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回 隋太子巧言召兄弟,晉王妃牛車救公主

蕭琮本是樑國後主,自從當年歸順了大隋,一貫是得過且過,既然隋文帝不願採納諫言,便不再強辯。左僕射蘇威是當朝首輔,見太子主張興儒,蕭琮主張興佛,裝出深沉,便不做吱聲。

佛家和儒家,究竟哪邊學說更適合江南,百官也低頭不吟,一片寂然。只聽隋文帝道:“朕覺得佛教是慈悲爲懷,儒家學說也是教人向善,既然都是好事,不如鼓勵百姓棄佛學儒,教化天下,豈不更好?”

天子金口玉言,衆人一看隋文帝支持減佛興儒,其餘百官也紛紛響應。跟百官相比,莒國公蕭琮畢竟是個江南人,觀點又十分孤立,既然百官都順着隋文帝說,蕭琮也不敢再硬諫。隋文帝頗爲得意:“朕命蘇威署理教化江南之事,調集禮部、民部、工部大臣,撤廟興學,減僧還俗。”

“遵旨。”蘇威道。

退朝之後,太子楊勇陪着隋文帝便回了宮,平定陳國異常順利,隋文帝是龍顏大悅,十分高興,太子楊勇旁邊斜眼瞅着隋文帝,心裡對楊廣更加嫉妒,擔心楊廣會自持功高,威脅自己的太子之位。

父子二人邊走邊聊,楊勇道:“如今江南大事已定,父皇不如早些招晉王回京吧。”

“哦……”隋文帝一愣。

太子楊勇違心的低着頭,其實是擔心晉王楊廣在江南會有更大作爲,請求隋文帝命晉王班師回京,隋文帝問道:“你二弟在江南戰機卓著,爲何要讓回京?”

楊勇說:“兒臣以爲讓二弟回京,利好有三。”

“皇兒將這三條利好,一一說道。”

楊勇心裡早就準備好了一通話,專門遊說隋文帝。楊勇說:“其一,陳主被俘,人心大振,若能早日押回京師,必然民心沸騰,舉國歡慶。其二,五十一萬大軍久住江南,糧草運送必成問題,不如悉數撤兵,緩解補給艱辛。其三,兒臣聽說二弟一到江南水土不服,曾大病一場,我二人一母同胞,情誼難分,還望父皇體諒。”

楊勇如此一說嗎,不僅讓隋文帝覺得極有道理,還觸動到了內心的那份親情。隋文帝道:“朕最擔心的就是你們兄弟失和,如今皇兒能說出這般話來,朕也就一塊石頭落地了。”

楊勇看着父皇十分欣慰,心裡也是暗自竊喜。隋文帝說道:“太子代朕擬旨,傳晉王楊廣押赴陳國宮室,班師回京。”

“遵旨。”楊勇暗帶幾分竊喜,領命而去。這纔是:

兄弟一場少真情,虛心假意鬥皇廷。

若是楊堅知後世,皇儲之爭從未停。

朝廷傳下詔書,江南的政務交予河間王楊弘,命楊廣歸朝,並押赴被俘陳國宗室、宮妃、臣子一同入京。旨意傳到揚州行營的晉王府邸,晉王楊廣拿着聖旨,攥來攥去,氣的手心不停冒汗。

王妃蕭珺、宇文述、張衡、諸葛穎幾個人在一旁也憤憤不平,楊廣道:“本王打下半壁江山,本想在此精心治理,成就文治武功,沒想到竟傳旨詔回?”

宇文述道:“殿下,我若沒有猜錯,若不是高相國建議,便是太子慫恿,目的只定是早早削掉殿下的兵權,讓殿下回京做個籠中鳥。”

楊廣臉上帶着幾分惋惜,感慨道:“本王不是捨不得這點兵權,只是本想在江南大幹一番,如今卻半途而廢。”

諸葛穎作揖道:“殿下何必做此感慨,常言道:‘雄心一半是耐心’,殿下若有鴻鵠之志,就更應該學會臥薪嚐膽、忍辱負重、韜光養晦,在逆境之中圖強,方爲強者。”

聽了諸葛穎這一番引導,楊廣失落的眼神頓時又重燃光芒,蕭珺也勸道:“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諸葛先生說的極有遠見,殿下打下江南,拿得起也該放得下,若有此胸襟,何愁將來大事不成?”

宇文述、張衡也十分支持晉王楊廣,依照聖旨早回京師,楊廣壓抑着內心對皇位的渴望,咬了咬牙說道:“立刻傳令,準備班師回朝!”

晉王楊廣把江南諸多事務,交予河間王楊弘,各路人馬開始班師回朝。左庶子宇文述將從陳國俘虜的兵將、宮室、名士、女眷依次清點,分批押解,遣送回京。

楊廣與隋朝將士在前,家眷、戰俘在後。綿延上百里的路上,人流不息,沿途之上,盡是陳國俘虜,光景十分慘淡。

從江南到關西,路途遙遠,步履艱辛,年輕力壯的尚可徒步行進,但是那些被俘的陳國皇室宗親、後宮嬪妃、文武大臣就難以承受,幸好隋軍運送輜重的木車,返程時多有空車,留給這些人乘坐。對俘虜來說,好歹也是受到禮遇,只是那些宮人、丫鬟身份卑微,就只能隨軍步行,跟在後面。

晉王妃蕭珺坐在輦中,從車窗望去,感覺十分憐惜,但是人多車少,又無可奈何。一直張望,忽然發現隊伍最後面後面竟還有輛牛車,也沒見上面坐人,只是緩緩前行。

蕭珺掀開車攆布簾,看着那輛緩慢的牛車與俘虜相比,更顯幾分悽慘,跟着車攆旁邊的便是王府太僕趙才,蕭珺就問道:“一路顛簸辛苦,那後面牛車爲何不多載幾人?”

趙才言道:“回稟娘娘,那牛車上,好像載着一個女子,像是將死之人。”

“爲何不趕緊救治?”

“王妃娘娘,一路之上,水土不服的江南女子,已經病死好幾個了,現在病成這樣,送人都沒有願收的。”

蕭珺掀着布簾,又往遠處望去,又對趙才說道:“開春之時,疾病多發,讓她到我這車攆上來吧,興許能救人一命。”

“這……”趙才遲疑了一下,言道:“在下這就去瞧瞧。”

趙才調轉馬頭,跑往後隊,跟在牛車左右的正好是幾個南陳的宦官,趙才問道:“車載何人?”

一個太監道:“宮室女眷。”

趙才道:“晉王妃有令,命這女子到王妃車攆裡休息。”

幾個陳國太監趕着牛車,把這女子送了過來,此時王妃車攆已經駐足等待,這病重女子一路跋涉,面附灰塵,身上覆着一牀破棉被和一層草蓆,身上穿的綢布雖是華貴,似乎已多日不曾換洗,泥灰沉積,光景慘淡。

“這姑娘好生可憐,讓她坐本宮的車輦吧。”

幾個陳國太監互相看看,誰都沒想到大隋的王妃如此仁愛,蕭珺看幾個太監猶豫,催促道:“幾位公公不必猶豫,擡上來便是。”

小太監一齊合力把這爲宮室女眷擡到車攆之中,馬車前行,這女子隨着車攆顛簸,已經奄奄一息。

蕭珺拿着手絹,擦去女子臉上灰塵,細細開來,面孔讓人出其差異,這女子年紀也就十三四歲,長得俊俏標誌,美貌出衆,是個天生的美人坯子,但看此時光景,蕭珺不免想起自己當年十幾歲時,落魄流浪,衣食不保的歲月,心中更生憐憫之情。

蕭珺把暖爐放到這女子身邊,這女子才漸漸緩過神來,睜開雙眼,看了看蕭珺,和身旁的小楊暕,女子輕輕問道:“夫人何人,因何救我?”

蕭珺道:“莫問姓名,儘管休息,醫官稍後就到。”

又走了少許路程,隨行醫官爲這女子熬了草藥,送到了車攆中,一劑草藥入胃,這女子方覺有些恢復,才完全緩過神來。

這女子環視車攆內的擺設,見是非同一般,必是宮廷所用,又問道蕭珺:“莫非是娘娘救我?”

蕭珺微微點頭,問道:“你叫什麼名字,是何出身?”

女子答道:“小女陳氏,小字叔宣,原是寧遠公主,如今亡國,發配北國爲奴。”蕭珺這才明白這女子是陳朝皇室,寧遠公主。病重女子道出身世,竟是陳後主的親妹妹陳叔宣,讓蕭珺大吃一驚。真可謂:

皇室本爲富貴間,一朝亡國變奴顏。

飢寒交迫難經受,方知貧苦日如年。

蕭珺看着陳叔宣憔悴的容顏,心裡平添了幾分酸楚,感慨嘆道:“一場富貴,如今落得如此地步,王朝紅顏,劫難竟如此相同。”

陳叔宣躺在攆裡,看着身上蓋得繡有龍鳳圖案的繡被,不覺雙眼溼潤,淚珠劃落,言道:“今得此遭遇,才知世事艱辛,在宮裡枉活十幾年光景。”

一路之上閒來無事,蕭珺便閒聊起自己當年遭遇,兩位同爲苦命公主,又都是江南女子,反到是同命相連,心心相映,好似知音。

到了東都行營,陳叔宣便住在蕭珺房裡,眼看天色將晚,晉王楊廣回到行營,聽到蕭珺房裡有人說話,心中納悶,悄悄推開房門,進了臥房。隱隱看到蕭珺坐到牀邊,牀上還躺一人。

陳叔宣猛然聽到來人,問道:“我聽見腳步,定是殿下歸來了。”

蕭珺起身一看正是楊廣站在門外,楊廣走進內室,看到牀上躺着到陳叔宣,問道:“這女子是誰?”

“陳叔寶之妹,寧遠公主陳叔宣。”蕭珺見陳淑宣想起身拜謁晉王,便按住陳叔宣,讓她休息。蕭珺與楊廣來到外屋,說起此女身世,對楊廣道:“此女與臣妾同命相連,說話也知心,想留在身邊做個姐妹。”

陳淑宣雖說臉色憔悴,但是燭光之下,依舊美貌動人。楊廣笑了笑,應允了蕭珺的要求,拉着蕭珺出了房屋,來到廂房廊下。楊廣遍觀四下無人,對蕭珺說道:“愛妃不如跟她結爲姐妹,以後必定會有用途。”

蕭珺有些納悶,問道:“殿下欲做何用?”

“唉!”楊廣長嘆一口氣,言道:“我率兵南征,收復江南半壁江山,九州一統,自古能統一華夏者,不過秦始皇、漢高祖、晉武帝,只可惜此次回京,又是一無所有,整日在王府過孤苦生活。”

“那殿下想怎樣使用這陳叔宣?”

“本王看她卻有幾分姿色,不如把她送給母后,做個內應。”

蕭珺思量了一下楊廣所言,問道:“殿下雄心勃勃,敢在母后身邊安插人,莫不是想借陳氏佳人,更進一步,將來南面稱孤?”

楊廣眼光犀利,看着蕭珺,握着蕭珺的手放在胸口,言道“愛妃能懂我心,將來必能助我成功!”

蕭珺道:“我雖爲女兒身,追隨殿下南北征戰,一心渴望輔助殿下,成就千古大業。”楊廣一把將蕭珺攬入懷中,依偎說道:“本王不惜南征北戰,一定要讓愛妃有朝一日母儀天下,慈尊四海。”這便是:

常言妻賢夫興旺,也有賢妃助帝王。

億萬九州誰狂挽,多少女子轉穹蒼。

第46回 放木屑出兵巴東郡,誘敵船劫營狼尾灘第11回 苦肉計詐取晉王心,特色禮謀劃宛城遊第165回 金蟬脫殼老臣脫身,化賊爲兵獻計招安第115回 避颱風退兵反大陸,擴宮室拒諫貶忠臣第104回 會君臣隋主點進士,入東都倭國送使函第32回 逸香閣色賊戲蕩婦,宣文殿悍妻告御史第162回 刺行營三將中伏兵,離間計女主擒元兇第13回 晉王爺求賢邀諸葛,蕭王妃無才惹獨孤第22回 送行宴色賊戲王妃,竹舍茶術士說富貴第34回 御書房平息兄弟爭,晉王府重逢七皇子第85回 御書房君臣論削藩,寧安殿夫妻話親緣第185回 蕭太后臨陣換主將,隋唐軍激戰惡陽山第57回 隋太子巧言召兄弟,晉王妃牛車救公主第179回 叔嫂聯姻五封汗妃,後隋立國並肩稱王第72回 修宮宇暴政掠民夫,送綢緞泄密說要案第32回 逸香閣色賊戲蕩婦,宣文殿悍妻告御史第82回 弒父皇血漸大寶殿,淫母妃詔贈同心結第181回 連環計牛羊燒雁門,折勇將突厥圍馬邑第51回 韓擒虎俘敵收南豫,來護兒斬將震丹陽第106回 探東海何蠻返洛陽,遊揚州一下江都宮第52回 賀若弼潛兵擒黃恪,陳後主迂腐失戰機第77回 做草房巫術咒楊廣,抄東宮問罪廢太子第150回 宴江都蕭皇后動怒,送布鞋宇文述亡疾第161回 亂宮闈蕭皇后失節,謀逆轉麥孟才請命第148回 出僞證冤案斬李渾,進諫言暴君殺忠臣第158回 傳僞諭調離給使營,誅異黨處決江東派第99回 送急章皇后探宣華,斬妖僧隋軍收交趾第65回 返建康蕭妃招侍女,巡江東僧侶遇劫難第44回 呈密奏裴忌獻地圖,誤軍機楊勇失兵權第128回 隋煬帝二下江都宮,王世充行賄藏罪行第186回 康蘇密急報求援兵,李世勣迂迴白道城第99回 送急章皇后探宣華,斬妖僧隋軍收交趾第57回 隋太子巧言召兄弟,晉王妃牛車救公主第67回 戰丹陽棒殺許飛雄,訪高僧二進光宅寺第167回 討叛軍王薄走聊城,哄賊子家僕探蕭後第114回 江東水師二赴琉求,陀螺洞主計燒隋軍第162回 刺行營三將中伏兵,離間計女主擒元兇第116回 入京師易服邀洞主,討西海親征比漢武第72回 修宮宇暴政掠民夫,送綢緞泄密說要案第35回 遊訪關中蕭瑒報憂,王府家宴公主傳情第96回 衛文升易服返寧陵,隋煬帝賞梅遊東園第154回 涑水河暴雨退隋兵,風陵渡單騎戰唐軍第187回 回關內萬民隨女主,望長城老臣逝歸途第9回 遊春苑伏兵起殺機,胭脂門鬧婚掃晦氣第86回 屈突通遞送假遺詔,慕容遐急傳真檄文第107回 奉國書觸怒隋煬帝,跨東海詔安琉求國第72回 修宮宇暴政掠民夫,送綢緞泄密說要案第168回 蕭美娘二番封皇后,孫安祖詐敗唬許王第110回 出塞北揚威會部盟,巡長城密議修馳道第49回 寄兵詩孔範再遣書,戰延州五牙破水寨第90回 戰高壁趙子開喪師,據幷州皇甫誕舉義第152回 蕭皇后諫言援兩京,薛萬均救父鬥反賊第177回 李仲文獻城投唐軍,劉武周異志謀汗王第130回 長城賦詩一徵高麗,勇渡遼河血戰強敵第96回 衛文升易服返寧陵,隋煬帝賞梅遊東園第134回 劫鳳輦張須陀平亂,獻密計李玄邃策反第18回 遇敗績退守雙羊山,集殘兵空守幷州城第34回 御書房平息兄弟爭,晉王府重逢七皇子第160回 誅皇室另立傀儡君,擁賊子自封大丞相第155回 屈突通卸甲哭節義,蕭皇后妙筆寫風華第111回 高句麗擴疆驚隋主,河間王回京求戰船第103回 病美人香殉樂府歌,虞世基驚鴻講武賦第189回 翻舊案追罪裴虔通,鎮漠北遣使蕭嗣業第168回 蕭美娘二番封皇后,孫安祖詐敗唬許王第131回 諸葛穎再諫怒龍顏,來護兒中計折水軍第142回 塗血鼓出兵長城口,祭忠良海葬周法尚第175回 鞠球場雙射驚魂馬,狼牙帳四封蕭美人第128回 隋煬帝二下江都宮,王世充行賄藏罪行第131回 諸葛穎再諫怒龍顏,來護兒中計折水軍第116回 入京師易服邀洞主,討西海親征比漢武第5回 孝明帝拒收親骨肉,郭老太粥濟苦命女第112回 虞世基參劾斬忠臣,小縣令衙門斗陳棱第16回 獻棉襖楊廣話親情,枕御足蕭珺憶苦命第87回 皇甫誕孤身諫漢王,越國公點將御叛軍第163回 詐降策老臣投汜水,緩兵謀義軍調童山第16回 獻棉襖楊廣話親情,枕御足蕭珺憶苦命第170回 永年城女官選奴僕,勤政殿夏王幸新歡第181回 連環計牛羊燒雁門,折勇將突厥圍馬邑第167回 討叛軍王薄走聊城,哄賊子家僕探蕭後第127回 打通南洋加冕天朝,萬國稱臣祭祀秦皇第178回 二度南征圖謀復辟,三服毒丸可汗歸天第146回 隋煬帝兵困兩界溝,蕭皇后喬裝突厥營第53回 德教殿淫詞戲臣妻,白土崗放煙阻頑敵第89回 對豔詞求愛病美人,改河道複議夷州島第128回 隋煬帝二下江都宮,王世充行賄藏罪行第190回 絕情詩婉拒突厥主,罵史官怒斥孔穎達第174回 會番使再遇慕容遐,入突厥重聚宗室親第68回 重興佛院三請智顗,木舍訪賢潘徽獻計第5回 孝明帝拒收親骨肉,郭老太粥濟苦命女第100回 祭銅柱劉方劃漢界,開運河惡官吃人肉第186回 康蘇密急報求援兵,李世勣迂迴白道城第74回 蕭美娘獻圖說宮宇,封德彝定計掩罪過第114回 江東水師二赴琉求,陀螺洞主計燒隋軍第158回 傳僞諭調離給使營,誅異黨處決江東派第177回 李仲文獻城投唐軍,劉武周異志謀汗王第27回 高寶寧三將襲隋營,趙修羅糊塗被放生第185回 蕭太后臨陣換主將,隋唐軍激戰惡陽山第12回 宇文述探訪寶光閣,蕭王妃祭掃皇后祠第44回 呈密奏裴忌獻地圖,誤軍機楊勇失兵權第183回 皇太后婉言拒復僻,蕭嗣業出使奔前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