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政變,渤海國滅亡

“高不平叛國,他已不是上鎮將軍,當立刻將其誅殺,關閉千斤閘門……”

顯州城守將刀指高不平,向渤海士卒下達進攻命令。

現在必須將門洞清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但高不平所挑選的精兵早有準備。

他們爲穩妥起見,保持陣型,不急於向城內推進。

“噗嗤……”

“噗嗤……”

聽到顯州城守將的喊聲後,高不平的麾下先發制人,率先將長矛捅向昔日的同胞,一進一出,長矛見血。

渤海士卒猝不及防下,有數十人被殺死。

他們這才明白高不平玩真的。

反應過來的渤海士卒並沒有遵從顯州城守將的命令,向前進攻。

而是向後撤退。

城樓下的兵力太少,直接衝上去無異於送死。

顯州城守將連忙將城牆上的兵馬往下調。

又令城中的兵馬全出,儘快支援。

待兵卒匯聚數百人,纔敢向高不平的軍隊發起衝鋒。

“勇士們,顯州城士卒有限,無法阻擋我們。推倒大欽茂這個暴君,是我們的使命,榮華富貴,盡在今日。”

高不平鼓舞士氣。

以顯州城的兵力佈署,註定了他們陣型不亂,必然可以迎接天軍進入。

雙方都有不能退縮的理由。

高不平一方想着榮華富貴。

渤海一方擔憂城破後的恐懼。

兵戈相交,不絕於耳,兩方士卒都有倒下。

死則遞之!

高不平等待天軍到來,不斷地給麾下加油打氣。

由於兵力無法鋪開,渤海軍的兵力優勢,反而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顯州城守將只能眼睜睜地看着,一時半會難以突破。

“將軍,唐軍鐵騎將至……”

副將立刻將顯州城守將叫到城牆上。

“弓箭手準備,壓制唐軍騎兵,不要讓他們輕易過吊橋。”

顯州城守將急忙大喊。

將能調遣的弓箭手,都調遣到西城門前,一致瞄準吊橋的位置。

儘量阻擋唐軍入城的時機。

“轟隆隆……”

由李光弼親自率領一萬名騎兵到來。

勒馬以後,李光弼看到城牆上的情形,立刻展開佈置。

他令神臂弩手一千,弓箭手三千,組成陣勢,向城牆上拋射,壓制渤海的弓箭手。

同時令兩千名披明光甲的騎兵下馬,飛渡吊橋,支援高不平。

只要唐軍鐵甲進入顯州城中,大局將定!

“咻咻咻……”

唐軍強弩手在各個隊頭的帶領下,整裝迅速。

他們奔至城牆百步外,當即就瞄準射擊。

渤海士卒以爲距離遠,還張弓搭箭等着唐軍靠近,未想到神臂弩可以在百步之外破甲。

不少士卒因此而中箭。

爲自己的安全考慮,他們不由自主地將頭縮回去。

趁此時機,唐軍弓箭手分爲六個方陣,靠近城牆數十步,向城上拋射。

大量的鐵甲士卒持長槍飛奔至顯州城西門。

“不好……唐軍精兵要過吊橋,快阻止他們。”

顯州城守將拼命吶喊。

渤海弓箭手不得不冒頭,彎弓搭箭將箭矢射出去。

但此時神臂弩手已經重新裝填好弩箭,並靠近至城牆五十步。

就等渤海弓箭手從垛口露頭。

渤海士卒冒險射出箭矢。

但他們的箭矢,幾乎都被唐軍的明光鎧甲擋住。

第一波唐軍鐵甲輕易跨過吊橋,門洞處的歸唐士卒趕緊爲唐軍精銳讓路。

“勇士們,天軍已至。獲得戰功的時候到了。”

高不平大呼一聲,親自加入戰團。

他麾下的士卒反守爲攻,開始向城內推進。

歸唐士卒確實因爲天軍到來,士氣大振。

而渤海士卒見身披鐵甲的唐軍殺入陣中,異常心虛。

此消彼長下,他們節節敗退,陣線被一舉衝破。

唐軍與高不平分兩路,一路向城樓上攻,一路進入城內。

“完了!”

“我愧對大王,國家第一堅城,竟如此丟失。”

顯州城守將心如死灰。

光看唐軍的鐵甲洪流,就不是他們能阻擋的。

還有那一面面無堅不摧的強弩,震懾人心。

顯州城是渤海兩年前的政治經濟中心,爲渤海的中京。

現在大欽茂所在的上京並未有顯州城堅固。

本想以顯州城爲上京屏障,給聯盟獲得勝利的機會,現一切都將成爲泡影。

兵敗如山倒!

在唐軍攻上城樓的那一刻,渤海士卒無所適從。

敵人從城池內部的階梯堂而皇之地上來,他們從未演練過這種情況。

“你們還不投降,想和大欽茂一樣冒犯天可汗嗎?”

高不平執矛上西城樓,向顯州城守將和一衆渤海士卒呵斥道。

“你這逆賊,有何資格說三道四?”

顯州城守將反脣相譏。

但周邊的士卒面面相覷,他忍不住顫抖。

好生惡死,人之常情。

在沒有一絲勝算的情況下,渤海士卒心中動搖。

更何況還有高不平這個先例在。

是以,沒有人在意顯州城守將的狠話,城樓上渤海士卒紛紛丟下兵器,選擇投降。

“雲麾將軍,你還要負嵎頑抗嗎?”

高不平沒有因顯州城守將的話而憤怒,他再次向顯州城守將說道。

渤海的雲麾將軍雖比不上上鎮將軍,但也算是位高權重。

“今日就算戰死,也是爲國家的忠臣。武將爲國死戰,你不配與我相提並論。”

顯州城守將深受大欽茂和大欽茂父親大武藝的恩惠,是以願意以身殉國。

“千年以後,人們只會記得我高不平,誰會記得你呢?”

見顯州城守將冥頑不靈,高不平發揮出靺鞨人的兇悍,提矛走出,與顯州城守將決鬥。

他認爲將來渤海設郡,靺鞨人也是大唐人。

他是識時務的開創者,能和史書上的英雄相提並論。

今後靺鞨人懷念的是他,而非渤海國最後一任雲麾將軍。

“你還配是個男兒!”

顯州城守將也拿起一根長矛,準備與靺鞨人比對。

“喝!”

他視死如歸,直接衝向高不平。

“鐺!”

“噗嗤!”

高不平更年輕健壯,勇猛過人。

他立於原地,撥開顯州城守將的長矛,反手就將他刺死。

投降的渤海士卒噤若寒蟬。

隨即,高不平命令士卒配合唐軍去肅清其他三面城牆上的渤海士卒。

城樓前的渤海戰旗緩緩飄落。

大唐玄龍旗升起,意味着顯州城被攻克。

城內的渤海貴族見大勢已去,紛紛向唐軍投降。

他們很識相地獻上財物,獻上馬牛羊,犒勞全軍。

“至尊在進行除賤爲良,渤海的世家大族不就是最大的豪強嗎?”

李光弼並沒有因渤海貴族的識趣而放過他們。

只是告訴他們,至尊於長安花萼相輝樓有請,使他們準備一番。

渤海國的右姓集團,完完全全地對渤海實施掌控。

大唐可以向渤海百姓分土地、牲畜,以獲得渤海的民心,並完成對渤海的實際統治。

有渤海在,大唐就可以對新羅造成事實上的威懾,也方便與扶桑國聯繫。

這些豪強大族暫時被囚禁起來,資產充當戰利品。

顯州城有上萬戶人,李光弼張榜貼文,數大欽茂罪過,安撫百姓。並承諾將來爲平民百姓分土地、牲畜。

城中的漢人是李光弼最容易拉攏的對象,李光弼初期準備以這些漢人,加上高不平等人,去制衡渤海的靺鞨人。

….

顯州城陷落的消息,迅速傳遞到不到三百里的上京。

再看這一段路途上,崇州、靈峰、湖州等,防守力量薄弱。

如果不顧黑水靺鞨,一意孤行守衛上京,連勤王的隊伍都不會有。

唐軍不需要攻城,就能將渤海政權耗死。

更何況比上京巍峨的顯州城淪陷,會打擊到守衛上京城的渤海士卒。

“渤海王,顯州城怎麼淪陷了,你是不是有什麼瞞着我?”

黑水靺鞨酋長屋作個得到此消息,來大欽茂面前興師問罪。

隨着戰況的發展,屋作個越來越覺得不對勁。

他們前來支援,卻遲遲未得到有用信息,再這樣耗下去,耐心就會磨光。

“我們坦誠相見,怎會有事情瞞着酋長呢?”

大欽茂的臉上強硬擠出一些笑容。

在屋作個進入宮殿之前,大欽茂還是痛苦、憤懣的神色。

現在他能依靠的唯有屋作個,不得不笑臉相迎。

“那是爲何?室韋大酋莫賀咄一直未聯繫我?現唐軍距離龍泉府一步之遙,難道你們渤海只剩下都城的時候,纔會想着去反抗嗎?”

屋作個連連向大欽茂發問。

打也不是,退也不是。

他憋着一肚子火氣,他認爲大欽茂太懦弱了,這樣怎麼成就大事?

大欽茂神情怔住。

現如今進退兩難,任意踏錯一步,都有可能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但他又覺得屋作個說得在理。

難道要等着只剩下上京龍州,纔想着去反抗?

顯州城丟失,唐軍幾路大軍殺至上京龍州是遲早的事情。

“室韋,是不是已經敗給大唐?”

屋作個不是傻子,看渤海最近的動向,和他們聯盟時的約定不符。

他覺得室韋已經戰敗。

室韋對他們的戰略至關重要,室韋一敗,唐軍幾無後顧之憂。

“室韋已敗……”

事到如今,大欽茂只能承認,但話鋒一轉:“我們百折不撓,還有機會。”

不可能再隱瞞下去。

“哪還有機會?唐軍的虎狼之師,根本就擋不住,特別是跟你們渤海。恕我不能再奉陪!”

屋作個深呼一口氣,當即就準備告辭。

脣亡齒寒的道理,他自然懂得。但他認爲渤海國是豬隊友。

再對抗下去,他們黑水靺鞨的老本也會摺進去。

與其如此,還不如回去收縮領地,在白山黑水之間,與唐軍打游擊。

邊地苦寒,唐人向來不屑佔據。

屋作個想着唐軍找不到黑水靺鞨主力時,會知難而退。

大欽茂備受打擊,他欲張口挽留屋作個,卻又不知用什麼理由!

黑水靺鞨的軍隊一旦離開龍泉府,他們將與唐軍獨戰,幾乎不可能戰勝。

他只能目睹着大欽茂出王宮的大門。

“酋長不可離開!”

就在屋作個準備出宮殿的時候,門口出現十幾名渤海官吏,將黑水靺鞨首領攔住。

爲首的爲已珍蒙,是渤海驃騎大將軍。

他曾經率領使團出使扶桑,受到扶桑天皇的隆重接見。

“何用阻擋我?”

屋作個眉頭一皺。

“請大酋留下與我渤海一起抵抗大唐!”

已珍蒙向屋作個回答道。

“留下豈不是自尋死路?”

屋作個嗤笑一聲,如果室韋未敗,如果顯州城未失,則還會有一些機會。

現在毫無勝算!

“既然如此,我只能借大酋一樣東西!”

已珍矇眼睛一眯。

“你想幹什麼?”

屋作個面有警惕。

城外還有兩萬靺鞨騎兵,這是屋作個的底氣。

他從未想過渤海國敢加害他。

“借閣下項上人頭一用。”

已珍蒙話音剛落,一些甲士從兩側突然出現。

不單是屋作個後退幾步,連殿中的大欽茂也始料未及。

“驃騎大將軍,你這是幹什麼?”

大欽茂向已珍蒙質問道。

在王宮之中,甲士怎麼會聽已珍蒙的?

這種脫離掌控的感覺,使大欽茂心中蒙上一層陰影。

“渤海不該是今日的結果,臣等只是爲自救。”

已珍蒙向大欽茂一拱手後,下令甲士:“將屋作個抓起來。”

幾名甲士衝出,立刻將屋作個按倒。

急得屋作個對着大欽茂破口大罵:“你這個鼠輩小兒,我若回不到軍營之中,麾下兩萬勇士會進攻上京,將城中殺得片甲不留。”

但大欽茂冤枉。

這非他的本意。

“壹萬福!”

大欽茂急忙去喊禁軍將軍。

“臣在!”

一名男子從已珍蒙背後走出。

能使王宮禁軍調離,又使甲士出現,唯有禁軍將領能完成。

很明顯,壹萬福聯合已珍蒙,已經背叛大欽茂。

那些忠於大欽茂的禁軍,被壹萬福藉口調離。

靺鞨首領屋作個氣沖沖地找大欽茂,也是已珍蒙的傑作。

他故意將顯州城被攻破的消息告訴屋作個,知道屋作個會坐不住,來找大欽茂。

趁此時機,發動政變,將大欽茂和屋作個全部逮捕。

在政變的時候,輔國公楊承慶等大臣,也已經被逮捕。

已珍蒙發動政變的最主要原因是顯州城失,他的兒子在顯州城,很可能落入唐軍手中。

再加上已珍蒙看不到絲毫希望,就打算向唐軍投降。

既然是投降,若沒有投名狀,他必然不會被重用。

於是他想到這一石二鳥之計。

“好哇!本王待你們不薄,竟敢以下犯上?”

看清形勢後,大欽茂怒不可遏。

“大王,大唐已不是原本的大唐,你一意孤行,我們這些死了也是白死,連墳墓都不會有。”

壹萬福在已珍蒙的勸說下,參與政變。

已珍蒙明白壹萬福的家族在顯州城,在他的勸說下,掌握禁軍調度的壹萬福選擇配合。

其他從事的大臣,要麼貪生怕死;要麼仰慕大唐;要麼族人在龍泉府以外,生死未卜。

室韋敗走,明眼人都能看出渤海國難以渡過此次危機。

唐將李光弼、郭子儀,都是統帥之才,現在一直在合攏,從兩方而進,不給渤海國一絲一毫的機會。

“本王不過是爲國家強大,你們對得起列祖列宗嗎?”

大欽茂含恨,指着壹萬福的鼻子罵道。

“是大王的列祖列宗。我們選擇正途,纔是對得起自己的先祖。”

已珍蒙曾作爲使者,說起話來振振有詞。

說完,已珍蒙不顧大欽茂的叫罵與屋作個的掙扎離開,他要開始佈置。

他令人將大欽茂囚禁在王宮深處,吩咐壹萬福封鎖消息。

暫時不殺屋作個,對外宣稱屋作個冒犯大王,已被緝捕。

他明白當今上京城中風起雲涌,大欽茂不僅失去右姓集團的支持,又被城中百姓怨恨。

這場戰場再明顯不過了。

是大欽茂派遣好兒郎們跟隨安祿山反叛大唐,才迎來大唐兇猛的報復。

大欽茂無疑是最大責任。

顯州城的丟失,使大欽茂與右姓集團的矛盾更撕裂。

作爲兩年前的首都,王公大臣怎會沒有家產在顯州城?

所以已珍蒙和壹萬福挾持大欽茂後,只逮捕一些大欽茂的親信,就暫時掌控局面。

已珍蒙又假傳旨意,調離城外的渤海士卒,全部進入龍州城。

士卒防守四門。

已珍蒙已向李光弼、郭子儀求援,表明自己真心歸服,並請唐軍支援上京,他擔心因爲城中的動亂,難以壓制黑水靺鞨。

幾個時辰後,黑水靺鞨將士見大酋遲遲未歸,一名大將立刻到城下喊着要見屋作個。

“屋作個冒犯大王,已被羈押,你們從哪來回哪去。”

城樓上的士卒向下方的靺鞨將領回應一聲。

“我們幫你們對付唐軍,你們怎敢這樣?快釋放我們的大酋,否則必血洗上京。”

靺鞨將領大怒,對城牆上吼了一聲。

但渤海守將沒有搭理他。

這使得靺鞨守將氣沖沖地回軍營,將此事情告訴一衆靺鞨將領、小酋長。

他們來支援渤海,大酋長卻因莫須有的理由被關押。

這事不論發生在哪,都會令人唾棄。

羣情激奮下,靺鞨全軍立刻決定進攻上京,解救屋作個。

在靺鞨組裝攻城器械,準備進攻反覆無常的渤海時,郭子儀收到已珍蒙的投降書。

“哈哈……渤海內亂,天助我也。”

看到投降書後,郭子儀非常高興。他將已珍蒙的投降書交給麾下將領傳看。

“回都督,李都督破顯州城的那一刻,註定渤海如強弩之末。渤海國內還有明智的人,使我軍少了一番惡戰。”

唐朝臣則認爲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室韋敗、顯州破,大唐天軍大舉進攻離龍泉府只有一步之遙。

在這種高壓之下,渤海這種剛建立,連國號都不明確的小國,內部崩潰纔是正常的事情。

渤海不是單一的靺鞨人組成,而是一個由漢人、契丹人、突厥人、奚人等組成的國家。

一些百姓註定會隨波逐流。

經過商議過,郭子儀覺得靺鞨進攻上京的概率非常大,他立刻率領騎兵前往上京。

郭子儀爲防止有詐,派遣大量探馬先行一步去打探消息。

然後聯繫李光弼、王思禮,一同向上京一帶進發。

上京城外,鼓角聲不間斷吹奏。

城垣之下,矢石如雨,喊殺震天。靺鞨士兵蟻附而上,城上守卒拼死抵禦,箭矢交錯,血霧瀰漫半空。

偶爾有靺鞨士兵摸到城牆,又被渤海士卒的長矛捅下去。

傷者哀號,死者枕藉,然攻勢未歇,城亦未破,更加慘烈。

一連三日,靺鞨嚐盡各種方法,也未攻破上京。

上京城內,好歹有兩萬士卒。

靺鞨人本就不擅長攻城,以兩萬騎兵,進攻兩萬步兵,攻城器械又十分單一,可以用難如登天形容。

即便靺鞨人恨渤海國逮捕他們的首領,但這種悲憤的力量,在一次次攻堅中消磨殆盡。

大酋長被抓?

他們就這麼灰溜溜地回領地嗎?

猶豫就會敗北。

僕固懷恩率領一萬輕騎,最先到達上京城附近。

靺鞨探馬將此消息告訴給靺鞨將領後,他們大驚失色,立刻傳令大軍暫且撤軍。

他們被已珍蒙勾引,連日苦戰,疲憊不堪。

撤退時的士卒無精打采。

僕固懷恩怎能放過這次機會,他率領輕騎窮追不捨。

當唐軍氣勢洶洶地追近時,渤海士卒更加慌亂。

有的甚至還掉出隊伍。

他們如喪家之犬,盔歪甲斜,忘記舉弓反擊,一心逃命,以至於隊形凌亂不堪,揚起的塵土也遮不住那瀰漫的頹敗之氣。

唐軍則如獵豹嗅見獵物,個個精神抖擻,馬速愈疾,蹄聲如雷,風馳電掣般席捲而去。他們身姿矯健,目光如炬,手中橫刀在太陽下寒光閃爍。

“噗嗤!”“噗嗤……”

伴隨着唐軍騎兵的穿梭,一個個人頭落地。

羣龍無首下的靺鞨騎兵弊端凸顯。

有的將領帶着隊伍準備與唐軍決一死戰,有的卻只顧着逃跑。

“勇士們,與唐軍一戰,逃命只會白白死亡!”

一支上千人組成的靺鞨騎兵調轉馬頭,向僕固懷恩衝來。

“噗嗤!”

僕固懷恩一向勇猛絕倫,身先士卒,悍不畏死,他胯騎駿馬,風馳電掣於敵陣之中。手中長矛突刺,恰似蛟龍出海,沒有一名靺鞨騎兵是他一合之敵。

連與他對壘的靺鞨大將,都被他刺落馬下。

唐軍氣勢如虹,跟隨着僕固懷恩衝鋒,將敢於抵抗的靺鞨騎兵殺得大潰,其餘靺鞨士兵喪膽,慌不擇路地東逃……

一直追到太陽下山,僕固懷恩才攜帶靺鞨騎兵的首級返回。

李光弼也已經到達上京龍州城下。

已珍蒙和壹萬福挾持着大欽茂和屋作個出城迎接。

宣示着渤海國的覆滅。

郭子儀、李光弼沒有自作主張,先將大欽茂和屋作個等押送回長安,等待至尊的指示。

第213章 與楊玉環的秘密,守護貴妃第326章 大唐西進,目標怛羅斯第175章 斬贊普者封異姓王,十面埋伏第363章 李適之出逃長安,天水王收河西兵第408章 與杜甫,百年盛世,叫上李白第308章 李瑄罷相,李林甫死,宿命第47章 大戰將起第339章 大食帝國與羅馬帝國的反應第331章 進軍兩河,經略軍 長城軍出動第210章 四鎮節度,控地萬里,勁兵重鎮,皆第315章 西域戰爭起第339章 大食帝國與羅馬帝國的反應第362章 誓師清君側,天策軍,九萬騎兵入河西走廊第297章 與“五楊”的矛盾,利益的衝突第157章 今後必爲良相,又兼兩使第116章 違抗軍令的軍使第135章 萬騎圍堵,斬將拔旗第25章 渭水離別第147章 安祿山拜楊玉環爲母第368章 九層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第48章 見王忠嗣第309章 算計高仙芝,西域之路第46章 再遇薛錯第319章 大食轉攻爲守,你閉嘴第78章 陌刀將第345章 新的格局,暴富,唐軍撤回安西第164章 巡視諸軍,不斬來使第224章 大非川之戰,將再次重現第130章 慕容家族第174章 授柱國,諸將的封賞第413章 追諡,封后,立太子,拜相,改制秘書監 天策府,都錦衣衛第88章 李林甫卸任吏部尚書第333章 騎兵戰術,追逐與被追逐第311章 西域,龜茲古國第14章 權相李林甫第49章 賣馬人第336章 大食元帥陣亡,河中之戰大勝第6章 王維第180章 樹敦城破,謀劃九曲第270章 變革派領袖李瑄,保守派領袖李林甫第246章 刺客,水調歌頭的創作第332章 定河中之戰,圍殲大食近衛軍第42章 把柄第264章 與杜甫相遇,李隆基挑明第173章 全軍覆沒,豐厚的戰利品第384章 李峴拜相,更改軍制,開緝捕科第12章 大案第300章 火樹銀花,楊玉環心中的花火第404章 立太子大典,明年應該改元第328章 更深的謀劃,曠野大戰第342章 羅馬帝國進攻大食,最後的大戰第105章 角力,吐蕃麥莊第109章 猛將南霽雲,大獲全勝第260章 與裴靈溪遊東市,定情信物第274章 李林甫送侄女,楊玉環的失落第28章 新任軍使盧瑜第186章 連克五城,斬吐蕃大相第183章 九曲之戰開啓,南霽雲假冒敵軍衝陣第347章 李隆基的賞賜,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70章 變革派領袖李瑄,保守派領袖李林甫第317章 拜火教,大食進攻碎葉城第224章 大非川之戰,將再次重現第59章 豐安令劉晏第143章 涼州城發展規劃,回到長安第298章 上元節,翠微亭觀燈火第349章 安西軍的“清君側”思想,最後的長安第439章 八大都護府,九品十八階第241章 河源勒石,豐厚的戰利品第223章 吐蕃也讀孫吳?遠方國王的來信第158章 裴靈溪第50章 獲得寶馬第412章 登基大典,變革的時代,李隆基與李適之第169章 狂風沙漠,白亭海之戰第300章 火樹銀花,楊玉環心中的花火第240章 贊普勸李瑄造反,黃河源頭第334章 決戰河中,極致的輕騎兵第8章 看花馬第64章 大舉進攻第262章 中秋夜宴第92章 蹊蹺的海賊第414章 大唐玄龍旗,稅制改革第382章 曳落河出擊,瓜分大唐第194章 李瑄的威名,望而止戈第218章 再遇裴靈溪,勉之第268章 常平新法,天寶變革第352章 李適之的顧慮,小兒小女第291章 科舉發榜,吐蕃大使再入長安第303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第二子;楊氏遠親第418章 先拿宗室開刀,羅馬帝國來使,獻禮第417章 咸陽城外,盛世前的鼓角聲第304章 楊玉環第二次出宮,李隆基的“脆弱”第437章 智慧宮,至尊親送崔漢衡第109章 猛將南霽雲,大獲全勝第291章 科舉發榜,吐蕃大使再入長安第112章 拜爲上將,左龍武衛大將軍第413章 追諡,封后,立太子,拜相,改制秘書監 天策府,都錦衣衛第388章 潼關難攻,黃河難渡第332章 定河中之戰,圍殲大食近衛軍第64章 大舉進攻第230章 二十萬騎兵的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