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大食帝國與羅馬帝國的反應

庫法,哈希姆城。

金碧輝煌的宮殿中,大食帝國阿巴斯王朝的開國君主艾布·阿拔斯召集大臣,入殿商議軍機大事。

艾布·阿拔斯一臉陰鷙,看出來在暴怒的邊緣。

下方的大臣們大氣都不敢喘一聲,顯然非常畏懼艾布·阿拔斯。

雖然艾布·阿拔斯自稱爲“安拉在大地之上的影子”,但在大臣們心中,薩法赫這個稱號,更容易形容他。

在還沒有繼位的時候,艾布·阿拔斯將倭馬亞王族欺騙去了赴宴的地方謊稱和解,然後在宴會上殺光了他們,這件事被稱爲“血洗盛宴”,惟一一個生還的倭馬亞王族成員現在逃到了西班牙,艾布·阿拔斯正想方設法的追殺。

自艾布·阿拔斯登基以後,他把倭馬亞王朝所有已經死去的哈里發的墳墓全部挖開,並且焚屍,顯露出殘暴。

本來阿拔斯家族因爲四大哈里發時期立場,信奉SY派。但攫取權力後,立刻搖身一變,成爲XN派的“忠實信徒”,並大肆迫害SY派的教徒。

“呼!薩末鞬城外,我們近衛軍的騎兵已經全部被消滅,大埃米爾已經戰死,呼羅珊總督估計也凶多吉少,說說你們的意見吧!”

殿中一陣沉寂後,艾布·阿拔斯向衆官吏開口說道,一股怒氣充斥在心中,他很想發泄。

呼羅珊總督在揭竿而起的時候,高喊“助我者,皆黑衣”,是以旗幟黑色,漢人史書稱其爲“黑衣大食”。

可以說呼羅珊總督是黑衣大食的實際締造者,但最高權力最終被艾布·阿拔斯獲得。

後世的哈里發馬蒙把呼羅珊總督與亞歷山大比肩,並非沒有道理。

雖然呼羅珊總督是艾布·阿拔斯忌憚的對象,但艾布·阿拔斯一直想利用其剷除異己。

在阿拔斯王朝剛建立的時候,艾布·阿拔斯派遣他的兄弟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親自前去爭取了呼羅珊總督的同意,呼羅珊總督可任意處決懷疑對象而不請求哈里發的首肯。

而當艾布·阿拔斯指派他自己的親戚伊薩·本·阿里往法爾斯赴任,呼羅珊總督在當地的部下甚至拒絕承認哈里發的任免,只認呼羅珊總督的軍令。

從呼羅珊返回後,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對艾布·阿拔斯說:你根本算不上哈里發,呼羅珊總督一日不死,你的統治就什麼都不是。

艾布·阿拔斯的回覆是:保持安靜,別告訴別人。

他早就有剷除呼羅珊總督的心思,但不動聲色,呼羅珊總督能力,他還可以利用。

只是他沒想到在心中強大無比的呼羅珊總督,竟然敗得這麼慘!

糊里糊塗輸掉全部!

呼羅珊總督真該死啊!

艾布·阿拔斯此時恨透了呼羅珊總督!

連環效應下,進入河中支援的步兵,都將有危險。

這已經威脅到他的統治了!

作爲一個自認爲“雄才大略”的哈里發,他難以忍受這樣的污點。

“回哈里發,國家新立,又經大戰,各地總督也有不服從者,百姓渴望安定,不能再持續下去,當與大唐求和。”

維齊爾艾布·賽萊麥·赫拉勒見沒有人吭聲,只能硬着頭皮站出來向艾布·阿拔斯說道。

維齊爾,翻譯爲“幫助者”、“輔助者”,相當於大唐的首席宰相。

艾布·賽萊麥·赫拉勒是阿拔斯王朝第一位維齊爾。

歷史上像開了一個玩笑,在另一個時空,艾布·賽萊麥·赫拉勒此時已經被艾布·阿拔斯利用呼羅珊總督殺死。

現在卻活得好好的!

可能是因爲李隆基的詔書,讓艾布·阿拔斯有壓力,也可能是李瑄牽制住呼羅珊總督,使艾布·阿拔斯有決定的時候,難以對艾布·賽萊麥·赫拉勒下手。

艾布·賽萊麥·赫拉勒的權勢很大,威望也很高,艾布·阿拔斯不滿已久,但他不能親自動手,想要借刀殺人。

可現在刀已經沒了!

“你是想讓安拉向大唐的皇帝臣服嗎?你想背叛安拉嗎?”

艾布·阿拔斯對艾布·賽萊麥·赫拉勒大喝一聲。

李隆基挑釁一樣的詔書,他記憶猶新,這種侮辱他一直記得。

大食帝國,怎麼可能向大唐臣服,淪爲附屬?

於是,正在氣頭上的艾布·阿拔斯對艾布·賽萊麥·赫拉勒接連質問。

“哈里發,請原諒我的失言。我的意思是與大唐暫時停戰,我們退出河中,養精蓄銳,重整旗鼓。然後找到失敗的原因,再找機會捲土重來。高貴的安拉信徒,永遠也不會向卑賤屈服……”艾布·賽萊麥·赫拉勒趕緊向艾布·阿拔斯一拜,重申他的立場。

現在的局勢,最好的辦法是退出河中。

鞏固呼羅珊地區,防止農民起義。

當年倭馬亞王朝在呼羅珊地區失守的原因之一,是粟特賤民連續十年的叛亂,耗費呼羅珊地區人力物力。

使百姓苦不堪言,所以呼羅珊總督才能攜帶寫着“發起召喚,時機已到”的信件,到達木鹿城準備起義。

艾布·賽萊麥·赫拉勒擔心的是呼羅珊地區百姓因爲此次慘敗,再度造反。

因爲呼羅珊地區大部分都是波斯人。

“我們最強大的騎兵是近衛騎兵和呼羅珊地區的鐵騎,傳令的人說唐軍的騎兵和沙漠中的沙子一樣多,鐵騎的兇猛,與獅子一般。”

“我們失去騎兵,只能以步兵爲主,在騎兵未訓練完成之前,確實不可以再與唐軍起衝突。不過此仇必報!”

艾布·阿拔斯聽到艾布·賽萊麥·赫拉勒的話後,沒有理由再訓斥他,只能迴歸正題。

艾布·阿拔斯並不是有勇無謀,他不能接受臣服,但不代表他不接受停戰。

現在他沒有足夠力量再與唐軍在河中角逐。

如艾布·賽萊麥·赫拉勒所說,最好的辦法,是先退出河中,休養生息,等待捲土重來的機會。

“啓稟哈里發,停戰我們是被動的一方,天將軍或許會不同意,我們爲了安拉,還要做好備戰準備,以免被異教徒玷污聖土。”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此時出列向艾布·阿拔斯說道。

此時的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已經四十五歲。

在這個時代,這是走向末年的年紀,但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眼中卻充滿光亮。

因爲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在不久後,有一個名垂千古的名字——曼蘇爾!

曼蘇爾,是勝利者的意思,他纔是阿拔斯王朝的奠基人,真正奠基五百年龐大王朝的人。

即便艾布·阿拔斯是開國君主,但在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面前,還差了許多。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在蟄伏中,以免他的哥哥將他除掉。

他已經預料到停戰並非容易的事情,結合之前大唐皇帝的詔書,再結合天將軍的強大,大唐的野心,或許不單單是河中。

“如果各地總督聽從命令,就沒有這次河中的失敗。傳令各地總督,儘快將兵馬調集到呼羅珊地區,如果在貽誤軍機,我必會懲罰他們!”

“另外,讓敘利亞地區的步兵停止前往薩末鞬城,撤退回木鹿城。”

艾布·阿拔斯認爲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的話有道理,讓自己的侍從傳達命令。

剛獲得權力沒多久,反對派也很多,有的總督還是前朝舊臣。

當前國內派系衆多,除了SY派以外,還有辛巴德派、波斯拉萬派、哈瓦立及派等等,都不太服從阿拔斯家族的統治。

這一次,艾布·阿拔斯放下狠話,如果這些總督還不出兵,他一定會出兵討伐。

但是大臣們眉頭緊皺,這次河中大戰的失敗,就註定阿塞拜疆等地的總督,不會再出兵。

威脅也沒用,內憂外患下,暫時不可能與那些派系撕破臉。

“維齊爾,由你去和天將軍談判,我們可以退出河中,但唐國不能有任何要求,而且要釋放呼羅珊總督和被唐軍俘虜的士兵。”

艾布·阿拔斯又向艾布·賽萊麥·赫拉勒吩咐道。

“遵命!”

艾布·賽萊麥·赫拉勒無法去拒絕,這兩年,從艾布·阿拔斯對他的態度中,他感覺到不同尋常的意味,所以他謹小慎微。

這種國之大事,也只有他出馬了。

“我準備重新派遣呼羅珊地區的元帥,誰願意前往統兵作戰?嗯!儘可能在聽從聖令的行省招募更多志願者。”

艾布·阿拔斯點了點頭後,又向大臣們說道。

他也意識到靠那些不聽命令的總督不靠譜。

唯有在聽從他的地區,招募志願者,以充實軍隊。

現大埃米爾戰死,呼羅珊總督生死未卜,需要一名新的大將,到呼羅珊地區統籌。

“請讓我前往,一定不會辜負哈里發的期望!”

一名男子出列,向艾布·阿拔斯一禮。

他叫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正統的波斯貴族。

歷史上,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是阿拔斯王朝相權世家巴爾馬克家族創始人,也是大食帝國波斯派系奠基人物。

解讀阿拔斯王朝的歷史,永遠也繞不開他。

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本來是呼羅珊總督的部下,跟隨呼羅珊總督起義。在起義即將有眉目的時候,他覺得艾布·阿拔斯更有前途,立刻投身於艾布·阿拔斯的麾下,成爲阿拔斯家族的部將。

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原本和艾布·阿拔斯一樣信奉SY派,在艾布·阿拔斯改信XN派後,立刻轉變信仰,跟隨艾布·阿拔斯到底。

聰明的人,比普通人更懂得變通。

這也是經過一場血腥政變後,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還能被曼蘇爾任命爲宰相的原因。

也側面證明宗教只是權力者手中的把戲,不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拋棄。

此時的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能站出來,不是因爲他與呼羅珊總督的感情,更不想爲呼羅珊總督報仇。而是覺得這是他的一次機會。

如果艾布·賽萊麥·赫拉勒與天將軍談判成功,他就有臨危受命的功績,成爲新任大埃米爾指日可待。

如果談判失敗,唐軍進入呼羅珊地區,他再做打算。

“巴爾馬克將軍是勇敢的,我相信你不辱使命,等凱旋歸來,將軍會得到福報!”

艾布·阿拔斯並沒有看穿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內心的想法。反而很欣慰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能在關鍵時刻站出來。

“願爲哈里發赴湯蹈火!”

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非常虔誠地向艾布·阿拔斯一拜。

他從來不會張口閉口的說“安拉”,而是一直言“哈里發”,隱隱表明哈里發大於安拉。

這種不經意之間的諂媚,是艾布·阿拔斯無比信任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的原因。

“那個天將軍真有那麼勇猛嗎?傳言他能將人和馬一起撕成碎片,他們親眼看着第一勇士胡馬木被天將軍撞飛數十匹馬的距離。天將軍還會邪術,他騎馬奔跑的時候,我軍戰馬不受控制亂竄。”

終於,艾布·阿拔斯脫口而出這個問題。

自怛羅斯之戰的消息傳來後,他腦海中反覆迴響天將軍這個名字。

無數消息,都在訴說天將軍的神勇,有人說他不是凡人。

艾布·阿拔斯也一度懷疑,但又一次的大戰,他的大將死傷,讓他也難以確信。

安拉的信仰下,不該這麼神話一個人。

但這個人正在向他們逼近,正在動搖着王朝的根本。

艾布·阿拔斯昨夜夢中驚醒,才收到這條消息,不知不覺,自稱屠夫的他,聽到“天將軍”後竟有些心寒。

“這一定是訛傳!天將軍再勇猛,也一定是血肉之軀,一百個勇士,足矣將他殺死。我們戰敗,絕不是這種因素,而是其他原因。”

田賦大臣伊薩·本·阿里向艾布·阿拔斯回答道。

眼見爲實,耳聽爲虛。他可不信這種傳聞。

他知道從潰兵口中傳來的消息,往往會誇大其實,他們爲自己的失敗找藉口。

“我也認爲有道理,天將軍的勇猛是一定的,但不會勇猛到無法戰勝。”

艾布·賽萊麥·赫拉勒開口說道。

即將前往呼羅珊地區的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見艾布·阿拔斯眉頭舒展後,欲言又止。

“天將軍據說比呼羅珊總督還年輕,還能活很多年。”

艾布·阿拔斯聽說天將軍只有二十多歲。

呼羅珊總督算是英雄豪俊,今年才三十歲而已。

天將軍比呼羅珊總督更年輕,卻屢屢戰勝呼羅珊總督。

河中大敗,讓艾布·阿拔斯心中蒙上陰影,他的表現,可以說是色厲內荏。

“我們軍隊還很強大,哪怕唐軍不停戰,我也有信心爲哈里發擋住天將軍。”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內心畏懼天將軍,但話語強硬。

“你是我們軍中的希望啊!”

艾布·阿拔斯雖然這麼說,但沒有派遣近衛軍給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

他怕哈希姆城周圍僅剩下的五萬近衛軍步兵,再次折損,這樣他就無法鎮壓伊拉克地區,敘利亞地區也會出現紕漏。

而且敘利亞地區剩下的兵馬也不能調遣,還要防守羅馬帝國。

所以除了有限的兵力外,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只能依靠新招募的志願軍。

這場議會,開了很久才結束。

會議最後,一些大臣看出,“屠夫”也有畏懼的時候。

天將軍,更令人膽怯了。

沒過多久,艾布·阿拔斯再次震怒。

兩條不好的消息,先後傳入哈希姆城。

吐火羅諸國中親大食的國家,傳書艾布·阿拔斯,薩末鞬城被唐軍強攻,上萬守軍,卻一日淪陷。

艾布·阿拔斯大罵呼羅珊總督無能,甚至用“矮子”這種羞辱的詞彙來罵呼羅珊總督。

衆所周知,呼羅珊總督非常矮小,且腿很短。

只是呼羅珊總督五官端正,皮膚光滑,鬍鬚濃密,舉止迷人,讓人忽略他的矮小。

在一陣暴怒後,得知呼羅珊總督自刎而死,艾布·阿拔斯又一改常態的哭泣,而且聲淚俱下。

如果呼羅珊總督能在佔領安西都護府後死掉,那該多好啊!

他是想呼羅珊總督死,但不是現在啊!

在得到呼羅珊總督死訊後僅僅三天,艾布·阿拔斯又收到三萬以重裝步兵爲主的敘利亞步兵,幾乎全部被唐軍殺死在烏滸水河畔,屍體把河流都堵塞了。

只有少數會游泳的人逃過河。

敘利亞重裝步兵一直是黑衣大食的主力,將其佈置在天竺附近,也是爲了震懾。

這支主力步兵的失去,讓阿拔斯王朝雪上加霜。

他們能調集的精銳兵馬越來越少。

艾布·賽萊麥·赫拉勒已經出發與天將軍談判。

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也帶着兵馬和命令,前往呼羅珊地區。

只希望國家能趕緊安穩,等喘息過後,再報仇雪恨。

但這注定是艾布·阿拔斯一廂情願!

李瑄用兵出其不意,他知道黑衣大食剛建立統治,還未完全掌控這個國家。

趁他病,要他命。

這個時候是進攻的最佳時機。

艾布·阿拔斯想不到唐軍剛經歷連番大戰後。還能整理兵馬,奔向呼羅珊地區。

所以當他得到邊境的告急後,精緻的水晶杯,在他手中摔碎。

呼羅珊行省,是大食第二大賦稅來源地,如果再加上週圍的呼羅珊地區,是大食帝國的重要命脈。

他們不能失去呼羅珊!

然他最清楚呼羅珊行省兵力空虛,首府木鹿城可能連一千士卒都沒有,更別說其他城池。

艾布·賽萊麥·赫拉勒的談判,很可能無疾而終。

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註定再與天將軍兵戎相見!

他雖然寵信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但他不認爲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是天將軍的對手,甚至統兵能力還不如大埃米爾。

更何況情報上說,唐軍數以萬計的騎兵,頃刻間就將邊境的城堡踏平。

這一瞬間,艾布·阿拔斯慌了。

他難道再將近衛軍派出去與唐軍一戰嗎?

埃及地區、伊拉克地區的兵馬,到達以後再失敗,會直接影響到他的統治。

艾布·阿拔斯更得到消息,阿塞拜疆等行省總督,蠢蠢欲動。

這些總督覺得阿拔斯家族創立的王朝,不會持久。

連忠心的總督,都難免產生想法。

艾布·阿拔斯與大臣們商議後,決定讓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在呼羅珊地區周邊的大城組成防線。

很明顯,他們來不及守衛呼羅珊行省。

以前,白衣大食經常能聯繫吐蕃,在西域與大唐角逐。

現在艾布·阿拔斯陡然發現,大唐周邊竟然不再有一個敵對的強國。

突厥被滅了,大可汗被天將軍生擒;回紇被天將軍打怕了;曾經強大的吐蕃,需要大唐皇帝加封稱號。

西域,以及西域周圍上百個國家,無不對大唐俯首稱臣。

那些遊牧民族的騎射,成爲天將軍手中任意驅使的武器。

艾布·阿拔斯最終又向艾布·賽萊麥·赫拉勒傳信,與天將軍談判的時候,只要不臣服大唐,儘可能妥協一下。

他需要時間重整旗鼓!

……

大食帝國的一舉一動,沒有瞞過死對頭羅馬帝國(今後拜占庭帝國稱羅馬帝國,用拜占庭不合適)。

此時的羅馬帝國可是佔領着敘利亞地區的北部,在敘利亞地區難免有一些眼線。

自大食帝國建立以來,羅馬帝國被強悍的大食人打得抱頭鼠竄,屢屢丟棄土地。

巔峰的時候,大食人佔領了小亞細亞,進攻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

羅馬帝國能穩住陣腳,也只是趁着白衣大食後期的腐朽而已。

現在羅馬帝國的統治姓氏是伊蘇里亞王朝,十年前,君士坦丁五世,繼承他父親利奧三世的皇位,不久後,大食改朝換代,君士坦丁五世得有一番功績。

不過君士坦丁五世的目標不僅限於此,他想取回屬於羅馬帝國的敘利亞,耶路撒冷,伊拉克、埃及。

被邪惡大食佔領的國土,還有很多。

他希望有朝一日,他能像凱撒大帝一樣,加冕“大帝”的稱號。

本來君士坦丁五世想要對付可惡的保加爾人,因爲他們還有屈辱,握在保加爾人手中。

但是大食帝國的動盪,引起君士坦丁五世的注意。

在遙遠而神秘的東方,那個能製造華麗絲綢,精美瓷器的國度,一個被大食帝國稱爲天將軍的男子,已經戰勝、殺死二十多萬大食兵馬,大食帝國的騎兵也幾乎損失殆盡。

現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地區,兵力大大減少,且大食已經沒有援軍。

這不正是他們的機會嗎?

君士坦丁五世從未想過東方古國會有朝一日,與他們的勁敵大戰。

因爲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最遠也只是到印度河流域,無法北上越過蔥領。

意味着唐軍要翻山越嶺,與大食帝國交戰。

這天將軍一定是強大的統帥!

君士坦丁五世很想派使節去大唐,但道路不通,他也知道時間來不及。

與大臣商議以後,君士坦丁五世決定御駕親征,率領八萬兵馬,向敘利亞中南部進攻……

第391章 攻破陝郡,直逼洛陽第374章 斬太子親信,與叛軍首戰第167章 十二萬步騎齊距河湟,回紇騎兵南下第152章 徒手搏虎,李林甫算計韋堅第202章 王忠嗣贈李瑄兩石漆弓,牆倒衆人推第370章 馬嵬驛政變,李瑄遇李隆基第216章 李林甫爲李瑄抄錄《出師表》第79章 回到長安第392章 全軍覆沒,秦趙會盟臺,驍將安守忠之死第120章 吐蕃葉如第一猛將第346章 李隆基觀看新大唐地圖,爲將士奏功第185章 先登之功,三日克三城第369章 聖人去哪了?行至馬嵬驛第219章 獲得猛士,靈溪贈梨第282章 安祿山怒火中燒第378章 封王大典,再見尺帶珠丹,任命刑部尚書第224章 大非川之戰,將再次重現第94章 真正的大盜第16章 皇帝召見第67章 上架感言第187章 收復九曲,設立九曲郡 洮陽郡第6章 王維第324章 斬將拔旗,大食遠征軍覆沒第69章 李光弼夜見程圭第209章 聖人賞賜諸葛亮劍,入相之勢第346章 李隆基觀看新大唐地圖,爲將士奏功第404章 立太子大典,明年應該改元第391章 攻破陝郡,直逼洛陽第9章 柳岸遇李白 賀知章第66章 血戰高坡第393章 安祿山出逃洛陽,叛軍譁變第380章 請求爲李適之封王,佔領蒲津大橋第344章 裡海以南,哈里發之死第236章 吐谷渾倒戈,吐蕃贊普南逃第37章 拒絕贈送第341章 佔領呼羅珊地區,薩珊波斯復國第312章 封常清,制定對戰大食的計策第267章 拜相,吏部尚書,修國史,紫金光祿大夫第21章 爲高力士“獻寶”第253章 表字,授予玉麟勳章第301章 天寶九載,重要的抉擇第134章 化爲鬼魂,陣前結草第400章 密謀登基,殺雞儆猴第108章 麥田中的伏擊,陌刀之戰第307章 李瑄的危機,高仙芝回京獻俘第115章 招募遊俠,組建“神策”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鍼氈第204章 李隆基出城迎接,拜御史大夫第108章 麥田中的伏擊,陌刀之戰第256章 千秋節上,李瑄的禮物第389章 收復范陽 漁陽,平盧歸唐,大決戰第72章 心在動第101章 使我宰天下,亦如今日第24章 廣運潭第103章 對吐蕃的戰略第301章 天寶九載,重要的抉擇第259章 京兆尹妥協,九霄環佩第121章 甲騎具裝,驚天噩耗第114章 幕府班底第47章 大戰將起第265章 攜千牛衛巡查河東,廖崢嶸的疑問第297章 與“五楊”的矛盾,利益的衝突第203章 三十三萬大軍,十八名頂級猛將第146章 和親,與韋堅決裂第35章 斬將第323章 無路可逃,時隔多年的衝鋒陷陣第318章 碎葉之戰第66章 血戰高坡第130章 慕容家族第338章 總督之死,大唐的河中,李瑄西征第21章 爲高力士“獻寶”第296章 天寶八載,靈溪懷孕第176章 狼煙沖天,赤嶺爭奪戰第118章 獻給李帥金字告身第201章 捉拿王忠嗣回長安,李隆基召李瑄入第181章 雪花落下,吐蕃三萬士兵支援九曲第360章 漁陽顰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第85章 美人愛英雄第380章 請求爲李適之封王,佔領蒲津大橋第220章 上不疑我,勳章制度第310章 安西 北庭節度大使,經略大使,燈火闌珊處第235章 楊玉環的白月光,突襲烏海城第250章 朱雀大街的沸騰,杜甫第129章 封候,河西隴右討擊大使第315章 西域戰爭起第154章 除去李林甫爪牙第28章 新任軍使盧瑜第340章 波斯詩人爲天將軍歌功頌德第14章 權相李林甫第98章 父親舉薦兒子第27章 豐安軍城第308章 李瑄罷相,李林甫死,宿命第163章 李世民的真假元帥戰術,陌刀軍完成第383章 安祿山窮途末路,一戰定乾坤第158章 裴靈溪第329章 大將戰死,怛羅斯之戰勝利第176章 狼煙沖天,赤嶺爭奪戰第254章 朝堂的爭辯,再兼三使第342章 羅馬帝國進攻大食,最後的大戰第337章 攻克薩末鞬城,總督的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