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新錢

bookmark

(感謝書友:龍橙非醬、最帥遇見你、少笑shaoxiao、dhhvff打賞,感謝衆多書友的支持)

鄴城陽光明媚,天色明淨如洗,習習涼風吹拂到朝天殿,格外舒爽。

殿前石臺!

憨厚的天工院長宇文儒童和幾名工匠疾步而來,朝見道:“卑職參見殿下,各位大人。”

楊侗笑道:“宇文院長!把你的成果拿來給大家看看。”

“喏!”宇文儒童從懷裡取出一隻小鐵盒,從裡面拿出一枚枚銅錢給大家。

“銅錢?”

“現在各種錢幣混亂,私錢、爛錢、莢錢橫行、連布錢都出來了,這等劣幣通行於世的後果就是國家財政敗壞,物價日漲,民生艱難!我們冀州還好一些,其他地方的民間甚至出現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方式,由此可見,隋五銖的信用已經完全坍塌了,當初我讓大家把各大倉的錢幣花出去,並禁止外界入境行商,就是爲了執行新的貨幣體系!‘天工院’創辦以後,根據我的設計製作了新錢,並改進了鑄錢工藝,新工藝鑄造出來的錢幣更好、更美!”

楊恭仁看了看,念道:“炎黃通寶?”

楊侗點頭:“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這新錢名叫炎黃通寶!天工院在工藝方面,進行了五百餘次的改進,這纔有了今天的定製模板,每一枚都附加了繁雜工藝、花紋、樣式,可謂是獨家密制,他人斷斷難以仿製,而且這不是終極樣式,以後還會陸續改進。”

改進了五百多次還要改進?

衆人都是倒了一口氣,一個個都認真的看了了起來。

炎黃通寶分量厚重,字跡圓潤精美,樣式清晰美觀,正面文字似楷而非楷,一筆一畫,如刀削斧鑿,大氣磅礴,錢背有日月星,每一文的重一錢,每十文重一兩,每貫/每吊/一千文重六斤四兩,比之最受開皇五銖錢還要重。

楊恭仁拿出十枚並放在一起,發現炎黃通寶全部一樣工藝精良、文字流暢優美,錢背的圖案也非常清晰。

楊侗道:“通常來說,1兩黃金=10兩銀=100吊銅錢,但黃金白銀一直屬於財寶,並不作流通之用,甚至朝廷也嚴禁流通。可事實上根本禁不了,而且也非常不合理,因爲銅錢實在太重了,1吊銅錢重6.4斤,百吊就是640斤,根本沒有人扛得動,途中也不安全。如果有一兩重的金制錢,取代重達640斤的銅錢,簡單省事,也利於大宗交易。有鑑於此,我們炎黃通寶除了銅錢,還有一兩金幣、一兩銀幣。”

楊師道把玩着做工更加精緻的金幣、銀幣,掂了一下,道:“我大隋極度缺銅,銅錢的發行量並不大,不足以支撐整個國家的經濟流通。這金錢、銀錢不僅給行商帶來便利,還能減輕對銅過度依賴。”

“大家認同這三類通寶的流通嗎?”

“認同。”

“金銀禁也禁不住,倒不如以國家的名義發行。”

衆人紛紛贊同。

楊侗道:“自古以來,任何一種錢幣發行一段時間,就會有私錢、劣錢、假錢衝入市場,如果不立法禁止,終究是對國家不利……我念!魏尚書你來記。”

一名官員立即送來筆墨紙硯,魏徵執筆。

“一、鑄錢權歸國有,不準任何人、任何組織私鑄錢幣,違者沒收其家產,誅九族;若是皇親國戚私鑄錢幣,則以謀反論罪…若有舉報者,覈實確有其事,賞金錢千枚…”

從源頭上斬斷劣幣、假幣根源。

“二、錢幣神聖不可侵犯,不準任何人、任何組織將炎黃通寶熔化來製作他物,違者抄沒家產,誅三族…若有舉報者,覈實確有其事,賞金錢五百枚…”

世家門閥最喜歡這樣囤積財物,現在搞他個全民監督,不信他們的下人、傭人經得起五百枚金錢的誘惑。

“三、在境內強制執行1金幣=10銀幣=100吊銅錢兌換匯率,一枚炎黃通寶,抵兩枚劣幣,物價、市場皆按此流通,否則驅逐出市,按罪論處。同時按照一比二的比例兌換民間所有錢幣……”

“四、在邊郡、邊城、港口、碼頭設點檢查,禁止各種錢幣入境,金銀可以!”

楊恭仁道:“宇文院長,炎黃通寶能不能一次性吃下全境舊錢?”

宇文儒童拱手道:“回大人,目前已經囤積了銅錢兩千八百萬吊、銀幣五百萬枚、金幣百萬枚。我冀州、幷州並沒有大世家大門閥,哪怕再有百倍舊幣也可以全部兌換下來。”

楊恭仁道:“既然準備充分,那就快刀斬麻,一次性切除。”

楊侗道:“按照各縣的貧富情況,下發新錢!讓縣令通過各村村長,再由村長向百姓傳達,兌換點就設立在縣衙,縣主薄負責兌換、御部官員負責登記!一吊新錢必須收回兩吊舊錢,此事由吏部、民部、御部合力監督操辦,刑部抓心懷不軌之官員,膽敢從中謀私,殺無赦!”

“喏!”四部主官鄭重應命。

“這是第一批新錢,非常有紀念意義,大家每人領百枚金幣、百枚銀幣、百枚銅錢!”

“多謝殿下!”諸臣拱手謝過後,相互看了看,楊恭仁道:“殿下,臣以爲,一枚通寶兌換二枚舊錢劣幣,這個兌換比例實在高了,這樣只會便宜那些不法宵小,兌換比例太高,取不到警示作用……趁現在詔告各郡縣,不若改動兌換比例。”

楊侗沉吟道:“大家的意思我明白,但有舍纔有得,從長遠上看,新幣的作用無法估量,區區眼前小利不算什麼。我們以新代舊,本意是希望百姓生活越來越好,若一比三、比四、比五的回收,百姓的錢就不值錢了…到時百姓一定怨聲載道。而且正如宇文院長所言,我們治下沒什麼大世家大門閥,再加上主政冀州以後,我們一直以正宗的開皇五銖來流通,導致境內八成以上的錢幣都是開皇五銖(純銅,重半錢),所以算下來,並沒多大損失!”

“我們冀州改得非常徹底,可以全部兌換;但是在幷州初定,還有一些地主豪強賴着不走,所以,在那邊只收民間散戶的舊幣劣幣,地主豪強和商人的舊幣劣幣,一律不兌換!這些人只有兩個選擇,一、滾出幷州;二、無條件接受我們的制度和安排,並主動上交舊幣劣幣,若不主動上繳,查出來直接抄家……反正就是一句話,不服不聽話就打服,敢造反,那就承擔造反的後果吧!我承擔的起逼反地主豪強和商人的後果,但他們卻受不起造反的結局,我還巴望他們的人頭來配合新幣政策呢。”

這一番話只聽得衆人心驚肉跳,苦笑連連,也不知殿下與世家門閥到底有多大的仇恨,更不知這怨念打哪來。

不過,無所謂了!

反正幷州都差不多打爛了,收復以後又清洗了一回,再打一遍、清洗一回也爛不到哪兒去。

如是一想,都不說話了。

第231章:人心不齊第863章:一場笑話第352章:人倫慘劇第394章:兄弟隔閡第537章:域外烽火第401章:瑣事一兩件第352章:人倫慘劇第795章:但朕沒辦法第233章:杜如晦第113章:怒放的玫瑰第265章:火龍蔓延第274章:意義深遠之偶遇第490章:有死無生攻防戰第379章:問策裴矩第663章:逃出生天第017章:王世充第172章:難題(求收藏推薦)第633章:書聖後裔第504章:‘滅世’神刃執在手(八千字大章奉上)第012章:策劃第109章:再下一城第061章:關隴之謀第666章:淮北第一戰第625章:帝王之諾第381章:登基五步之爭第308章:吃人魔王人人愛第372章:死士之死第545章:廷議第995章:亂象叢生第753章:聯合行動第725章:將軍太能打,亦非好事第202章:控制(求月票訂閱)第248章:人算不如天算(求月票全訂)第468章:李建成掛帥第131章:士族陰謀第417章:黑冰臺在行動第070章:章仇太翼第522章:決定第612章:初七論戰第685章:事未了,殺劫到第467章:朕也是要臉的第370章:豬隊友第584章:楊廣之心第737章:啓用虎弟第162章:六個條件(求收藏推薦)第259章:陳漢在行動(4/4求月票全訂)第308章:吃人魔王人人愛第358章:佈局西域第229章:天下驚第455章:好心辦壞事第712章:楊侗的味道第757章:烈火焚江第416章:滾出大隋第288章:輪迴報應第121章:瘋子第905章:重大突破第730章:我不相信徐世績,但我相信聖上第259章:陳漢在行動(4/4求月票全訂)第864章:年終大清剿第787章:決戰多瑪鎮第606章:致仕不成,反晉升第514章:偷聽少女心第510章:怨念第338章:比姓陰的還陰險第002章:炸營第550章:夫妻夜話第652章:江陽夜戰,沁芳遇險第136章:內鬥的種子(求收藏推薦)第080章:長途奔襲第771章:慶功宴,公主醉第101章:梟雄的崛起第062章:測試新陣第951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求票)第290章:倍受爭議第769章:奪旗斬將第726章:徐世績的機會第957章:兩大軍團爭雌雄第363章:須臾緣分,終是夠了第987章:曲終人已散(求票)第928章:艱難行軍第059章:李淵發威發病第602章:指塔贈金,楊廣再出徵第247章:克關中我爲帝(求月票全訂)第338章:比姓陰的還陰險第498章:對李淵,朕已經沒耐心第447章:困守孤城第788章:祿東讚的豬隊友第025章:金甲大將第743章:韓志斷案第425章:戰前總動員第340章:斬其根第800章:神鬼不出,誰與爭鋒第662章:瘋狂之夜第518章:忽悠小舅子第372章:死士之死第929章:勢如破竹第196章:獨孤澄的震撼第786章:多瑪鎮的價值第149章:合作(求收藏推薦)第543章:李淵以利分關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