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

bookmark

不管是誰當領導,都是希望下屬能夠給自己傳遞真實、準確的消息。

可是,實際情況是各種各樣的消息經過層層傳遞之後,到了帝王手中,往往就已經失真了。

中華文字博大精深,再加上一些人處於特別目的的篡改,消息傳遞的過程中發生一百八十度變化的情況也是很常見的。

李寬提到的“用數據說話”,可謂是撓到了李世民的心窩窩上了。

“玄齡,尚書省下屬的六部,今後的各種奏摺,要儘可能體現用數據說話的精神。特別是各地送來的信息,不要老是含含糊糊,如果一縣縣令連簡單的算學概念都沒有,那就請有這個概念的人來當縣令。”

李世民這話一出,在場的人中,都覺得以後的活不好乾了。

當然,李寬除外。

“陛下,用數據說話,微臣是支持的,對我大唐也是很有好處的。但是,如今各地的胥吏和官員,精通算學的很少,甚至有些胥吏連字都不認識,要真的達到理想程度,絕非一年兩年可以達到的。”

房玄齡覺得李寬這個傢伙給自己挖了個坑,並且還是個大坑。

很多東西,大家都知道好。

但是真的要去執行,就會發現執行不下去了。

“寬兒,你有何見解?”

解鈴還須繫鈴人,李世民一句話,就把難題拋給了李寬。

“陛下,房相說的說,完全屬實。如今的胥吏和官員,確實還有很多人是不能勝任自己職位的。微臣建議以後各縣招募的胥吏,除了不良人等一些特殊職位,其他的都需要能夠識字,並且負責糧草和稅負相關的胥吏,還必須通過觀獅山書院組織的算學考覈。”

李寬本來是想把後世公務員考試的要求直接搬過來的,不過想了想,覺得要求太高了,

要是所有的胥吏都必須識文斷字,還必須覺悟夠高,還能通過算學考覈,那大唐的官員,就要沒有胥吏可以使用了。

如今之際,只能讓胥吏們滿足一些基本的要求,然後再慢慢提高門檻。

反正是隻要把門檻設在那裡了,以後觀獅山書院的學員們的機會就多了,大唐各地的書院的吸引力就上來了。

別看大家胥吏胥吏的叫着,其實這些胥吏的影響力一點也不低。

就比如縣裡面不良人的頭頭,其實就相當於是後世縣裡面的公安局局長,你覺得一個局長不算什麼嗎?

一個書院的畢業生,只要願意,現在很容易就能在縣裡面當上一個類似後世局長、副局長的位置,這能算屈才嗎?

在後世,哪怕是邊疆貧苦地區,你一個大學生也別指望着一畢業就能當上科局級幹部呢。

所以,子啊李寬看來,讓書院的學員去當胥吏,並沒有屈才。

相反的,這給他們提供了一個發揮的舞臺。

先從胥吏做起,然後再慢慢的晉升到縣令。

之後回到長安城進入六部或者進入州府,一步一步的上來,可謂是前途無量啊。

最關鍵的是,李寬這麼做了,不會引起世家特別大的反彈。

畢竟,胥吏這種位置,在他們眼中就是螻蟻般的存在。

“楚王殿下,你這個想法,未免太過理想化了吧?就像是嶺南道,要是按照你這個要求去搞,衙門就被想招募胥吏了。再說了,整個大堂的胥吏數量,沒有十萬也有八萬,你哪來那麼多識文斷字的人啊!”

長孫無忌面帶諷刺的說道。

這個老陰逼,從來都見不得李寬的好。

“十萬可能都不止,如果把里長、鄉長這些人員也算進去的話,整個大唐的胥吏數量可能有幾十萬,吏部上哪去找這麼多人才啊。”

高士廉作爲吏部尚書,也一臉發愁的看着李世民。

那眼神,簡直就像是在說:陛下,不是我不同意,而是大唐沒有那麼多識文斷字的人啊。

“整個大唐都不見得有那麼多識字的人吧。”

“識文斷字,基本上都是讀書人,有幾個讀書人願意天天跟一堆村民打交道?再說這些里正和鄉長,往往都是當地德高望重的人家出來擔任,朝廷想要改變這種局面,根本不現實啊。”

“是啊,我們也都希望下面的人都才華橫溢,能夠把上官吩咐的任務完美完成,可是現實它不是這樣的啊。”

“楚王殿下您還是太過理想化了,不瞭解下面的實際情況啊。”

很快的,殿中就響起了各種各樣的議論聲。

大家都是在久經官場的老油條了,可不是李寬隨便一個口號就能忽悠的動的。

“陛下,衆位國公,你們說的都沒有錯。但是,正因爲如此,所以我們大唐要儘快培養更多識文斷字的人才,儘快培養更多能夠勝任胥吏職位的人才啊。”

反對的人比李寬想象的要多。

“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是歷朝歷代,又有誰做到了呢?”

長孫無忌不屑的撇了撇嘴。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大唐要發展,歸根結底要教育先行,只有培養了足夠多的人才,目前的發展勢頭纔是可持續的。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核心競爭力,最終還是要依靠人。就如同各位國公都是各自家族裡頭的拔尖人物,對整個家族起到的作用絕非普通子弟可比。對於一個國家也是一樣,只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越來越多,國家的發展纔會越來越有前途。”

李寬臉不紅,心不跳的又借鑑了一個後世的經典理論。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說的好,說的太好了!”

李世民忍不住拍掌叫好。

自登基以來,李世民就非常重視科舉。

雖然科舉是隋朝開始有的,但是卻是在李世民手上發揚光大。

如今大唐每年參加科考的人員數量比他剛登基的時候,足足多了三倍。

這個效果,也正在慢慢的顯示出來。

雖然朝廷各個衙門裡頭,科舉出聲的官員佔比還非常低。

但是,不可否認,這種上升的趨勢卻是非常的明顯。

只要按照這個勢頭髮展下去,科舉遲早將成爲爲官最主要的途徑。

那個深遠意義,可就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能夠解釋的了。

第992章 有人跳樓了第1041章 摩拳擦掌第185章 閒了果然會搞事(六更送上)第910章 成功的坑了楚王府?(再加更!求月票!)第347章 等一會,這是什麼東西?第1511章 以卵擊石?(6000字來了,求月票)第1071章 你以爲這樣我就破不了案子了嗎?第34章 真是不孝啊第1035章 給晴兒一個交代(求月票)第848章 李治:父皇,大哥給我送了一封信第1194章 天花第1196章 局勢惡化第485章 新晉富翁金太的煩惱,有誰能懂?第337章 船長,前面有情況(爲盟主半世仙緣加更)第10章 誰是傻瓜第484章 馬車產業的春天要來了嗎?第730章 水陸並進第478章 連載的魅力第1020章 積極的會員們(求月票)第75章 威震西北第742章 難以下手的遼東城第513章 楚王殿下這是在跟世家低頭了?第818章 開啓大航海時代第218章 大明宮第284章 要致富,先修路(五更送上,繼續求月票)第1409章 非同尋常的方法第246章 任務完成第1179章 勝利來得有點簡單第108章 雞鴨成羣第581章 本王給你的纔是你的第970章 現代紡織業的萌芽第1360章 金山港第1606章 西域省第604章 喜笑顏開的勳貴們第1236章 沒人看好第1257章 成了投資指引了?第1418章 長孫家的小動作第119章 主動請纓第236章 斬首行動第744章 無敵的運氣第1040章 又是一文錢第1150章 王有才的新任務第1153章 貨幣戰爭第88章 還能這樣賣東西?第359章 莫非這些稻穀有什麼不一般?第369章 過年前放個衛星第797章 白高興一場第1192章 奇怪的疾病第1606章 西域省第1392章 生病第665章 到底有多少人?第875章 奇怪的案子第867章 李寬的腦子是被驢踢了嗎?第669章 世家的應對方法第410章 顧縣令,出大事了!第407章 武郎君,你今天辛苦了第1095章 旱災第1411章 楚王黨的應對第358章 一個天坑出現在房遺愛面前第997章 船隊迴歸第1459章 憋屈的長孫衝第488章 一心向往大唐的小田切第64章 高處不勝寒第1588章 鍾石化的想法第1266章 專業的廣告策劃第746章 慌亂的遼東城第991章 股市不是造幣作坊第1351章 最耀眼的新星?第1455章 大唐藥業第71章 人間修羅場第17章 居然好了第706章 自己中籤了?第137章 遍地開花第304章 不一樣的菘菜(求訂閱)第1370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1564章 融資第1023章 現在有多開心,以後就會多痛苦第808章 土炕第820章 大唐股市的種子第1301章 優秀的帶路黨第1172章 正式運營第414章 江都縣的刁民,怎麼變多了?第1340章 股災第1607章一石激起千層浪(求一下月票,有效果不?)第1408章 暴怒的李治第667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第770章 誰能生擒李世民?第841章:李世民不能承受之重第194章 不同人眼中的商機第450章 懷道哥哥,杏兒要放大招了!第495章 門票還能這麼玩?第170章 暖房第685章 金榜題名(求個票)第599章 軍糧改革第1410章 市場反應第1224章 總有看不清形勢的人第1014章 簡單粗暴第1054章 鮑魚炒飯,鮑魚哪去了?第1380章 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