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回 江總賦詩遣書勵兵,楊素盼雪鐵騎過江

楊素率水軍順江東下,威逼江南水陸要衝峽口。峽口隸屬荊州管轄,鎮守荊州刺史陳慧紀自從狼尾灘失守,便不斷派輕舟快船送往建康,請求援兵。

陳慧紀的奏報送到中書省,掌管的軍機的兩位中書舍人一個叫施文慶,另一個叫沈客卿,這兩個是陳後主的得力寵臣,卻也都是腐敗無能之輩。施文慶是個筆墨書生,一看急報,便說道:“你看這陳刺史的急報,除了要錢就是要糧,這些地方官,就知道伸手給朝廷要,朝廷哪裡能弄這麼多錢糧?”

沈客卿道:“長江乃是天險,自古無人能渡江南下,周瑜曾克敵於赤壁,謝安也克敵於肥水,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唯獨這個陳慧紀拿着打仗要挾朝廷,稅賦收不上來,還要這要那,不必理他。”沈客卿和施文慶,扣下荊州刺史陳慧紀的八百里急報。

中書省的急報被擱置,但送往兵部的奏報,卻在朝中傳開,陳朝官員個個焦急萬分,等待着陳後主陳叔寶上朝理政。

等了一連數日,陳叔寶才慢慢吞吞到洪恩殿早朝,大將軍蕭摩訶道:“啓奏陛下,臣有一道急奏。十二月初三,隋將楊素水陸分兵,夜襲狼尾灘,守將戚昕兵敗,如今有兵臨峽口,荊州請求急援。”

陳後主聽了奏報,便問沈客卿:“沈客卿,怎麼沒聽你說這事啊?”

沈客卿趕忙言道:“回稟陛下,狼尾灘不過前哨,並非險要,荊州江面有鐵索攔江,木柵築寨,隋軍的黃龍戰船除非會飛,否則豈能過江。”

大將任忠奏道:“陛下,楊素攻取狼尾灘,逼近峽口,目的要切斷長江東西支援,水軍若不能東西互援,天險便難以守衛。”

大將樊猛奏道:“前些日子,江面木屑順水東流,必是隋軍又打造戰船,勢在必奪,陛下不可掉以輕心。”

陳後主沒了主意,便問宰相孔範,孔範也是個文人出身,哪裡懂得帶兵打仗,便奏道:“臣以爲陛下可效仿先賢,遣書勵兵。”

“何爲遣書勵兵?”

“陛下可做首詩歌,傳送將士,詩詞短小精湛,朗朗上口,激勵將士奮勇殺敵,豈不勝過十萬鐵騎?”

蕭摩訶一聽,便質問宰相孔範:“敢問孔相,前方戰事吃緊待援,你送首詩歌算是怎麼回事?”

“這不是送首詩歌,這是遣書勵兵,此乃典故也。”

蕭摩訶不屑於同孔範爭論,向陳後主言道:“臣蕭摩訶願率五千舟師,增援荊州,倘若不勝,甘當軍法。”

陳後主見二人爭執不下,這纔開口勸道:“蕭將軍莫慌,孔愛卿這是妙計,朝中江總的詩詞最好,可代朕賦詩,激勵三軍。”

另一位宰相江總,出列言道:“臣遵旨。”

江總也是個文人出身,帶兵出戰的本事沒有,說起舞文弄墨、誇誇其談卻毫不含糊。

這時,有小太監拿來筆墨,搬來桌案,江總那是南陳絕頂詩人,不加思索,提筆邊來,寫道:

朗朗乾坤白玉天,萬里江防起雄煙。

鐵鏈蔽江如神鎖,湍急逆流護山間。

橫槊賦詩空懷志,草木皆兵仿先賢。

踏破江浪逞神兵,但教隋主哭魂眠。

陳後主一看,龍顏大悅,誇道:“此詩慷慨激昂,雄魂萬里,何愁前方將士不破隋兵。速速派輕舟快船報送荊州,鼓勵三軍,奮勇殺敵!”

蕭摩訶、任忠等將一看這般計策,唉聲嘆氣,怒視江總,卻不敢頂撞。

陳國遣書勵兵,朝堂之上的大臣私議紛紛,唯有直閣將軍裴蘊心懷異樣,裴蘊雖是陳國的將軍,但是裴蘊的父親卻投奔了大隋,所以不交戰的時候父子二人便是各自使者,兩國開戰,裴蘊就做了隋國的內應。

如今裴蘊一看陳後主昏庸無能,暗想終究是個扶不起來的阿斗,便按事先謀劃,寫了告密信件,派親信張伍送往揚州,向隋軍告密。

張伍是裴家當差多年的家丁,趁着夜色昏暗,獨駕一葉輕舟,撥開水花,藉着一抹月光,駛離南岸,直奔江北。

張伍泛舟來到北岸,見四下寂靜,悄無聲息,便悄悄登岸。剛剛趟着水走上岸邊,只見草莽之中,猛然躍出幾個黑影,數把明晃晃的刀背,劃破黑暗。

“大膽細作!”一個兵士喊道。

張伍定睛一看,竟是幾個埋伏的隋兵,立刻趕忙擺手:“誤會,誤會,在下江南密室,有十萬火急的軍情,要見參事裴忌。”

一個隋兵提刀走到近前,搜了搜張伍身上,並無兵刃,便相信了張伍所言,押着張伍去見隋軍參事裴忌。

隋軍參事臣裴忌,此時正在揚州大營,原本已經寬衣睡下,聽說南岸有密使要見。心中一抖,暗想南岸來信,必是自己的兒子裴蘊要事奏報。

“速傳南岸密使來見!”

兩個兵丁押解着張伍來到帳中,裴忌一看張伍正是自己的老家臣,裝作神情鎮定,只是揮揮手讓左右旁人退下。

等帳內無人,裴忌才起身走到張伍面前:“張伍快快坐下說話。”

張伍坐到一旁,問道:“老爺在北國可好?”

“好,好。”裴忌問道:“公子在南朝怎樣,可有要事相告?”

“今有公子密信。”張伍把密信交予裴忌,又低聲說道:“聽說隋軍狼尾灘大捷,陳主聽信讒言,不發救兵,已失人心。”

密信之中也寫的十分清楚,裴忌喜笑顏開:“老夫速命備些酒飯,你且在此住一夜。明日我就稟報晉王,還滴勞煩你回去報信。”

“老爺放心!”

安排好了張伍,參事裴忌便等次日一早,到晉王行營報信。

等到次日天明,張衡匆匆來到楊廣房中,“啓稟殿下,裴忌大人求見有建康傳來的密報。”

“哦?”楊廣一想,正好宮使王文同在行營住着,不如讓他看看本王獲取的諜報。“讓裴忌到中軍堂等候,本王稍後便去”

“遵命。”

楊廣出了書房,直奔王文同房中,“王公公,建康來了十萬火急的密報,一起去中軍堂商議吧。”

“殿下是主帥,自去裁決便可,老奴幫不上忙。”

楊廣擺出一副恭敬的姿態,挽住王文同:“公公是監軍,豈能不督察軍情。”一番恭維讓王文同覺自己也煞有介事,邁着方步去了中軍堂。

楊廣與王文同走進大堂,裴忌躬身作揖:“下官裴忌參見元帥、監軍。”

“裴大人,建康有何消息?”

“我兒裴蘊已送來密報,陳國荊州刺史陳慧紀在峽口已經吃緊,請求救援,陳後主按兵不動,只是賦詩鼓勵。”

楊廣一捶桌案,“好!”在一旁的王文同還沒明白怎麼回事,楊廣乘興說道:“速將此密報,告知清河公楊素,火速攻打峽口。”

“遵命。”

裴忌轉身離開,王文同還沒琢磨過來,“殿下,這峽口……”

“公公不必多慮,只等捷報便可。”

王文同見楊廣調兵發令乾淨利落,精神矍鑠,心中也是暗暗讚歎,這元帥哪像個飲酒傷身的人,到是十分精明能幹。

清河公楊素、荊州總管劉仁恩合兵東進,僵持在峽口,交戰一觸即發。陳國荊州刺史陳慧紀整日難眠,千等萬等,盼來了建康的輕舟快船。

陳慧紀一看建康的使者匆匆忙忙,急着跑來,趕忙迎到屋門口,“使者辛苦,朝廷籌集了多少兵馬糧草。”

使者掏了掏袖兜,拿出一封書信:“陛下的增援書信已到。”

陳慧紀心中一片疑惑,既然是來援,爲何只是書信一封,莫非是錦囊妙計,陳慧紀打開書信一看,正是江總的寫的那首勵兵詩歌。

“爲何只是詩歌一首?”

使者道:“陛下要‘遣書勵兵’,陛下還囑咐下官,‘遣書勵兵’乃是兵家典故,請大人務必深刻領悟,讓前敵將士互相傳唱詩歌,莫辜負陛下一番苦心。”

陳慧紀怒從心頭起,“啪!”狠狠拍了桌子,揪住使者問道:“這是何人給陛下出的主意?兩軍交戰,血肉橫飛,拿首破詩愚弄三軍,究竟何人獻策?”

別人不敢如此發怒,但陳慧紀是陳後主的族叔,手握重兵,屯守荊州,身份非同一般臣子。使者嚇得魂不附體,趕忙答道:“將軍息怒,這是宰相孔範獻策,尚書江總作詩。”

“呸!”陳慧紀一把推開使者,怒罵道:“我陳國江山早晚葬送這些窮酸書生手中!”

這時,副將顧覺來報:“啓稟將軍,隋軍猛攻峽口,峽口水寨告急。”

“傳我將令,命將士死守,凡殺死隋兵者,割下鼻子,重重有賞。”

“遵命”。顧覺領命退下。

陳慧紀滿面焦慮,又對使者言道:“我雖說重賞,但錢糧急缺,你速回建康告知陛下,若再不援濟錢糧,長江必爲隋軍截斷。”真可謂:

賦詩一首高歌昂,錯把戰場當書房。

文人兵法實可悲,愚把江山送國殤。

楊素、劉仁恩率兵猛攻陳軍水柵營壘,陳將呂忠肅率軍據西陵峽口抵抗,峽口乃是險要,隋陳兩軍激戰四十餘次,隋軍戰死五千餘人,峽口仍在陳軍手中。

隋軍副將李圓通收到晉王楊廣催戰的信函,急匆匆去見楊素。此時,清河公楊素正一個人披着衣裳,獨坐中軍帳外。

李圓通道:“稟告總管,晉王急件。”

“殿下怎麼說?”

“請總管儘快開展,攻克峽口。”

楊素面無表情,只是拽了拽衣裳,戰局僵持,遲遲打不開局面,令楊素垂頭沮喪,沉吟不語。副將李圓通一看楊素作難,便勸慰道:“總管注意身體,天氣越來越冷,小心風寒。”

“唉……”楊素站在中軍帳外,只是長吁短嘆,無計可施,無奈之餘,仰望蒼穹。忽然一點涼意落到楊素眉間,楊素不禁打了個哆嗦,猛地抓住對李圓通手腕,說道:“天賜良機,天賜良機。”

“啊?是何良機。”

“你看天。”李圓通也仰天望去,也覺有涼意附臉,言道:“莫非是要下雪。”

楊素道:“古人說西陵有千秋之雪,西陵正屬此地,如果江面結凍,何愁鐵鏈木柵阻擋,我關內騎兵,豈不是一馬平川?”

李圓通這才明白過來,也是興奮不已,楊素即刻傳令三軍,整裝待發,等到江面結凍之時,踏過江面,奪取峽口。

果然峽口千年一遇的雪,整整下了一天,到了次日凌晨,果然峽口江面已經冰凍,隋軍大喜。楊素號令三軍,捨棄戰船,打響好炮。騎兵在前,步兵在後,鐵騎過江,衝向陳兵水寨。陳兵也從未見過西陵的千年降雪,哪裡料到峽口江面上凍,所以這日天也亮的晚了不少,可是忽然聽到一陣還殺,竟見隋軍,鐵騎過江,直到峽口南岸。

隋軍踏過冰河,直到峽口南岸,這晚正是戚昕當值,哪裡想到千載難逢的降雪,造成江面冰凍,戚昕剛剛上馬還未看清怎麼回事,便被李圓通一刀砍掉人頭,斃命水寨。

主將戰死,其他陳國兵士早已嚇得魂飛膽喪,紛紛跪地求饒。李圓通喊道:“隋主有詔,歸順者一概優待。”想跑的陳軍將士,也懶得逃走,紛紛跪降。真算得:

浩浩江面起塵埃,驍騎飛奔一路白。

踏過鐵鏈似草芥,推倒木柵成平臺。

成敗由天不由人,中華統一也應該。

天塹自古誰人越,鐵馬冰河捲土來。

第144回 王伏寶誤闖高雞泊,竇建德刺駕馬到崮第156回 成象殿進諫述志賦 瓊花池吟詩獻歲宴第106回 探東海何蠻返洛陽,遊揚州一下江都宮第91回 漢王獻城叛軍覆滅,蕭後祈福華山遇襲第14回 冷元宮悍婦訓王妃,晉王府太監傳密信第61回 諸葛穎反間懸咒詩,鄱陽王自戕圍帥帳第33回 百官朝會恩怨難分,東宮議政奸臣奏本第91回 漢王獻城叛軍覆滅,蕭後祈福華山遇襲第49回 寄兵詩孔範再遣書,戰延州五牙破水寨第106回 探東海何蠻返洛陽,遊揚州一下江都宮第122回 獻駱駝舉兵徵西域,平響馬老臣病淮南第191回 編隋書魏徵訪楊府,寫頌歌蕭氏遊河東第60回 陳叔宣驚豔入隋宮,水上蛟擺陣戰鄱陽第164回 託忠良搭救遺腹子,戰童山兩家折兵將第38回 話統一孝明帝歸天,動刀兵樑後主登基第161回 亂宮闈蕭皇后失節,謀逆轉麥孟才請命第34回 御書房平息兄弟爭,晉王府重逢七皇子第165回 金蟬脫殼老臣脫身,化賊爲兵獻計招安第55回 張麗華妖媚惑晉王,蕭美娘出使見吳主第159回 午朝門縛殺來護兒,成象殿縊死隋煬帝第11回 苦肉計詐取晉王心,特色禮謀劃宛城遊第92回 宣文殿請旨斬楊諒,斟茗樓品茶邀尚書第111回 高句麗擴疆驚隋主,河間王回京求戰船第191回 編隋書魏徵訪楊府,寫頌歌蕭氏遊河東第143回 破卑沙挑殺尹靖直,求議和遣返斛斯政第14回 冷元宮悍婦訓王妃,晉王府太監傳密信第136回 魚俱羅殺宮起異志,樊子蓋斬將立威名第52回 賀若弼潛兵擒黃恪,陳後主迂腐失戰機第41回 調虎離山蕭瓛奪權,金蟬脫殼隋使搬兵第154回 涑水河暴雨退隋兵,風陵渡單騎戰唐軍第82回 弒父皇血漸大寶殿,淫母妃詔贈同心結第83回 隋煬帝即位登至尊,雲定興滅親求仕途第180回 宋金剛作亂刺太妃,康蘇密平叛保後隋第22回 送行宴色賊戲王妃,竹舍茶術士說富貴第114回 江東水師二赴琉求,陀螺洞主計燒隋軍第26回 青州府策反獻美人,綠丘嶺救駕退刺客第4回 十里界章大寶縱禍,黃歇口戴僧朔除惡第4回 十里界章大寶縱禍,黃歇口戴僧朔除惡第100回 祭銅柱劉方劃漢界,開運河惡官吃人肉第102回 蕭皇后贈笛逼饞臣,越國公求死做遺詩第177回 李仲文獻城投唐軍,劉武周異志謀汗王第76回 訪城南段達誘故交,別京師楊廣哭皇后第130回 長城賦詩一徵高麗,勇渡遼河血戰強敵第148回 出僞證冤案斬李渾,進諫言暴君殺忠臣第173回 枕邊風挑唆竇建德,鴆毒酒冤殺王伏寶第171回 萬春宮使臣說密事,武強縣文武鬧分歧第118回 燒妖將烈焰燒湟水,擒禿鷲隋軍破丁零第83回 隋煬帝即位登至尊,雲定興滅親求仕途第112回 虞世基參劾斬忠臣,小縣令衙門斗陳棱第155回 屈突通卸甲哭節義,蕭皇后妙筆寫風華第142回 塗血鼓出兵長城口,祭忠良海葬周法尚第32回 逸香閣色賊戲蕩婦,宣文殿悍妻告御史第85回 御書房君臣論削藩,寧安殿夫妻話親緣第104回 會君臣隋主點進士,入東都倭國送使函第11回 苦肉計詐取晉王心,特色禮謀劃宛城遊第177回 李仲文獻城投唐軍,劉武周異志謀汗王第102回 蕭皇后贈笛逼饞臣,越國公求死做遺詩第77回 做草房巫術咒楊廣,抄東宮問罪廢太子第64回 哭南朝女豪傑歸順,訴東宮太子妃告狀第56回 河間王姑蘇擒樊猛,東海兵吳縣斬蕭瓛第128回 隋煬帝二下江都宮,王世充行賄藏罪行第40回 樊子蓋駁論江楓館,七王爺獻計孤月夜第186回 康蘇密急報求援兵,李世勣迂迴白道城第94回 改元大業舊臣復任,童謠逆耳一語成讖第4回 十里界章大寶縱禍,黃歇口戴僧朔除惡第41回 調虎離山蕭瓛奪權,金蟬脫殼隋使搬兵第135回 二徵高麗隋主催糧,叛軍起兵謀反黎陽第47回 江總賦詩遣書勵兵,楊素盼雪鐵騎過江第183回 皇太后婉言拒復僻,蕭嗣業出使奔前敵第36回 傳旨山齋楊素贈詩,二番入朝再封隋使第190回 絕情詩婉拒突厥主,罵史官怒斥孔穎達第20回 調三軍燕榮兩拒宴,攔王駕父女跪喊冤第115回 避颱風退兵反大陸,擴宮室拒諫貶忠臣第58回 宣文殿羣賞有功臣,御書房同議南征帥第82回 弒父皇血漸大寶殿,淫母妃詔贈同心結第44回 呈密奏裴忌獻地圖,誤軍機楊勇失兵權第154回 涑水河暴雨退隋兵,風陵渡單騎戰唐軍第136回 魚俱羅殺宮起異志,樊子蓋斬將立威名第158回 傳僞諭調離給使營,誅異黨處決江東派第49回 寄兵詩孔範再遣書,戰延州五牙破水寨第181回 連環計牛羊燒雁門,折勇將突厥圍馬邑第10回 觀江景易袍結兄弟,乘夜色巧設脫身計第190回 絕情詩婉拒突厥主,罵史官怒斥孔穎達第26回 青州府策反獻美人,綠丘嶺救駕退刺客第67回 戰丹陽棒殺許飛雄,訪高僧二進光宅寺第141回 隋煬帝三徵高句麗,蕭皇后重逢楊伯醜第15回 宋嬤嬤戒尺興家法,宇文述獻策請北伐第72回 修宮宇暴政掠民夫,送綢緞泄密說要案第156回 成象殿進諫述志賦 瓊花池吟詩獻歲宴第56回 河間王姑蘇擒樊猛,東海兵吳縣斬蕭瓛第126回 匿罪行宇文述嫁禍,賦俏詩薛道衡獲罪第39回 憑江霧輕舟躲艨艟,選賢能二次遣使臣第156回 成象殿進諫述志賦 瓊花池吟詩獻歲宴第176回 聚漢民蕭珺走定襄,御唐兵突厥掠晉陽第6回 江陵城誤撞太子駕,望江樓密談興亡策第21回 救朔州五路劫胡營,收雁門險計降奇兵第108回 演百戲唬弄倭使者,赴檀洞土王宴隋臣第128回 隋煬帝二下江都宮,王世充行賄藏罪行第127回 打通南洋加冕天朝,萬國稱臣祭祀秦皇第14回 冷元宮悍婦訓王妃,晉王府太監傳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