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聽到了什麼?”狄仁傑問道。
“那天晚上牢房裡可不僅僅就只有趙正一個犯人,長安府衙嘛。”徐正卿說道:“整個長安城作奸犯科的人幾乎全都關在府衙的牢房之中,下官想着,那天晚上發生的事兒,牢房裡一定會有人看到過的,即便是再說深夜,毒殺一個人,也不是毫無動靜的事兒,因此,下官就派人在長安城裡犯了點兒事兒,被抓緊了長安城牢房,兩天之後,又讓人去作保,果真在牢房裡打聽到了消息。”
“看來這背後之人做事,也並不是這麼嚴絲合縫,當真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啊。”狄仁傑感慨道。
“據牢房裡的犯人說,那天晚上事情是發生在後半夜,牢房裡換了守衛之後的事兒,那時候牢房裡的犯人大多數都已經睡熟了,畢竟是在大晚上的,醒着的人還是少,跟咱們的人說這些的犯人,那天晚上也是被他們之間的聊天的聲音所吵醒的。”徐正卿說道。
“那,那天晚上他們在牢房裡說什麼了?”狄仁傑問道。
“他睡覺的時候,隱隱約約的聽見有人站在牢房的走廊之中喊趙正的名字,一開始他並沒怎麼注意,只不過被吵醒之後,注意力自然也就有一部分再他們的對話上,他隱約見到一個黑衣人,站在牢房門口,而後趙正醒來之後,就開始跟他聊天,那黑衣人自稱是受人之託來給趙正送東西的,至於送的什麼東西,他也沒看清楚。”徐正卿說道。
“趙正是服用鶴頂紅死的,而當初在這邊的時候,咱們從他的身上並沒有搜出什麼毒藥,也就是說,那人給趙正送的,極有可能就是被趙正服用下去的毒藥。”狄仁傑說道。
“有這個可能。”徐正卿認同的點了點頭。
“還有別的什麼消息嗎?”狄仁傑問道。
“他聽到趙正的原話是‘看來還真是着急呢,白天剛剛見過,晚上就來給我送終了。’“徐正卿說道:“那人說,這句話他的印象特別深刻,因爲聽了就讓人覺得不寒而慄。”
“白天見過,趙正被送到長安府衙之後,白天見過誰?”狄仁傑問道。
“押送他從大理寺到長安府衙牢房的差役,長安府衙的長安令和裡頭的官員,另外,來俊臣也帶着人去見過了趙正,只是並沒有在那邊多做停留,牢房裡的其它犯人也沒有聽出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來,來俊臣在牢房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在跟長安令聊天,只是跟趙正聊了幾句而已,至於聊天的內容,他們也不記得了。”徐正卿說道。
“那殺害趙正的兇手,就肯定是在他們當中,而他們這些人當中,來俊臣的嫌疑又是最大。”狄仁傑說道。
“是啊大人,您還記不記得,趙正在離開大理寺的時候,跟咱們說,他污衊齊國公的事情,是來俊臣一手策劃的。”徐正卿說道。
“可是,這依舊是咱們的猜測。”狄仁傑說道:“這事兒,還得繼續查,咱們的人已經從長安府衙的牢房裡出來了,不過,可以換個人繼續進去,在牢房的犯人當中打聽消息,既然事情是發生在牢房裡的,那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肯定有人知道一些細節,多派兩個人進去,儘快詢問出來。”
“是,大人。”徐正卿拱手說道。
“對了,大人,那人在那天晚上還聽那個黑衣人跟趙正說的另外兩句話,說什麼讓趙正自己掂量着辦,而趙正迴應他說,讓他放心,他家主子的手段他聽說過,他不會那麼想不開,讓自己遭罪,你家主子白天說的事兒,雖然沒指望他,但是還是希望他能做到,大人,趙正既然這麼說的話,那這肯定是指向來俊臣了,長安令哪兒有什麼手段,長安令也不會讓這麼重要的一個犯人去遭什麼罪,至於白天裡發生的什麼事兒,下官覺得,這也是個關鍵。“
狄仁傑點了點頭:“沒錯,白天說的事兒,到底是有什麼人跟趙正說什麼事兒了呢?”
“白天長安令是陪着來俊臣一同到牢房去的,來俊臣離開了之後,長安令就再也沒有管過趙正。”
“趙正對於長安令來說並沒有什麼用處,這件事兒,長安令也不見得想要蹚這趟渾水,只不過,他躲不開而已。”狄仁傑說道:“來俊臣直接把人送到長安府衙的牢房,長安令如何躲?所以長安令不想理會,結果趙正死在了牢房裡,長安令難辭其咎,這件事兒也將他牽扯進去了,弄不好,趙正的死,他要負責任,而且是要負很大的責任,所以在去長安府衙查案的時候,他們對於這件事兒,必然是緘口不言,因爲牽扯到他們,一個不小心,他們的小命就要丟在這件事兒上,因此,越是謹慎,這件事兒,就越是蹊蹺,而咱們,也只能像正卿你想的那樣去做,只能暗中進行調查。”
“反正下官是覺得,這件事兒,一定是來俊臣做的,只要找到證據,呈交給陛下。”徐正卿義正言辭的說道。
“雖說如此,但是也不要莽撞,彆着急,今天太子殿下來這邊看我了,我自己估摸着,我離着出去也不遠了,一切等我出去再說。”狄仁傑說道:“這件事兒,還得我來扛,你不行,我在長安城,孤家寡人一個,不怕,但是正卿你不能把來俊臣得罪狠了,這對你沒有什麼好處。”
一開始狄仁傑與來俊臣之間就已經水火不容了,沒有什麼得罪不得罪一說了。
“下官不怕。。”徐正卿說道:“下官的父母,可不在長安,就算來俊臣想要伸手,他的手也伸不了這麼長,更何況,下官身正不怕影子歪,來俊臣即便是想整頓下官,他也得能抓住下官的把柄再說。“
狄仁傑聞言,笑着搖了搖頭:“那可不一定,你說平日裡,我有什麼把柄嗎?還不是莫名其妙的就有了這牢獄之災?陛下的心思啊,誰都猜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