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勸誡

bookmark

李承乾自打十幾歲便時常受命監國,對於處理政務倒也並不陌生,只是但凡遇見大事,每每還要向太宗稟報,似如今這般,將天下事都交代在了他的身上,卻還是頭一次。

做了二十幾年的太子,突然之間感受到了權利的好處,突然之間變成了一言九鼎的主宰,繞是李承乾寬厚仁德,謙虛謹慎,也不禁有些飄飄然了。

朝中的那些大臣,也是見風使舵,見機快的,紛紛跑到東宮露面,期盼着將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時候,能獲得李承乾的重用。

對於發生的這些事,杜睿看的一清二楚,對此不免暗暗憂心,他給李承乾設計的道路之中,在登上皇位之前,是絕對不能因爲籠絡朝臣,引起太宗疑心的。

歷來皇室之間,父子相疑的先例不在少數,當年扶蘇何以被秦始皇調往邊疆,結果讓胡亥和趙高鑽了空子,矯詔逼死了扶蘇,還不就是因爲扶蘇年紀越大,威望漸長,朝臣傾心,引起了秦始皇的猜忌。

杜睿此前也曾反覆叮嚀李承乾,慎行慎言,不黨不私,李承乾也正是因爲杜睿的這八字真言,才戰戰兢兢的將太子之位坐到了現在。

原本歷史上,太宗確實是在貞觀二十二年病逝的,可現在歷史已經變得面目全非,究竟如何誰也不知道,杜睿又不能對李承乾明言,否則一個詛咒皇帝的罪名,別說他是當朝駙馬,社稷重臣,就是再怎麼樣,也要腦袋搬家。

思來想去,杜睿還是放心不下,這一日幫着李承乾處理了國事之後,沒有急着離開,將心中的擔憂說了出來。

“殿下!方今聖上染病,以國事相托,這既是聖上對殿下的信任,也是對殿下的考驗,可殿下這些時日所言所行,卻多有偏頗之處,一旦傳進聖上的耳中,臣恐對殿下不利!”

李承乾聞言,微微詫異,道:“承明爲何如此言語,爲兄這些時日並不曾做過什麼枉法之事,父皇如何會對我不利!”

杜睿屏退了左右,對李承乾道:“殿下!請恕臣妄言,可自古以來,天家少有親情,聖上如今雖以國事相托,然殿下畢竟還是儲君,這些時日,朝臣多有往來,此事若是遭了聖上猜忌的話,臣恐有不忍言之事!”

杜睿雖然沒有明說太宗可能會因爲李承乾和朝臣來往過密,產生猜忌,但是意思已經到了,這話如今也就他敢在李承前的面前說了,換做另一個人,肯定要比李承乾斥爲離間天家父子親情,到時候一個大帽子扣下來,政治前途渺茫不說,很有可能還會丟了性命。

李承乾初一聽,心中也是有些不快,但是仔細想想,自己這段時間也確實過於樂觀了,志得意滿之下,難免有些狂疏,杜睿完全可以不和他說這話,但是現在杜睿卻偏偏說了,除了杜睿心中對李承乾的擔憂,李承乾實在想不出旁的理由了。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李承乾輕笑了一下,道,“承明一番苦心,爲兄定當謹記於心,今後會注意言行的!”

李承乾雖然這般說了,但是杜睿看李承乾的臉色表情,分明是沒有聽進去,這讓他更是擔心不已,現在確實還沒到那個時候呢,李承乾要是在最後關頭因爲被太宗猜忌的話,丟了太子之位,那才叫功虧一簣。

而且太宗也不是沒有別的選擇,這些年李治雖然隱忍,但杜睿卻能看的分明,對於太子之位,李治就從來沒放棄過。

一邊在太宗面前盡着孝心,一邊極力表現自己的能力,他這是爲了什麼,還不就是想要讓太宗看看,他同樣也能承擔起治理這個國家的重任。

一旦李承乾被太宗所惡,到時候可就是李治的機會了。

“殿下!臣所言,或許刺耳,然卻句句發自肺腑!殿下身居海內人望,聖上對殿下也頗多招撫,承襲大統,指日可待,然殿下可還記得當初臣離開長安之時,曾對殿下說過的那幾句話?”

李承乾一愣,突然想到了當年杜睿第二次被太宗罷黜出長安之時,對他說的那八個字一一慎言慎行,不黨不私!

這麼多年以來,李承乾也確實是如此做的,也正是因爲如此,他才能躲過歷次的風暴,至今平安無事。

想到此處,李承乾的心裡不僅有些愧疚,方纔他居然還因爲杜睿說了些實話,心中不快,可從始至終,杜睿確實一直都在爲他着想。

“承明!是爲兄的錯了!”

再想想這段時間,自己被那些朝臣簇擁着的時候,表現出來的狂妄,志得意滿的作派,再想想一旦太宗懷疑他籠絡朝臣,結黨營私,那個時候可能的下場,李承乾也是不寒而慄。

杜睿見這一次李承乾算是聽進去了,這才稍稍放心了些,接着又道:“殿下!如今可是關鍵時刻,殿下絕對不能出半點兒差錯,若是聖上得上天眷顧痊癒,那便最好,就是有個萬一,殿下也要保證始終如一,萬萬不能因一時得意,荒廢了多年的苦心啊!”

李承乾聞言,猛然起身,對着杜睿長施以禮,道:“爲兄多謝了,爲兄能有今日,全賴承明代爲謀劃,假使他日爲兄能一展胸中報復之日,必不相負!”

杜睿慌忙上前,將李承乾攙扶起來,必不相負!?杜睿倒巴不得能扶着李承乾登上皇位之後,功成身退呢,留在朝堂之上,終日裡蠅營狗苟,勾心鬥角,這種日子,杜睿早就過夠了。

“殿下無需如此,殿下若是聽臣所言,如今還有一件大事,務必去做!”

李承乾道:“賢弟所言何事?”

杜睿道:“太子妃!”

趁着李承乾這個時候還能聽進人勸,杜睿又將這件事給提了出來,這段時間,杜睿都不知道自己已經和李承乾提過多少次了,可李承乾偏偏就是在這件事上,死硬的很。

李承乾聞言,果然面帶不虞,道:“承明!這是爲兄的家務事,我看~~~~你還是不要管了!”

杜睿很想對李承乾也說上一句:天家無私事!

可是他知道,李承乾對海棠的感情已經完全被武京娘給取代了,如今在這太子東宮之內,守着武京娘這個愛妻,還有兩個兒子,李承乾覺得這種日子已經再好不過了,根本就沒想過要和海棠和好。

然杜睿卻又不能不勸,因爲他知道,李承乾和海棠之事,已經引起了太宗的不快。

“殿下!可知道文德皇后仙去這麼些年,聖上何以始終不肯再立中宮?”

李承乾一愣,不明白杜睿怎的會突然提起這件事來,道:“自然是因爲父皇與母后感情甚篤,在父皇的心中根本就沒有能取代母后的女人,還有恐怕就是在父皇的心理,只有母后纔是他的妻子!”

杜睿點點頭道:“殿下所言不差,正是因爲如此,聖上雖然身爲一國之君,後宮之中,佳麗無數,可聖上對文德皇后的那份感情,卻是天下人學習的對象!”

李承乾漸漸有些明白了,道:“承明的意思是說,父皇也希望我和太子妃能像他們一樣,始終恩恩愛愛,鸞鳳和鳴?”

杜睿點頭道:“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是如此,他們都希望自己身上的優點,自己所經歷過的一切美好的事,能在子女的身上得到體現,殿下難道就沒有過察覺,最近聖上對殿下的態度冷淡了些許!”

李承乾仔細的想了想,發現還真有這麼回事兒,最近有幾天,他過去承慶殿請安,都被太宗給擋了駕,聽說太宗還把他的長子李象給接近了宮中,原本他還莫名其妙,如今被杜睿一點,這才恍然大悟。

可是強勢得咄咄逼人的海棠和溫婉可人的武京娘兩人一比,在李承乾心中的分量輕重立判,事實上李承乾早就動過心思,將來一旦登基爲帝,立刻就廢了海棠,立武京娘爲皇后。

杜睿看着李承乾的臉色一陣掙扎,又道:“殿下不可遲疑,殿下與太子妃和睦,聖上也會高興的!”

杜睿真正擔心的是,如今李治和杜雲蓮兩人成婚多年,卻依然恩愛如初,李治也不曾納過什麼側妃,大有從一而終之象。

太宗本來就在心中對李承乾和李治做着一番比較,這個時候,哪怕就是一件小事,也絕對不能落了人後。

李承乾原本就對杜睿言聽計從,只是他與海棠的矛盾太深,一時難以緩解,這才僵持住了,如今聽杜睿一說,他也覺得有些道理,思慮了半晌之後,道:“既然如此,那我明日就去潞國公府上將海棠給接回來!”

杜睿見李承乾總算是答應了,這才放心了些,又說了幾句話,杜睿便要告退了,剛到家門,便看到府門前停着一輛馬車,仔細一看,居然是武京娘。

武京娘正好下車,回頭看着杜睿,笑道:“姐夫!一向可好!?”

第十七章第20章 鬆贊老布第39章 聖駕臨門第44章 平息第63章 諸子第20章 不朝第35章 離亂人,富貴狗第71章 飛虎軍初顯威第二十五章第61章 相思牽掛第39章 譁變第68章 首戰第90章 汝南公主第六十一章第三十四章第2章 西方人眼中的大唐帝國第8章 賺錢第70章 大決戰(上)第48章 橫生枝節第15章 古非洲第39章 死而不僵第五十八章第二十二章第7章 夷州土人第72章 兵臨城下第66章 玉枕第四十九章第23章 只恨生在帝王家第四十一章第29章 瑪雅第48章 罪惡源泉第77章 陰損第七十五章第55章 內華夏而外夷狄第11章 大婚第71章 大決戰(下)第13章 囑託第十六章第五十五章第28章 佈局第三十三章第52章 亂局第49章 伊莎貝拉公主第17章 太宗教子第5章 放逐第二十二章第十五章第六十三章第3章 大唐武裝第30章 搶灘登陸第4章 褚公遂良第40章 平壤第50章 不速之客第42章 風起第三十八章第71章 密談第77章 生子當如杜承明第15章 是非功過第21章 把妹第二十七章第62章 善後事宜第五十一章第9章 劉仁軌第1章 濁世佳公子第71章 暗戰第二十七章第78章 上元佳節第76章 事了拂衣去第66章 玉枕第二十七章第三十四章第15章 是非功過第5章 離情別緒第45章 多事之秋第15章 李貓第41章 衰頹第53章 解放奴隸第65章 何苦來哉第1章 重生第十六章第87章 什麼情況第72章 舞弊第13章 抉擇第八章第61章 阿拉伯世界第70章 蘇烈第30章 土著問題第53章 鬥智第33章 戰前第41章 衰頹第二十七章第37章 韋塞克斯第10章 第一桶金第9章 這不是戰爭第三十七章第8章 奢侈品消費稅第54章 信仰第47章 你要戰,我便戰第59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第83章 紛紛攘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