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見王忠嗣

第48章 見王忠嗣

偏廳中很儉樸,除了桌椅外,只有一柄漆以黑色的大弓,掛在牆壁上。

“拜見王帥!”

李瑄見到王忠嗣,拱手拜見。

王忠嗣是李瑄最崇敬的將領之一。

剛毅中不失仁厚,心懷蒼生百姓,將帥氣象,古往今來,一人而已。

“免禮!”

王忠嗣示意李瑄免禮後,起身將掛在牆上的漆弓拿起,來到李瑄面前:“李將軍可開強弓,飛馬射纓。我這柄漆弓,一百五十斤,能否使用?”

李瑄心中一怔,王忠嗣什麼都不問,竟先展示他的大漆弓。

這柄弓,可是名留青史的存在。

一百五十斤,非弓的重量,而是弓的張力。

換算下來,相當於一石七鬥到一石八斗之間。【唐一斤約等於後世596克;唐一石約等於後世53公斤】

當然,唐代會把這種弓稱爲兩石弓。

就像有些九弓鬥,一石一斗弓,會被歸類爲一石弓一樣。

“末將願意一試。”

李瑄恭敬地接過這柄漆弓,他不是扭捏的人。

當然王忠嗣的面,李瑄左手握着弓臂,右手緩緩拉動弓弦。

“嗡嗡……”

弓身發出輕響,這是在蓄一種可怕的力量。

一點一點,弓如滿月。

號稱“兩石弓”,被李瑄面不改色拉滿。

隨後,爲了防止傷弓,李瑄漸漸收力,慢慢放下弓弦。

這意味着李瑄不但可以拉開,還可以在戰場上使用這柄弓。

就如一石弓來說,能拉開的人很多,但沒幾個人可以在高強度的戰場上使用。

拉開一柄強弓不是本事,能在奔跑縱橫中不斷射完箭囊的羽箭,纔算能力。

“果然英武,我第一次有人能輕鬆使用這柄弓,況才十六歲。”

王忠嗣鼓手讚揚。

“王帥謬讚,末將只是力氣比常人大一點。”

李瑄將漆弓還給王忠嗣。

“左相曾寫一封信,託你帶給我。上次來回樂,爲什麼沒將信交給我呢?”

王忠嗣接過漆弓,突然這麼一問。

要不是後來李適之又給王忠嗣寫信,他還不知道這件事情。

所以他認可李瑄的品質,讓李瑄節制豐安軍。

“末將路途中將書信丟棄。”李瑄委婉地回答。

“突厥屹立草原數百年,興則犯邊寇掠,始終不改,是該落幕了。等這次戰鬥過後,我會縫一個袋子,將漆弓藏在其中,以後不會輕易使用。”

王忠嗣笑了一聲,又將漆弓重新掛起來,話鋒一轉說出這句話。

“現在太平盛世,百姓安居樂業,將領的職責是安撫訓練兵士,如果將領因貪圖軍功,損耗國家財力物力,犧牲士卒生命,那一定會受世人唾罵。”

李瑄當然明白王忠嗣話中意思,不是不輕易使用漆弓,而是不輕易動用武力。

歷史上,王忠嗣在後突厥覆滅後,常常對人說:國家昇平之際,爲將者當撫其衆而已,吾不欲疲中國之力,以繳功名耳。

很難想象,這是一個年輕時勇猛好鬥的將領,能說出的話。

王忠嗣年輕時,只想爲父親報仇雪恨。

當他被從邊疆召回後,‘以仇恥未雪,激憤愈深,每對案忘餐,或獨居掩涕’。

可見那時,他也被仇恨矇蔽。

“七郎能這麼想,真讓我感到驚訝。”

在聽到李瑄的這句話後,王忠嗣神情激動地拉住李瑄的手,並親暱地稱呼。 他之前讚賞李瑄,所以委以重任。

現在看來,這就是他的知己,說出他藏在心中想說的話。

對王忠嗣這樣的人來說,沒有什麼比遇到志同道合者,更令他感到高興。

“我願如此,可往往君命難違!”

李瑄嘆一口氣。

在這一方面,他不配與王忠嗣相提並論。

但他志在兼濟天下,不由自己。

而王忠嗣是真敢爲了士兵,忤逆皇帝,抗旨不遵。放棄大權在握,放棄可能成爲宰相,甚至不顧自己的性命。

以至於後世有人覺得王忠嗣是個沒有情商的傻子。

不就是死幾萬士兵嗎,人不爲己,天誅地滅。

攻下石堡城,王忠嗣入相之勢,再明顯不過。

出將入相,臣之極也!

“七郎有這樣的理想,我大唐欲興師滅突厥,你怎麼看待?”

王忠嗣忽然問出這句的話。

“正如王帥所說,突厥幾百年來幾度立國,反覆無常,害我漢民豈止百萬?不輕易動兵與覆滅敵國並不矛盾。西周的時候,尹吉甫伐儼狁,召虎平淮夷,所以有了周室的中興。我們爲了大唐的興盛,在做一樣的故事。即便沒有聖人下詔,我們也要謀定策略,爲國家分憂。”

李瑄引經據典,有理有據地向王忠嗣回覆。

“本來我還有些猶豫,現在前鋒非你莫屬了,七郎敢不敢接下這份重擔。”

王忠嗣微微點頭,向李瑄詢問。

“主帥有命,將必從之。”

李瑄以軍人服從命令爲天職回答。

“七郎若身爲前鋒,有什麼可堪致勝的兵法嗎?”

王忠嗣考驗李瑄,問李瑄在成爲前鋒時,該如何去做。

“遇見敵騎,必組軍陣,這是常理。然在草原與敵人遭遇,要想打敵人措手不及,就必須先一步了敵動機。我會派遣一人三馬的斥候,掌控百里以內的風吹草動。這樣,可以依據敵人數量,考慮是後發先至,還是先發制人。也有足夠的時間,通知帥旗,誘敵深入。”

“兵法在於隨機應變,不一定要照搬《孫子》和《吳子》。”

李瑄娓娓向王忠嗣闡述。

“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前鋒不是主力,需要做的,也就是這些。”

王忠嗣對李瑄的回答很滿意。

前鋒軍的作用,是勘察地形,偵探敵情,以確保主力順利行動,或者戰略部署。

其他具體的戰略,王忠嗣沒告訴李瑄。

王忠嗣嚴謹,要等其他主將到來後再詳議。

兩人談論一晌,並一起就食。期間,王忠嗣將朔方節度使府的僚屬、佐吏、本部經略軍的主將,介紹給李瑄認識。

李瑄這才發現,先前請他入府的人爲李光弼。

當前朔方軍的振武軍使爲郭子儀。

他們二人是平定安史之亂的主要功臣。

諸將諸吏見王忠嗣對李瑄親密,非常震驚。

王忠嗣作爲皇帝的乾兒子,李瑄的身份在王忠嗣面前並不算什麼。

衆所周知,王忠嗣欣賞有能力的人。

能得到王忠嗣的親密,必然是李瑄的表現極受王忠嗣的認可。

衆人好奇,李瑄除了勇武和詩歌,還有哪些過人之處,使王忠嗣青睞。

就食完畢,李瑄離開節度使府的時候,王忠嗣叮囑李瑄這幾天在回樂城好好放鬆一番。

他有公務,不能一直與李瑄一起。

靜等其他主將,來到回樂城,再議軍事。

第54章 暗度陳倉第398章 回紇的妥協,大唐月報第74章 大雪滿弓刀第353章 勝業坊中的豪宅,岳父的困難第154章 除去李林甫爪牙第158章 裴靈溪第259章 京兆尹妥協,九霄環佩第218章 再遇裴靈溪,勉之第317章 拜火教,大食進攻碎葉城第324章 斬將拔旗,大食遠征軍覆沒第313章 截胡長安的錢財,李嗣業第279章 洞房花燭夜第62章 五萬騎兵第198章 找到兇手,包圍與反包圍第296章 天寶八載,靈溪懷孕第104章 身兼五使,最高養馬官第346章 李隆基觀看新大唐地圖,爲將士奏功第42章 把柄第276章 天水王府,百年梨樹第51章 火雲第163章 李世民的真假元帥戰術,陌刀軍完成第357章 最後的準備,佈置兵馬第133章 龍駒島第35章 斬將第235章 楊玉環的白月光,突襲烏海城第245章 石堡城陷落,等待開花第327章 大食傾國來援,怛羅斯之戰第118章 獻給李帥金字告身第242章 建立神策軍,追封李瑄祖父爲王第272章 否定李林甫,朝堂之上的辯論第168章 率臨洮軍 赤水軍突襲回紇“閱兵”第396章 安祿山之死第250章 朱雀大街的沸騰,杜甫第219章 獲得猛士,靈溪贈梨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第155章 杖殺羅希奭,驅逐王鉷,裴寬拜相第169章 狂風沙漠,白亭海之戰第32章 突厥寇邊第315章 西域戰爭起第5章 興慶宮第215章 畫聖吳道子,非有詔不得畫第4章 華山金礦第283章 安祿山與楊釗不死不休第253章 表字,授予玉麟勳章第50章 獲得寶馬第116章 違抗軍令的軍使第351章 天將軍迴天街圖,與李隆基的對話第351章 天將軍迴天街圖,與李隆基的對話第362章 誓師清君側,天策軍,九萬騎兵入河西走廊第79章 回到長安第274章 李林甫送侄女,楊玉環的失落第57章 甲騎衝陣第42章 把柄第106章 積石軍第306章 李林甫被算計,李林甫罷相,李瑄率兵至右相府第104章 身兼五使,最高養馬官第167章 十二萬步騎齊距河湟,回紇騎兵南下第193章 造反,涼州城中的歡呼第42章 把柄第60章 峽口第175章 斬贊普者封異姓王,十面埋伏第70章 陷陣第190章 授上柱國,封楚國公,兼河西 隴右採第242章 建立神策軍,追封李瑄祖父爲王第385章 新政初見端倪,李適之回長安第255章 李林甫的人生第二春第317章 拜火教,大食進攻碎葉城第295章 岳父獻魚腸劍第376章 不同的朱雀街遊行,與李隆基論開元宰相第234章 吐蕃在等雪,長安的歌謠第205章 你想圖謀天下,恢復隋室?第332章 定河中之戰,圍殲大食近衛軍第211章 我僅次於霍光,楊玉環被送出宮第83章 靈翠樓宰相之子再鬥毆第64章 大舉進攻第75章 生擒大可汗第11章 押官薛錯第403章 請聖人封我爲太子第226章 大非川之戰開啓,焚燒草原,日夜不息第190章 授上柱國,封楚國公,兼河西 隴右採第387章 燕軍的挑戰,陣斬敵將第329章 大將戰死,怛羅斯之戰勝利第387章 燕軍的挑戰,陣斬敵將第286章 彈劾李瑄,堂兄犯法第365章 安祿山稱帝,哥舒翰出潼關,突襲長安第332章 定河中之戰,圍殲大食近衛軍第26章 回樂城中第29章 軍中訓練第302章 楊玉環的櫻桃饆饠,安祿山封王,蝶戀花,最後的法令第70章 陷陣第389章 收復范陽 漁陽,平盧歸唐,大決戰第370章 馬嵬驛政變,李瑄遇李隆基第142章 整飭涼州城,河西第一城第19章 箭術與馬戰第397章 萬歲,范陽城破,安史之亂結束第353章 勝業坊中的豪宅,岳父的困難第237章 吐蕃首席大相死,再斬元帥第180章 樹敦城破,謀劃九曲第307章 李瑄的危機,高仙芝回京獻俘第298章 上元節,翠微亭觀燈火