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回 回關內萬民隨女主,望長城老臣逝歸途

凌晨的光亮已經漸漸升起,這個令人煎熬的黑夜終將逝去,頡利可汗大敗消息已經傳到定襄城,康蘇密癱坐椅子上,他知道大勢已去,等待援兵已無指望,兩眼茫然,一時沒了主張。

像落水狗一般的哲落,原本是個膽小之人,跪在地上不敢說自己被俘實情,心思一轉,擡起眼皮,假意勸道:“將軍不如跟隨蕭太后降唐,尚許還有生路?倘若死守,只恐城中漢人不戰自亂。”

康蘇密沉靜的坐在太師椅上,閉目難過,對着哲落揮了揮手,雖然沒說什麼,但這也已經是默許投降了。看着沮喪的康蘇密,哲落算是保住一命,心中竊喜,靜靜退去。

大唐貞觀四年,公元630年正月,後隋使節與大唐軍隊達成協議,後隋王朝舉國南遷,廢除王號,併入大唐。自此遠在塞北孤立十年的後隋王朝,終於壽祚盡終,易幟降唐,太皇太后蕭珺傳下懿旨,詔告定襄百姓退位歸唐。

蕭珺親筆擬定的榜文,在定襄城的大街小巷,四處張貼,定襄城的百姓走上市井街頭,七嘴八舌議論着當下的時局。

定襄城是個關內漢人移民之城,多數是突厥入雁門的時擄掠來的漢人百姓,也早些年在此流放的漢人俘虜,突厥百姓不多,即便有些突厥百姓,生活上也已被漢人同化,與中原人的生活迥然無異。

擄掠來的漢人,經歷了這些年,依舊思念着關內的水土,聽說蕭珺要歸唐,人們無不充滿渴望和期待。圍觀榜文的人羣中,一個書生讀者蕭珺的退位懿旨:

“大隋太皇太后懿旨:大勢將定,天下太平,今昭告大隋子民,天命所屬,唐主當興,四海九州,萬衆仰望。念及故土家鄉,思盼離別親眷。太皇太后及隋王,即日退位,攜民內遷,還歸故國。願歸大唐者,三日之內隨軍南去。”

懿旨張貼告民,留在定襄的前隋遺民,漢族子弟,翹首以盼,歸心似箭,一個個比門鎖戶,攜家帶業,都巴不得跟隨蕭珺一起返回故土,隨軍南還。

長話短說,百姓紛紛歸順南去,成羣結隊,老幼相扶,離開定襄。沿途護衛的後隋將士,換用大唐旗幟,護送而行。

而唐將李靖、駙馬柴紹親往定襄城下恭候蕭珺,蕭珺與楊政道同乘一輦,緩緩出城,與大唐將領一一見見禮,只覺迎面一人倍感眼熟,那人看到蕭珺,上前一步,撩袍跪倒,俯首拜道:“末將皇甫無逸拜見蕭娘娘。”

蕭珺豁然想起,想當年隋煬帝剛登基時,漢王楊涼起兵造反,正是皇甫無逸的父親皇甫誕抗節不從,大義凜然,這讓蕭珺對皇甫一家肅然起敬,時而今日,蕭軍花甲之年尚能再遇皇甫無逸,頓感觸景生情,十分感懷,便問道:“皇甫將軍,別來無恙?”

皇甫無逸作揖說道:“出征之時,唐主再三叮囑,大隋皇室遺民,只要真心歸順,內遷長城,大唐優禮相待,不異於本國子民。”

蕭珺笑着感言:“如此甚好,老身漂泊多年,終於等到回家之日,勞煩各位將軍前面開路。”

衆人大喜,李靖命皇甫無逸親自護送,一路南下,迴歸大唐。真可謂

十載後隋一朝宣,蕭後退位秉承天。

久懷離亂大業恨,心盼盛世貞觀年。

眼望漢人流離苦,身逢戰亂漂泊懸。

歲月消逝草原淚,心緒終歸故國間。

定襄城收復,後隋易幟,招榜百姓移民南歸。唐軍的八百里快報,奏捷京師長安,文武百官紛紛上朝拜賀,唐太宗李世民端坐大殿,看着奏章,欣喜有佳,高興得對衆臣說道:“各位愛卿,如今定襄大捷,隋主易幟,歸順大唐,還帶回了子民無數,朕素來愛民如子,諸位愛卿商議一下,看看何處可安置內遷的百姓?”

丞相蕭瑀奏道:“被掠去百姓,多是河東人士,是太行山之東的水土養大,不如就在忻州選址,設置定襄縣安置百姓。”

其他大臣也紛紛同意,贊成蕭瑀的建議。

“准奏。”李世民道:“此事由丞相親往忻州,督辦安民之事。”

蕭瑀道:“臣還有一事,奏呈陛下。”

“蕭愛卿儘管說來。”

蕭瑀作揖道:“前朝皇后蕭氏,此番也將歸順大唐,蕭氏與臣乃是一脈相承的姐弟,微臣不知應當如何安排。”

“嗯。”李世民覺得到是個問題,思量一番說道:“朕欲把蕭氏請回長安,依舊稱之爲蕭娘娘,頤養天年,衆卿以爲如何?”

隋朝舊事已時過境遷,蕭瑀和隋朝歸降的臣子自然讚賞,唯有一人躬身啓奏:“啓稟陛下,微臣以爲蕭氏不能回長安。”

李世民一看進諫之人,不是別人,正是隋朝降將裴虔通,裴虔通曾經參與了江都宮變,又在宇文化及兵敗之時,乘機逃走。後來一路西去,歸順了大唐王朝。

此時蕭皇后流落突厥,宇文化及等人都已死在聊城之戰,再也無人知道江都兵變謀反之事,裴虔通這才整日裝作忠臣,規規矩矩,混在朝中,不動聲色。

好不容易在長安安生了這八九年,如今蕭珺不戰而降,易幟歸順,皇帝和大臣又想把蕭珺恭迎到長安,裴虔通心想若是蕭珺道出當年真相,說出宇文化及累累罪行,自己必受牽連,所以絕不能讓蕭珺回長安。

李世民坐在龍椅之上,見百官之中只有裴虔通反對,便問道:“裴愛卿吶,你覺得爲何蕭氏不能迴歸長安?”

裴虔通作揖道:“大隋滅亡於百姓造反,蕭氏是前朝皇后,回到京師,只恐百姓反感,人心厭惡,不如救命蕭氏留在忻州,安享晚年。”

“裴虔通!”只見丞相蕭瑀,怒目相視,責問道:“大業年間,百姓造反,如今盛世安定,時過境遷,今非昔比,何必計較往事而難爲別人。”

蕭瑀是丞相,裴虔通略微躬身拱手,欠身說道:“蕭丞相息怒,下官知道蕭娘娘是您的親姐姐,不過丞相更該大公無私,以免蕭珺回到長安,引起異端邪說。”

“你……”蕭瑀氣得臉漲通紅。

李世民一看兩人爭執,相持不下,自己畢竟是金口玉言,從中說道:“二位卿家說的都有道理,蕭氏雖是前朝皇后,論輩分也是朕的表嬸,朕胸懷九州,思江海納百川,豈能容不下蕭氏。不如依蕭愛卿之言,恩准蕭珺回朝。”

“皇上……”裴虔通有些沉不住氣,作揖還想再勸。

李世民道:“罷了裴愛卿,從來疏不間親,好歹也讓蕭氏回來與蕭家族人團圓。”

話都說到了這份上,裴虔通也不敢再諫,李世民傳旨命丞相蕭瑀爲欽命大臣,前往雁門迎接南歸的塞外百姓。

歷年戰亂,被掠塞北的百姓不僅在定襄,沿途其它地方也有不少擄掠到長城外的百姓,沿途之上爭相歸附,老幼婦孺,士農工商,僧人道士,不計其數,拖家帶口,牛羊車馬,家畜行裝,貫穿前後,零零散散流落百姓也追隨而行,其中更有不少被漢化的突厥人,隊伍更是絡繹不絕。

走了幾日,楊政道掀開車輦掛簾,遠遠望去,只見高山起伏之處,一條長龍蜿蜒萬里之遙,未爲壯觀。

楊政道對同在車輦的蕭珺興致說道:“祖母快看,高山上有長龍顯現。”

蕭珺望了一眼,嫣然笑道:“孫兒跟着出關時,尚在孃胎,豈能認得這萬里長城!”

“哦……萬里長城?”

“是啊,從秦代起,長城那邊就是咱們中原人的家園。”

楊政道好奇的問道:“豈不是要到大唐了?”

蕭珺已有些眼花,皺着眉頭,張望過去,不禁樂道:“過了長城就是大唐,終又重回故土了。”

祖孫觀望長城,已經迫近,欣喜不已,這是一聲戰馬嘶鳴,蕭嗣業催馬趕到車輦跟前,隔着窗簾,抱拳說道:“稟告太夫人,慕容遐將軍病的不行了。”

蕭珺愣了少時,命車伕停下,帶着楊政道下車輦探望。蕭嗣業翻身下馬,扶着蕭珺下了車輦,來到一駕馬車旁邊。

只見一架馬車,上面躺着一個六十多歲的老者,這人鬚髮已經花白,面目憔悴,贏弱無力,已到彌留之際,正是慕容遐。

蕭珺近前問道:“慕容將軍,就要入關了,你可要撐住勁呀。”

慕容遐仰望四周,一抹眼淚劃過臉龐,孱弱說道:“一路之上,微臣如履薄冰,唯恐康蘇密中途反悔,半道叛變。今至長城腳下,再無擔憂。”

蕭珺安慰道:“今已到家,將軍可高枕無憂,過了長城,老身就命人尋找漢人良醫。”

“老臣恐怕等不到了……”話音未落,只見慕容下二目微閉,萬里長城漸漸在目光中消逝,頓時默不作聲,蕭嗣業在一旁輕輕搖晃手臂,連連呼喚着老將軍的名字,而慕容遐已是命歸西天。這纔是:

惶惶後隋十載秋,流亡苦楚無盡收。

遠赴草原奉舊主,忠貞長存永不休。

費盡心機回故國,一病終老長城頭。

飲恨命絕家門外,只送亡靈過山丘。

第99回 送急章皇后探宣華,斬妖僧隋軍收交趾第119回 隋煬帝湟水結金蘭,吐谷渾突騎夜襲營第137回 衛文升誘敵三連敗第125回 訪漢儒火燒花草陣,吞琉求收復夷州島第24回 隋文帝探察晉王府,太子爺失言宣文殿第120回 收西海河間王中箭,翻雪山國舅爺歸天第65回 返建康蕭妃招侍女,巡江東僧侶遇劫難第178回 二度南征圖謀復辟,三服毒丸可汗歸天第62回 梅嘴山梟首吳世華,橫浦關計收麥鐵杖第94回 改元大業舊臣復任,童謠逆耳一語成讖第105回 乾陽殿賢才對詩篇,雲霄堂太子命歸天第65回 返建康蕭妃招侍女,巡江東僧侶遇劫難第111回 高句麗擴疆驚隋主,河間王回京求戰船第117回 鬥猛牛隗不羣揚威,遣御馬諸葛穎獻計第111回 高句麗擴疆驚隋主,河間王回京求戰船第173回 枕邊風挑唆竇建德,鴆毒酒冤殺王伏寶第129回 黨爭重起張衡入獄,百萬徵兵舉國從役第55回 張麗華妖媚惑晉王,蕭美娘出使見吳主第5回 孝明帝拒收親骨肉,郭老太粥濟苦命女第71回 離揚州蕭妃探朝政,聚汜水宇文邀賢才第77回 做草房巫術咒楊廣,抄東宮問罪廢太子第85回 御書房君臣論削藩,寧安殿夫妻話親緣第47回 江總賦詩遣書勵兵,楊素盼雪鐵騎過江第73回 宇文述賭博行賄賂,兩兄弟猜字擁晉王第69回 晉王求賢四請智顗,蕭妃追佛五請高僧第9回 遊春苑伏兵起殺機,胭脂門鬧婚掃晦氣第124回 斬小王踏平臺窩寨,收舊部重回陀螺洞第185回 蕭太后臨陣換主將,隋唐軍激戰惡陽山第186回 康蘇密急報求援兵,李世勣迂迴白道城第38回 話統一孝明帝歸天,動刀兵樑後主登基第117回 鬥猛牛隗不羣揚威,遣御馬諸葛穎獻計第98回 大黃山縱火驅毒蛇,闍黎江深坑陷戰象第84回 崇文殿天子說版圖,駙馬府公主尋短見第100回 祭銅柱劉方劃漢界,開運河惡官吃人肉第49回 寄兵詩孔範再遣書,戰延州五牙破水寨第75回 雲定興讒言害元氏,太子妃遺言傳姬威第102回 蕭皇后贈笛逼饞臣,越國公求死做遺詩第78回 探禁地楊廣演情親,改年號文帝換儲君第53回 德教殿淫詞戲臣妻,白土崗放煙阻頑敵第101回 寧陵縣生擒陶榔兒,豫東營正法金德明第15回 宋嬤嬤戒尺興家法,宇文述獻策請北伐第147回 散流言雁門解重圍,說讖語刑房誘口供第34回 御書房平息兄弟爭,晉王府重逢七皇子第191回 編隋書魏徵訪楊府,寫頌歌蕭氏遊河東第66回 宋嬤嬤探訪建康府,宇文述一請光宅寺第23回 衆皇親赴宴寧安殿,太子妃嫉生秀春園第152回 蕭皇后諫言援兩京,薛萬均救父鬥反賊第187回 回關內萬民隨女主,望長城老臣逝歸途第90回 戰高壁趙子開喪師,據幷州皇甫誕舉義第71回 離揚州蕭妃探朝政,聚汜水宇文邀賢才第55回 張麗華妖媚惑晉王,蕭美娘出使見吳主第68回 重興佛院三請智顗,木舍訪賢潘徽獻計第26回 青州府策反獻美人,綠丘嶺救駕退刺客第64回 哭南朝女豪傑歸順,訴東宮太子妃告狀第14回 冷元宮悍婦訓王妃,晉王府太監傳密信第44回 呈密奏裴忌獻地圖,誤軍機楊勇失兵權第57回 隋太子巧言召兄弟,晉王妃牛車救公主第183回 皇太后婉言拒復僻,蕭嗣業出使奔前敵第4回 十里界章大寶縱禍,黃歇口戴僧朔除惡第74回 蕭美娘獻圖說宮宇,封德彝定計掩罪過第145回 金光門叛將遭極刑,汾陽宮忠臣進死諫第72回 修宮宇暴政掠民夫,送綢緞泄密說要案第51回 韓擒虎俘敵收南豫,來護兒斬將震丹陽第60回 陳叔宣驚豔入隋宮,水上蛟擺陣戰鄱陽第70回 來護兒奇襲錢塘江,晉王妃祭掃同泰寺第154回 涑水河暴雨退隋兵,風陵渡單騎戰唐軍第172回 齊善行巧計助佳緣,蕭美娘三封皇貴妃第99回 送急章皇后探宣華,斬妖僧隋軍收交趾第191回 編隋書魏徵訪楊府,寫頌歌蕭氏遊河東第64回 哭南朝女豪傑歸順,訴東宮太子妃告狀第28回 假書信青州催兵糧,真刺客魏州刺王妃第165回 金蟬脫殼老臣脫身,化賊爲兵獻計招安第131回 諸葛穎再諫怒龍顏,來護兒中計折水軍第153回 竇建德河間襲隋營,堯君素西京傳懿旨第79回 兄弟相煎越公定計,讒言惑主蜀王幽禁第17回 會五王塞北起雄兵,襲少帥突厥換將旗第106回 探東海何蠻返洛陽,遊揚州一下江都宮第153回 竇建德河間襲隋營,堯君素西京傳懿旨第157回 御書房老臣言密計,驍果營奸黨統禁軍第145回 金光門叛將遭極刑,汾陽宮忠臣進死諫第183回 皇太后婉言拒復僻,蕭嗣業出使奔前敵第187回 回關內萬民隨女主,望長城老臣逝歸途第76回 訪城南段達誘故交,別京師楊廣哭皇后第71回 離揚州蕭妃探朝政,聚汜水宇文邀賢才第10回 觀江景易袍結兄弟,乘夜色巧設脫身計第118回 燒妖將烈焰燒湟水,擒禿鷲隋軍破丁零第153回 竇建德河間襲隋營,堯君素西京傳懿旨第79回 兄弟相煎越公定計,讒言惑主蜀王幽禁第145回 金光門叛將遭極刑,汾陽宮忠臣進死諫第8回 重團圓太子尋草窟,謀奸計叔侄會王府第134回 劫鳳輦張須陀平亂,獻密計李玄邃策反第52回 賀若弼潛兵擒黃恪,陳後主迂腐失戰機第139回 蕭皇后巧諫乾陽殿,六公子威震伏牛山第42回 暢春園賞菊提聯姻,神羽亭比試選駙馬第122回 獻駱駝舉兵徵西域,平響馬老臣病淮南第28回 假書信青州催兵糧,真刺客魏州刺王妃第50回 桃葉山楊廣起三軍,秦淮河陳主醉新春第161回 亂宮闈蕭皇后失節,謀逆轉麥孟才請命第186回 康蘇密急報求援兵,李世勣迂迴白道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