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寶十五年六月,郭子儀、李光弼率大軍二十五萬並回鶻騎兵十萬與反唐報父仇的李佐國二十二萬安西大軍在新右軍烏蘭城下決戰,歷時一月,唐軍在最後決戰中被安西軍大敗,三十五萬除去最先撤離戰場回鶻騎兵逃走七萬之外,回到靈州城的殘兵只有4萬多人,其中只有從沙漠撤回靈州的李光弼手下的將近兩萬騎兵還保持了相對完整的建制,當場戰死的唐軍達到了六萬人,很多唐軍的部隊成建制的陣亡,如郭子儀五千神擂兵和四千親兵幾乎全部戰死。
)
安西軍在隨後的百里追擊中總共俘獲了唐軍十八萬,很多唐軍在飢疲交加之下直接就跪地投降,甚至安西軍一百人就俘獲唐軍兩千人的都有,戰後十天內唐軍因爲傷勢沉重又死去了一萬多人,令戰死人數達到了八萬,十五萬的戰俘將整個烏蘭前面十幾裡的戰場都鋪滿了,地上死去的雙方戰士屍體堆積如山,有的戰況慘烈的地段甚至鋪了五層屍體,真正的阿修羅屠場也不過如此了。
安西軍在此次大戰中也付出了自從李佐國領軍出戰以來最大的傷亡,共兩萬將士戰死,特別是陌刀兵,一萬陌刀兵面對比自己多出十幾倍的唐軍和回鶻騎兵的衝擊嚴守陣地,給予了對方騎兵沉重打擊,牢牢的守住了安西軍的左翼,一萬陌刀兵最後活下來的只有兩千人,將近八成的傷亡率陌刀兵都沒有崩潰,可見陌刀兵的意志何等的頑強,主將桑賈尼戰後直接昏迷,三天後才甦醒,完全是殺至脫力。
遊騎兵作爲生力軍殺入戰場可以說完全就是給了唐軍最後一擊,傷亡可以忽略,一百多人的傷亡,而戰果最大的卻也是遊騎兵,俘虜的八成都是遊騎兵俘獲的,唐軍主要將領的或殺或俘基本是遊騎兵包辦,誰叫遊騎兵是騎兵呢,戰後的追擊唐軍潰散的大部隊也是遊騎兵來完成的,所以戰後大爲不忿的步軍主將郭北氣沖沖的稱遊騎兵爲“搶功部隊”。
而另一個騎兵主將李麒卻沒有那麼風光了,以優勢騎兵對陣唐軍的不到五萬步兵,結果不但自己麾下騎兵傷亡不小,連李佐國親領的重甲騎兵都死傷了兩百多人,最然當時衝陣有將近一半的重甲騎兵落馬,但重甲騎兵身上優良的鎧甲令傷亡沒有看上去的這麼大,這也是重甲騎兵成軍以來隨李佐國大小無數戰損失最大的一次了,李麒所領的三萬騎兵居然在和步兵的戰鬥中戰死四千人,雖然也將面前的唐軍擊潰,甚至殺死了七千唐軍,但要知道這是騎兵對步兵,還是最精銳的重甲騎兵加上安西輕騎兵纔得到這個戰果,簡直等於失敗,戰後李佐國直接將李麒官降三極留用。
用李佐國的話來說就是:就算是士兵損失慘重,只要完成了在最短時間完成突破唐軍右翼的任務也行,這樣遊騎兵沒有出現前至少能夠讓唐軍因爲右翼突破不能與正面的安西步軍安心決戰,這樣可以減少多少傷亡?在第一次進攻受挫之後馬上瞻前顧後,變成了小隊衝擊,這樣傷亡是下來了,但是時間也耽誤了,結果是整個唐軍中軍崩潰之後右翼才隨之崩潰,可以說是最後解決唐軍的一路,這樣的領兵能力真是會害死自己部下的。
當然這話是戰後李佐國單獨將李麒叫到大帳中呵斥的,沒有在全軍傳開,不然李麒以後也不用帶兵了,李麒作爲戰將原來總是在李佐國的身邊聽用,這次只是在李佐國眼皮底下單獨領軍就出了這麼大問題,李佐國覺得自己手中的這些一起長大的武將還是磨礪少了,但是畢竟是場大勝,看着跪在地上的李麒滿臉的羞愧,本來想將李麒安排回龜茲作爲李逸手下守將的李佐國心軟了,就讓李麒降級留用,戴罪立功。
朔方節度使郭子儀在唐軍大潰敗最後關頭自刎而死,朔方副節度使董方戰死,朔方防禦使劉沫被俘,朔方軍檢巡察使戴子真戰死,以下將軍一級唐軍戰死三十餘人,被俘二十餘人,校尉一級更是多達兩百多人,繳獲各級軍旗不計其數,武器鎧甲堆積如山,烏蘭城的全部唐軍輜重也落入李佐國手中,糧食繳獲八十萬石,戰馬馱馬牛近十萬匹,還有各種軍械物資不計其數。
郭子儀的死令李佐國不免遺憾,那個在平定安史之亂中大放異彩的名將因爲李佐國的橫空出現身死了,李佐國是想親眼見見這個史上留名的大唐名臣,可惜的是在最後兵潰之時郭子儀拔劍自刎了,李佐國唏噓之下下令厚葬郭子儀,立碑以示尊敬。
此戰過後可以說北方的唐軍在此戰過後完全失去了絕大部分力量,整個大唐北方面對李佐國和史思明的軍隊已經沒有了,長安的西面也對李佐國敞開了,至於李護所在的秦州安戎關一線其實唐軍兵力並不多,在失去了郭子儀的朔方大軍之後,李護要做的就是輕鬆拿下安戎關,這樣既可威脅長安,也能直接出兵攻擊漢中截斷長安和巴蜀聯繫,李佐國現在已經牢牢掌握了主動。
李佐國在此戰獲勝之後在烏蘭修整了兩天立即帶領十萬大軍進擊靈州,剩下的傷兵留下養傷,輔兵和民夫都留下看守戰俘,李佐國只留了一萬郭北手下的步兵,要監督唐軍戰俘分批出營將巨大戰場上的屍骸收拾乾淨,不然六七月的暑熱加上腐爛的屍體可是要弄出瘟疫的,烏蘭建起了一千多座爐子徹夜不停的焚燒屍體,燒屍的黑煙遮天蔽日,烏蘭左近山上幾乎所有的樹木都被砍伐作爲燃料了,就算這樣也是二十天以後纔將十幾萬人馬屍體處理完畢,留守的一萬步兵過了一年之後都說自己身上有屍臭。
李佐國的大軍行軍並不快,三百多裡的距離李佐國整整的走了五天,每天不過行軍六十里就紮營,有將領不解前來詢問,李佐國就笑道:“現在不是狂追猛打的時候了,很快就會有人來的。”
果然在路上的第三天就有一行人在路邊恭迎,一百多號人趕了一千頭羊,大車上還裝有酒和菜蔬,見到大軍之後跪迎,口稱勞軍。
安西騎兵斥候將這些人的四名領頭的帶到了李佐國面前,一見到李佐國這四人就跪下行禮,雖然跪下了卻在偷眼觀察李佐國的一舉一動,李佐國似乎早有預料,就說道:“你們幾個起來吧,說說看到底過來找我要說什麼?”
四人就站起身來,其中一人雖然身穿商賈的服飾,但是神情氣度根本不像商人,三縷長鬚垂胸,顯得十分儒雅,和身上的衣服完全不匹配,讓人一看就覺得十分別扭,這人上前兩步恭敬的說道:“鄙人靈州王家王澤端,聞李將軍大勝唐軍特代表王家前來勞軍。”
王澤端身後的三人也對李佐國抱拳行禮,然後說的話和王澤端大同小異,無非是什麼李將軍大軍遠來辛苦,特來勞軍等等,介紹自己則都是說爲靈州某某家,李佐國笑着接受了幾人好意,其實雙方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不過李佐國也不說破,就和四人打哈哈。
李佐國見四人還不說出真正來意,就眼神一示意,門口站着的兩個親兵就上前說道:“李將軍要休息了,請各位出去吧。”
四人相互打個眼色,王澤端就說道:“其實王某和這幾位都是靈州城中大戶人家,王某本爲靈州刺史手下司戶,李將軍安西軍威武無敵,奈何那李光弼,本爲河東副使,帶領幾萬殘兵進入靈州城,卻還想對抗李將軍虎威,組織敗兵想要據守靈州,下令所有靈州大戶交出錢糧以爲軍用,還要徵用所有大戶人家手下成年男子組成一部,要上城防守,說是與城共存亡,真是倒行逆施,靈州百姓無不期盼李將軍解民倒懸於水火……”
李佐國一揮手打斷了王澤端的長篇大論,臉上是笑非笑的對王澤端說道:“你們這次來了幾家人?若爲內應有多少人能用?司戶大人。”
這些人無非就是當地的大戶官員等等,見到唐軍勢不可爲,李光弼又組織這些人府中青壯守城,這能夠守住城池也就罷了,要是守不住可就是滔天的大禍,李佐國雖然沒有殘暴之名,但是誰知道破城之後會不會清算?至於能不能破城,這還用問?三十五萬大軍都幾乎被打得全軍覆滅,加上城中的壯丁也不超過十萬人怎麼可能守住靈州,於是城中的大戶就前來李佐國營中,名爲勞軍實爲投效,要爲內應,在李佐國這邊有功以爲自保。
這些大戶出身的官員,心中只有家而國淡,當大唐強盛他們會爲大唐提供人才,也爲大唐流血征戰,但是當不可抗拒的力量擊敗了大唐之後,他們的行爲就變成了保家了,保家衛國保家衛國,保家是在前面的,當年李唐席捲天下的時候這些世家也是如此做的,否則那裡能夠有歷經幾朝的世家出現?
這個王澤端就是這樣的世家出身,雖然已經官至靈州司戶,已經是四品的文官,但是李佐國大軍一到,馬上就帶人悄悄出城前來投效,同來的一百多人約有一半是靈州的大戶或世家,世家生存的哲學就是永遠依附強者,這樣才能保證家族的延續。
李光弼是想守住靈州,但是整個靈州城因爲這場大戰幾乎抽調光了所有的士兵,而且幾乎全部一戰被李佐國殲滅光了,加上週邊害怕戰亂躲入靈州城的百姓,現在靈州的人口突破了六十萬,靈州城光城牆的長度就有十里,李光弼手上的殘兵不過四萬多,全部上城也不過能夠防守住一面城牆,因此不得不在城內徵召以守城。
李光弼爲河東節度副使,本來就不是靈州正管,在本地毫無根基,他手下的一萬多騎兵還是郭子儀抽調的朔方騎兵,要是郭子儀還在當能壓住靈州的世家大戶,但是現在光有一個根本不算熟悉靈州的李光弼,那就問題多了,連李光弼手下被李佐國這一戰打怕了的靈州出身的騎兵軍官都心中沒有抵抗的念頭,可想而知此時靈州世家前來投效是必然的結果。
安祿山之所以起事之後勢如破竹,很快的就席捲了幾乎半個大唐,世家的投敵是功不可沒,安祿山大軍強勢,每到一處必定有世家以爲內應,因此兵力不損或損失極小的情況下就能夠攻城略地,連東都洛陽的陷落都和世家的幫忙密不可分,這和後世明末時候爲努爾哈赤帶路的帶路黨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一邊是稱奴才,顯得更加的不要臉面而已。
李佐國對於此事已經再有預料,所以下令緩行軍,讓靈州城內的投降一邊的人有時間醞釀發酵,果然等來了王澤端一行人,由於李光弼兵力不足,世家的青壯擔負了更多的城牆防守任務,所以王澤端一行人出城可謂一帆風順。
王澤端知道李佐國已經洞悉了他們的目的,也就不在兜圈子,說道:“南城的主要防守部隊是李光弼親自帶領,因此防禦最強,李光弼是重點防禦南城,城西和城北因爲李光弼兵力不足,所以主要是城內徵召的青壯防守,李光弼的部隊雖有但是人數不多,李將軍靠近靈州之後可佯攻南城,然後主力攻城西門,我們四十三家會打開城門迎接李將軍雄師入城,不知李將軍覺得此事可行否?”
李佐國哈哈大笑:“識時務者王司戶也,真是天助我也,靈州能夠一戰而落王司戶當爲首功,到時候王司戶可能就不是司戶了。”
王澤端那裡聽不出李佐國話裡的暗示,知道李佐國是在封官許願了,連忙正容參拜,說道:“亂世只爲保住家族不被塗炭,背國之人不敢當李將軍謬讚,如李將軍卻有所需,王某當爲李將軍效犬馬之勞。”
身後三人也跟隨王澤端跪拜,在帳中的四家是靈州城內勢力最大的四家,所以才能夠入帳見到李佐國家在靈州可謂盤根錯節根深蒂固,李光弼一代名將照樣被他們背地裡就賣了,得了李佐國的接受四人都臉露喜色。
李佐國又是一翻好言安撫,就約定好了接應時間等細節人就拜別李佐國去了人一走李佐國一團和氣的笑容就陰了下來,說實話李佐國對大唐的這些世家絕對談不上好感,雖然他們是要將靈州拱手讓給李佐國,幫了李佐國的大忙,但這種一旦局勢不好就馬上另找靠山的做法令人真是不舒服。
要是有朝一日李佐國自己也是這樣的局面,相信這些世家大戶第一個就會又將李佐國賣得乾乾淨淨,李佐國想了一會,臉上露出微笑,這種世家大族卻是是要敲打敲打,但是如同長孫成華一般,李佐國不可能打下靈州就翻臉不認人,畢竟以後的主要戰場是在大唐國內,如果失去這些投效世家的人心,那麼經略大唐之時阻力就會大增。
王澤端一行人走後,李佐國命令加快前進速度,於第二天下午趕到了靈州城下,從城下觀望城頭,還是旌旗招展甲士如林,李佐國紮營的城門正是南門,是李光弼親自防守的一面,所以看上去還是像那麼回事,只不過敗軍之兵還有多少戰力就是值得商榷了。
安西軍並不急於進攻,到達靈州之後離城武力紮營,很快就開始埋鍋做飯,騎兵則大隊出營,繞城觀察靈州城防,李佐國可不會因爲有這些世家大戶前來投誠就忽略真正的攻城準備,將希望完全寄託在一條路上是取死之道,李佐國走到這一步絕對不會範這樣的錯誤的。
李佐國獨自一人在自己的大帳前面遠望靈州城,卻是在想自己在安西的老婆孩子,李佐國作爲一個現代人的靈魂,其實心中嚮往的是安定的日子,只不過老天讓他來到了這裡,在李嗣業身死之後整個安西的幾百萬軍民的重擔就壓在了李佐國的肩上,這也算是一種無奈,好在李佐國從來到大唐就做好了準備,只不過沒有想到自己的父親李嗣業會選擇這樣的結局,李佐國搖搖頭,想起自己的兒子,離開安西的時候一歲多的兒子正要學說話,那奶聲奶氣的聲音讓李佐國百聽不厭。
自己已經是一個大唐人了呢,李佐國笑了,李嗣業死後一直保持的那種威嚴的神態就像是狂風吹散了烏雲一般被吹開,本來就英俊剛毅的臉孔更顯得生氣勃勃,讓李佐國身邊久未見過自己主帥這樣開心的親兵都覺得心中開心了起來,一名親兵上前問李佐國:“鎮守使,晚飯已經送來,請回帳用餐。”
李佐國點點頭,輕鬆的邁步向帳中走去,現在可以喘口氣了,大唐的北部軍隊已經不足爲患,下一步就是要收拾那個可惡的胖子了,不是他李嗣業怎麼會有這樣的結局?就讓安祿山好好的領教下安西鐵騎的厲害,長安李佐國是絕對不會讓安祿山禍害的。
在遙遠的安西龜茲,李佐國想念的妻子阿麗兒卻正襟危坐,這裡是大都護府中最大的一個偏廳,一排排的李家的各級管事和帳房正在向阿麗兒這個李家的主母彙報這半年李家產業的情況,從商業到農田,李府的五十個帳房正在緊張的計算着賬本,阿麗兒翻看了賬冊之後,如果有想親自詢問的,身邊的兩個丫鬟就會出門去將站在外面院中的有關管事叫入偏廳中,由阿麗兒詢問。
小環坐在阿麗兒的旁邊,爲阿麗兒參謀,畢竟跟隨李佐國時間最久的就是小環和小云,所以手下的這些管事基本小環都能夠認全,畢竟李家的大發展就是從李佐國十四歲的時候開始的,不過兩女現在都有點心神不定,處理事情也都心不在焉,臉上也是沒有半點笑意,雖然各級管事回報的都是賺了多少之類的好消息,連帶着整個偏廳都是氣氛壓抑,甚至有一個第一次來進見阿麗兒,才提拔起來的農莊管事被這氣氛弄得結結巴巴說不出話。
阿麗兒和小環心情不好的原因就是李佐國和郭子儀的大戰了,丈夫進行如此關鍵的一戰,唐軍的兵力雄厚士兵精銳,兵危戰兇,雖然李佐國一直是戰必克攻必勝,加上一身武藝少有人敵,但是戰場之上誰又能夠說得清楚勝負?兩女說不擔心是假的,只不過兩女加上小云都在聞氏面前裝作開心的樣子,下來卻是日夜憂心,阿麗兒此時又有了五個月的身孕,肚子都已經顯露了出來,雖然小環極力的說服阿麗兒不要擔心,要照顧好自己的心情,怕會影響肚裡的孩子,但是阿麗兒就是擔心。
就在阿麗兒覺得有點乏,準備先離開偏廳回去休息,剩下的事情交給小環的時候,外面突然傳出疾步奔跑的腳步聲,阿麗兒和小環的目光都投向了偏廳門口,兩女心裡都帶了三分期盼氣氛忐忑,算算時間和唐軍大戰的消息也該來了,雖然之前也是消息不斷,但都是雙方在僵持的消息,現在報信的人和往常不一樣,明顯要急切得多,阿麗兒和小環都不約而同的攥住了手中的帕子,至於正在結結巴巴彙報地裡產出的一名管事,都被阿麗兒兩女完全忽視了。
“大捷,大捷,鎮守使烏蘭大敗唐軍,破敵三十五萬,斬敵八萬,唐軍主將郭子儀身死,鎮守使正率軍進擊殘兵退守的靈州,大捷。”人還沒有進門聲音就傳了進來,等那名身後揹着令旗渾身大汗的傳令兵衝進偏廳,勝利的消息已經讓外面院中的大小管事們沸騰了。
阿麗兒和小環相互對望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喜悅,心中的大石也徹底的放下了,這時都護府外面歡呼聲響起,一片人聲鼎沸,卻是得到了大捷消息的龜茲百姓自發上街歡慶大捷,這一刻龜茲就如同節日一般,相信在大捷的消息向安西擴散,這個歡慶勝利的範圍還會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