:

萬歲山來窮九州,

汴堤猶有行人愁。

中原自古多亡國,

差點亡宋是石頭。

冬天並非不能建設院子塾堂,這個時候的房屋多爲木材楔制,可以先在室內打造加工,等開春了再一起去外面組裝。

至於須用磚頭瓦片處,就先燒造好了,運過來擺着就是。

而且東京的冬季也不像北方那麼苦寒,一些簡單工程事情還是可以做的,不少人丈量規劃,描繪圖紙,在外面做些小活。

這學塾自然有院,院子不大不小,工部那邊得到趙檉的旨意,把些能工巧匠派給何慄,人手不缺,何慄每天跑來一趟觀看,以做心中有數。

轉眼又是幾場大雪過去,時間進入臘月,前往西寧州接人的隊伍終於返回東京。

張貞娘、祝秀娘、蕭敏、秦元奴、趙福金,還有小趙熹、小趙詣、小趙悅一同到來。

而麗雅娜扎是沒有來的,元鏡要晚上一些時候,畢竟西寧州與興州並非同一路線,到時候小趙諳也會過來。

趙檉知道麗雅娜扎不肯入宮,至於派去接長子趙諍的人,怕是會回來更晚,畢竟東京到回鶻高昌城的距離,甚或有兩個東京到西寧州那麼遠了。

他有些思念麗雅娜扎,可是麗雅娜扎性子十分獨立自主,又武藝高強,還掌着明教,讓她入宮基本是不大可能的。

回鶻那塊地界,還有往西的大片國土都須人鎮壓,這個地方距離中原太遠,不比白山黑水等處,又山原險峻,沙漠擋路,政令達到須長久時間,再有族羣混雜,派外人鎮守終是不會放心,既然如此就叫麗雅娜扎長駐那裡吧。

至於以後……不妨讓趙諍接着鎮守那邊,也算是爲大秦留下一招後手。

衆人回京,便是忙活了好幾天才穩定下來,畢竟不能住在以前的秦王府,要住進宮中,而宮中如何安頓也讓趙檉有些頭疼。

因爲宮城內的殿閣都是有規格的,什麼身份住什麼樣的地方是有講究的,趙檉不想給幾人分出高下,便有些爲難,好在張迪於這種事情擅長,最後置辦得叫他滿意,算將此事圓滿。

接着便到了小年的時候,東京自是比西寧州要熱鬧百倍不止,除了小趙熹是在東京秦王府出生的,其他兩個,還有沒來的趙諍和趙諳,全都不是在東京出生,也沒見過這麼繁華的地方。

可就算是趙熹,也在懵懂不記事的時候便離開此處去了西北,對東京城沒有什麼印象。

出去玩耍,全都看呆了,畢竟當今天下無論亞細亞還是歐羅巴,東方還是西方,北方亦或南方,東京都是第一大城,面積最大,人口最多,錢糧最廣,乃世上最繁華之處。

祝秀娘摸着小趙熹的頭:“熹兒,一定要記住你是在東京秦王府出生的。”語氣之中隱隱有些自豪。

小趙熹用力點頭,“嗯”了一聲。

蕭敏瞅了瞅祝秀娘,沒有言語,不過嘴角微微泛起一絲冷峭。

張貞娘則彷彿沒聽到一般,該如何依舊如何,給小趙詣指點各處地方,小趙詣兩隻大眼睛滴溜亂轉,這裡看不夠,那裡也想瞧瞧。

小趙悅則最爲活潑,雖然裡面頂屬她最小,但能瞧出不是個省心的小娘,一會要麪人,一會要糖葫蘆,看見什麼要什麼,看不見的就掙着要換地方去逛。

這個時候還有一件喜事,那就是趙檉給福金與岳飛賜婚,兩個都老大不小了,換成這個年紀的旁人,大多數都孩子滿地跑了,兩個卻孤家寡人着。

趙檉賜婚,兩人自無不願,便辦了一場熱熱鬧鬧的婚禮。 岳飛此時被趙檉安排進侍衛親軍司任職,可不封什麼駙馬都尉之類,自家這師弟兼妹夫還要使用,仗還沒有打完,怎麼能叫他悠閒享受生活呢?

轉眼間便到了臘月二十七,事務開始繁忙起來,原本大宋在年節之時各種福利頗多,尤其過年,既要發放東西,又要慰問獎賞,全趕在這幾日裡忙活,秦國自然繼承了這種傳統,直到三十上午,趙檉這才歇下口氣。

大年三十,爆竹聲從早晨響到午夜,幾乎就沒停歇過,比以往哪年時間都要長,這裡面有百姓放的,也有各處府司放的,都是爲了慶賀趙檉攝政,未來再登基爲帝,慶祝大世到來,大秦國威懾海內外,無往不利,慶祝聖君仁德,百姓安居樂業。

除夕過去便是新的一年,依舊年號靖康。

初一這天下起了鵝毛大雪,大雪兆豐年。

靖康四年便伴隨着這鋪天蓋地的雪花到來了。

靖康四年,趙諍七歲。

趙熹六歲。

趙詣四歲。

趙悅三歲。

趙諳也是三歲,年齡最小。

中州的冬天是短暫的,經歷了幾個傳統節日之後,尤其是上元燈節後,春天的氣息已經開始萌發綻放了。

這時元鏡與元纓,帶着小趙諳也到了東京,而達凡哈領着趙諍則姍姍來遲。

趙檉詢問麗雅娜扎爲什麼沒來,趙諍說喀喇汗那邊異動,娘帶兵往去威攝了。

趙檉聞言嘆了口氣,擡眼遙望西方,實在是太遙遠了,遠到想見一面都十分艱難。

他叫魯達過來,讓他安置達凡哈,兩個舊識,自然親熱,隨後他自領着趙諍入宮。

接下來的日子,他一直把趙諍帶在身邊,趙諍已經七歲了,明白許多事理,他又言傳身教,只希望能多教給這個孩子一些。

畢竟……這個孩子無法一直陪伴在自己身邊啊,他總是要去西邊的,他娘在西邊,自己總不能叫母子長久不見,這般分離下去吧?

何況,西方也需要他,需要一個趙姓之人駐守在那裡,那隻能是他的兒子了……

春天裡的東京城是極美的,艮嶽內的皇家學塾蓋得很快,趕在三月三紙鳶飛滿天之前,已告完工,且已經開學了。

趙檉家的四個小郎一個小娘全部入學,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近宗的子弟也過來讀書。

所謂近宗,就是趙檉弟弟們的孩子。

當日除了趙桓和趙楷隨道君皇帝西行青唐外,趙檉別的弟弟並沒有去。

道君皇帝子嗣昌盛,足足幾十人,哪怕因病折損了一些,但此刻住在東京的也不在少數,而近宗不像遠宗,是不允許離開京畿的,都在開封生活。

這些王公家內有適齡小童,大多都送過來就學,畢竟沒有與趙檉嫌隙之人,其實就算有嫌隙,也不會放棄這種既能修好又能更近一步的機會。

除了近宗外,就是那些一直隨他征戰的將臣子女,這必須得是跟隨他的,朝上一些由來便在的大臣們不算。

足足近百個孩子,按照歲數不同,分成天地元黃四個班級,每個班級二十左右名學生。

其中歲數最大的則是黃覺的兒子黃藥師,按照司馬光修改的及冠年齡十二歲,小藥師已經快可及冠了,黃覺本來覺得太大,不欲送來,可趙檉卻強行給喚了過來,還說了一句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不到十六歲皆可來讀書。

教授這些孩子的都是當世大儒,但這些大儒卻又非理學一脈,趙檉此刻明裡並不說理學好壞如何,也不進行打壓,但卻疏遠不用,尤其涉及到身邊人,以及嫡系臣子,都不能與理學沾邊。

學塾裡還是很熱鬧的,天地元黃四個班級並不挨着,塾房有一定的距離,各自形成一個小圈子,隨着時間過去,彼此熟絡,竟然開始拉幫結夥起來。

哪怕是最小的黃字班也不例外。

黃字班裡都是三四歲的小童,不過卻個個聰穎,要知道無論近宗的子女,還是將臣家的孩子,幾乎都不止一人,可這等皇家學塾肯定不會讓他們全都送來,他們自然要從中挑選聰明伶俐的,不然言行失禮,豈非丟人?

所以這百來名學生沒有一個愚笨,都是那種機靈敏捷,一點就透,就算是三四歲小童也不例外。

於是,在黃字班中就出現了一個小頭頭,這個小頭頭跋扈得很,自稱大王,不是明珠公主趙悅又是誰?

趙檉一有空就過來學塾觀看,給這些孩子們也講講課,這學塾的先生可不止有大儒,還有擅長軍略的樞密院官員。

這些官員可能實際打仗不行,但理論方面卻很紮實,畢竟樞密院是掌管軍事的部門,就算裡面都是文官,但在這種地方日積月累,耳渲目染,張嘴便也是各種兵法計謀,說得頭頭是道。

紙上談兵這種事情一定程度來講並非就肯定是壞事,畢竟大多數人學習東西都是先從紙上開始,從死記硬背開始,並不能馬上活靈活用,這是需要時間去沉澱融合的。

只有那麼極小極小部分人才從實踐開始,而這種從實踐開始的往往是環境所逼,不是誰就能直接模仿。

而其實在紙上談兵後面還應有一句話,那就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這句話,在學塾開學的時候,趙檉就對所有人講過,並且寫出來貼到了塾房的牆壁,讓每個孩子都能看到記住。

隨着春日更深,趙檉連續在樞密院議了幾場事,隨後朝上宣佈,將要南征。

衆臣都不意外,畢竟攝政王打算南征的傳聞已經許久,此刻春暖花開,正是用兵的好時節。

而且這並非窮兵黷武,與漢時打匈奴不同,無論是當初趙檉打西夏,還是後來打女真,都收穫了無數的人口還有錢財。

西夏、契丹、金國的錢財盡入大秦國庫,可以說自太祖定國之後,雖然也富裕,卻從未如此充盈過。

羣臣自然支持,紛紛山呼陛下聖明。

而在這次南征的對象之中,也包括了大理在內……

第367章 陣前一罈酒第486章 調兵,來人第584章 大光明王阿里巴巴第172章 大宗正寺的斥責第504章 營中血戰第186章 河北田虎,淮西王慶第415章 乘風踏夜行第402章 謀劃將來第161章 桃花島上第391章 蛛絲馬跡第481章 槍人合一,聯袂而來第566章 秦地,詔令第365章 功過兩難評第412章 遼國密信第516章 心魔第353章 四句教言,瞞天過海第135章 遼國密諜第259章 北城暗約第216章 毒與器第277章 封賞第436章 曲信與追蹤第362章 城內好殺,左使決斷第386章 英雄島第211章 王慶大擺廬州擂第190章 我,段易長,從不求人!第103章 強攻第380章 童貫收徒第187章 小樓內的初春第643章 黑雲天袖第290章 混賬啊混賬第679章 星星之火第266章 再開經義第643章 黑雲天袖第574章 陣發殺機,劍斬無情第638章 仇人相見第603章 臨戰第143章 元易林牙第540章 登頂,夜殺第499章 悽情小箭第469章 用兵,盤查第127章 海上明月聽吹簫第275章 放人第124章 海賊啊海賊第350章 設計第52章 地下城池第673章 三生石上刻你我,永生永世在心間第213章 廬州擂奇謀第444章 山門前的比試第83章 雙錘大漢第632章 讀書,字跡第153章 殺人滅口第226章 上擂臺第531章 烽火連三月第151章 殺完顏阿骨打第562章 王王相見山峰頂第187章 小樓內的初春第195章 酒令和彩頭第336章 彩雲之南,藤甲價值第423章 龍潭虎穴,兇窟惡地第440章 嵩山武寺第538章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第7章 不殺心中意難平第571章 天山神鷙宮第610章 柺子馬第320章 粉墨登場第406章 練兵第146章 紅線飛針,輕薄小娘第197章 趙檉的真正目的第266章 再開經義第469章 用兵,盤查第308章 東京曲貴,文壇之爭第240章 我爲你好第593章 劍隱與薩滿第310章 往昔不知何爲曲,今朝初聞曲中人第548章 順流,逆流第348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76章 意外收穫第385章 疑點重重第464章 秦王川,山海指第189章 但有女兒處,皆唱長相思第57章 大石林牙第261章 大破廬州第367章 陣前一罈酒第4章 聚攏八方第50章 銅皮鐵骨第84章 殺穿擂臺第317章 神龍九變陳凡第409章 弟子,禮物,初見第325章 停車楓林晚,玉人何處教第404章 賜婚第277章 封賞第464章 秦王川,山海指第295章 將計就計第367章 陣前一罈酒第323章 秘密人人有,不漏是好手第274章 一朝失權,生不如死第208章 整軍待發第651章 萬劍歸宗,第十五劍第57章 大石林牙第147章 金國文官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