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回 宣文殿羣賞有功臣,御書房同議南征帥

次日清早,班師回京的隋軍將士已經開始收拾形狀,準備繼續行軍。大隊人馬離開東都行營,繼續西行,陳叔宣經過調養康復,已能坐在攆中。

漫長的關中路程,讓久居江南的陳叔宣兩眼充滿了好奇,過往的商旅行人,點綴着這個北方崛起的強大王朝。看着陳叔宣充滿期待的眼神,蕭珺言道:“我看公主,俊俏懂事,逢此遭遇,十分憐惜,不知能否做個姐妹?”

陳叔宣得到蕭珺厚待,已經受寵若驚,今有要做姐妹,更是誠惶誠恐,對蕭珺言道:“娘娘如此厚愛奴婢,陳叔宣肝腦塗地,也不能報答娘娘。”

“以後就別喊娘娘了,我年長你十歲,叫我姐姐好了。”

陳叔宣年方十四歲,被晉王妃關懷的感恩戴德,無以爲報。蕭珺言道:“妹妹從小善養宮中,初到北國,有何感慨不如作詩抒發。”蕭珺把車攆中一個小托盤端出,上有紙墨,蕭珺研好墨,把筆遞與陳叔宣。叔宣掀開布簾,感北國寒冬已漸漸回春,遂提筆寫道:

春來雪已融,北國如畫中。

平明含青意,復生綠草叢。

雁南將北歸,蛙眠欲醒躬。

冬梅謝霜雪,清水出芙蓉。

蕭珺一看,喜上眉梢,樂道:“果然好詩,只是妹妹初到北國,這邊不長芙蓉,到是讓人遐想起江南美景。”

叔宣道:“那姐姐將來還回江南麼?”

這話問的蕭珺浮想聯翩,回憶江陵故國,流戀淮揚美景,讓人感懷頗深。蕭珺道:“有朝一日,晉王若再回南國,也未嘗不可。”

姐妹二人一路上有說有笑,朝夕相伴,解去路上不少乏味疲勞。

連日跋涉,過了潼關,便到京師大興。隋文帝得知陳後主已被押回京師,喜不勝收,龍顏大悅,在宣文殿犒賞有功將官。大殿裝飾一新,依仗華貴,百官上朝,列隊相迎。

晉王楊廣、秦王楊俊、右僕射高熲、信州總管楊素、廬州總管韓擒虎、吳州總管賀若弼、青州總管燕榮、蘄州總管王世積、荊州總管劉仁恩、吏部侍郎薛道衡、禮部侍郎裴忌,左庶子宇文述、右庶子張衡、將軍李淵、陰世師、屈突通、屈突蓋、魚俱羅、魚俱瓚、來護兒、李圓通、杜彥、權武以及蕭珣、蕭瑒、蕭瑀等衆人紛紛上殿,隋文帝依次論功行賞。

百官得了封賞,拜謝禮畢。隋文帝楊堅對百官言道:“朕勵精圖治,統一華夏,四海歸附,九州同慶。大亂之後,必有大治。諸位愛卿當盡心竭慮,共扶朝綱。”

楊堅下了詔書,貶陳後主陳叔寶爲長城公,留在京師善養,以彰顯恩澤。

百官歸朝,大慶之後。蕭珺前往後宮,拜謁獨孤皇后。來到寧安殿,獨孤皇后正側臥榻上,蕭珺入內,跪倒拜謁。獨孤皇后一見蕭珺,坐起言道:“蕭妃平身吧,這一去又是兩年,見不到你,還怪想念的。”

蕭珺坐到一旁,說道:“孩兒無時不想念母后,母后腿上痹病不知好些沒有,孩兒遠在淮南,總怕母后又腿疼。”說着蕭珺坐到牀邊,爲獨孤皇后捶腿。

獨孤皇后看着蕭珺如此孝順,面帶笑意,言道:“這丫鬟捶腿吶,再好好也趕不上自家媳婦捶腿舒坦,身邊總覺得缺個能說話的自家人。”

蕭珺問道:“有太子妃姐姐在宮裡,陪伴母后,孩兒在淮南放心許多。”

“唉!”獨孤皇后嘆了一聲,搖搖投言道:“也不知太子他們兩口子,在東宮怎麼過的,聽說三天一吵,五日一鬧,有些日子沒來哀家這裡了。”

“哦?”蕭珺聞聽此言,心中到犯了嘀咕,暗想到不如藉此機會把陳叔宣獻給母后,以表孝敬。

蕭珺看着獨孤皇后說起太子妃,就臉色不好,便說道:“母后身邊缺個可心的人,過兩天孩兒在陳國俘虜的宮娥中,爲母后選一個乖巧懂事的,來伺候母后,免得母后寂寞煩悶。”

獨孤皇后喜上眉梢,露出一絲淺笑,滿懷期待的問道:“這到也好,那麼多江南女子,若有像蕭妃這樣能解人意的,給哀家選上一個。”看着捶腿的蕭珺,獨孤皇后又道:“你們江南女子,心思細膩,體貼人心。”

蕭珺抿着嘴,略帶含羞,微微露笑,婆媳二人,有說有笑,讓獨孤皇后解開了多日的苦悶,心中開心許多。

蕭珺回到王府,看到陳叔宣正跟着丫鬟翠菊學做雜事,蕭珺走了進來,陳叔宣跟着翠菊行了個萬福禮,蕭珺問道:“妹妹是公主出身,難道喜歡學做家務雜事?”

陳叔宣道:“姐姐隨帶我如同親姐妹,可妹妹畢竟是亡國的宮奴,哪能不自量力。”

蕭珺衝着翠菊揮了揮手,翠菊便退了下去,蕭珺對陳叔宣言道:“叔宣用我的梳妝檯,做個江南的宮廷髮式,讓我看看。”

“這……”陳叔宣有些膽怯,蕭珺使了個眼色,陳叔宣纔敢坐到蕭珺的梳妝檯,盤髮梳妝。一番梳妝打扮,蕭珺又拿來自己的一身華麗衣裳,讓陳叔宣換上。蕭珺一看果然是豔麗多姿,美貌動人。

這時,晉王楊廣朝罷回府,正巧回房,一見這梳妝打扮後的陳叔宣,兩眼發直,但見得:

傾國傾城本傳說,千古佳人神韻奪。

若非美女真麗質,豈有國色攝魂魄。

陳叔宣美貌驚人,讓楊廣也倍感意外,蕭珺問道:“殿下看叔宣如何?”

“美,美,絕色美女!”

楊廣這目不轉睛盯着陳叔宣觀瞧,到讓這豆蔻初開的小女子,眉目嬌嬈,面帶羞澀,粉面映紅,眼含情露,低頭不敢擡頭看人。

楊廣問道:“愛妃把這陳叔宣打扮的如此豔麗,有何盛事?”

蕭珺年長晉王三歲,楊廣看美女色眼迷離,便能猜個八九不離十,便說道:“殿下素以勤儉著名,我哪裡敢讓宮奴如此奢侈,只是教習一下宮廷妝飾罷了。”

“哦,原來如此。”楊廣心裡也明白,自己德行操儉已在朝中小有名氣,哪能輕易對女色動心,便壓了壓心火,不再觀瞧陳叔宣,轉身而去。

陳叔宣一番展示之後,卸了裝束,依舊如奴婢一般。蕭珺拉着陳叔宣的手說道:“妹妹美貌過人,會做髮髻,有才學,懂事理,受過宮廷教養,遠勝過我當年。”

“王妃姐姐過獎,叔宣實不敢當。”

蕭珺又道:“妹妹做小事處處留心,心中有數,這做人最難的就是心中有數,將來一定有大富大貴。”

陳叔宣趕忙起身又行了個萬福,說道:“姐姐待我推心置腹,妹妹至死也難以報答。”

“妹妹說哪裡話,生在皇室比當平民難多了,妹妹還小,將來會明白。”

蕭珺一心善待陳叔宣,讓楊廣琢磨不透。等到晚上,夫妻二人炕頭閒聊,楊廣問道:“愛妃平日既學母后勤儉,又養活那個陳叔宣,究竟怎麼想的?”

蕭珺言道:“殿下不是想在皇后身邊安插個人兒麼?母后身邊丫鬟雖說衆多,細心靈巧的卻沒幾個,我觀這陳叔宣心思細膩,做事有分寸,將來定能伺候母后。再說遠赴淮南也未給母后帶什麼可心的玩意,若能帶出個可心的侍女,也算對母后一片孝心。”

“嗯。”楊廣這纔有些領會,攬着蕭珺說道:“你們江南女子果然聰慧,有這份孝心,到讓我少費不少心思。母后北朝貴族出身,性情高傲,若有陳叔宣這般女子在旁,定能相得益彰。愛妃真是用心良苦。”

蕭珺笑道:“這還不是爲了殿下千秋大業嘛。”楊廣心中疑慮逝去,心中喜悅不已,摟着蕭珺是百般親暱,夫妻恩愛,如膠似漆。這纔是:

王妃盡孝獻佳人,欲解獨孤寂寞深。

幽幽宮禁漫長夜,只探皇后一片心。

獨孤皇后在宮裡整日寂寞,等着蕭珺爲她找個善解人意的侍女,三等兩等偏逢這日隋文帝楊堅一臉怒色,冒着粗氣回到寧安殿。

獨孤皇后是個心細的女人,知道隋文帝心裡必有不順心的政事,走上前安慰道:“陛下氣色不好,有什麼煩心事,不妨給臣妾說說。”

隋文帝坐下來說道:“河間王一連三日,連發急奏,江南因爲減佛興儒,惹得民怨沸騰,百姓殺戮大隋官吏,揭竿造反,要抗隋復陳!”

“啊?”獨孤皇后大吃一驚,江南半壁江山剛打下來不久,民心又亂,多少讓人出乎意料。獨孤後道:“陛下如何處理此事?”

“朕已命清河公楊素點兵三萬,趕赴江南,平定民亂。”隋文帝水說着隨發出一聲感嘆:“朕當初輕易採納了太子減佛興儒之策,沒想到適得其反,實屬不該呀。”

獨孤後勸道:“既然江南百姓一心向佛,不如興佛安民,收復人心。光指望派兵打,這要打到什麼時候纔算個頭啊。”

獨孤皇后是個十分有政見的女人,說什麼觀點隋文帝都十分認同,隋文帝覺得長期用兵,確實國力難支,便應允了皇后之策,遂傳下旨意,命左右僕射和六部大臣,到御書房議事。

到了次日,六部大臣趕到御書房,左僕射蘇威、右僕射高熲分坐兩旁,隋文帝把河間王的六百里急奏攤在龍書案上,對衆人說道:“前幾天早朝也說過了,如今江南事態吃緊,必須想個完全之策,緩解民亂。”

高熲道:“陛下,江南百姓作亂,背後有嶺南冼夫人鼓動,還有林邑國暗中支持,臣以爲若不斬斷這兩個始作俑者,民亂還會迭起。”

隋文帝點了點頭,說道:“林邑國地處偏遠,鞭長莫及,一時無法遠征,但是嶺南的冼夫人,朕不能不打,嶺南六郡必須收復。”

高熲道:“微臣舉薦太子爲帥,南征嶺南六郡。”

隋文帝本來心裡就埋怨太子當初提出的減佛興儒之策,一聽高熲舉薦太子,心裡犯了猶豫。

這時宇文述奏道:“陛下,臣以爲還是應該派晉王楊廣,帶兵收復嶺南。”

頓時隋文帝眼前一亮,高熲用餘光一斜宇文述,心中感到晉王楊廣在隋文帝的心中份量愈來愈重。這纔是:

羣臣羣議御書房,太子晉王兩相當。

遠征嶺南非易事,誰堪朝廷真棟樑?

第85回 御書房君臣論削藩,寧安殿夫妻話親緣第41回 調虎離山蕭瓛奪權,金蟬脫殼隋使搬兵第38回 話統一孝明帝歸天,動刀兵樑後主登基第153回 竇建德河間襲隋營,堯君素西京傳懿旨第71回 離揚州蕭妃探朝政,聚汜水宇文邀賢才第100回 祭銅柱劉方劃漢界,開運河惡官吃人肉第65回 返建康蕭妃招侍女,巡江東僧侶遇劫難第69回 晉王求賢四請智顗,蕭妃追佛五請高僧第49回 寄兵詩孔範再遣書,戰延州五牙破水寨第63回 送犀杖兩拒隋使臣,入番州三訪冼夫人第137回 衛文升誘敵三連敗第107回 奉國書觸怒隋煬帝,跨東海詔安琉求國第95回 封尚書新官查東都,探民情楊素添耳目第124回 斬小王踏平臺窩寨,收舊部重回陀螺洞第142回 塗血鼓出兵長城口,祭忠良海葬周法尚第5回 孝明帝拒收親骨肉,郭老太粥濟苦命女第37回 晉王妃省親返江陵,張老六父女得重逢第38回 話統一孝明帝歸天,動刀兵樑後主登基第67回 戰丹陽棒殺許飛雄,訪高僧二進光宅寺第96回 衛文升易服返寧陵,隋煬帝賞梅遊東園第43回 御書房皇子爭帥印,茗竹閣儲君逢佳人第174回 會番使再遇慕容遐,入突厥重聚宗室親第74回 蕭美娘獻圖說宮宇,封德彝定計掩罪過第118回 燒妖將烈焰燒湟水,擒禿鷲隋軍破丁零第17回 會五王塞北起雄兵,襲少帥突厥換將旗第78回 探禁地楊廣演情親,改年號文帝換儲君第48回 送金器蕭珺唬宦官,遞密信裴蘊傳家書第61回 諸葛穎反間懸咒詩,鄱陽王自戕圍帥帳第57回 隋太子巧言召兄弟,晉王妃牛車救公主第82回 弒父皇血漸大寶殿,淫母妃詔贈同心結第113回 河間王義釋張鎮周,隋煬帝開挖永濟渠第130回 長城賦詩一徵高麗,勇渡遼河血戰強敵第80回 五皇子請兵雁門關,獨孤後命終寧安殿第180回 宋金剛作亂刺太妃,康蘇密平叛保後隋第154回 涑水河暴雨退隋兵,風陵渡單騎戰唐軍第107回 奉國書觸怒隋煬帝,跨東海詔安琉求國第102回 蕭皇后贈笛逼饞臣,越國公求死做遺詩第43回 御書房皇子爭帥印,茗竹閣儲君逢佳人第158回 傳僞諭調離給使營,誅異黨處決江東派第103回 病美人香殉樂府歌,虞世基驚鴻講武賦第153回 竇建德河間襲隋營,堯君素西京傳懿旨第53回 德教殿淫詞戲臣妻,白土崗放煙阻頑敵第178回 二度南征圖謀復辟,三服毒丸可汗歸天第95回 封尚書新官查東都,探民情楊素添耳目第144回 王伏寶誤闖高雞泊,竇建德刺駕馬到崮第65回 返建康蕭妃招侍女,巡江東僧侶遇劫難第157回 御書房老臣言密計,驍果營奸黨統禁軍第54回 送金求生任忠叛降,二士爭功收復建康第137回 衛文升誘敵三連敗第159回 午朝門縛殺來護兒,成象殿縊死隋煬帝第82回 弒父皇血漸大寶殿,淫母妃詔贈同心結第54回 送金求生任忠叛降,二士爭功收復建康第5回 孝明帝拒收親骨肉,郭老太粥濟苦命女第49回 寄兵詩孔範再遣書,戰延州五牙破水寨第62回 梅嘴山梟首吳世華,橫浦關計收麥鐵杖第80回 五皇子請兵雁門關,獨孤後命終寧安殿第85回 御書房君臣論削藩,寧安殿夫妻話親緣第60回 陳叔宣驚豔入隋宮,水上蛟擺陣戰鄱陽第102回 蕭皇后贈笛逼饞臣,越國公求死做遺詩第172回 齊善行巧計助佳緣,蕭美娘三封皇貴妃第123回 討西域奇兵降伊吾,伐東夷戰船攻琉求第181回 連環計牛羊燒雁門,折勇將突厥圍馬邑第61回 諸葛穎反間懸咒詩,鄱陽王自戕圍帥帳第75回 雲定興讒言害元氏,太子妃遺言傳姬威第99回 送急章皇后探宣華,斬妖僧隋軍收交趾第18回 遇敗績退守雙羊山,集殘兵空守幷州城第63回 送犀杖兩拒隋使臣,入番州三訪冼夫人第124回 斬小王踏平臺窩寨,收舊部重回陀螺洞第172回 齊善行巧計助佳緣,蕭美娘三封皇貴妃第136回 魚俱羅殺宮起異志,樊子蓋斬將立威名第133回 諸葛穎遺計救敗軍,魚俱瓚虐俘犯皇后第34回 御書房平息兄弟爭,晉王府重逢七皇子第12回 宇文述探訪寶光閣,蕭王妃祭掃皇后祠第147回 散流言雁門解重圍,說讖語刑房誘口供第138回 來護兒伏擊過羊嶺,楊玄感絕命葭蘆戍第114回 江東水師二赴琉求,陀螺洞主計燒隋軍第22回 送行宴色賊戲王妃,竹舍茶術士說富貴第153回 竇建德河間襲隋營,堯君素西京傳懿旨第53回 德教殿淫詞戲臣妻,白土崗放煙阻頑敵第52回 賀若弼潛兵擒黃恪,陳後主迂腐失戰機第41回 調虎離山蕭瓛奪權,金蟬脫殼隋使搬兵第47回 江總賦詩遣書勵兵,楊素盼雪鐵騎過江第130回 長城賦詩一徵高麗,勇渡遼河血戰強敵第70回 來護兒奇襲錢塘江,晉王妃祭掃同泰寺第84回 崇文殿天子說版圖,駙馬府公主尋短見第159回 午朝門縛殺來護兒,成象殿縊死隋煬帝第179回 叔嫂聯姻五封汗妃,後隋立國並肩稱王第98回 大黃山縱火驅毒蛇,闍黎江深坑陷戰象第39回 憑江霧輕舟躲艨艟,選賢能二次遣使臣第99回 送急章皇后探宣華,斬妖僧隋軍收交趾第12回 宇文述探訪寶光閣,蕭王妃祭掃皇后祠第181回 連環計牛羊燒雁門,折勇將突厥圍馬邑第50回 桃葉山楊廣起三軍,秦淮河陳主醉新春第114回 江東水師二赴琉求,陀螺洞主計燒隋軍第51回 韓擒虎俘敵收南豫,來護兒斬將震丹陽第61回 諸葛穎反間懸咒詩,鄱陽王自戕圍帥帳第127回 打通南洋加冕天朝,萬國稱臣祭祀秦皇第191回 編隋書魏徵訪楊府,寫頌歌蕭氏遊河東第81回 宣文殿太子擒燕榮,仁壽宮蕭妃傳密信第3回 東平王臨終送孤女,西樑國降旨平凶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