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華山金礦

第4章 華山金礦

“世人皆知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你今日信李林甫的鬼話,明日聖人會對你盡失信任。像盧懷慎、源乾曜那樣,做得再多,也無法挽回聖人的心中地位。”

李瑄聽到李適之的話後,高聲說到。

他知道歷史上的李適之,因爲缺乏心機和城府,一直掉入李林甫的陷阱內。

華山金礦事件,是李適之宰相生涯中,最重的一擊。

從那以後,李隆基令李適之有事要與李林甫商議,不要自作主張。

可以說,已經疏遠李適之。

開元宰相盧懷慎,清廉耿直,兢兢業業,依然被諷爲“伴食宰相”。

源乾曜和姚崇同爲宰相時,剛正不阿,大公無私,但李隆基卻一直不把源乾曜的話當回事。明明是兩人一起執宰,但凡功必歸於姚崇,凡過必歸於源乾曜。

一直到姚崇死後,源乾曜再次拜相,李隆基才覺得源乾曜是個人才。

“回前廳!大郎,四郎,你們也來。”

此時,李適之也覺得蹊蹺,他丟下棍子,先一步扭頭。

去年嚴挺之和盧絢都有入相之勢。

卻被李林甫三言兩語弄到東都洛陽去養老。

李適之在“政事堂”沒少和李林甫意見相左,兩人也經常鬧不愉快。

他聽說過李林甫“立杖馬”的事情。

李林甫非良善之輩啊!

李瑄見李適之冷靜,跟着兄長們一起來到前廳。

“伱們覺得李林甫意欲何爲?”

李適之重回座位後,問李霅和李季卿。

“今聖人肆意封賞,國庫不如開元鼎盛,華山若有金礦,採之富國。這麼大的功勞,李林甫不該讓給父親。”李霅猜不出李林甫的目的,但依舊疑慮。

“李林甫強勢有慾望,且工於心計。時人都拿則天時期‘笑裡藏刀’的李義府與其相比,但我看來,李義府遠遠不及李林甫!父親要三思後行。”

李季卿雖在二十歲就明經及第,但許多方面未有涉及,也不清楚李林甫的陰謀,只能提醒李適之。

“莫非華山沒有金礦,李林甫在糊弄我,想看我在朝堂出醜?”

李適之思來想去後,喃喃說道。

李瑄則無語,他的家人都這麼單純嗎?

怎麼不往其他方面多想一想?

“父親,聖人出生時的干支爲乙酉年,酉與五行之金相配,金又指西方,代爲‘西嶽’,華山一直是聖人本命王氣所在。如此,華山有沒有金礦,重要嗎?”

李瑄只能點醒李適之。

自開元中後期以來,李隆基就迷戀道教,信長生之說。他堅信華山就是他的守護神。

今年更是追尊聖人老子爲“大聖祖玄元皇帝”。

誰動李隆基的王氣命脈,李隆基必然讓他吃不了兜着走。

“這杖杜弄獐的匹夫!這無恥的老賊,這樣坑害我。”

李適之恍然大悟後,氣得拍桌子。對李林甫連連大罵。

他不信道教,沒想到這一點。

若非李瑄提醒,他明日在李隆基心中的地位必一落千丈。

李霅和李季卿在感嘆李林甫陰險的時候,也對李瑄報以讚賞。

他們一直以爲這個兄弟輕狂好鬥,慕俠義風度,沒想到還有如此見解。

“父親,您是宰相,古云:惟器與名,不可以假人!”李瑄見李適之恍然,遂向他勸諫。

代表權利的器物和表明地位的名份不能隨隨便便讓給別人。

他希望李適之堅定自己,宰相的身份地位,不容他人侵犯。

“七郎所言甚是!我想和李林甫同爲左輔右弼,讓大唐興盛。但這老匹夫一直針對我,讓我如履薄冰。從今往後,我不會再與之妥協。”

李適之一改之前,稱讚李瑄的心思縝密的同時,心中發狠。

他知道李林甫的強勢,所以一再忍讓李林甫,現在看來,一切都是他自作多情。

再這樣下去,張九齡就是他的結局。

而且張九齡是“文壇領袖”,李林甫不敢明目張膽的加害。他一旦失勢,皇室宗親的身份,不足以讓同爲宗室的李林甫顧忌。

這一刻,李適之決定要李林甫對擂,即便被罷相,也要打斷他的臂膀。

他上過戰場,指揮千軍萬馬與契丹諸部戰鬥,玉石俱焚的血性還是有的。

“明日朝會,父親以此反將李林甫一軍。”李瑄若有所思地說道。

李瑄記得史書記載李適之多次落入李林甫圈套,但明確記載的,只有金礦事件,然後就是“羅鉗吉網”的致命一擊。

之前李瑄以爲金礦事件已經發生。

現在只要在華山金礦上穩住,再指引李適之在兵部大案上切割,不說反敗爲勝,最起碼能會爲他爭取一點時間。

“李林甫不會承認。”李適之微微搖頭,他能明白李瑄的意思。

但更清楚李林甫奸詐狡猾,一定會倒打一耙。 如果發生爭辯,李隆基八成會聽信李林甫。

“我得知一座真正的金礦。父親可以趁機將那座金礦,告知聖人。”李瑄明白李適之不容易對付李林甫。

皇帝此時對李林甫的信任,就如天寶中後期寵愛楊氏一族、安祿山一樣。

以至於李林甫明目張膽地算計太子,使太子丟盔棄甲,頻頻失去親信,先後失去兩任妻子。

開元后期,李林甫已經聯合武惠妃,害死前任太子李瑛,和皇子李瑤、李琚。

李瑄能預見歷史的脈絡,知道搬倒李林甫非一朝一夕,需要一步步剝奪他的威信。

“七郎此言當真?”

李適之聽李瑄這麼一說,立刻起身。

如果是之前,李適之一定不信。但此時李瑄已經向李適之證明他的智慧。

“在這樣的大事上,我怎麼會騙父親?”李瑄說到此,思慮一番後,道:“上洛郡,洛南縣,有人在龍沙河的河牀,撿到大量金粒。”

李瑄前世去過龍沙河金礦,據說黃金儲量超過百噸,號稱雍州之地,最大的金礦。

李瑄知道的金礦沒幾個,龍沙河金礦是唯一一個可以輕鬆開採的金礦,而且就在長安西南不遠,方便查證。

其他李瑄所知的金礦在深山內,不僅難以開採,還不知道確切位置。

這些天,李瑄通過地圖和書籍比對,確定洛南縣龍沙河就是後世的那條金礦河。

龍沙河的源頭,是一座山。既然能從山上衝下金粒,證明金礦離河水不遠,只要細緻探尋,一定可以找到金礦的蛛絲馬跡。

“洛南有金粒,我聞所未聞。若是在河中找到大量金粒,附近山上必有金礦無疑!七郎是如何得知的?”

李適之爲保萬全,向李瑄求證。

這不是兒戲,如果上書後,洛南未找到金礦,必然惹怒皇帝。

“我認識有洛南的遊俠拿金粒炫耀,他們見識淺薄,不知真理。我自然不會拿父親和我們家族的命運去開玩笑。”

李瑄信誓旦旦地向李適之保證。

“好,明日上朝,必讓李林甫好看。”

李適之相信李瑄所說。

李霅和李季卿也對李瑄交口稱讚。

他們一家還是很和睦的,沒有勾心鬥角。

“七郎已經長大,父親先爲你安排到北衙兩年,等你成年後,再入仕途。”

李適之突然發現李瑄如此爭氣,非常開心,心中爲李瑄規劃仕途。

如他們這種宗室皇親,爵位會被越削越低。

只要一代沒有建樹,很可能淪爲“平民”,空頂着宗室的名頭。

如李淵兄弟那一代的宗室,已經成爲平民。甚至連李世民的子嗣後代,都要爲五斗米折腰。

今日見李瑄的風采,李適之望子成龍,希望延續他們這一脈的聲譽。

“父親,孩兒不想去北衙,而是想從軍西北!”

趁此時間,李瑄向李適之道出自己的想法。

天寶年間的禁軍機構,有北衙、南衙之別。兩衙禁軍彼此牽制,以便於皇帝掌控。

其中,南衙十二衛守衛長安,被稱爲“宿衛”。

而北衙四衛守衛皇宮,是皇帝真正的親衛禁軍。

但由於盛世無憂,疏於訓練,武備鬆弛。現在南衙禁軍在非當值期間,脫下盔甲,開闢副業,士兵們要麼去當街頭小販,要麼在貴族門下當護衛。

甚至還有一些會從事手藝活。

心裡已經認定不會打仗。

李瑄記得安史之亂的時候,十二萬南衙禁軍,被一擊即潰,使長安淪陷。

北衙也非常不堪,李隆基沉迷於享樂,縱情聲色,不再督促禁軍訓練,檢閱士兵。

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軍,四萬禁軍父子相傳,良莠不齊。成了貴族子弟的鍍金之所。

安祿山攻破潼關,李隆基南逃的時候,北衙四軍還玩了一次兵變。

所以李瑄不可能入禁軍,去浪費自己的時間。

盛唐時代,真正能打的是西、北二邊的四十多萬邊軍。

由於頻頻的對外戰爭,使邊軍驍勇善戰。

加上皇帝窮兵黷武,對武將的青睞。漢人世家子弟、軍人家庭、遊俠、良家子;胡人貴族、胡人勇士紛紛從軍邊塞,試圖拼搏“上將之功”。

特別是胡人,對效力唐朝,非常熱衷。因爲李隆基打破了自大唐建立以來“胡人不爲上將”的先河。

讓胡人知道,爲大唐效力,也能尊爲“上將”,成爲節度使!

第311章 西域,龜茲古國第353章 勝業坊中的豪宅,岳父的困難第199章 城門前的重逢,萬民擁戴第297章 與“五楊”的矛盾,利益的衝突第180章 樹敦城破,謀劃九曲第126章 汗血寶馬的速度第367章 靈寶之戰,潼關陷落第37章 拒絕贈送第11章 押官薛錯第207章 聖人失望李林甫,李林甫的危機第385章 新政初見端倪,李適之回長安第218章 再遇裴靈溪,勉之第226章 大非川之戰開啓,焚燒草原,日夜不息第356章 安祿山的哭泣,鼓角聲前奏,天寶十四載第78章 陌刀將第187章 收復九曲,設立九曲郡 洮陽郡第194章 李瑄的威名,望而止戈第143章 涼州城發展規劃,回到長安第31章 飛馬射纓第269章 宰相父雪中迎接宰相子第319章 大食轉攻爲守,你閉嘴第269章 宰相父雪中迎接宰相子第245章 石堡城陷落,等待開花第52章 期望的功勳第309章 算計高仙芝,西域之路第136章 名將之死第308章 李瑄罷相,李林甫死,宿命第66章 血戰高坡第287章 兵卒包圍平康坊第298章 上元節,翠微亭觀燈火第371章 我要節制天下兵馬第264章 與杜甫相遇,李隆基挑明第152章 徒手搏虎,李林甫算計韋堅第161章 楊玉環的舞蹈,朕親自迎接第291章 科舉發榜,吐蕃大使再入長安第106章 積石軍第129章 封候,河西隴右討擊大使第233章 騎兵大戰落幕,吐蕃贊普的心灰意冷第48章 見王忠嗣第271章 誰是首席宰相?楊玉環的助攻第387章 燕軍的挑戰,陣斬敵將第254章 朝堂的爭辯,再兼三使第101章 使我宰天下,亦如今日第373章 太子李亨的窮途末路第280章 別出心裁的禮物第324章 斬將拔旗,大食遠征軍覆沒第132章 天寒地凍,就是蒼天助我第125章 一拳打爆第130章 慕容家族第310章 安西 北庭節度大使,經略大使,燈火闌珊處第229章 贊普的決定,將軍難免陣前亡第361章 兇殘叛軍,華清宮歌舞停,李隆基的惶恐第225章 朔方的老部下,小兒渾瑊第334章 決戰河中,極致的輕騎兵第211章 我僅次於霍光,楊玉環被送出宮第158章 裴靈溪第152章 徒手搏虎,李林甫算計韋堅第76章 李瑄亦是第120章 吐蕃葉如第一猛將第252章 與聖人論國事,出將入相第149章 楊玉環封貴妃第233章 騎兵大戰落幕,吐蕃贊普的心灰意冷第257章 李隆基爲李瑄拜相造勢,舞馬第344章 裡海以南,哈里發之死第188章 爲諸將士升官,隴右軍擴至十一萬五第51章 火雲第211章 我僅次於霍光,楊玉環被送出宮第88章 李林甫卸任吏部尚書第80章 滿城沸騰第46章 再遇薛錯第250章 朱雀大街的沸騰,杜甫第11章 押官薛錯第232章 連斬十八猛將第21章 爲高力士“獻寶”第399章 李隆基得知平定叛亂,二十四都督府第14章 權相李林甫第376章 不同的朱雀街遊行,與李隆基論開元宰相第299章 安祿山的火焰跳動第149章 楊玉環封貴妃第139章 節制河西,身兼十一使職第251章 尺帶珠丹俯首,李瑄向李隆基請求第372章 貴妃不可留,獻長安城第305章 李相的威嚴,逮捕五楊之一第283章 安祿山與楊釗不死不休第136章 名將之死第10章 詠柳第167章 十二萬步騎齊距河湟,回紇騎兵南下第63章 河泊十八部第65章 突厥神箭手第1章 軍功入相第81章 左千牛衛將軍,封爵第190章 授上柱國,封楚國公,兼河西 隴右採第86章 李適之的“羅鉗吉網”第113章 組建四萬匹戰馬的臨洮軍第52章 期望的功勳第283章 安祿山與楊釗不死不休第66章 血戰高坡第97章 竟敢偷襲本將第392章 全軍覆沒,秦趙會盟臺,驍將安守忠之死第349章 安西軍的“清君側”思想,最後的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