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當地居住的漢人比較少,所以李躍總結之後得出的結論很簡單,四千兵馬已經是極限,這還是需要朝廷每年調撥大量糧草的基礎上,僅憑廓州當地的收入十根本不夠維持軍需的,由此李躍推斷,恐怕西北東北恐怕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
猶記得當初史書上記載從開元盛世到天寶年間,貧富差距被越拉越大,貧苦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李隆基大肆發展軍功,朔方節度使王忠嗣因爲收拾突厥戰場立下大功,天寶二年兼任河西節度使,加御史大夫之職,手執兩鎮重兵,深受皇帝信任,盛極一時。這件事促發了邊將急功近利,加快戰爭步伐的速度。
李躍自從尋訪民情歸來之後,鼓勵當地百姓開荒種地,減輕賦稅,雖然他心裡對於均田制蠢蠢欲動,不過時機仍然不成熟,僅僅在廓州一隅,實行均田制會遇到極大的阻礙,而且效果不會很大,他與郭煥商量過目前的局勢,兩人的結論一致,厲兵秣馬。
而皇甫惟明已經開始積極備戰,石堡城是李隆基的一塊心病,如果能夠將石堡城奪回,皇甫惟明的功勞將會超過王忠嗣,單看王忠嗣得到的聖寵,身爲隴右節度使,近水樓臺先得月,衆所周知石堡城易守難攻,卻也無法撼動皇甫惟明用石堡城作爲升官封爵的決心。
鄯州城內,隴右副節度使褚旭積極備戰,一旦時機成熟,皇甫惟明就將領取聖明,勢必拔下此城。
廓州與鄯州毗鄰,對於皇甫惟明的打算,李躍自然洞若觀火,不過此次軍事行動皇甫惟明並不打算動用廓州城的兵力,畢竟廓州是隴右河西的一道屏障,不容有失。如此一來,隴右到處火熱地備戰,而一向以勇武善戰聞名的李躍,這一次只能充當看客。
李躍卻絲毫沒有放鬆,一面鼓勵當地的百姓發展農業,鼓勵他們開墾荒地,遏制那些豪族吞併百姓
的土地。另一方面訓練士兵,隨着李林甫的借胡人之驍勇來對付敵國,安西以及東北方向的范陽兵中大多都是招募胡人,不過不可置疑的是胡人的身體的確要比漢人強壯,而胡人將領也不斷得到提拔,像高仙芝,安祿山,以及王忠嗣手下有名的將領哥舒翰,都漸漸受到重用。
這個舉措其實不過是李林甫杜絕武將入相的途徑,而胡人武將只能打打仗,治國不行,而漢將則大不一樣,無論是宋璟,李適之,都擔任過邊將,李林甫當然不能講這個心思告知天下,他完全用另一種說法,讓皇帝信服。漢人武將遠在邊關,很可能與中央的官員形成朋黨,而胡人則不同,作戰勇猛不提,也沒有親系,可以免去這個隱患。李隆基覺得有道理,就欣然接受了這個建議。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時間就來到七月份,麥子都熟透了,李躍組織士兵到田裡幫助百姓收割糧食,同時他堅持精益求精的原則。從四千廓州軍中挑選出五百個身體素質突出的士兵。白虎營的老兵帶新兵,這段時間訓練下來,篩選掉兩百人,加起來白虎營已經有六百人。
不過李躍卻開始發愁,因爲要裝備特種兵,戰馬首先是最棘手的問題,雖然目前新徵收了三百特種兵,只能用一般的戰馬來訓練,如果真正的上了戰場,素質中等的馬匹將會成爲一種拖累,大唐牧馬業一直廣受重視,隴右有好幾處牧馬場,不過廓州境內沒有。
щщщ⊙TTkan⊙¢ O
陌刀隊一直是李躍希望建造的部隊,可惜裝備陌刀手簡直就是燒錢,整個隴右也不過兩千的陌刀隊,李躍也只能暫時將這個念頭壓下去,然而挑選三百匹上等戰馬的事情卻是迫在眉睫,經過這段日子的訓練,基本的素質他們已經具備,不過如今已經需要來進行實戰鍛鍊,李躍不希望因爲裝備的緣故而拖延了訓練的進度。秋高馬肥之際,皇甫惟明的軍事行動即
將提上章程。
最後,李躍寫了一封親筆信,讓馬遂帶人前往涼州籌備三百匹戰馬。而他自己忙着督促士兵幫助百姓收割莊稼,一旦開戰,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沒收完的莊稼就要爛在地裡了。
根據從老百姓口中得知的信息,每到麥熟之時,吐蕃的酋長就率領部衆到廓州附近的漠門軍地區來搶奪麥子,隴右七萬多的兵力主要分佈在五州十軍,漠門軍正是十軍之一,駐紮着兩千兵力,吐蕃並且還狂妄地把漠門軍稱作“吐蕃的麥田”。甚至有時候還會越過漠門軍搶奪廓州邊緣地區百姓的麥子。
經過一個月的搶收,終於將廓州境內百姓的麥子全部收割,李躍將眼光放到漠門軍,吐蕃實行貴族奴隸制,每個部落酋長的實力都很大,根據慣例,吐蕃酋長每次都會帶至少五千騎兵搶來搶奪麥田,隨心所欲地搶奪大唐百姓的麥子,卻沒人敢去阻攔。漠門軍只有兩千唐軍,力量懸殊,自然不是對手。
李躍知道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如果想要徹底滅去這股猖獗的敵人,只有現在就提前埋伏,以逸待勞,守株待兔,否則一旦錯過時機,就要等到明年夏天,而漠門的老百姓可就要遭殃了,辛辛苦苦種的糧食,用汗水換來勞動成果,可就要付之東流。
當年擔任白沙城校尉之時,李躍就曾經埋伏過前來搶奪糧食的小批吐蕃軍隊,這次雖然敵人力量強大,而自己也已然今非昔比,既然有這個想法,李躍就將這個想法告訴郭煥,徵求他的意見,打擊吐蕃人的事情,郭煥一直都是很採取積極態度,吐蕃與他有着血海深仇,並且此事若是成了,既能造福百姓,又可以打擊敵人,一舉多得。哪怕不成功,在隴右境內,也可以從容撤退。
兩人一拍即合,李躍立即調兵遣將,可用之兵統統集結起來,隨時準備出發前往漠門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