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有計劃花錢

bookmark

(感謝書友:龍橙非醬、最帥遇見你、少笑shaoxiao、dhhvff打賞,感謝衆多書友的支持)

“大業錢等舊錢要花完了沒有?”

定下了新的貨幣發行政策,楊侗問向楊師道、凌敬。早在當年說錢不值錢的時候,楊侗早爲發行新錢做了五手準備:

一、統計統一涿郡倉、黎陽倉、潞水倉、臨朔宮倉城、臨渝宮倉城、北平倉、通定鎮倉、晉陽宮倉城等倉銅錢,分揀出分量重、十成銅的開皇五銖;

二、拿開皇五銖、白銀給將士、官員、老師、工人發工資,通過收稅等手段回收境內劣幣;

三、除正宗開皇五銖以外,禁來一切錢幣入冀州;

四、精益求精完善鑄錢工藝,把超過境內經濟的多餘的開皇五銖熔化成銅,重新鑄造新幣;

四、將大業錢等劣幣,統一放在黎陽倉;

五、商部組建‘民間’商隊,拿大業錢等劣幣去中原、關中、江南、巴蜀換取實物。

“殿下,由於存在劣幣多、商隊少、銅錢重、不斷回收劣幣等問題,消耗量非常少,十成頂多用去了一成。”

“我也知道世間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的確有些讓你爲難了,這樣吧。”

楊侗想了一想,又笑道:“我們的劣幣多,人少,花費得慢。但換一種方式就好辦了。”

“換一種方式?”

“第一、放寬採購範圍,只要有渠道,鐵錠、銅錠、糧食、油鹽、布匹、絲綢、木材、香料、牲口、珍珠等物都可以買。”

衆官員大眼瞪小眼,他們明白楊侗的意思了,時至今日,各大諸侯都在使用現在的貨幣,除了北隋不準劣幣入境以外,別人都沒有禁止商貿往來,沒有禁止劣幣。而楊侗這麼做,無非就是用劣幣去掏空各大諸侯的家底。

房玄齡笑道:“現在都沒人意識到這個問題,我建議開始時不碰鐵錠、銅錠、糧食這三大戰略物資,這些東西太敏感,容易被人察覺、禁止,可以先從布匹、綢緞、牲畜、藥材、木材、筆墨紙硯這些東西入手,而且也不要大規模採購,把商隊打散,這樣就不容易被發現,說不定各大諸侯還很高興。對於他們來說,貿易繁榮、商稅大增,錢財滾滾而來,等劣幣花得差不多了,再集中力量買銅鐵糧食,管他們會不會天塌下來呢。”

楊恭仁重重點頭,卻又說道:“玄齡之法子不錯,但劣幣多、商隊少的問題還是存在。”

楊侗道:“放寬採購範圍是第一種辦法,第二、派精幹人員聯繫各地大商,告訴他們,凡是有用的我們都買,而且有多少買多少,讓他們送貨上門,不用擔心我們不接受,前提條件是不能以次充好。這樣就解決錢多人少的問題了,由那些大商送貨上門,抄底的手法更隱密,還不用我們承擔風險。”

衆人都笑了起來,紛紛豎起拇指,“還是殿下想得周全!”

“說到錢!我倒是想到我們缺少一個關鍵部門。”楊侗認真的說道:“歷朝歷代的錢都是被動去花的,比方說,哪裡出現了乾旱、洪澇,然後再去救助,軍隊報出多少軍隊,然後才針對性的發放足額的軍餉,若是一年有災,勉強着支撐過去了,若是連續兩年三年有天災、人禍、戰亂,於是大家都傻了眼了,不知從哪裡湊錢救災、不知道從哪裡節流……而民部掌管全國土地、賦稅、戶籍、軍需、俸祿、糧餉、財政收支,但在花錢方面缺乏遠見。所以,我決定成立一個審計監!”

楊恭仁問道:“審計監的職能是什麼?”

楊侗道:“統計前三年的支出情況,統計出哪個部門花錢多、哪個部門花錢少,深入的剖析花錢多、花錢少的原因!然後再把一個個部門拿來分析,在同樣人口、土地情況下,爲什麼今年花的錢少、去年卻多了許多,原因何在?如果幾個部門同時遇到花錢多的年份,朝中又需要有多少錢應對?如果持續三年花錢多,朝中又需要有多少錢纔不會造成社會動盪?今年如此,明年又應該怎麼花錢才合理?是給官員加薪呢還是建設地方?”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以往的時候,地方上報說要修條水渠,朝廷覺得這是好事,那就修吧,但是從來沒有人覈算,這條水渠修成之後,需要花多少錢!當全國都在修建的時候,最後統一向朝廷要錢時,朝廷才傻眼的發現,錢不夠啊,怎麼辦?降低工錢,亦或是直接不發,這樣一來,百姓們肯定不幹了,朝廷失信於民,後果的嚴重不難想象。”

衆人均在默默的思索了起來。

“如果有一個審計監在,就不一樣了!當全國各郡上報說要大興土木的時候,他會從過去的工程來評估:一里路、一里水渠的成本是多少,如果各種建設同時上工,且在一年內完工,朝廷又需要有多少錢?才能在完成工程的情況下,一文不少的把錢財發放到民夫手中。如果他從民部的收入數據上看到朝廷並沒這麼多錢,他有責任告訴大家,應該砍掉一部分工程!這樣一來,工程圓滿完成了,承諾給百姓工錢一文不少,百姓高興;朝廷呢,既不用拆東牆補西牆的填補這個漏洞,又不會影響到其他方面的進度,皆大歡喜。總而言之,審計監的職能,就是讓朝廷有計劃的花錢、從從容容的花錢、主次分明的花錢、不影響大局的花錢。”

“臣贊同!”

“臣贊同!”

“……”

這種新型的有計劃的花錢方式,以及這奇思妙想,讓衆人都歎爲觀止,連連讚歎。如果審計監真能做到如此地步,惱人的財政問題將不復存在,即使有大變,也能在事先做好應對的準備。

審計監,堪稱是一個國家、一方勢力的大管家。

“審計監監正,由來濟擔任,多給他一些精通算術的人才。”

“諾!”

“以後,各部和各郡都要做開支統計冊,並附上開支的來龍去脈,開支的用意何在,有什麼用?一式四份,一份上交給民部、一份給御部、一份給審計監,自己保留一份。”

“雖說多了一些程序,但非常有必要,按照殿下設計的統計表格去填,既省事,也清晰明瞭,一目瞭然。”

“如此就好!”楊侗哈哈一笑,這就是穿越者的優勢,楊師道呈上的第一份收支數據,那簡直是字數幾萬的長篇大論,看得頭昏眼花不說,還知其然,不知所以然。楊侗惱火無奈之下,便將數據統計表推廣開來,現在執行這種表格上報制,省時省事,也不用絞盡腦汁構思文章,大家都說好。

接着,大家入殿商議新錢發行,以及監督之事。在大家一致贊同下,楊侗把治下地盤分爲五大巡察區。

一、上谷、涿郡、漁陽、北平、白檀、雙遼、襄平、旅順,以及專注養馬的飛馬郡,從冀州劃出,設立幽州,巡察區中心設在涿郡!

二、北冀州巡察區,包含河間、博陵、恆山、趙郡、信都、平原、渤海七郡,巡察區辦公於信都。

三、南冀州巡察區,包含襄國、清河、武安、武陽、魏郡、汲郡六郡,巡察區辦公於武陽館陶縣。

四、北幷州巡察區,包含定襄、馬邑、雁門、樓煩、離石、太原、西河七郡,巡察區辦公於太原。

五、南幷州巡察區,包含龍泉、文城、臨汾、上黨、河東、絳郡、長平、河內八郡,巡察區辦公於臨汾。

巡察區是一個掌駐機構,只有刑部、御部兩個部門。這個區級刑部,設正副刑使各一、從事十人,監督郡級刑部;區級御部,設正副御使各一、從事二十人,監督郡縣級別御史。

大家一直商量到晚上,大家才散了開去。而楊侗還要熬夜批閱,想要真正管好冀州、幷州、遼東三十七郡,可不是簡單的事情,從制度和法律到軍隊訓練、官員升遷、收支預算,再到地方和吏治監察,沒有一件是輕鬆的活兒。

想做一番大事業,需要多番努力,而要成就帝業,則更要無盡心血,一句話:上位者可以不精、不專,但一定要做到博聞強記,什麼都略懂五分。

第949章:夜襲隋營第429章:誰佔了誰的便宜?第935章:瘧疾阻大軍第135章:最後一次讓你(求收藏推薦)第906章:我也是一個兵第936章:全軍覆沒,大道通天第910章:小卒過河頂大將第176章:悲劇的乙失鉢第585章:恩怨難解第110章:死亡之旅第634章:投其所好納賢良第359章:賣你不眨眼第785章:熱血沸騰,不殺不行第188章:老謀深算(第五更求首訂月票)第598章:永除後患第113章:怒放的玫瑰第042章:拜主第817章:轟開門戶第447章:困守孤城第544章:以退爲進,弟高一籌第011章:天選之地第635章:上陣父子兵第763章:鬥將,還得萬人敵第657章:引敵入甕(補上一章)第747章:見龍卸甲第919章:最後的戰役第268章:殺出奴性第689章:十年自由爲賭注第294章:向殿下報喜第598章:永除後患第924章:智取人復縣(求票)第552章:夫君!有人呢第885章:人謀不如天算第720章:一夜風雲涌第678章:造反不易第440章:史勁立功第077章:始畢毒計第450章:李道宗給吭了第144章:陰差陽錯(求收藏推薦)第545章:廷議第006章:烈焰焚城第151章:關隴權貴施壓(求收藏推薦)第551章:情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651章:魏軍破營,海路來襲第653章:城上城下,掀波瀾第272章:在其位謀其政第268章:殺出奴性第994章:反間計第189章:不尋常的味道(求訂閱月票)第632章:雷霆萬鈞第060章:李建成的心驚第618章:韓志以權誘齊王第608章:樂極生悲,全城撲火第063章:皇姑來了第578章:事態變遷第625章:帝王之諾第604章:敗亡前的瘋狂第859章:失望透頂(求票)第145章:各奔前程(求收藏推薦)第730章:我不相信徐世績,但我相信聖上第044章:以商補田第464章:左右爲難第735章:戰後第876章:異常年景,所用非人第249章:半島格局(求月票全訂)第640章:萬事俱備,揚帆遠征第069章:能不能舉第779章:退往襄陽第873章:爲僞唐內鬥創造機會(年底求票)第598章:永除後患第202章:控制(求月票訂閱)第887章:分洪工程,分不成洪第019章:王世充發威第613章:李靖掛帥第358章:佈局西域第219章:房玄齡之狠毒第086章:順勢而下第074章:火燒劉武周第423章:一年第472章:南陽之變第361章: 那你幹嘛來着?第827章:黯然退出第939章:驚聞李建成第197章:蕭瑀碰釘第862章:千秋殿定千秋第001章:大隋楊侗第509章:土崩瓦解第356章:拼命作死第872章:馮盎輪迴(求票)第415章:定位幕後元兇第094章:關隴力量第534章:陷城第823章:肉香泄軍情第155章:再見江鳳儀(求收藏推薦)第272章:在其位謀其政第139章:談條件(求收藏推薦)第054章:拿下契丹第168章:論馬(求收藏推薦)第777章:失和第425章:戰前總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