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回 呈密奏裴忌獻地圖,誤軍機楊勇失兵權

一連數日,宮中燈火長鳴,隋文帝楊堅不斷調撥各路兵馬奔赴江北,籌備伐陳之戰。眼看這一夜,已過子夜,隋文帝熬的兩眼泛紅,纔回到寧安殿。

獨孤皇后幫着脫了龍袍,問道:“各路的兵馬不是都已開拔了麼,陛下還這麼費神?”

“唉,三軍南下,主帥人選至今尚無定論。”

“臣妾覺得晉王到是個不錯人選。”

隋文帝說:“晉王幾次帶兵,確實治軍有方,不過將來繼承皇位的畢竟是太子,太子不能不懂御兵之術,這次伐陳之戰,朕想讓太子掛帥歷練一下。”

獨孤後道:“這到也是,就讓晉王留在下來陪陪蕭妃也好,既然陛下已經有了主意,不如將下一道聖旨,就封太子爲帥。”

“朕也有此意。”

夫妻二人正在說話間,一個小太監來報:“啓奏陛下,禮部侍郎裴忌有緊要軍情奏報。”

隋文帝剛坐到牀上,立刻又站了起來:“傳旨,讓裴忌道御書房等候,再命太子楊勇,晉王楊廣,蘇威、高熲連夜入宮,商議軍情。”

“遵旨。”

已經脫了衣裳的隋文帝,又讓獨孤皇后那龍袍更衣。獨孤皇后一看隋文帝頓時精神起來,問道:“裴忌一個禮部尚書,他能知道什麼急要軍情。”

“皇后有所不知,裴忌是朕安插在南陳的一柄利劍,趕快更衣。”隋文帝穿戴好,又返回御書房。

皇帝的旨意傳下,晉王楊廣、左僕射蘇威、右僕射高熲連夜趕往宮中,唯有到東宮傳太子的小太監,遇了麻煩。

去往東宮的小太監名叫甄五,來到寢殿求見,此時太子妃元氏已經熄燈睡下,聽說宮裡有口諭出來。元妃懶得起牀,隔着屏風問道:“小公公深夜傳旨有什麼要事?”

“回稟太子妃,皇上傳太子往御書房商議要事。”

元妃道:“太子已經兩晚上不在我房裡了,想必是去了高良娣那狐狸精的臥房,公公去那裡傳太子吧。”

“哦……是。”

小太監甄五出了正房,又跑去偏殿,求見高良娣。

高良娣是太子楊勇的第一個妾室,一聽說有人來偏殿,還以爲是太子到來,一邊梳理髮髻一邊迎來出來,一看是御書房的小太監甄五,高良娣問道:“甄公公深夜到我這來,有什麼要事?”

甄五道:“皇上有旨,傳太子到御書房議事。”

“誰讓你來找我的,太子爺好久不來我這兒了,定是去了王良媛那小賤人房中,小公公去那裡傳太子吧。”說着王良媛轉身回了房。

小太監甄五沒辦法,有轉往王良媛房中。這王良媛乃是太子楊勇的第二個小妾,一聽御書房太監傳旨,就問道甄五:“甄公公您可真高看我,我早就獨守空房了,太子早讓成良姬那小婊子勾引走了。”

甄五一看王良媛這裡也沒有太子,只好再次趕往成良姬的房中。成良姬聽說是皇上身邊的太監,哭哭鬧鬧就訴起苦來:“甄公公唉,天地良心啊,我自從入東宮就吃盡了太子妃的刁難,整日以淚洗面,太子爺怎麼會在我這苦命人的房中呀。”

成良姬扯開牀帷,拽着甄五去看:“公公做證,我可是獨守空帷的苦命人吶,你可如實給皇上稟告啊。”

“一定一定,那您知不知道太子爺在哪裡?”

“那還用問,肯定又被太子妃一個人霸佔着。”

小太監甄五一聽這話,跟塌了秧的禾苗一樣,告別成良姬,無可奈何的返回了御書房。

此時御書房燈燭通名,晉王楊廣、左僕射蘇威、右僕射高熲、禮部侍郎裴忌都已等候多時,隋文帝見小太監甄五一個人匆匆忙忙跑了回來,十分質疑,問道:“太子何在?爲何僅你一人回來?”

“回稟陛下,小奴在東宮沒有找到太子爺。”

“啊?可問過元妃?”

“都問過來,太子妃、高良娣、王良媛、成良姬四位宮娥,都沒有見過太子爺。”

“這……”隋文帝頓時愣住,深更半夜,當着楊廣、蘇威、高熲和裴忌的面兒,東宮的一妃三妾竟然全不知道太子楊勇的行蹤,隋文帝頓時臉色鐵青,顏面盡失。

右僕射高熲最爲擁戴太子,作揖道:“陛下勿慮,太子深夜不在東宮,其中必有原有,待微臣前去尋找。”

“不必啦!”

隋文帝壓住心中怒火,說道:“太子有失調教,這是朕的家事,不勞各位愛卿。”

高熲還想幫太子說清,隋文帝大手一擺,對裴忌說道:“裴愛卿有何軍情,速速說來。”

裴忌呈上一幅畫圖,走道:“微臣接到江南密報,這幅圖上所畫便是陳國水軍江防圖。”

一聽是絕密軍機,隋文帝讓幾個人過來圍觀,裴忌道:“此圖已經標明,在荊南有陳國皇叔陳慧紀率三萬舟師切斷長江上游,在漢口有大將周羅睺率兵五萬鎮守長江中游,在九江有水軍都督何蠻率兩萬人鎮守,而防衛建康的守軍多達十萬之衆。”

隋文帝道:“有此江防圖,何愁陳軍不破,我看可將此圖傳發前方各營主將。”

高熲問:“陛下,至今三軍尚無主帥啊?”

隋文帝道:“主帥無需再議,朕意已決,命晉王楊廣爲天下兵馬總調度,節制南征各路人馬,擇日開戰。”

“兒臣遵旨!”楊廣、蘇威、高熲、裴忌一同跪倒,領受聖旨。這便是:

夜不歸宿成空鸞,太子大意失兵權。

宮鬥從未有罷卻,反把晉王送江南。

到了次日早朝,文武百官分列兩廂,大禮拜畢。這時才見,太子楊勇急匆匆快步走上金鑾殿,雙膝跪倒,叩拜天子。

隋文帝問道:“身爲太子,你不在東宮,昨夜做什麼去了?”

“兒臣知罪,昨晚在外面貪杯,住在了主事雲定興家中。”

太子楊勇此時根本不敢講出實話,一連幾個晚上都在小鳳山茗竹閣陪着雲昭訓,若是讓隋文帝知道哪能輕饒,所以唯唯諾諾編說睡在了雲定興家中。

“哼!”楊堅怒道:“你身爲太子夜不歸宿,將來如何繼承皇位。以後好好反省,不可再做此荒唐之事。”

“兒臣知錯,謹記父皇教誨。”

“你且一邊站了。”

隋文帝楊堅道:“清河公楊素曾經給朕上了一道奏章,他爲朕列出九條伐陳攻略,今日告知諸位愛卿,按此方案南征伐陳。”楊堅言罷,把奏章交給大太監王文同,命其宣讀。

王文同讀到:“臣在永安伐木造船,枕戈待旦,倍加斟酌,現擬定伐陳攻略。

其一:陳兵防線貫穿東西,宜兩下出擊,左右牽扯,使陳軍首尾難顧。

其二:隋軍重兵當從吳州、廬州兩翼發兵,東西夾擊,圍攻健康。

其三:以漢口爲支點,切斷長江水運航道,使陳國水軍不能互救。

其四:臣已修造五牙船,高越十丈,渡江之時,可與陳兵水戰。

其五:陳兵擅長水戰,但長江險灘衆多,應水上虛張,而誘敵路上激戰。

其六:命青州兵馬沿東海南下,由海路登岸,抄襲吳縣。

其七:臣命工匠制拍石機,空投巨石,催城拔寨,無所不摧。

其八:開戰之後,當擬安撫詔書,發放江南百姓及降卒,瓦解人心。

其九:陳國奸臣孔範、江總、沈客卿、施文慶等應盡皆斬首。”

聽完了這篇伐陳攻略,滿朝文武,交頭接耳,隋文帝楊堅道:“楊素此奏正合朕意,前些日子,朕與晉王楊廣、左僕射蘇威、右僕射高熲依據這封伐陳攻略,商議了三軍部署。就讓高愛卿爲諸位讀讀。”

右僕射高熲拿出攻略部署,展開讀道:

“開皇八年十月,三軍開拔,直抵江北。命晉王楊廣爲淮南道行臺尚書、天下兵馬總調度,與秦王楊俊、清河公楊素併爲行軍元帥,右僕射高熲爲元帥長使,統帥水陸軍共五十一萬八千人,東起吳州,西至永安沿長江分兵八路,直搗南陳。

秦王楊俊率水陸軍由襄陽進屯漢口;楊素率舟師出永安,東進江陵,會和荊州刺史劉仁恩;晉王楊廣出六合,廬州總管韓擒虎出廬州,吳州總管賀若弼出廣陵,蘄州總管王世積率舟師出蘄春攻九江,青州總管燕榮率舟師出東海,抄襲吳縣。欽此。”

聽高熲讀完伐陳攻略,站在一旁的太子楊勇是面如土色,悔恨交加,不敢擡頭去看皇上,只聽隋文帝說道:“此番渡江決戰,東起海洋,西至巴蜀,橫貫千里,古今未有,永駐青史。朕欲在開皇九年元月決戰,從即日起,但凡陳國使者,一併扣押,有來無回,封鎖機密。十日後對陳下戰書,關內三軍開拔,踏過長江,直搗建康!”滿朝文武,齊齊跪倒,叩拜天子,山呼萬歲。

百官退朝之後,隋文帝楊堅把晉王楊廣叫到御書房,在龍書案上拿住一張名冊,交予楊廣說道:“攻打建康事關重大,我命宇文述爲左庶子、張衡爲右庶子輔佐你伐陳事務,再命薛道衡爲吏部侍郎,督導文武將官,禮部侍郎裴忌,主管招降納叛。”

楊廣接了名冊,問道:“裴忌年事已高,豈能再隨軍出征?”

楊堅道:“裴忌是陳國降將,其子裴蘊在陳國任直閣將軍,願爲內應,若有此父子相助,必破建康。”

“看來父皇早已勝券在握!”楊廣大喜,遂準備回府收拾,準備出征。這才引出:

三軍起兵平南陳,分久必合又成真。

華夏分裂幾百載,一統九州定乾坤。

第60回 陳叔宣驚豔入隋宮,水上蛟擺陣戰鄱陽第146回 隋煬帝兵困兩界溝,蕭皇后喬裝突厥營第101回 寧陵縣生擒陶榔兒,豫東營正法金德明第91回 漢王獻城叛軍覆滅,蕭後祈福華山遇襲第157回 御書房老臣言密計,驍果營奸黨統禁軍第112回 虞世基參劾斬忠臣,小縣令衙門斗陳棱第169回 接內應王薄引夏兵,歸長安蘇威哭舊主第179回 叔嫂聯姻五封汗妃,後隋立國並肩稱王第67回 戰丹陽棒殺許飛雄,訪高僧二進光宅寺第46回 放木屑出兵巴東郡,誘敵船劫營狼尾灘第96回 衛文升易服返寧陵,隋煬帝賞梅遊東園第124回 斬小王踏平臺窩寨,收舊部重回陀螺洞第114回 江東水師二赴琉求,陀螺洞主計燒隋軍第74回 蕭美娘獻圖說宮宇,封德彝定計掩罪過第191回 編隋書魏徵訪楊府,寫頌歌蕭氏遊河東第88回 裴文安急諫渡黃河,麥鐵杖惡戰蒲津關第170回 永年城女官選奴僕,勤政殿夏王幸新歡第50回 桃葉山楊廣起三軍,秦淮河陳主醉新春第12回 宇文述探訪寶光閣,蕭王妃祭掃皇后祠第72回 修宮宇暴政掠民夫,送綢緞泄密說要案第74回 蕭美娘獻圖說宮宇,封德彝定計掩罪過第182回 滅反王劉武周兵敗,訪唐營慕容遐議和第161回 亂宮闈蕭皇后失節,謀逆轉麥孟才請命第14回 冷元宮悍婦訓王妃,晉王府太監傳密信第50回 桃葉山楊廣起三軍,秦淮河陳主醉新春第167回 討叛軍王薄走聊城,哄賊子家僕探蕭後第168回 蕭美娘二番封皇后,孫安祖詐敗唬許王第62回 梅嘴山梟首吳世華,橫浦關計收麥鐵杖第80回 五皇子請兵雁門關,獨孤後命終寧安殿第86回 屈突通遞送假遺詔,慕容遐急傳真檄文第169回 接內應王薄引夏兵,歸長安蘇威哭舊主第174回 會番使再遇慕容遐,入突厥重聚宗室親第82回 弒父皇血漸大寶殿,淫母妃詔贈同心結第93回 御書房賦詩勵楊廣,平陽宮狐錦贈宣華第76回 訪城南段達誘故交,別京師楊廣哭皇后第30回 起譁變趙修羅降隋,薦賢能司天監舉才第47回 江總賦詩遣書勵兵,楊素盼雪鐵騎過江第64回 哭南朝女豪傑歸順,訴東宮太子妃告狀第49回 寄兵詩孔範再遣書,戰延州五牙破水寨第152回 蕭皇后諫言援兩京,薛萬均救父鬥反賊第54回 送金求生任忠叛降,二士爭功收復建康第40回 樊子蓋駁論江楓館,七王爺獻計孤月夜第31回 攀林澗太子邀神算,寧安殿蕭妃二進宮第26回 青州府策反獻美人,綠丘嶺救駕退刺客第40回 樊子蓋駁論江楓館,七王爺獻計孤月夜第86回 屈突通遞送假遺詔,慕容遐急傳真檄文第73回 宇文述賭博行賄賂,兩兄弟猜字擁晉王第108回 演百戲唬弄倭使者,赴檀洞土王宴隋臣第177回 李仲文獻城投唐軍,劉武周異志謀汗王第59回 封帥位楊廣再復職,赴家宴陳主重團圓第188回 入忻州良田置百姓,歸長安御駕迎蕭珺第154回 涑水河暴雨退隋兵,風陵渡單騎戰唐軍第95回 封尚書新官查東都,探民情楊素添耳目第190回 絕情詩婉拒突厥主,罵史官怒斥孔穎達第171回 萬春宮使臣說密事,武強縣文武鬧分歧第162回 刺行營三將中伏兵,離間計女主擒元兇第116回 入京師易服邀洞主,討西海親征比漢武第104回 會君臣隋主點進士,入東都倭國送使函第155回 屈突通卸甲哭節義,蕭皇后妙筆寫風華第88回 裴文安急諫渡黃河,麥鐵杖惡戰蒲津關第53回 德教殿淫詞戲臣妻,白土崗放煙阻頑敵第185回 蕭太后臨陣換主將,隋唐軍激戰惡陽山第16回 獻棉襖楊廣話親情,枕御足蕭珺憶苦命第42回 暢春園賞菊提聯姻,神羽亭比試選駙馬第160回 誅皇室另立傀儡君,擁賊子自封大丞相第187回 回關內萬民隨女主,望長城老臣逝歸途第178回 二度南征圖謀復辟,三服毒丸可汗歸天第148回 出僞證冤案斬李渾,進諫言暴君殺忠臣第13回 晉王爺求賢邀諸葛,蕭王妃無才惹獨孤第67回 戰丹陽棒殺許飛雄,訪高僧二進光宅寺第151回 賈閏甫探親定反計,張須陀追擊喪敵陣第99回 送急章皇后探宣華,斬妖僧隋軍收交趾第135回 二徵高麗隋主催糧,叛軍起兵謀反黎陽第72回 修宮宇暴政掠民夫,送綢緞泄密說要案第90回 戰高壁趙子開喪師,據幷州皇甫誕舉義第61回 諸葛穎反間懸咒詩,鄱陽王自戕圍帥帳第121回 宇文述獻言徵西域,蕭貴嬪道別贈陳婤第122回 獻駱駝舉兵徵西域,平響馬老臣病淮南第7回 崔弘度過江說聯姻,韋超盛占卜測生辰第11回 苦肉計詐取晉王心,特色禮謀劃宛城遊第4回 十里界章大寶縱禍,黃歇口戴僧朔除惡第1回 張老六投親走江陵,東平王沉疾成重病第125回 訪漢儒火燒花草陣,吞琉求收復夷州島第49回 寄兵詩孔範再遣書,戰延州五牙破水寨第29回 屈突蓋陣前刺先鋒,盧昌期獻計棄黃龍第51回 韓擒虎俘敵收南豫,來護兒斬將震丹陽第131回 諸葛穎再諫怒龍顏,來護兒中計折水軍第141回 隋煬帝三徵高句麗,蕭皇后重逢楊伯醜第76回 訪城南段達誘故交,別京師楊廣哭皇后第142回 塗血鼓出兵長城口,祭忠良海葬周法尚第101回 寧陵縣生擒陶榔兒,豫東營正法金德明第24回 隋文帝探察晉王府,太子爺失言宣文殿第63回 送犀杖兩拒隋使臣,入番州三訪冼夫人第144回 王伏寶誤闖高雞泊,竇建德刺駕馬到崮第160回 誅皇室另立傀儡君,擁賊子自封大丞相第63回 送犀杖兩拒隋使臣,入番州三訪冼夫人第18回 遇敗績退守雙羊山,集殘兵空守幷州城第10回 觀江景易袍結兄弟,乘夜色巧設脫身計第35回 遊訪關中蕭瑒報憂,王府家宴公主傳情第171回 萬春宮使臣說密事,武強縣文武鬧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